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板,尤其是一種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 泵浮動側板。
背景技術:
目前,老式側板的內側補償面為扇形平衡槽結構,在扇形平衡槽內引入高壓油,導 致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的受力不平衡,端面易燒傷,從而減少了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板使用
壽命o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泵浮 動側板。該側板改善了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的受力平衡狀態,提高了齒輪泵的工作性能和使 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 板,由側板、平衡槽、卸荷槽、小孔、環形槽、高壓封閉區域組成。其特征是在高壓區的浮動 側板的一側端面上設有卸荷槽,在卸荷槽上開有一個小孔;在兩側板內端面開設平衡槽,平 衡槽與卸荷槽相連通。在側板外側面設有漸進式環形槽,在漸進式環形槽上安裝密封圈形 成高壓封閉區域,高壓封閉區域通過小孔引入高壓油。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側板外側漸進式環形槽安裝密封圈后形成環形密封區,更接近側板內側壓力分 布;2.平衡槽內引入高壓油使側板端面能夠更平穩的支撐齒輪,防止端面燒傷;3.通過控制環形槽的分布角度,能有效控制兩端面受力的平衡;4.由于側板內側平衡槽從動齒輪一側較長,從而減小從動齒輪承受的徑向力。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側補償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端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高壓封閉區域示意圖;圖4浮動側板內側端面最大推開力面積示意圖;圖5浮動側板內側端面最小推開力面積示意圖;圖中,a.平衡槽,b.卸荷槽,c.小孔,d.環形槽,e.高壓封閉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側板、平衡槽a、卸荷槽b、小孔c、環形槽d、高壓封閉區域e。兩側平衡槽a處于浮動側板內側端面與齒輪接觸帶的中部環形區域,并且與浮動側 板高壓區卸荷槽b相通。平衡槽a結構為寬度4mm,深度0.5mm,內側半徑R1的半圓環。兩 側平衡槽a環形角度成不對稱分布,處于從動齒輪一側平衡槽略長,一般對于10齒的齒輪, a 2不大于45。參照圖2、圖3,側板外側端面則開設漸進式的環形槽d,且從動齒輪一側環形槽略 長。通過在環形槽d中放置密封圈來構成外側面高壓封閉區域e。參照圖4和圖5,平衡槽a設計通過控制環形槽d的分布角度,有效控制兩端面受 力的平衡。環形平衡槽a角度的大小決定了浮動側板內側端面高壓封閉區域面積的大小。 為驗證最終設計角度是否能最佳的平衡內外兩側端面的壓力,通過用軟件計算側板兩端面 不規則高壓受力面積,分析其受力狀況。由于各齒槽間高壓油腔被環形槽連通,所以浮動側板內側端面高壓區域所受壓強 基本相同,等于齒輪油泵高壓區工作壓強,同時也等于側板反面W型高壓封閉區域所受壓 強。比較側板正反兩側高壓封閉區域面積之差,即可判斷壓力的平衡程度。側板內側端面 受力面積為圖4、圖5陰影部分;而外側端面高壓受力面積如圖3所示,為外側端面環形密 封圈環所封閉的W形區域。其工作原理高壓封閉區域通過小孔引入高壓油,從而對側板產生壓緊力。在兩側 板內端面開設平衡槽,能擴大推開力作用面積,使壓緊力與推開力基本平衡。其中壓緊力略 大于推開力確保側板與齒輪端面貼合,以防止泄漏。
權利要求一種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由側板、平衡槽、卸荷槽、小孔、環形槽、高壓封閉區域組成;其特征是在高壓區的浮動側板的一側端面上設有卸荷槽,在卸荷槽上開有一個小孔;在兩側板內端面開設平衡槽,平衡槽與卸荷槽相連通;在側板外側面設有漸進式環形槽,在漸進式環形槽上安裝密封圈形成高壓封閉區域,高壓封閉區域通過小孔引入高壓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形平衡槽高壓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由側板、平衡槽、卸荷槽、小孔、環形槽、高壓封閉區域組成;其特征是在高壓區的浮動側板的一側端面上設有卸荷槽,在卸荷槽上開有一個小孔;在兩側板內端面開設平衡槽,平衡槽與卸荷槽相連通;在側板外側面設有漸進式環形槽,在漸進式環形槽上安裝密封圈形成高壓封閉區域,高壓封閉區域通過小孔引入高壓油。其優點是該側板改善了齒輪油泵浮動側板的受力平衡狀態,提高了齒輪泵的工作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C15/00GK201606246SQ200920284678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6日
發明者呂福春, 林幗英, 袁世維, 袁朝國, 郁靜, 高旭 申請人:徐州科源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