專利名稱: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泵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耐高溫泵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直流電機+磁力泵裝置;需外加永磁體即外磁轉子和內磁轉子,成本高,結構復雜,體積大,而且原有永磁體由于電機工作環境溫度高易消磁;磁力泵由于兩套磁鋼的作用,電機的實用效率不高。二、有刷直流泵,主要是用碳刷,但同時存在電刷耐磨性很差,使用壽命短,的是一體化設計,電刷損壞后只能報廢不能維修,成本也高。三、無刷直流泵,由于電機部分和熱源無風扇散熱,溫度從電機前蓋傳導到電機, 易造成電機燒毀;同時另一種熱高溫從內密封隔離套傳導到定子內部,造成電機過熱,也易導致電機燒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現低成本,高效率,耐腐蝕,耐高溫,使用壽命長,維修簡單的新型的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包括有泵蓋1、葉輪2、泵體3、泵軸6,泵軸6 穿設于泵體3上;葉輪2設于泵軸6的一端,泵蓋1與泵體3相連接,葉輪2設于泵蓋1與泵體3形成的腔體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內磁轉子7、風葉9、外風葉10、定子繞組12、殼體14、后蓋15、電機16、護罩18、后軸20 ;內磁轉子7通過卡環17卡設于泵軸6上,且位于泵體3的右側;泵體3上連接有密封隔離套13,內磁轉子7位于密封隔離套13內;殼體14 一端與泵體3相連接,另一端螺栓連接于后蓋15上;后蓋15通過軸承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內磁轉子7的右側;殼體14的內側壁設有定子繞組12,其位于內磁轉子7的外圍;殼體14上設有電機16,其與定子繞組12相連接;風葉9固定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密封隔離套13與后蓋15之間;外風葉10固定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后蓋15的右側;后軸20與驅動裝置相連接;護罩18與殼體14相連接,且位于泵體3的右端;外風葉10位于護罩18內。所述電機16上裝設有放大電路板19。所述的內磁轉子7上裝設有內磁鋼8 ;定子繞組12上裝設有霍爾開關11。所述風葉9上裝設有磁鋼91。所述后蓋15為鏤空狀,殼體14為鏤空狀。本實用新型的放大電路19裝設在電機16的上部或后部。[0018]本實用新型通過定子繞組12上的霍爾元件11和電機16上的放大電路19與內磁轉子7上的磁鋼8相轉動,作磁場切割動作;磁鋼8轉動同步帶動泵軸6轉動,由于葉輪2 與泵軸6固定,葉輪2轉動,葉輪2在液體介質中離心作用,實現液體的輸送。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利用內磁轉子的軸代替電機軸,去除軸承及軸承座連接,利用電機線圈磁場與內磁轉子磁場相作用、同時實現泵運轉;通過風葉、殼體及后蓋的散熱裝置,實現直流無刷電動機泵在耐高溫條件下能長時間運行,而不影響工作效率。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磁轉子既是電機轉子又是泵的動力,實現直接相連驅動,無泄露。與無刷電動機的有效結合,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使用壽命、簡化結構、實現高效率、達到耐高溫、耐腐蝕、低噪音等效果。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包括有泵蓋1、葉輪2、泵體3、 泵軸6,泵軸6穿設于泵體3上;葉輪2設于泵軸6的一端,泵蓋1與泵體3相連接,葉輪2 設于泵蓋1與泵體3形成的腔體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內磁轉子7、風葉9、外風葉10、 定子繞組12、殼體14、后蓋15、電機16、護罩18、后軸20 ;內磁轉子7通過卡環17卡設于泵軸6上,且位于泵體3的右側;泵體3上連接有密封隔離套13,內磁轉子7位于密封隔離套13內;殼體14 一端與泵體3相連接,另一端螺栓連接于后蓋15上;后蓋15通過軸承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內磁轉子7的右側;殼體14的內側壁設有定子繞組12,其位于內磁轉子7的外圍;殼體14上設有電機16,其與定子繞組12相連接;風葉9固定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密封隔離套13與后蓋15之間;外風葉10固定連接于后軸20上,且位于后蓋15的右側;后軸20與驅動裝置相連接;護罩18與殼體14相連接,且位于泵體3的右端;外風葉10位于護罩18內。