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正循環水力噴射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平井生產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直徑正循環水力噴射泵。
技術背景水力噴射泵具有排量大,作業方便等優點,在現有的石油開采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目前的各種水力噴射泵都有各自的缺點。套管式水力噴射泵和短型水力噴射泵為目前最常見的水力噴射泵,但是都具有泵徑大的缺點;上噴式水力噴射泵雖然泵徑小,但是使用時和其他水力噴射泵一樣,需要占用油套環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正循環水力噴射泵,該水力噴射泵具有直徑小的特點,實現了動力液和產出液都從密閉通道內通過,不占用油套環空。克服了現有水力噴射泵泵徑大,生產時需要占用油套環空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正循環水力噴射泵,由泵外部分和泵內部分組成,泵外部分包括上接頭、外接套、下密封座套、底閥座和下密封段接頭;泵內部分包括泵上接頭、內接套、定位套、噴嘴、進液段、喉管、二級擴散段、套筒、交叉流道段、上密封座、 承壓環、四氟乙烯密封環、固定環、襯套、下密封座和尾管;上接頭、外接套、下密封座套、下密封段接頭順序絲扣連接,底閥座固定在下密封段接頭上;泵上接頭、內接套、交叉流道段、 上密封座、下密封座、尾管順序絲扣連接,泵上接頭下端與噴嘴絲扣連接,泵上接頭下端的定位套與二級擴散段之間裝有進液段和喉管并將進液段和喉管壓緊;二級擴散段外側為套筒,套筒與交叉流道段絲扣連接;上密封座、下密封座上分別套裝有承壓環和襯套,襯套上套裝有四氟乙烯密封環和固定環。交叉流道段的結構為上部中央開有通道,在交叉流道段的側面橫向開孔與該通道相通,在交叉流道段的另一側面縱向開通一條通道。上接頭與外接套之間通過0型密封環密封。泵上接頭與內接套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密封。喉管與二級擴散段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密封。上密封座與承壓環、下密封座與承壓環之間均采用0型密封圈密封。底閥座與下密封段接頭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密封。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泵外部分的上接頭、外接套、下密封座套、下密封段接頭順序絲扣連接,底閥座固定在下密封段接頭上;泵內部分的泵上接頭、內接套、交叉流道段、上密封座、下密封座、尾管順序絲扣連接的結構,因而本實用新型能夠將其泵外部分隨生產油管下入井內,泵內部分隨連續油管下入井內,動力液從連續油管注入,從連續油管和生產油管的環空返出,不占用油套環空,另外本實用新型具有泵徑小的特點,可在小直徑套管井中使用,在大直徑套管井中使用時,套管多余空間還可以進行其他工藝。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一種正循環水力噴射泵,由泵外部分和泵內部分組成,泵外部分包括上接頭1、外接套3、下密封座套22、底閥座M和下密封段接頭沈;泵內部分包括泵上接頭 4、內接套6、定位套7、噴嘴8、進液段9、喉管10、二級擴散段12、套筒13、交叉流道段14、上密封座15、承壓環17、四氟乙烯密封環18、固定環19、襯套20、下密封座21和尾管23 ;上接頭1、外接套3、下密封座套22、下密封段接頭沈順序絲扣連接,底閥座M固定在下密封段接頭沈上;泵上接頭4、內接套6、交叉流道段14、上密封座15、下密封座21、尾管23順序絲扣連接,泵上接頭4下端與噴嘴8絲扣連接,泵上接頭4下端的定位套7與二級擴散段12 之間裝有進液段9和喉管10并將進液段9和喉管10壓緊;二級擴散段12外側為套筒13, 套筒13與交叉流道段14絲扣連接;上密封座15、下密封座21上分別套裝有承壓環17和襯套20,襯套20上套裝有四氟乙烯密封環18和固定環19。交叉流道段14的結構為上部中央開有通道,在交叉流道段14的側面橫向開孔與該通道相通,在交叉流道段14的另一側面縱向開通一條通道。上接頭1與外接套3之間通過0型密封環2密封。泵上接頭4與內接套6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5密封。喉管10與二級擴散段12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11密封。上密封座15與承壓環17、下密封座21與承壓環17之間均采用0型密封圈16密封。底閥座M與下密封段接頭沈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 25密封。現場施工時,本實用新型泵外部分的上接頭1、下密封段接頭沈與生產油管絲扣連接,下入尾管和篩管后,將泵外部分用油管下入預定生產井段。泵內部分的泵上接頭4上端與連續油管專用接頭連接,通過連續油管將泵內部分下入油管內,接近泵外部分深度時, 緩慢下放,使泵內部分尾管23座在底閥座M上,座入過程中,通過上密封座15、下密封座 21與下密封座套22進行密封。