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屏蔽電泵,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
技術背景 屏蔽泵屬于離心式泵,其工作原理是靠高速旋轉的葉輪,液體在慣性離心力作用 下獲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壓強。特點是電機與泵采用一體化結構,全部采用靜密封,使電泵完 全無泄漏;全封閉、無泄漏結構可輸送有毒有害液體物質;采用屏蔽式水冷電機和取消了 冷卻風扇使該泵低噪聲靜音運行,適用于對環境噪聲要求高的場合;采用輸送介質潤滑的 石墨滑動軸承,使運行噪聲更低且無需人工加油,降低了維護成本;立式結構可像閥門一樣 安裝于管路上,安裝方便快捷,且維修時只需將電機與葉輪抽出即可,無需拆除管路。可以 配合減震器或減震墊安裝運行,使電泵在運行時噪聲更低。 屏蔽泵適用于地源熱泵空調循環水系統;溴化鋰空調機組;供熱采暖循環水系 統;消防水增壓系統;自來水增壓系統;有毒有害液體輸送。 目前市場有的管道屏蔽電泵,因采用外循環結構,轉子組件的本身較重,作用于下 軸承中的石墨軸承壓力高因而導致出現石墨軸承磨損率過高、軸向力自我調整能力差,運 行可靠行差,易造成外循環管泄漏,使用壽命低等問題。而且外循環的結構因在泵出口處進 行循環,降低了性能和效率,安裝、搬運過程易造成引液管損壞,運行時加重了電機的負載,
縮短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為此,我們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管道屏蔽泵,來解決上述問題,滿足對于不同場合 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我國現在使用的外循環結構管道屏蔽
電泵,轉子組件的本身較重,作用于下軸承中的石墨軸承壓力高因而導致出現石墨軸承磨
損率過高、軸向力自我調整能力差,運行可靠行差,易造成外循環管泄漏,使用壽命低等問
題,提供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來滿足經濟、性能等方面的需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由泵體和泵體連接的屏蔽電機組成;所述 屏蔽電機包括外圈定子組件和外圈轉子組件,所述定子上套有定子屏蔽套,所述轉子上套 有轉子屏蔽套,定子屏蔽套與轉子屏蔽套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轉子組件中的軸具有通孔,所 述轉子組件的兩端設有上下兩個軸套,在轉子軸套的外側設置有上下兩個石墨軸承,在石 墨軸承的外側設置有上下軸承座,上軸承座有一內腔,下軸承座有一過液槽;所述泵體包括 泵體進口、泵體出口和與泵體進口、泵體出口相通的葉輪室,所述的葉輪室具有由屏蔽電機 驅動的葉輪,葉輪室具有一葉輪進口和一葉輪出口 ,葉輪根部具有一葉輪平衡孔,葉輪背面 具有一葉輪背口環,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有一腔體; 其特征在于;
3[0010] 所述轉子軸貫設有循環通孔,該循環通孔的一端連通葉輪進口,另一端連通上軸 承座的內腔;所述上、下石墨軸承上分別設有槽,所述轉子屏蔽套與定子屏蔽套之間的間隙 通過設置在下石墨軸承上的槽與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并通過上石墨軸承上 的槽與上軸承座的內腔的連通,且所述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通過葉輪平衡孔 與葉輪室相連。 所述石墨軸承上的槽包括設置在石墨軸承上的V型槽、直槽和螺旋槽。 本實用新型極大地降低了轉子組件作用于下軸承座中的石墨軸承壓力,減少石墨
軸承的磨損率,提高了運行壽命;循環回路中的上軸承座內腔的壓力通過轉子軸的通孔直
接卸壓到葉輪進口處,減少向下作用的的軸向力,提高了軸向力的自我調整能力,減輕了電
機因軸向力大帶來的負載溫升提高,降低了電機的老化,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l所示,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由泵體和泵體連接的屏蔽電 機組成;整個電泵立式放置,通過一泵體底腳25固定在工作平面上,泵體底腳25上還有泵 體進口 1、泵體出口 6和與泵體進口 1、泵體出口 6相通的葉輪室26,葉輪室26內設有屏蔽 電機驅動的葉輪2,葉輪室26還有一葉輪進口 3和一葉輪出口 4,葉輪2根部有一葉輪平衡 孔7,葉輪2背面有一葉輪背口環8。 屏蔽電機還包括外圈定子19和內圈轉子18,其中定子19上套有定子屏蔽套16, 轉子18上套有轉子屏蔽套17,且定子屏蔽套16與轉子屏蔽套17之間具有間隙。 轉子18的兩端設有上軸套21、下軸套ll,在上軸套21和下軸套11的外側分別設 置有上石墨軸承23和下石墨軸承12,在石墨軸承23、 12的外側還分別設置有上軸承座24 和下軸承座IO,其中上軸承座24有一內腔,下軸承座10有一過液槽 在轉子18中央連接著的轉子軸貫設有一用于內循環的通孔9,內循環通孔9 一端 連通葉輪進口 l,另一端連通上軸承座24的內腔,兩端還可通過設置在上石墨軸承23的槽 和定子屏蔽套16與轉子屏蔽套17之間的間隙相連通。