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特別是一種用于原油、天然
氣的管道輸送以及海水淡化領域的海水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
技術背景目前,泵的種類很多,但根據性能要求和用途的不同,其結構也不相同。管道輸送 泵就是其中一種。其主要由泵體、葉輪、軸、軸承裝置、機械密封等部件構成。但是,在現有 技術中存在軸承不易拆卸、軸向力無法平衡、軸承使用壽命短、更換比較頻繁等難題,嚴重 影響了用戶的使用。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公司對管道輸送泵的軸以及軸承裝置做了重大 改進,完全解決了上述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造型美觀、高效節能、
安全環保、維修方便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本實用新型廣泛應用于原油、天然氣
的管道輸送以及海水淡化領域的海水長距離輸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包括泵體、葉輪、軸、左軸承裝置及右軸承裝置,葉輪置于泵體內的軸 上,在伸出泵體的軸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泵體相連的左、右軸承裝置,伸出右軸承裝置的軸端 與電機輸出軸連接,在所述的軸兩端分別設有軸向孔,且在安裝左、右軸承裝置的第一軸承 處的軸上設有軸臺,軸臺中間設有一個環形槽,在環形槽圓周的任一位置上設有與軸向孔 相連通的徑向孔。 所述的左軸承裝置包括左軸承體、第二軸承組件、左軸承壓蓋、左防塵盤、甩油環 及由軸端至軸內部依次設置的軸頭螺母、左軸承套、左軸承擋套、第一軸承、左右擋套、端蓋 及右防塵盤,甩油環套裝在左軸承擋套上,第二軸承組件安裝在左軸承套上,并置于左軸承 體的空腔內,通過軸承盒鍵與左軸承體連接,在軸頭螺母和左軸承壓蓋間設置左防塵盤。 所述的第二軸承組件包括軸承盒、設置于軸承盒兩端的軸承盒蓋、置于軸承盒內 的兩個第二軸承、兩個第二軸承間的隔套、兩個第二軸承端的壓環、設置在軸承盒蓋與壓環 間的彈性擋圈。所述的彈性擋圈的壓縮量為大于0mm小于等于2mm。所述的軸承盒外周上 開有與軸承盒鍵相配合的鍵槽,沿其圓周徑向開有多個潤滑孔。所述的左軸承盒上還設有 限位螺釘,限位螺釘的另一端伸入甩油環內。所述的軸頭螺母端設有風扇,風扇外左軸承體 上設有風扇罩。所述的左軸承體上還設有散熱片。 所述的右軸承裝置包括右軸承體、第一軸承、右軸承壓蓋、限位螺釘、右軸承擋套、 端蓋、左右擋套、右防塵盤及甩油環,右軸承體通過第一軸承安裝在軸上,并與泵體連接,在 右軸承體及第一軸承兩端分別設有安裝于軸上的端蓋和右軸承壓蓋,在第一軸承與右軸承 壓蓋間的軸上設有右軸承擋套,在第一軸承與端蓋間設有左右擋套,端蓋和右軸承壓蓋外 側的軸上均設有右防塵盤,甩油環套裝在右軸承擋套上,限位螺釘穿過甩油環固定于右軸承體上。 所述的左軸承裝置和右軸承裝置中的第一軸承為圓柱滾子軸承,第二軸承為角接 觸球軸承。 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泵體上進行的改進,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在軸的兩端分別設有軸向孔,并且在安裝圓柱滾子軸承的軸臺間設 有一個環形槽,在環形槽的圓周任一位置上設有一個與軸向孔相通的徑向孔。在維修、拆卸
圓柱滾子軸承時,可向軸向孔內注入高壓油,高壓油通過徑向孔和環形槽均勻地作用在圓 柱滾子軸承的內環上,這時,圓柱滾子軸承的內環受力膨脹,與軸產生間隙。可非常方便地 拆卸圓柱滾子軸承,極大節省了維修時間。 2.在角接觸球軸承的兩端設有彈性擋圈,且該擋圈最大可壓縮2mm,在這2mm的壓 縮范圍內,可產生一定的彈力。為此,在泵產生軸向力時,彈性擋圈可以緩沖掉一部分軸向 力,從而減輕了軸向力對角接觸球軸承的沖擊,減少了軸承的磨損與發熱,提高了軸承的使 用壽命。 3.在左軸承裝置中設有左軸承盒、左軸承套,且左軸承套與軸及軸承盒與軸承體 均為滑動配合;角接觸球軸承的內孔與軸承套配合聯接,外圓與軸承盒內孔配合聯接。這 樣,在維修拆卸角接觸球軸承時,可方便快捷地把角接觸球軸承、左軸承盒、左軸承套一同 拆下,節省時間,拆卸方便。 4.在左軸承裝置端設有風扇,并在左軸承體上設有散熱片,以防止左軸承裝置溫 度過高,使軸承充分降溫,進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節約了能源。 5.在左、右軸承體上對應甩油環位置設有限位螺釘,以保證甩油環的運動軌跡不 發生偏轉,達到充分甩油,使軸承始終處于潤滑狀態。 6.本實用新型中的角接觸球軸承成對安裝,以均勻承擔軸向力,圓柱滾子軸承用 于承受徑向力,從而使泵的定位可靠、運行平穩、且無軸向竄動。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管道輸送泵軸承拆卸困難和軸向力無法平衡的難題。