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用于空調機或制冷機等中的旋轉式壓縮機,尤其關于一種潤滑 軸承等的潤滑劑的供給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旋轉式壓縮機于密閉容器內,在上部配置有電動機,在下部配置有通過該 電動機作動的壓縮部。而且,該壓縮部包括汽缸,其具有吸入口和吐出口 ;環狀活塞,其安 裝在電動機的旋轉軸的偏心部上,并且形成容積可增減的作動室;及葉片,其通過自汽缸相 對于作動室內出沒而與活塞抵接,并將作動室劃分為吸入室和壓縮室。因此,當旋轉軸通過電動機而旋轉時,環狀活塞通過偏心部在汽缸內公轉,并從吸 入口向作動室內吸入氣體冷媒,由于該作動室的容積減小,該氣體冷媒被壓縮,當達到特定 壓力時,壓縮后的氣體冷媒從吐出口吐出,成為高壓冷媒并通過電動機的間隙從密閉容器 吐出至外部。在此種旋轉式壓縮機中,于密閉容器的下部蓄積有潤滑油,通過供油機構將潤滑 油汲上來供給至壓縮部并對壓縮部進行潤滑。作為該供油機構,例如有下述專利文獻1所 記載的供油機構。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豎形壓縮機的供油裝置如下所述,其在曲軸的軸 心形成中空孔,在該中空孔中嵌插吸入潤滑油的扭曲泵翼,并該扭曲泵翼的一部分形成有 較之于中空孔的內徑寬度更寬的加寬部。因此,如果在曲軸的中空孔中嵌插扭曲泵翼,則加 寬部抵壓中空孔的內壁,從而能夠可靠地受到固定。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實用新型實開平06-049791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所述現有的豎形壓縮機的供油裝置中,對于曲軸的中空孔,首先嵌插扭曲泵翼, 然后以遮蓋該扭曲泵翼的方式嵌插泵殼。在該情形下,其通過扭曲泵翼的加寬部抵接曲軸 的階梯部,且泵殼的上端部抵接扭曲泵翼的加寬部來定位。換言之,將泵殼嵌插至曲軸的中 空孔時,該泵殼的上端部用力地抵壓住扭曲泵翼的加寬部,從而可能導致該扭曲泵翼(加 寬部)變形。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壓縮機,該旋轉式壓縮機能解決所述課題,其 可防止泵翼在安裝時變形,從而能夠提高安裝性。用以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具備壓縮機殼體,其呈中空狀、設置有 冷媒的吸入部和吐出部;壓縮部,其設置在該壓縮機殼體的下部,壓縮從所述吸入部吸入 的冷媒;電動機,其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的上部,通過旋轉軸驅動所述壓縮部;及供油機 構,其將蓄積在所述壓縮機殼體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所述旋轉軸的供油孔供給至所述壓縮 部的滑動部分;并且,所述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機構具有收納孔,其在所述 旋轉軸的下端部開口并與所述供油孔連通;泵殼,其在下端部具有潤滑油吸入孔,并且上端 部開口,安裝于所述收納孔中;及泵翼,其呈板狀,收納于所述收納孔及所述泵殼內,并且形成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加寬部卡止于所述泵殼的上部里面。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泵翼通過長度方向上收納在所述泵殼內的端部與該泵殼的里面接觸而定位。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長度方向上收納在所述收納孔中的端部與該收納孔的里面分離。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寬部形成有在所述泵翼的長度方向上中間部分向寬度方向的一側或兩側突出的凸部,從而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泵殼內徑的寬度。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側部與所述凸部之間形成有傾斜部。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周向上扭曲預定角度,且使用在該扭曲方向上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來制造。