所述電機16上裝設有放大電路板19。所述的內磁轉子7上裝設有內磁鋼8 ;定子繞組12上裝設有霍爾開關11。所述風葉9上裝設有磁鋼91。所述后蓋15為鏤空狀,殼體14為鏤空狀。本實用新型的放大電路19裝設在電機16的上部或后部。本實用新型通過定子繞組12上的霍爾元件11和電機16上的放大電路19與內磁轉子7上的磁鋼8相轉動,作磁場切割動作;磁鋼8轉動同步帶動泵軸6轉動,由于葉輪2 與泵軸6固定,葉輪2轉動,葉輪2在液體介質中離心作用,實現液體的輸送。本實用新型的密封隔離套13,是有透磁性好、電阻值大、耐腐蝕、耐高溫的材料制成;由于密封隔離套13與定子繞組12之間是間隙配合,這樣液體介質高溫無法直接傳導到定子繞組12上,從而實現定子繞組12的低溫工作環境。[0035]本實用新型風葉9上的磁鋼91由軟磁材料與小體積永磁磁鋼組成,軟磁材料與小體積永磁磁鋼組成并固定在風葉9上,當定子繞組12得到信號時,磁鋼91與定子繞組12 之間相轉動;轉速與電機16轉速度相,轉動后流動的空氣從后蓋15的鏤空孔流入,空氣經風葉9的風力流經定子繞組12和密封隔離套13之間的間隙,而后經殼體14的鏤空孔排出電機16外;這樣密封隔離套13中的高溫就通過空氣的流動而使其溫度降低,對電機16起到散熱作用;從而實現直流無刷電機16的正常運轉。本實用新型的內磁轉子7采用耐腐蝕、耐高溫材料制成。泵軸6采用陶瓷、氮化硅等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與原有直流磁力泵相比少了一套內外磁轉子,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耐高溫、耐腐蝕,高效,低成本的特性;且可實現耐高溫< 350°C的導熱油。
權利要求1.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包括有泵蓋(1)、葉輪O)、泵體(3)、泵軸 (6),泵軸(6)穿設于泵體(3)上;葉輪(2)設于泵軸(6)的一端,泵蓋⑴與泵體(3)相連接,葉輪( 設于泵蓋(1)與泵體C3)形成的腔體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內磁轉子(7)、 風葉(9)、外風葉(10)、定子繞組(12)、殼體(14)、后蓋(15)、電機(16)、護罩(18)、后軸 (20);內磁轉子(7)通過卡環(17)卡設于泵軸(6)上,且位于泵體(3)的右側;泵體(3)上連接有密封隔離套(13),內磁轉子(7)位于密封隔離套(13)內;殼體(14) 一端與泵體C3)相連接,另一端螺栓連接于后蓋(1 上;后蓋(1 通過軸承連接于后軸00)上,且位于內磁轉子(7)的右側;殼體(14)的內側壁設有定子繞組(12), 其位于內磁轉子(7)的外圍;殼體(14)上設有電機(16),其與定子繞組(12)相連接;風葉(9)固定連接于后軸00)上,且位于密封隔離套(13)與后蓋(15)之間;外風葉 (10)固定連接于后軸00)上,且位于后蓋(1 的右側;后軸00)與驅動裝置相連接;護罩(18)與殼體(14)相連接,且位于泵體(3)的右端;外風葉(10)位于護罩(18)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6)上裝設有放大電路板(1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磁轉子⑵上裝設有內磁鋼⑶;定子繞組(12)上裝設有霍爾開關(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葉(9)上裝設有磁鋼(9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高溫稀土永磁無刷直流自吸泵,包括有泵蓋、葉輪、泵體、泵軸、內磁轉子、風葉、外風葉、定子繞組、殼體、后蓋、電機、護罩、后軸;泵軸穿設于泵體上;葉輪設于泵軸的一端,泵蓋與泵體相連接,葉輪設于泵蓋與泵體形成的腔體內;內磁轉子卡設于泵軸上;泵體上連接有密封隔離套,內磁轉子位于密封隔離套內;殼體一端與泵體相連接,另一端螺栓連接于后蓋上;后蓋連接于后軸上;殼體的內側壁設有定子繞組;殼體上設有電機,其與定子繞組相連接;風葉固定連接于后軸上;外風葉固定連接于泵軸上;護罩與殼體相連接;外風葉位于護罩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高效率、耐高溫、耐腐蝕、低噪音的特點。
文檔編號F04D13/06GK202091211SQ2011201979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3日
發明者鄭石全, 鄭石壽, 郭啟惠 申請人:福建省福安市力德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