生產時,通過連續油管將高壓動力液注入泵上接頭4,經過噴嘴8高速噴出,在噴嘴8外形成負壓區。通過下密封段接頭沈來的地層液量,經過尾管 23、下密封座21、上密封座15、進入交叉流道段14,最后從進液段9到達噴嘴8形成的負壓區。動力液和地層液量混合形成的產出液經過喉管10和二級擴散段12,最后進入內接套6 和外接套3之間的環空,最后從連續油管和生產油管環空返出地面。2010年7月12日,靜31-59FP進行水平井生產測試施工。該井生產井段頂深 2177. 5米,生產井段底深22 米,層厚236. 7米,共6層。施工前采用抽油機生產,日產液 9. 1方,含水55. 35%。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生產后,地面泵壓20MPa,日產液9. 5方,含水 56%,產液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正循環水力噴射泵,由泵外部分和泵內部分組成,泵外部分包括上接頭(1)、 外接套(3)、下密封座套(22)、底閥座04)和下密封段接頭06);泵內部分包括泵上接頭 (4)、內接套(6)、定位套(7)、噴嘴(8)、進液段(9)、喉管(10)、二級擴散段(12)、套筒(13)、 交叉流道段(14)、上密封座(15)、承壓環(17)、四氟乙烯密封環(18)、固定環(19)、襯套 (20)、下密封座(21)和尾管(23);其特征在于上接頭(1)、外接套(3)、下密封座套(22)、 下密封段接頭06)順序絲扣連接,底閥座04)固定在下密封段接頭06)上;泵上接頭 (4)、內接套(6)、交叉流道段(14)、上密封座(15)、下密封座(21)、尾管(23)順序絲扣連接,泵上接頭(4)下端與噴嘴(8)絲扣連接,泵上接頭(4)下端的定位套(7)與二級擴散段 (12)之間裝有進液段(9)和喉管(10)并將進液段(9)和喉管(10)壓緊;二級擴散段(12) 外側為套筒(13),套筒(13)與交叉流道段(14)絲扣連接;上密封座(15)、下密封座(21) 上分別套裝有承壓環(17)和襯套(20),襯套OO)上套裝有四氟乙烯密封環(18)和固定環 (19)。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環水力噴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頭(1)與外接套 (3)之間通過0型密封環⑵密封。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環水力噴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上接頭(4)與內接套(6)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5)密封。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環水力噴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10)與二級擴散段(12)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11)密封。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環水力噴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座(15)與承壓環(17)、下密封座與承壓環(17)之間均采用0型密封圈(16)密封。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循環水力噴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閥座04)與下密封段接頭06)之間通過0型密封圈0 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平井生產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直徑正循環水力噴射泵。該水力噴射泵的上接頭、外接套、下密封座套、下密封段接頭順序絲扣連接,底閥座固定在下密封段接頭上;泵上接頭、內接套、交叉流道段、上密封座、下密封座、尾管順序絲扣連接,泵上接頭下端與噴嘴絲扣連接,泵上接頭下端的定位套與二級擴散段之間裝有進液段和喉管并將進液段和喉管壓緊;二級擴散段外側為套筒,套筒與交叉流道段絲扣連接;上密封座、下密封座上分別套裝有承壓環和襯套,襯套上套裝有四氟乙烯密封環和固定環。本實用新型具有直徑小的特點,實現了動力液和產出液都從密閉通道內通過,不占用油套環空。
文檔編號F04F5/12GK201963616SQ20102066551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吳秀軍, 尹恕, 楊永維, 楊雄, 王剛, 程秀波, 范煒, 欽煥光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遼河石油勘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