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泵殼至少在徑向上可變形。
根據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在壓縮機殼體的下部配置壓縮部,在上部配置經由旋轉軸驅動壓縮部的電動機,并且作為將蓄積在壓縮機殼體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旋轉軸的供油孔供給至壓縮部的滑動部分的供油機構,其設置有收納孔,該收納孔朝向旋轉軸的下端部開口并與供油孔連通;泵殼,該泵殼在下端部具有潤滑油吸入孔,并且上端部開口,安裝于收納孔中;及泵翼,該泵翼呈板狀,收納在收納孔及泵殼內,并且形成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加寬部卡止于泵殼的上部里面。由此一來,因為泵翼卡止于泵殼的上部里面,所以當將泵翼或泵殼安裝至旋轉軸的收納孔中時,可防止該泵翼變形,從而能夠提高安裝性。
圖l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縱剖面圖。
圖2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壓縮部的圖l的II—II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供油機構的剖面圖。
圖4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供油機構的圖3的IV—IV剖面圖。
圖5是表示扭曲加工前的泵翼的正視圖。
圖6是表示扭曲加工后的泵翼的正視圖。
[符號的說明]
11壓縮機殼體
12壓縮部
13電動機
14供油機構
33旋轉軸
4l第l壓縮部
42第l汽缸
43第l環狀活塞
44第l作動室
44a第l吸入室
44b第1壓縮室
46第1葉片
51第2壓縮部
52第2汽缸
53第2環狀活塞
54第2作動室
54a第2吸入室
54b第2壓縮室
61中間隔板
62上端板
63下端板
64第1偏心部
65第2偏心部
81蓄壓器
100供油孔
101收納孔
IOlb階梯部
102泵殼
103泵翼
106潤滑油吸入孔
107加寬部
202a,202b 凸部
204a、204b傾斜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隨附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的較佳實施例。再者,本發 明并不限定于該實施例。(實施例)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縱剖面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例 的旋轉式壓縮機的壓縮部的圖1的II-II剖面圖,圖3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 供油機構的剖面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供油機構的圖3的IV-IV剖面 圖,圖5是表示扭曲加工前的泵翼的正視圖,圖6是表示扭曲加工后的泵翼的正視圖。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具備壓縮機殼體11、壓縮部12、電動 機13及供油機構14。換言之,壓縮機殼體11構成為呈中空狀的密閉容器,其在呈圓筒狀的 殼體本體21的上部固定有蓋部22,并且在下部固定有底部23。壓縮部12配置在該壓縮機 殼體11的下部,其能夠壓縮吸入的氣體冷媒,然后作為高壓冷媒吐出。電動機13配置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上部,由定子31和轉子32構成。在該情形下, 定子31熱裝固定在壓縮機殼體11的內周面。另一方面,轉子32以規定間隙配置在定子31 的中央部,并熱裝固定在旋轉軸33上。該旋轉軸33向下方延伸,與壓縮部12機械連接,可通過電動機13經由旋轉軸33驅動壓縮部12。供油機構14將蓄積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旋轉軸33的后述供油 孔供給至壓縮部12的滑動部分,其作為供油泵發揮功能。此處詳細說明壓縮部12。該壓縮部12由位于上側的第1壓縮部41和位于下側的 第2壓縮部51構成,該第1壓縮部41和第2壓縮部51具有大致相同的構成及作用,上下 排列地積層配置。在該第1壓縮部41中,外周側配置有呈短圓筒狀的第1汽缸42,在該第1汽缸42 形成有與電動機13及與旋轉軸33同心的圓形的第1汽缸內壁42a。