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控速電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雙電源式風扇控速電路結 構的創新設計。
背景技術:
為了應對計算機電子設備不同的散熱目的及噪音量,因此有風扇結構上具轉速變 化不同的設計。就現有結構而言,廠商在設計風扇控制電路時,通常是利用兩種不同電壓狀態來 控制風扇轉速,例如利用12V的電源電壓控制風扇轉速在3000rpm,再利用6V的電源電壓控 制風扇轉速在1500rpm ;然而,現有風扇控制電路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由于其控制IC與風扇 線圈共享同一供電源,如此一來對于控制風扇轉速的功能而言,僅能于有限的電壓范圍內 變動而已,這是因為控制IC的工作電壓有其最低、最高范圍限定,一旦電壓高于限定范圍, 會對控制IC造成傷害,反之若電壓低于該限定范圍,則控制IC將無法運作,基于這樣的局 限性,造成現有的風扇控制電路可控速范圍過小、控速效能不彰等問題。有鑒于此,本創作人遂于先前開發出臺灣專利證書號第M368239號《雙電源風扇 控速電路結構》實用新型專利案,該案主要揭示一種風扇控速電路的供電側包括一控制IC 電源端及線圈控制電源端,使所述控制IC電源端與線圈控制電源端的電路分開,由所述控 制IC電源端提供控制IC所須工作電壓,另由線圈控制電源端提供風扇線圈電路單元所須 工作電壓,因此構成一種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以使風扇轉速可調范圍不受所述控制 IC的最低工作電壓所限制,進而達到令風扇控制電路的可控速范圍大幅提升、有效增進控 速效能的實用進步性。然而,創作人于開發出該第M368239號專利前案后,并不以此自滿,本于精益求精 的開發創作精神,持續不斷地對該前案進行測試、探討與檢視,以求能夠進一步再優化風扇 控速電路的功能與質量;其中,創作人發現,該前案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設計,雖然能夠 令風扇轉速可調范圍不受控制IC最低工作電壓限制,但美中不足之處,在于當風扇處于低 轉速模式時,仍舊存在噪音(或頓轉噪音)過大的問題與缺憾,而造成風扇質量受到影響而 難以進一步提升,而無法滿足客戶更高的質量要求。因此,針對上述現有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創新結 構,實為使用者所企盼,亦為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的目標及方向。有鑒于此,創作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目標, 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創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主要針對如何 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新式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為目標加以改良創新突破。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包括一供電側、一接地側、一控制IC、一風扇線圈電路單元;所述供電側 包括一控制IC電源端及一線圈控制電源端,所述控制IC電源端與線圈控制電源端的電路 相分開;所述控制IC電源端提供控制IC所須工作電壓,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提供風扇線圈 電路單元所須工作電壓;其中所述風扇控速電路并包括有一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 換電路設于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屬電路上,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包括阻抗降壓 元件以及偵測切換元件,以依據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提供的工作電壓大小,自動調整輸 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的偵測切換元件包括晶體管,所述 阻抗降壓元件包括電阻;當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輸入為預設大電壓時,構成所述晶體管被 開啟,所述電阻則不起壓降作用而構成大驅動電流;而當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輸入為預設 小電壓時,所述晶體管呈關閉狀,所述電阻則起壓降作用而構成小驅動電流狀態。2、上述方案中,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與線圈 控制電源端之間。3、上述方案中,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與風扇 控速電路的接地側之間。4、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IC包括一限電流接腳(CS),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 路設于所述限電流接腳與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之間。5、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IC并包括一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TH),所述供電壓自 動偵測切換電路并與所述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相連結。6、上述方案中,所述限電流接腳與線圈控制電源端之間并包括有一濾波平滑電路。7、上述方案中,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獨立于所述控 制IC外部。8、上述方案中,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整合于所述控 制IC內部。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優點本實用新型主要在于所述風扇控速電路并包括有一 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該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線圈控制電源端所屬電路上, 包括阻抗降壓元件及偵測切換元件,以依據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提供的工作電壓大小, 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狀態;借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實用新型對 照先前技術而言,可憑借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的設置,而能依據供電壓大小自動 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進而達到令風扇于低轉速模式時,可自動配合 降壓而獲得減降低轉速噪音量、提升風扇質量的實用進步性。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實施例圖一;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實施例圖二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實施例圖三;[0024]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實施例圖四。以上附圖中A、風扇控速電路;20、供電側;21、控制IC電源端;22、線圈控制電源 端;30、接地側;40、控制IC ;41、限電流接腳;42、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50、風扇線圈電 路單元;60、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1、阻抗壓降元件;62、偵測切換元件;70、濾波平滑 電路;80、電壓偵測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 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結構的限制),所述風扇控速電路A包括有一供電側20、一接地側30、一控制IC 40 (Driver IC)、 一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 ;其中所述供電側20包括有一控制IC電源端21 (即VCC)以及一 線圖控制電源端22 (即VM),所述控制IC電源端21與線圈控制電源端22的電路相互分開, 由所述控制IC電源端21以提供該控制IC40所須工作電壓,另由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 提供該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所須工作電壓;以此構成風扇轉速的可調范圍不致受到控制 IC40的最低工作電壓所限制影響;其中所述控制IC電源端21可提供該控制IC 40 一固定 電壓,而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則提供該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 —可調電壓控速功能;本實 用新型的核心設計主要在于所述風扇控速電路A并包括有一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該供電壓自動偵測 切換電路60設于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所屬電路上,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包 括阻抗降壓元件61以及偵測切換元件62,以依據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所提供的工作電 壓大小,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狀態;其中所述偵測切換元件62可 包括有雙極性接面晶體管(BJT),所述阻抗元件61則可包括電阻;其運作原理,當所述線圈 控制電源端22輸入為預設的大電壓時,構成所述晶體管被打通開啟的狀態,而所述電阻則 不起壓降作用,而能構成大驅動電流(即非限電流狀態);而當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輸 入為預設的小電壓時,所述晶體管無法被打通而呈關閉狀,所述電阻此時則起壓降作用,而 構成小驅動電流狀態(即限電流狀態);就是說,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將能夠 根據線圈控制電源端22所提供的工作電壓大小而產生限電流或非限電流狀態,以此使風 扇于中低轉速模式時,可自動配合降壓而獲得降低轉速與噪音量的目的。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于風扇控速電路A中的設置位置可有多種 如圖1所示,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 與線圈控制電源端22之間。又如圖2所示,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 與風扇控速電路A的接地側30之間。另如圖3所示,所述控制IC 40包括一限電流接腳41 (即CS接腳),所述供電壓自 動偵測切換電路60設于所述限電流接腳41與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之間;又如圖4所示, 所述控制IC 40并可包括有一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42 (TH),所述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 42 (TH)是一種可依電壓大小改變轉速高低的電壓訊號輸入接點,其一般使用方法為連接一 溫度傳感器,此溫度傳感器為負溫度系數(即溫度高電阻變小、溫度低電阻變大,令電壓高時轉速變慢,電壓低則轉速相對變快);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與所述溫控電壓 訊號輸入接腳42(TH)相連結。所述限電流接腳41與線圈控制電源端22之間并包括有一 濾波平滑電路70,由于電機切換控制過程中會產生跳動很大的電波,此時將可通過所述濾 波平滑電路70加以濾波、去噪聲而使電波平整化。通過上述結構組成設計,本實用新型風扇控速電路A的核心設計,主要在于所述 風扇控速電路A并增設有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的技術特征,請參見圖1所示實 施例,其中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 WPVM)經過D2再由電阻R3、R4分壓,進而決定一電 壓偵測點80(如圖1所示)位于電阻R4與線圈控制電源端22之間,由此即可偵測所述線 圈控制電源端22(即VM)的電壓值大小;當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22(即VM)所提供的電源 電壓為預設的低電壓低轉速模式時,其輸入電源通過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時, 因電壓未達到默認值而無法打通所述偵測切換元件62,此時將通過所述阻抗元件61產生 一限電流作用,接著輸出一低電流沖擊給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如此構成風扇呈低轉速且 低扭力的運作狀態,由此使風扇的低轉速模式噪音量能夠進一步再減降;而當所述線圈控 制電源端22(即VM)所提供的電源電壓為預設的高電壓高轉速模式時,其輸入電源通過所 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時,將會打通所述偵測切換元件62,進而輸出高電壓給風扇 線圈電路單元50,如此而構成風扇呈高轉速、高扭力的運作狀態。補充說明的是,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50、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 二者或其 中一者可為獨立于所述控制IC40外部的電路(如圖1 4所示);或者,所述風扇線圈電 路單元50、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60二者或其中一者為整合于所述控制IC 40內部的電 路;不論獨立還是整合,所述控制IC電源端21與線圈控制電源端22的電路接腳仍相互分開。本實用新型主要通過所述風扇控速電路并設有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的 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實用新型對照背景技術中所提現有結構而言,可通過所述供電壓自動 偵測切換電路的設置,而能根據供電壓大小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 狀態、降低電流沖擊程度,進而達到令風扇于中低轉速模式時,可自動配合降壓而獲得降低 轉速噪音量、提升風扇質量的實用進步性。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 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一種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包括一供電側、一接地側、一控制IC、一風扇線圈電路單元;所述供電側包括一控制IC電源端及一線圈控制電源端,所述控制IC電源端與線圈控制電源端的電路相分開;所述控制IC電源端提供控制IC所須工作電壓,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提供風扇線圈電路單元所須工作電壓;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控速電路并包括有一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屬電路上,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包括阻抗降壓元件以及偵測切換元件,以依據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提供的工作電壓大小,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的偵測切換元件包括晶體管,所述阻抗降壓元件包括電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與線圈控制電源端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與風扇控速電路的接地側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IC包括一限電流接腳,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所述限電流接腳與所述 線圈控制電源端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IC并包括一溫控電壓訊號輸入接腳,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并與所述溫控 電壓訊號輸入接腳相連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限電流接腳與線圈控制電源端之間并包括有一濾波平滑電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獨立于所述控制IC外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風扇線圈電路單元、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整合于所述控制IC內部。
專利摘要一種具降噪音功能的雙電源風扇控速電路結構,包括供電側、接地側、控制IC及風扇線圈電路單元;所述風扇控速電路的供電側包括一控制IC電源端及線圈控制電源端;其特征主要在于所述風扇控速電路并包括有一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設于線圈控制電源端所屬電路上,包括阻抗降壓元件以及偵測切換元件,以根據所述線圈控制電源端所提供的工作電壓大小,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狀態;因此,可通過所述供電壓自動偵測切換電路的設置,而能根據供電壓大小自動調整輸出至風扇線圈電路單元的電流大小狀態,進而達到令風扇于低轉速模式時可自動配合降壓而獲得減降低轉速噪音量、提升風扇質量的實用進步性。
文檔編號F04D27/00GK201705699SQ201020173309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9日
發明者周德樟, 彭文忠, 饒振奇 申請人:蘇州聚力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