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企業在采集過程中,有大量地下水涌出,煤礦將大量涌出的地下水通過開排 水溝,以自然流動的方式流入水倉,然后通過水倉泵房將水集中排至地面,由于水泵吸程也 就是4米左右,所以水倉也不會設計得太深,深度一般7米左右,由于水泵吸程有限,就是 7米深也無法將水排干,一是水倉泵房的排水泵,無論“峰、谷、平”的任何時段,都要隨時抽 水,這樣在用電量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了電費支出,增加了采煤成本;二是水倉的一部分容 積長年被占用,所以煤礦一旦發生跑水、透水事故時,由于水倉儲水能力不足,沒有更多的 時間讓工人逃生,極易發生傷亡事故。
發明內容針對目前水泵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裝置包括電機、電機架、液位傳感器,加 長聯軸器、立式泵、泵底座,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泵底座由泵底座上板、支撐板和泵底座 下板組成,泵底座下板固定在水倉底部,泵底座上板與立式泵相連接,立式泵上端連接加長 聯軸器,電機架與電機相連接,電機架固定在立式泵上,立式泵一端與出水管相連,立式泵 另一端與進水管相連,液位傳感器安裝在水倉側面。所述的加長聯軸器與電機相連接,加長聯軸器外部設有電機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水泵吸水高度,降低電能的消耗,提高了水泵的利 用率,有效解決了水泵吸程有限,發生跑水、透水事故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泵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機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電機、2電機架上板、3液位傳感器、4支撐架、5加長聯軸器、6立式泵、7出 水管、8電機架下板、9泵底座上板、10支撐板、11泵底座下板、12泵底座、13進水管、14電機
^K O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包括電機1、電機架14、液位傳感器3, 加長聯軸器5、立式泵6、泵底座12,進水管13和出水管7 ;所述的泵底座12由泵底座上板 9、支撐板10和泵底座下板11組成,支撐板10與泵底座上板9和泵底座下板11用焊接方式連接,泵底座下板11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水倉底部,泵底座上板9與立式泵6通過螺栓 連接在一起,立式泵6上端通過聯軸器與加長聯軸器5相連接,加長聯軸器5與地面上的電 機1通過聯軸器相連接,電機1固定在地面上,加長聯軸器5外部套有電機架14,電機架14 為圓柱型,上下兩端為電機架上板2和電機架下板8,中間連接部分為支撐架4,支撐架4與 電機架上板2和電機架下板8用焊接方式連接,電機架上板2和電機架下板8邊緣處均勻 分布螺栓孔,電機架上板2與電機1通過螺栓相連接,電機架下板8通過螺栓固定在立式泵 6上,立式泵6 —端通過法蘭與出水管7相連,立式泵6另一端通過法蘭與進水管13相連, 液位傳感器3安裝在水倉側面。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當液面達到排水啟動液位時,啟動立式泵6;當液面達 到排水停機液位時,停止立式泵6工作,這樣一個排水周期結束,這時水倉底部還保留大約 一米左右的液體,提高了水泵的吸水高度,有效解決了由于水泵吸程有限,發生跑水、透水 事故的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包括電機、電機架、液位傳感器,加長聯軸器、立式 泵、泵底座,進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泵底座由泵底座上板、支撐板和泵底座下板組成, 泵底座下板固定在水倉底部,泵底座上板與立式泵相連接,立式泵上端連接加長聯軸器,電 機架與電機相連接,電機架固定在立式泵上,立式泵一端與出水管相連,立式泵另一端與進 水管相連,液位傳感器安裝在水倉側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加長聯軸器與電機 相連接,加長聯軸器外部設有電機架。
專利摘要一種增加吸水井排水量的裝置,屬于水泵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電機、電機架、液位傳感器,加長聯軸器、立式泵、泵底座,進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泵底座由泵底座上板、支撐板和泵底座下板組成,泵底座下板固定在水倉底部,泵底座上板與立式泵相連接,立式泵上端連接加長聯軸器,加長聯軸器與電機通相連接,加長聯軸器外部套有電機架,電機架與電機相連接,電機架固定在立式泵上,立式泵一端與出水管相連,立式泵另一端與進水管相連,液位傳感器安裝在水倉側面,提高水泵吸水高度,有效解決了水泵吸程有限,發生跑水、透水事故的問題。
文檔編號F04D13/06GK201851369SQ20102057482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5日
發明者張輝, 趙春雨 申請人:錦州重型水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