該第1汽缸42 (第1 汽缸內壁42a)內配置有外徑小于汽缸內徑的環狀的第1環狀活塞43,在第1汽缸內壁42a 與第1環狀活塞43的第1活塞外壁43a之間,劃分形成有吸入冷媒后能夠進行壓縮,并且 吐出壓縮后冷媒的第1作動室44 (壓縮空間)。在第1汽缸42中,形成有從第1汽缸內壁42a沿著徑向且跨度為整個汽缸高度的 第1葉片槽45,在該第1葉片槽45內嵌合有呈平板狀的第1葉片46。通過安裝于第1葉 片槽45深部的未圖示的第1彈簧在向第1作動室44突出的方向上對該第1葉片46賦能 支持。因此,通過該第1彈簧的賦能力,在從第1葉片槽45向第1作動室44突出的方向 上總是對第1葉片46賦能,該第1葉片46的前端與第1環狀活塞43的外周面抵接。因此, 第1作動室44通過該第1葉片46劃分為第1吸入室44a和第1壓縮室44b。而且,在第1汽缸42中,第1葉片槽45的深部與壓縮機殼體11內連通,相對于第 1葉片46,形成有通過壓縮后的冷媒的壓力使背壓發揮作用的背壓導入路47。進一步,在 第1汽缸42中,為使第1吸入室44a從外部吸入冷媒,而設置有連通第1吸入室44a與外 部的第1吸入孔48。另一方面,與第1壓縮部41相同,在第2壓縮部51中,外周側配置有呈短圓筒狀 的第2汽缸52,在該第2汽缸52形成有與電動機13及旋轉軸33同心的圓形的第2汽缸內 壁。在該第2汽缸52(第2汽缸內壁)內配置有外徑小于汽缸內徑的環狀的第2環狀活塞 53,在第2汽缸內壁與第2環狀活塞53的第2活塞外壁之間,劃分形成有吸入冷媒后能夠 進行壓縮,并且吐出壓縮后冷媒的第2作動室54 (壓縮空間)。在第2汽缸52中,形成有從第2汽缸內壁沿著徑向且跨度為整個汽缸高度第2葉 片槽(省略圖示),在該第2葉片槽內嵌合有呈平板狀的第2葉片(省略圖示)。通過安裝 于第2葉片槽深部的未圖示的第2彈簧在向第2作動室54突出的方向上對該第2葉片賦 能支持。因此,通過該第2彈簧的賦能力,在從第2葉片槽向第2作動室54突出的方向上 總是對第2葉片賦能,該第2葉片的前端與第2環狀活塞53的外周面抵接。因此,第2作 動室54通過該第2葉片劃分為第2吸入室54a和第2壓縮室54b。而且,雖未圖示,在第2汽缸52中,第2葉片槽的深部與壓縮機殼體11內連通,相 對于第2葉片,形成有通過壓縮后的冷媒的壓力使背壓發揮作用的背壓導入路。進一步, 在第2汽缸52中,為使第2吸入室54a從外部吸入冷媒,而設置有連通第2吸入室54a與 外部的第2吸入孔。在所述壓縮部12中,為使第1壓縮部41與第2壓縮部51分別獨立作動,在第1汽缸42與第2汽缸52之間配置有中間隔板61。該中間隔板61分隔劃分第1作動室44與 第2作動室54。而且,第1汽缸42的上部配置有上端板62,其封閉第1作動室44。另一方 面,第2汽缸52的下部配置有下端板63,其封閉第2作動室54。在該情形下,上端板62、第1汽缸42、中間隔板61、第2汽缸52以及下端板63從 上至下積層,通過未圖示的固定螺桿固定為一體。而且,上端板62的外周部嵌合固定在壓 縮機殼體11的內周部。上端板62在其中心部形成上軸承部62a,旋轉軸33由該上軸承部62a旋轉自如地 支持。下端板63在其中心部形成下軸承部63a,旋轉軸33由該下軸承部63a旋轉自如地 支持。再者,該上端板62在外周部的周向上以均等間隔形成有呈圓弧長孔狀的多個貫穿孔 62b。該各貫穿孔62b是用于將在壓縮部12中與冷媒混合后噴出至壓縮機殼體11的上部 的潤滑油與冷媒分離后返回至壓縮機殼體11下部的孔。旋轉軸33在前端部側(下端部側)設置有相互錯開180°位相而偏心的第1偏心 部64和第2偏心部65。第1偏心部64滑動自如地嵌合在第1壓縮部41的第1環狀活塞 43的內側,能夠旋轉。第2偏心部65滑動自如地嵌合在第2壓縮部51的第2環狀活塞53 的內側,能夠旋轉。因此,當旋轉軸33旋轉時,第1、第2偏心部64、65 —體地旋轉,第1、第2環狀活 塞43、53介由該第1、第2偏心部64、65進行自轉及公轉。換言之,當旋轉軸33在圖2中以 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1偏心部64 —邊與第1環狀活塞43滑動一邊朝相同方向旋轉,該第 1環狀活塞43以第1活塞外壁43a在第1汽缸內壁42a內轉動之方式,在圖2中以逆時針 方向自轉,并且在圖2中以順時針方向公轉。同樣,當旋轉軸33旋轉時,第2偏心部65也 朝相同方向旋轉,該第2環狀活塞53自轉并且公轉。第1、第2環狀活塞43、53進行自轉及公轉時,第1葉片46和第2葉片(省略圖 示)跟隨著該第1、第2環狀活塞43、53的作動而進行往復運動。因此,通過第1、第2環狀 活塞43、53作動,第1吸入室44a、第2吸入室54a、第1壓縮室44b及第2壓縮室54b的容 積連續變化,第1、第2壓縮部41、51能夠連續吸入冷媒后壓縮,并吐出壓縮后的冷媒。