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流體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體積小適合組立于小型物件上的薄
型化流體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電腦中央處理器(以下簡稱CPU)的散熱方式,大都是在CPU的上表面設置 風扇及散熱鰭片,通過該風扇將CPU的高溫由散熱鰭片導出并吹送,來降低CPU的溫度。但 是,由于CPU所在的環境與散熱鰭片的設計限制,通常上述的散熱方式所能達到的冷卻效 率極受限制。而隨著冷媒式冷卻系統高效率的散熱循環的冷卻效果佳,CPU上散熱方式采
用冷媒式冷卻系統已逐漸被受矚目。 然而,冷卻系統的冷媒循環須使用到水泵,眾所周知小型水泵固然可應用于CPU 的冷卻系統上,但是,基于電腦愈趨小型的設計,組裝于電腦內的CPU及周邊組件亦須相對 配合,但是小型幫浦因局部結構的限制,致使無法有效使得CPU能夠配合電腦小型化的要
求,而且,綜觀目前市售的各類電子設備其發熱元件亦有類似問題,確實有改善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薄型化的流體輸送裝置,該流體輸送裝置將 其輪葉及磁鐵技巧的配置于本體中,以精簡體積,并使其輸送的流體能夠直接由輪葉的旋 轉進行輸送,進而可提供極佳的組配便利性,并利于小型物件的組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包括一本體,其一側凸設有軸接座, 該軸接座具有外環壁及側壁,本體相對于軸接座的一側設有軸孔,本體上設有與該軸孔相 通的流體入口與流體出口; —定子,具有內環空間,并繞設有線圈,且具有外接電源線連接于線圈,進而組接 于該本體的軸接座上; —驅動輪,設于該本體的軸孔內,其上設有軸接孔及外環壁; 數個磁鐵,組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該驅動輪的外環壁上;及 —輪葉,設有樞接孔及數個輪葉肋片,組接于相對于磁鐵的驅動輪之外環壁上;以 及 第一外殼,罩蓋于該本體靠近輪葉的一側; 通過此結構,進而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直接由輪葉的旋轉進行輸送。 進一步包括潤滑機構,組固于驅動輪的軸接孔上,以提供該驅動輪更佳的轉動效果。 潤滑機構包括設于驅動輪的軸接孔上的至少一軸承,及與該軸承樞接,兩端分別 抵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主軸。 潤滑機構包括設于驅動輪的軸接孔上的自潤軸承,及與該自潤軸承樞接,兩端分 別抵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主軸。[0015] 潤滑機構包括兩端分別抵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支撐柱,及樞接于該支撐柱上的自潤軸承。 潤滑機構包括分別組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的側壁上的自潤軸承,及兩端分別抵撐于該兩自潤軸承的支撐柱。 進一步包括有一用以夾固該磁鐵的磁鐵束環及內鐵環,該磁鐵束環及內鐵環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該驅動輪的外環壁上。 該輪葉的輪葉肋片根據輸送揚程及流體的物理狀態的需求作不同形式數量與形狀的設計。 進一步設有第二外殼,罩蓋于該相對于第一外殼的本體另一側。 流體入口配合該輪葉的輪葉肋片設置形式的不同,而設置在本體或第一外殼上。 該本體與第一、二外殼的組接采用螺接、焊接或壓合組固的方式。 該第一、二外殼采用塑膠材質并通過一體成型密封組固,并將定子及線圈灌膠密
封作為沉水泵。 該第二外殼的外周面形成數個齒形,以增加散熱面積。[0024] —種流體輸送裝置,包括 —本體,其一側凸設有軸接座,該軸接座具有外環壁及側壁,本體相對于軸接座的一側設有軸孔,本體上設有與該軸孔相通的流體入口與流體出口 ; —定子,具有內環空間,并繞設有線圈,且具有外接電源線連接于線圈,進而組接于該本體的軸接座上; —輪葉,設有樞接孔及數個輪葉肋片,設于該本體的軸孔內;及磁鐵,組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輪葉上;以及 第一外殼,罩蓋于該本體靠近輪葉的一側; 通過此結構,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直接由輪葉的旋轉進行輸送。 進一步包括內鐵環,所述內鐵環設于該輪葉一側,對設置于輪葉上的磁鐵進行導磁作用。 該輪葉的輪葉肋片根據輸送揚程及流體的物理狀態的需求作不同形式數量與形狀的設計。 進一步設有第二外殼,罩蓋于該相對于第一外殼的本體另一側。 該第一、二外殼采用塑膠材質并通過一體成型密封組固,并將定子及線圈灌膠密
封作為沉水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流體輸送裝置,體積小巧輕薄、組裝簡潔方便,適合組立于小型物件上,具有極佳的組裝便利性。 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圖1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示意5[0038] 圖2為
