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泵,具體涉及立式自吸泵。
背景技術:
自吸泵能夠在進液管內不用充滿液體(但泵體中必須有足夠的液體)的情況下啟動泵,泵本身能自動排除進液管內的氣體,而后進入正常工作。泵在初次啟動時必須灌入足夠的液體,以后啟動時則由存留在泵體內的液體來保證泵能再次啟動。自吸泵從工作原理上可分為內混合和外混合兩種型式,內混式是指在葉輪進口附近進行氣液混合,而外混合是指在葉輪外緣處進行氣、液混合。外混合式自吸泵的結構如圖1所示,泵第一次啟動前, 首先在其泵腔內灌滿水,泵啟動后,葉輪1高速旋轉,將葉輪流道2中的液體排出,于是在葉輪1的進液口處形成負壓,進液管4內的空氣被吸入泵腔內,與泵腔內的液體混合生成氣液混合物,氣液混合物再經葉輪1上葉輪流道2排出至泵腔上部的氣液分離室,由于出口面積的突然增大,流速急劇下降,氣液產生分離,析出的空氣通過泵的出水管5排出,而液體由于比重大下沉,經回流間隙3回流到葉輪1的外緣處,繼續與吸入的空氣混合,如此反復循環,逐漸將進液管4中的空氣排盡,使液體進入泵腔內,完成自吸過程。然而,上述結構的自吸泵,由于回流間隙3的存在,正常工作時,存在著介質在壓力作用下不間斷地循環回流,造成了極大的容積效率損失,經試驗測算,其容積效率損失約為8%左右,從而嚴重降低了泵的整體效率,由于效率的降低,泵達不到正常的流量、揚程, 同時還增加了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水泵效率低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立式自吸水泵,包括泵體、電機和介質回流阻隔裝置。所述泵體的內腔由隔斷板分隔成上、下設置的氣液分離室和儲液室,隔斷板上設有通孔,隔斷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導流體,導流體設有軸向通孔以及與該軸向通孔相通的徑向導流孔,導流體的軸向通孔與隔板上的通孔同軸;所述電機固定在泵體的頂面且驅動垂直向下穿入泵體內腔中的泵軸轉動,泵軸的下端固定有葉輪,所述葉輪設置在導流體的軸向通孔內,葉輪的外圓與軸向通孔的內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回流間隙通道;所述介質回流阻隔裝置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靜環和動環以及彈性支承套,所述動環嵌裝在葉輪上且其上端面高于葉輪的上端面,所述彈性支承套的外緣向下延伸形成支腳,該支腳固定在導流體的上表面上,所述靜環嵌裝在彈性支承環的下表面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動環和靜環的材質為硬質合金、碳化硅、陶瓷、石墨或聚四氟乙火布ο本發明,在葉輪的上端面上設置有介質回流阻隔裝置,在泵正常工作時,介質回流阻隔裝置中的彈性支承套在液體壓力的作用下產生向下變形,使動、靜環緊密接觸阻斷回流間隙通道,因此克服了因循環回流而產生的容積損失,提高了泵效率5%-8%。
圖1為現有自吸泵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介質回流阻隔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介質回流阻隔裝置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出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泵體10、電機20和介質回流阻隔裝置30。所述泵體10具有一個內腔,該內腔由隔斷板11分隔成上、下設置的氣液分離室12 和儲液室13,氣液分離室12上設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上設有止回閥15,儲液室13上設有進液管16,進液管16上設有真空破壞閥17。隔斷板11上設有通孔,氣液分離室12和儲液室13通過該通孔相連通,隔斷板11 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導流體18,導流體18設有軸向通孔以及與該軸向通孔相通的徑向導流孔19,導流體18的軸向通孔與隔斷板11上的通孔同軸。所述電機20固定在泵體10的頂面上且電機20帶動垂直向下穿入泵體10的內腔中的泵軸21轉動,泵軸21的下端固定有葉輪22,葉輪22的內部設有葉輪流道23,葉輪22 設置在導流體18的軸向通孔內,葉輪流道23的進口與儲液室13相通,葉輪流道23的出口通過導流體18的徑向導流孔19與氣液分離室12相通,葉輪22的外圓周面與導流體18的軸向通孔的內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回流間隙通道M。