其中定子屏蔽套16與轉子屏蔽套 17之間的間隙通過設置在下石墨軸承12上的槽,和下軸承座10與葉輪背口環8之間的腔 體相連,下軸承座10與葉輪背口環8之間的腔體通過葉輪平衡孔7和中葉輪室26相連。本 實用新型中上、下石墨軸承12、23上設置的槽包括V型槽14、直槽22和螺旋槽13。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得到的本實用新型在具體運行如下 工作時,電泵啟動后介質從泵體進口 l輸入,進入葉輪進口 3低壓區后,由于電機 的旋轉葉輪葉片的旋轉所形成的一定工作壓力,介質可以從葉輪出口 4經泵體渦殼流道5 流向泵體出口 6處。又因為葉輪室26中葉輪平衡孔7處有一定的壓力差,可以向上輸送介 質,經下軸承座10的過液槽達到下軸承座的內腔中,再通過軸承座中下石墨軸承12上的V形槽14、直槽22和螺旋槽13進入到定子19內腔。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介質對噴焊鎳基合金 材質的下軸套11、下推力軸承15和下石墨軸承12之間的摩擦進行充分流潤滑,然后依靠定 轉子兩屏蔽套16、 17之間的間隙所形成的壓力差,通過上石墨軸承23上的V形槽14、直槽 22、螺旋槽13輸送到上軸承座24的內腔,并對上推力軸承20、上石墨軸承23和上軸套21 之間的摩擦進行充分潤滑。介質從連接在上軸承座24中的轉子軸內部的內循環通孔9,進 入葉輪進口 3低壓區,整個形成一個大的循環回路往復循環。 這種結構中的軸套、推力軸承和石墨軸承三樣組合而形成的滑動軸承極大的降低
了噪音;循環回路中介質經過定轉子兩屏蔽套之間的間隙的時候帶走了一部分電機運行時
產生的熱量;極大地降低了轉子組件作用于下軸承座中的石墨軸承壓力,減少石墨軸承的
磨損率,提高了運行壽命;循環回路中的上軸承座內腔的壓力通過轉子軸的通孔直接卸壓
到葉輪進口處,減少向下作用的的軸向力,提高了軸向力的自我調整能力,減輕了電機因軸
向力大帶來的負載溫升提高,降低了電機的老化,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
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由泵體和泵體連接的屏蔽電機組成;所述屏蔽電機包括外圈定子組件和外圈轉子組件,所述定子上套有定子屏蔽套,所述轉子上套有轉子屏蔽套,定子屏蔽套與轉子屏蔽套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轉子組件中的軸具有通孔,所述轉子組件的兩端設有上下兩個軸套,在轉子軸套的外側設置有上下兩個石墨軸承,在石墨軸承的外側設置有上下軸承座,上軸承座有一內腔,下軸承座有一過液槽;所述泵體包括泵體進口、泵體出口和與泵體進口、泵體出口相通的葉輪室,所述的葉輪室具有由屏蔽電機驅動的葉輪,葉輪室具有一葉輪進口和一葉輪出口,葉輪根部具有一葉輪平衡孔,葉輪背面具有一葉輪背口環,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有一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軸貫設有循環通孔,該循環通孔的一端連通葉輪進口,另一端連通上軸承座的內腔;所述上、下石墨軸承上分別設有槽,所述轉子屏蔽套與定子屏蔽套之間的間隙通過設置在下石墨軸承上的槽與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并通過上石墨軸承上的槽與上軸承座的內腔的連通,且所述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通過葉輪平衡孔與葉輪室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石 墨軸承上的槽包括設置在石墨軸承上的V型槽、直槽和螺旋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內循環結構的管道屏蔽電泵,由泵體和泵體連接的屏蔽電機組成,該屏蔽泵的轉子軸貫設有循環通孔,該循環通孔的一端連通葉輪進口,另一端連通上軸承座的內腔;并且在上、下石墨軸承上分別設有槽,其中轉子屏蔽套與定子屏蔽套之間的間隙通過設置在下石墨軸承上的槽與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并通過上石墨軸承上的槽與上軸承座的內腔的連通,且所述下軸承座與葉輪背口環之間的腔體通過葉輪平衡孔與葉輪室相連。本實用新型極大地降低了泄漏的幾率,減輕了轉子的總重量同時也降低轉子作用于下軸承座中的石墨軸承的壓力,延長了石墨軸承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屏蔽電泵自我的軸向力調整能力同時降低了電機的負載,延長了屏蔽電泵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D29/046GK201461439SQ20092007524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4日
發明者韓元平 申請人:上海新滬電機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