圖1的組合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
圖1、2,其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的第一實施例,該輸送裝置1包括本體2、定子3、驅動輪4、磁鐵5、輪葉6、第一外殼7、第二外殼8等結構,其中本體2 —側凸設有軸接座20,該軸接座20具有外環壁21及側壁22,本體2相對于軸接座20的一側設有軸孔23,進一步地,本體2上設有與該軸孔23相通的流體出口 24與流體入口 25,該流體入口 25配合后述輪葉6的輪葉肋片設置形式的不同,而設置在本體2或第一外殼7上。[0045] 該本體2為不感磁材料,可采用塑膠或不感磁金屬,定子3具有內環空間30并繞設有線圈31,其組接于該本體2的軸接座20上,且具有外接電源線(未圖示)連接于線圈31,通過其提供電源,使定子3產生磁極驅動后述驅動輪4所需的電力。[0046] 該驅動輪4設于該本體2的軸孔23內,其上設有軸接孔40及外環壁41 ,其中軸接孔40上組接有潤滑機構,能提供該驅動輪4更佳的轉動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該潤滑機構包括設于驅動輪4的軸接孔40上的兩軸承421, 422,及與該軸承421, 422樞接,兩端分別抵固于第一外殼7與本體2的側壁22的主軸43。 該磁鐵5為數個呈環狀布設(實際運用上可為一環狀的磁鐵),由磁鐵束環51與內鐵環52組固,組設于靠近該定子3 —側的該驅動輪4的外環壁41上。[0048] 該輪葉6設有樞接孔60及數個輪葉肋片61 ,組接于相對于磁鐵5的驅動輪4的外環壁41上,該輪葉肋片61可根據輸送揚程及流體的物理狀態的需求作不同形式數量與形狀的設計, 一般離心式的輪葉皆能采用。 該第一外殼7與第二外殼8,分別罩蓋于該本體2的兩側,其中該本體2與第一、二外殼7,8上分別對應設有數個螺孔26,70,81,可通過螺栓9穿過該等螺孔進行組固(注實際實施亦可以焊接或壓合組固。此外,若該第一、二外殼7,8采用塑膠材質,則可通過一體成型密封組固,或將定子3及線圈31灌膠密封則可應用作為沉水泵)。該第二外殼8的外周面80形成數個齒形,以增加散熱面積。 通過上述結構,該輪葉6及磁鐵5分別組接于驅動輪4的兩側,進而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經流體入口 25直接由輪葉6的旋轉由流體出口 24進行輸送。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空間來組立構件,因此除組立便捷外,整體組立后的結構亦超薄,因而可以配合小型產品的組立。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輸送裝置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大體上雷同,包括本體2、定子3、驅動輪4、磁鐵5、磁鐵束環51、內鐵環52、輪葉6、第一外殼7,以及第二外殼8等,其差異僅在于第一實施例的軸承421,422改采用自潤主軸承42,這樣,同樣可提供驅動輪4具有較佳的轉動以驅動輪葉6,進而能夠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同樣的,圖4、5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的第三、四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中的軸承421 , 422是改采用兩端分別抵固于第一外殼7與本體2的側壁22的支撐柱44,及樞接于該支撐柱44上的自潤軸承43'(如圖4所示)。或是采用分別組固于第一外殼7與本體2的側壁22上的自潤軸承43",及兩端分別抵撐于該兩自潤軸承43"的支撐柱44"。這樣,同樣可提供驅動輪4具有較佳的轉動以驅動輪葉6,進而能夠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0053] 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第五實施例,本實施例主要的差別在于將第一實施例的驅動輪4及磁鐵束環51省略,而將所述磁鐵5"組設于輪葉6"上,并將內鐵環52"設于該輪葉6" —側,可對設置于輪葉上的磁鐵5"進行感磁作用,這樣,可使定子3"直接驅動輪葉6",進而能夠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通過輪葉、磁鐵與驅動輪合而為一的組立,可將流體通過輪葉進行輸送,具有極佳的組配便利性、空間利用性及安全性,以及實用性,并利于小型物件的組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方面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體,其一側凸設有軸接座,該軸接座具有外環壁及側壁,本體相對于軸接座的一側設有軸孔,本體上設有與該軸孔相通的流體入口與流體出口;一定子,具有內環空間,并繞設有線圈,且具有外接電源線連接于線圈,進而組接于該本體的軸接座上;一驅動輪,設于該本體的軸孔內,其上設有軸接孔及外環壁;數個磁鐵,組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該驅動輪的外環壁上;及一輪葉,設有樞接孔及數個輪葉肋片,組接于相對于磁鐵的驅動輪之外環壁上;以及第一外殼,罩蓋于該本體靠近輪葉的一側;通過此結構,進而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直接由輪葉的旋轉進行輸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潤滑機構,組固于驅動 輪的軸接孔上,以提供該驅動輪更佳的轉動效果。