所述介質回流阻隔裝置30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靜環32、動環 31和彈性支承套33,動環31嵌裝在葉輪22的上端面上且動環31的上端面高于葉輪22的上端面,彈性支承套33具有一圓環形的本體,該圓環形本體的外緣向下延伸形成支腳,支腳的下端設有凸緣,凸緣通過壓塊34固定在導流體18的上表面上,靜環32嵌裝在彈性支承套33的本體的下表面上且靜環32的下端面突出于彈性支承套33的本體的下表面。動環31和靜環32相對的端面均作鏡面磨削加工,其材質可根據介質的不同情況分別選用硬質合金、碳化硅、陶瓷、石墨或F4(聚四氟乙烯)等。下面結合圖2、圖3和圖4對本發明的使用過程加以說明。如圖2、圖3所示,本發明啟動抽真空時,彈性支承套33在其本身彈力的作用下,動環31和靜環32分離,氣液分離室12分離出的液體經由動環31和靜環32之間的間隙進入葉輪22外圓與導流體18之間的回流間隙通道M回流到葉輪22的外圓處,與從進液管16 中吸入的空氣進行氣液混合,再由葉輪22排出至氣液分離室12進行氣液分離,如此反復循環,不斷排除進液管16中的空氣,完成抽真空啟動程序,圖3中箭頭方向為液體流動方向。當抽真空完成進入正常工作時,如圖4所示,隨著泵腔內水壓升高,葉輪22排出的液體壓力作用在彈性支承套33的上表面上,使其上表面產生向下的變形,壓迫靜環32的下端面緊密貼合動環31的上端面,從而形成密封,阻斷了介質的繼續回流,從根本上克服因循環回流而產生的容積損失,提高了泵的效率5% _8%,圖4箭頭方向為液體流動方向。
泵停止工作時,止回閥15迅速關閉,阻斷了出液管14中高位介質的回流,同時泵進液管上的真空破壞閥17同步打開,空氣進入進液管16,破壞了進液管16里的真空狀態, 徹底避免了因虹吸現象所引發的泵內介質回流排空的缺陷,水泵儲液室中始終保持著被抽送介質,實現了一次引流灌液,水泵終身自吸的目的。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立式自吸泵,包括泵體,其內腔由隔斷板分隔成上、下設置的氣液分離室和儲液室,隔斷板上設有通孔, 隔斷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導流體,導流體設有軸向通孔以及與該軸向通孔相通的徑向導流 ?L,導流體的軸向通孔與隔板上的通孔同軸;電機,固定在泵體的頂面上且驅動垂直向下穿入泵體內腔中泵軸轉動,泵軸的下端固定有葉輪,所述葉輪設置在導流體的軸向通孔內,葉輪的外圓與軸向通孔的內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回流間隙通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介質回流阻隔裝置,所述介質回流阻隔裝置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靜環和動環以及彈性支承套,所述動環嵌裝在葉輪上且其上端面高于葉輪的上端面,所述彈性支承套的外緣向下延伸形成支腳,該支腳固定在導流體的上表面上,所述靜環嵌裝在彈性支承環的下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環和靜環的材質為硬質合金、 碳化硅、陶瓷、石墨或聚四氟乙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式自吸水泵,包括泵體、電機和介質回流阻隔裝置。泵體的內腔由隔斷板分隔成氣液分離室和儲液室,隔斷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導流體,電機固定在泵體的頂面上且電機帶動泵軸垂直向下穿入泵體內腔中,泵軸的下端固定有葉輪,葉輪的外圓與導流體軸向通孔的內壁之間形成回流間隙通道,介質回流阻隔裝置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靜環和動環以及彈性支承套,動環嵌裝在葉輪上,彈性支承套固定在導流體的上表面上,靜環嵌裝在彈性支承環的下表面上。本發明在泵正常工作時,介質回流阻隔裝置中的彈性支承套在液體壓力的作用下產生向下變形,使動、靜環緊密接觸阻斷回流間隙通道,因此克服了因循環回流而產生的容積損失,提高了泵效率。
文檔編號F04D29/00GK102338096SQ20101023824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8日
發明者姜祥勛, 陳懷玉, 項光輝 申請人:溫州市康而達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