上端板62在其上部固定有上消音罩66,在上端板62與上消音罩66之間形成有 上消音室67。而且,上端板62上形成有連通第1汽缸42的第1壓縮室44b與上消音室67 的第1吐出孔68,該第1吐出孔68上設置有防止壓縮后的冷媒逆流的第1吐出閥69。該 上消音室67使吐出冷媒的壓力脈動降低。下端板63在其下部固定有下消音罩70,在下端板63與下消音罩70之間形成有 下消音室71。而且,在下端板63上形成有連通第2汽缸52的第2壓縮室54b與下消音室 71的第2吐出孔72,在該第2吐出孔72上設置有防止壓縮后的冷媒逆流的第2吐出閥73。 該下消音室71使吐出冷媒的壓力脈動降低。雖未圖示,在呈圓筒狀的壓縮機殼體11的外周壁,沿著軸向相互隔開地設置有第 1、第2貫穿孔。而且,在壓縮機殼體11的外壁部,由獨立的呈圓筒狀的密閉容器所構成的 蓄壓器81通過蓄壓器固定架(未圖示)及蓄壓器固定箍82保持。該蓄壓器81在上端部 連接著與制冷循環的低壓側連接的系統連接管83。而且,蓄壓器81在下部連接有第1、第2吸入管84、85的一端部,該第1、第2吸入 管84、85通過壓縮機殼體11的第1、第2貫穿孔,另一端部與第1、第2壓縮部41、51的第1、第2汽缸42、52的第1、第2吸入孔48連接(省略圖示)。壓縮機殼體11在上端部連接有作為吐出部的吐出管86,該吐出管86與制冷循環 的高壓側連接,將高壓冷媒吐出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側。換言之,第1、第2吐出孔68、72經由 吐出管86與制冷循環的高壓側連通。壓縮機殼體11在下部蓄積有潤滑油,設置有將該蓄積的潤滑油通過旋轉軸33的 供油孔100供給至壓縮部12的滑動部分的供油機構14。該供油機構14由收納孔101、泵 殼102及泵翼103構成。換言之,如圖1及圖3、圖4所示,在供油機構14中,旋轉軸33在下方側形成有下 端部開口的收納孔101,并且在上方側形成上端部開口且與收納孔101連通的貫穿孔104, 而且,在中間部貫穿徑向形成有與收納孔101連通的橫孔105。供油孔100由該收納孔101、 貫穿孔104及橫孔105構成。再者,該橫孔105對應上軸承部62a、第1、第2環狀活塞43、 53及下軸承部63a而設置。泵殼102是一個呈圓筒狀的管筒,下端部形成有內徑較小的潤滑油吸入孔106,上 端部開口并嵌合安裝在收納孔101中。泵翼103呈板狀,收納在收納孔101及泵殼102內, 在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分形成有加寬部107,該加寬部107卡止于泵殼102的上部里面。在該情形下,形成在旋轉軸33上的收納孔101由形成在上方側的收納孔本體IOla 及形成在下方側的安裝孔IOlc構成,該安裝孔IOlc直徑稍大于該收納孔本體101a,與該 收納孔本體IOla之間夾著階梯部101b。這樣,泵殼102上端部嵌合在收納孔101的安裝 孔IOlc中,并且上端與階梯部IOlb抵接而定位。在該情形下,泵殼102通過被壓入安裝孔 IOlc中而固定在旋轉軸33上,優選的是將泵殼102與安裝孔IOlc的徑向壓入量設定為0 0. 06mm。而且,優選的是將收納孔本體IOla的內徑與泵殼102的內徑設定為大致相同。而且,泵殼102至少在徑向上可變形。在本實施例中,泵殼102為銅制,因而能夠 彈性變形。而且,泵翼103按周向以特定角度扭曲,在本實施例中,僅扭曲180度。如圖5所 示,對于具有特定長度L及特定寬度W的板材201,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特定長度區域Ll 內形成有從具有特定寬度W的側部203a、203b朝寬度方向的兩方分別突出特定量Wl的凸 部202a、202b。而且,對于板材201,在具有特定寬度W的側部203a、203b與凸部202a、202b 之間形成具有特定角度α的傾斜部204a、204b。該情形下是在凸部202a、202b的兩側形成 傾斜部204a、204b。進一步,對于板材201,在4個角部形成具有特定半徑R的圓弧部205。 再者,該傾斜部204a、204b或圓弧部205既可在對板材201進行沖壓加工時一體地形成,又 可在壓力加工后通過對角部進行倒角加工而形成,還可通過滾筒式研磨而形成。如圖6所示,通過對這樣形成的板材201進行180度扭曲加工而形成泵翼103。此 時,僅不對板材20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進行扭曲加工而形成平坦部103a、103b。而且,該泵 翼103在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分形成加寬部107,從而以該加寬部107為中心相對于長度方向 形成為對稱形狀。