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潤滑機構包括設于驅動輪的軸接 孔上的至少一軸承,及與該軸承樞接,兩端分別抵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主軸。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潤滑機構包括設于驅動輪的軸接 孔上的自潤軸承,及與該自潤軸承樞接,兩端分別抵固于第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主軸。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潤滑機構包括兩端分別抵固于第 一外殼與本體側壁的支撐柱,及樞接于該支撐柱上的自潤軸承。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潤滑機構包括分別組固于第一外 殼與本體的側壁上的自潤軸承,及兩端分別抵撐于該兩自潤軸承的支撐柱。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一用以夾固該磁鐵 的磁鐵束環及內鐵環,該磁鐵束環及內鐵環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該驅動輪的外環壁上。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輪葉的輪葉肋片根據輸送揚程 及流體的物理狀態的需求作不同形式數量與形狀的設計。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第二外殼,罩蓋于該相 對于第一外殼的本體另一側。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流體入口配合該輪葉的輪葉肋片 設置形式的不同,而設置在本體或第一外殼上。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與第一、二外殼的組接采 用螺接、焊接或壓合組固的方式。
12. 如權利要求10所述之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二外殼采用塑膠材質并 通過一體成型密封組固,并將定子及線圈灌膠密封作為沉水泵。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外殼的外周面形成數個 齒形,以增加散熱面積。
14. 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體,其一側凸設有軸接座,該軸接座具有外環壁及側壁,本體相對于軸接座的一側 設有軸孔,本體上設有與該軸孔相通的流體入口與流體出口 ;一定子,具有內環空間,并繞設有線圈,且具有外接電源線連接于線圈,進而組接于該 本體的軸接座上;一輪葉,設有樞接孔及數個輪葉肋片,設于該本體的軸孔內;及磁鐵,組設于靠近該定 子一側的輪葉上;以及第一外殼,罩蓋于該本體靠近輪葉的一側; 通過此結構,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直接由輪葉的旋轉進行輸送。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內鐵環,所述內鐵環 設于該輪葉一側,對設置于輪葉上的磁鐵進行導磁作用。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輪葉的輪葉肋片根據輸送揚 程及流體的物理狀態的需求作不同形式數量與形狀的設計。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第二外殼,罩蓋于該 相對于第一外殼的本體另一側。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流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二外殼采用塑膠材質并 通過一體成型密封組固,并將定子及線圈灌膠密封作為沉水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包括一本體,其一側凸設有軸接座,該軸接座具有外環壁及側壁,本體相對于軸接座的一側設有軸孔,本體上設有與該軸孔相通的出水道與入水道;一定子,具有內環空間,并繞設有線圈,組接于該本體的軸接座上;一驅動輪,設于該本體的軸接孔內,其上設有軸接孔及外環壁;及磁鐵,組設于靠近該定子一側的該驅動輪的外環壁上;一輪葉,設有樞接孔及數個輪葉肋片,組接于相對于磁鐵的驅動輪的外環壁上;利用此結構,該輪葉及磁鐵分別組接于驅動輪的兩側,進而能夠使輸送的流體直接由輪葉的旋轉進行輸送。
文檔編號F04D29/06GK201461430SQ20092013194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2日
發明者莊東叡 申請人:莊東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