在該情形下,扭曲加工后的泵翼103其加寬部107加工為寬度大于泵殼102的內 徑。具體而言,泵翼103通過加寬部107被壓入泵殼102的內周部而固定在該泵殼102上, 優選的是將泵翼103的加寬部107與泵殼102的徑向壓入量設定為0 0. 5mm。而且,泵翼 103使用工具用碳素鋼材(所謂的彈簧鋼)或冷軋鋼材等價格便宜且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來制造。因此,泵翼103在扭曲方向上可彈性變形,所以在泵翼103(加寬部107)被壓入泵殼 102中時,其在扭曲方向上變形而固定。另外,優選的是將泵翼103的傾斜部204a、204b的 角度α設定為10 45度。再者,泵翼103的扭曲角度并不限定于180度,適宜設定即可。而且,泵翼103的 加寬部107還可構成為僅在寬度方向的一側設置凸部。而且,泵翼103的傾斜部204a、204b 并不限定于直線,還可為曲線,即側部203a、203b與凸部202a、202b圓滑連接的圓弧狀。在組合上述結構的收納孔101、泵殼102及泵翼103來構成供油機構14時,將泵翼 103壓入泵殼102中而固定,并將固定泵翼103的泵殼102壓入旋轉軸33的收納孔101中 而固定。在將該泵翼103的加寬部107壓入泵殼102中時,泵翼103在其扭曲方向上彈性 變形而縮徑,但是泵殼102也通過在徑向上彈性變形而擴徑。因此會降低泵翼103(加寬 部107)對于泵殼102的壓入力,從而抑制加寬部107與泵殼102的摩擦所產生的刮削粉。 而且,泵翼103通過使用工具用碳素鋼材或冷軋鋼材等來制作而可彈性變形,因此將泵翼 103壓入該泵殼102的作業可使用小型手動壓力機(hand press)等,從而能夠簡單且可靠 地通過壓入而安裝。而且,在將固定有泵翼103的泵殼102壓入旋轉軸33的收納孔101中 時,已擴徑的泵殼102的彈性變形恢復,因此由泵殼102產生的保持泵翼103的力量增加, 從而被牢固地固定。而且,在將泵翼103的加寬部107壓入泵殼102中時,泵翼103在長度方向上收納 在泵殼102內的端部(平坦部103b的角部)與該泵殼102的里面接觸而定位。而且,在將 固定有泵翼103的泵殼102壓入旋轉軸33的收納孔101中時,泵殼102的端部與收納孔 101的階梯部IOlb抵接從而定位。在該情形下,泵翼102在長度方向上收納在收納孔101 中的端部(平坦部103a的角部)與收納孔101的里面分離。因此,如圖1所示,在供油機構14中,當旋轉軸33旋轉時,泵殼102及泵翼103 — 體地旋轉,能夠利用其離心力將蓄積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的潤滑油汲上來。換言之,壓 縮機殼體11的潤滑油從潤滑油吸入孔106進入泵殼102內,通過泵翼103旋轉而在收納孔 101內上升。然后,潤滑油通過各橫孔105被供給至上軸承部62a、第1、第2環狀活塞43、 53及下軸承部63a等,并進行潤滑。進而,已潤滑過各部分的潤滑油從劃分第1、第2壓縮 部41、51的零件之間的微小間隙進入第1、第2作動室44、54,對各自的滑動部分進行潤滑 以及對微小間隙進行壓力密封,然后排出。此處,對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的作用進行說明。在使旋轉式壓縮機作動時,冷 媒從制冷循環的低壓側通過系統連接管83流入蓄壓器81中,液體冷媒分離至該蓄壓器81 的下部,氣體冷媒分離至蓄壓器81的上部。在壓縮機殼體11內,通過電動機13驅動旋轉軸33使其旋轉,第1、第2環狀活塞 43、53通過第1、第2偏心部64、65進行自轉及公轉。因此,通過該第1、第2環狀活塞43、 53在第1、第2汽缸42、52內一邊自轉一邊公轉,第1、第2吸入室44a、54a的容積擴大,從 而蓄壓器81內的氣體冷媒經過第1、第2吸入孔48(省略圖示)從第1、第2吸入管84、85 被該吸入至第1、第2吸入室44a、54a中。若第1、第2環狀活塞43、53公轉1次,則第1、第2吸入室44a、54a與第1、第2吸 入孔48 (省略圖示)的連通被斷開,而切換至第1、第2壓縮室44b、54b,由第1、第2壓縮室44b、54b來壓縮氣體冷媒。當已壓縮的第1、第2壓縮室44b、54b內的冷媒的壓力達到設置在第1、第2吐出 孔68、72上的第1、第2吐出閥69、72的下游側的上下消音室67、71的壓力時,該第1、第 2吐出閥69、72打開。然后,已壓縮的冷媒通過第1、第2吐出孔68、72吐出至上下消音室 67、71,并降低該上下消音室67、71中噪聲原因的壓力脈動后,作為高壓冷媒吐出至壓縮機 殼體11內。然后,高壓冷媒通過電動機13的定子31中未圖示的鐵心缺口或鐵心與線圈的間 隙被傳送至該電動機13的上方,并通過吐出管86吐出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側。此時,蓄積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供油機構14被汲上來,對上軸承 部62a、第1、第2環狀活塞43、53及下軸承部63a等進行潤滑。換言之,當泵殼102及泵翼 103與旋轉軸33 —同旋轉時,潤滑油通過其離心力被汲上來,在收納孔101內上升,并通過 各橫孔105供給至上軸承部62a、第1、第2環狀活塞43、53及下軸承部63a等,并進行潤滑。 然后,對各部進行了潤滑后的潤滑油返回至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此種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結構如下,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設置對吸入的 冷媒進行壓縮的壓縮部12,并且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上部設置通過旋轉軸33驅動壓縮部12 的電動機13,設置經過旋轉軸33的供油孔100將蓄積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的潤滑油供 給至壓縮部12的滑動部分的供油機構14,作為供油機構14,其設置有收納孔101,在旋轉 軸33的下端部開口并與供油孔100連通;泵殼102,在下端部具有潤滑油吸入孔106,在上 端部開口并安裝于收納孔101中;及泵翼103,呈板狀,收納在收納孔101及泵殼102內,并 且形成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加寬部107卡止于泵殼102的上部里面。因此,泵翼103通過加寬部107卡止于泵殼102的上部里面,并且該泵殼102嵌合 于旋轉軸33的收納孔101中,從而泵翼103安裝于旋轉軸33的供油孔100中。因此,在將 泵殼102安裝于收納孔101中時,泵翼103不與該收納孔101接觸,從而能夠防止泵翼103 變形,并能夠提高安裝性。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泵翼103通過在長度方向上收納在泵殼102 內的端部與泵殼102的里面接觸而定位。這樣,泵翼103相對于泵殼102定位在預定的位 置,從而僅僅將該泵殼102嵌合在收納孔101中,泵翼103便能夠容易地定位在收納孔101 的預定位置上,因而能夠提高供油機構14的安裝性。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泵翼103在長度方向上收納在收納孔101內 的端部與收納孔101的里面分離。這樣,泵翼103的一端部與泵殼102接觸而定位,另一端 部與收納孔101分離,因而對于泵翼103不會產生過度的應力,因此能夠防止泵翼103變形 或損壞,從而能夠提高耐久性。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收納孔101由收納孔本體101a、階梯部IOlb 及直徑較大的安裝孔IOlc構成,通過將泵殼102的上端部嵌合至安裝孔IOlc中,并與階梯 部IOlb抵接來定位該泵殼102。這樣,利用收納孔101的階梯部IOlb來定位泵殼102,而 成為相對于收納孔101定位泵翼103,因此不需要直接對泵翼103進行定位,從而能夠防止 泵翼103變形或損壞,并且能夠提高安裝性。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通過在泵翼103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分形 成向外方突出的凸部202a、202b,而形成寬度大于泵殼102的內徑的加寬部107。因此,較易地形成加寬部107能夠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在泵翼103的側部203a、203b與凸部202a、 202b之間形成有傾斜部204a、204b。因此,在將泵翼103安裝至泵殼102時,從側部203a、 203b經由傾斜部204a、204b嵌合加寬部107 (凸部202a、202b),從而能夠順滑地將泵翼 103安裝至泵殼102中。在該情形下,由于順滑地將泵翼103嵌合至泵殼102,因而能夠抑 制泵翼103及泵殼102產生磨削粉,并且能夠防止損傷。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泵翼103在周向上扭曲特定角度,并且該泵 翼103使用在該扭曲方向上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來制造。因此,在將泵翼103安裝至泵殼102 時,泵翼103在扭曲方向上彈性變形后嵌合,從而能夠順滑地將泵翼103安裝在泵殼102 上。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泵殼102至少在徑向上可變形。因此,將泵 翼103安裝至泵殼102時,泵殼102產生一定的變形來嵌合泵翼103,從而能夠順滑地將泵 翼103安裝在泵殼102中。然后,將泵殼102嵌合至收納孔101中時,泵殼102的彈性變形 恢復,從而能夠相對于泵殼102牢固地固定泵翼103。而且,在本實施例的旋轉式壓縮機中,泵翼103按相對于中心位置呈點對稱的形 狀形成有加寬部107,即形成有凸部202a、202b、側部203a、203b、傾斜部204a、204b及圓弧 部205。因此,在將泵翼103嵌合至泵殼102時,無需規定其方向性,從而能夠提高安裝性。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通過加寬部將泵翼卡止于泵殼上并將該泵殼嵌合在收納 孔中,來將泵翼安裝于旋轉軸上,從而能夠在安裝時防止泵翼變形,提高安裝性,其適用于 任何一種旋轉式壓縮機。
權利要求
一種旋轉式壓縮機,其具備壓縮機殼體,呈中空狀、設置有冷媒的吸入部和吐出部;壓縮部,其設置在該壓縮機殼體的下部,壓縮從所述吸入部吸入的冷媒;電動機,其設置在所述壓縮機殼體的上部,通過旋轉軸驅動所述壓縮部;及供油機構,其將蓄積在所述壓縮機殼體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所述旋轉軸的供油孔供給至所述壓縮部的滑動部分;并且所述旋轉式壓縮機的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機構具有收納孔,其朝向所述旋轉軸的下端部開口并與所述供油孔連通;泵殼,其在下端部具有潤滑油吸入孔,并且上端部開口,安裝于所述收納孔中;及泵翼,其呈板狀,收納在所述收納孔及所述泵殼內,并且形成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加寬部卡止于所述泵殼的上部里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翼通過長度方向上收納 在所述泵殼內的端部與該泵殼的里面接觸而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長度方向上收納在 所述收納孔中的端部與該收納孔的里面分離。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寬部形成 有在所述泵翼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分向寬度方向的一側或兩側突出的凸部,從而具有大于或 等于所述泵殼內徑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側部與所述凸部之 間形成有傾斜部。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翼在周向 上扭曲預定角度,且使用在該扭曲方向上可彈性變形的材料來制造。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殼至少在 徑向上可變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式壓縮機,其能夠在安裝時防止泵翼變形,從而能夠提高安裝性。本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設置有供油機構14,該供油機構14將蓄積在壓縮機殼體11的下部的潤滑油通過旋轉軸33的供油孔100供給至壓縮部12的滑動部分,并且,該供油機構14包括收納孔101,其朝向旋轉軸33的下端部開口并與供油孔100連通;泵殼102,其在下端部具有潤滑油吸入孔106,并且上端部開口,安裝于收納孔101中;及泵翼103,其呈板狀,收納在收納孔101及泵殼102內,并且形成在長度方向中間部分的加寬部107卡止于泵殼102的上部里面。
文檔編號F04C29/02GK101988504SQ20101024539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31日
發明者上田健史, 兩角尚哉, 森下卓, 田中順也, 藤野正樹 申請人:富士通將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