且使軸承 的拆卸、維修十分方便快捷,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軸承裝置上 也進行了創新設計,減輕了軸向力對軸承的沖擊,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適用于原油和天 然氣的管道輸送及海水長距離管道輸送。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I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A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3的C-C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2的11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6的B-B剖視示意圖。 圖8為圖6中左軸承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左視圖。 圖10為圖6中左軸承套的結構示意圖。
4[0028] 圖11為圖10的左視圖。 圖中1.泵體,2.葉輪,3.軸,4.殼體密封環,5.葉輪密封環,6.泵軸套,7.卸壓 套,8.圓螺母,9.機械密封,IO.左軸承裝置,ll.右軸承裝置,12.右軸承體,13.第一軸承, 14.右軸承壓蓋,15.限位螺釘,16.右軸承擋套,17.端蓋,IS.擋圈,19.右防塵盤,20.甩油 環,21.左軸承體,22.第二軸承,23.左軸承壓蓋,24.壓環,25.左軸承擋套,26.左防塵盤, 27.第二軸承組件,28.隔套,29.左軸承套,30.軸承盒,31.彈性擋圈,32.軸承盒鍵,33.軸 承盒蓋,34.風扇,35.風扇罩,36.軸頭螺母,37.軸臺,38.環形槽,39.軸向孔,40.徑向孔, 41.鍵,42.鍵槽,43.潤滑孔,44.安裝螺紋孔,45.凸臺,46.散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包括泵體1、葉輪2、軸3、左軸承裝置IO及右軸承裝置11, 葉輪2置于泵體1內,并通過對稱的泵軸套6安裝在軸3上,在泵體1和葉輪2間分別設置 有殼體密封環4和葉輪密封環5,且在泵體1和泵軸套6間設有卸壓套7,卸壓套7和軸3 間還設有圓螺母8,在泵軸套6和圓螺母8外側,泵體1與軸3連接的兩端設有機械密封9 ; 在伸出泵體1的軸3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泵體1相連的左軸承裝置10和右軸承裝置11,安裝 左軸承裝置10和右軸承裝置11的軸3處為階梯軸結構,如圖4、圖7所示,在所述的軸3兩 端分別設有軸向孔39,且在安裝左軸承裝置10、右軸承裝置11的第一軸承13處的軸3上 設有軸臺37,軸臺37中間設有一個環形槽38,在環形槽38圓周的任一位置上設有與軸向 孔39相連通的徑向孔40。伸出右軸承裝置11的軸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動力通過軸3帶 動葉輪2旋轉,從而達到輸送介質的目的。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右軸承裝置11包括右軸承體12、第一軸承13、右軸承 壓蓋14、限位螺釘15、右軸承擋套16、端蓋17、左右擋套18、右防塵盤19及甩油環20,右軸 承體12通過第一軸承13安裝在軸3上,并通過螺栓與泵體1連接固定,在右軸承體12及 第一軸承13兩端分別設有安裝于軸3上的端蓋17和右軸承壓蓋14,在第一軸承13與右 軸承壓蓋14間的軸3上設有右軸承擋套16,在第一軸承13與端蓋17間設有左右擋套18, 端蓋17和右軸承壓蓋14外側的軸3上均設有右防塵盤19,如圖3、圖5所示,在右軸承體 12內設有甩油環20,甩油環20為圓環結構,并套在右軸承擋套16上,限位螺釘15穿過甩 油環20固定于右軸承體12上。其中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右軸承體12為與現有輸送泵的 右軸承體結構相同。第一軸承13為圓柱滾子軸承。右軸承壓蓋14帶有與軸3相配合的中 孔,中孔徑向開有環形凹槽,且一端帶有圓環柱型開槽結構,在端板兩側均開有環形槽。端 蓋17帶有與軸3相配合的中孔,且一端帶有凸環的結構,在凸環端沿中孔徑向開有凹槽,另 一端開有環形槽。右防塵盤19為帶有與軸3相配合的中孔,且一端開有圓柱槽,構成圓環 盤,其圓環盤端與端蓋17的環型槽配合安裝。右軸承擋套16 —端帶有與右軸承壓蓋14的 環形槽相配合的環形柱,一端與第一軸承13相接觸,并通過螺釘固定在軸3上。左右擋套 18為階梯環型結構,小徑端與第一軸承13相接觸,大徑端與端蓋17的凹槽相配合。 如圖6所示,左軸承裝置10包括左軸承體21、第二軸承組件27、左軸承壓蓋23、左 防塵盤26、甩油環20及由軸端至軸內部依次設置的軸頭螺母36、左軸承套29、左軸承擋套 25、第一軸承13、左右擋套18、端蓋17及右防塵盤19,其中左軸承套29通過鍵41與軸3聯接,并與軸3滑動配合,便于第二軸承組件27的拆卸。甩油環20套裝在左軸承擋套25上, 第二軸承組件27安裝在左軸承套29上,并置于左軸承體21的空腔內,通過軸承盒鍵32與 左軸承體21連接,并與軸承體21滑動配合;在軸頭螺母36和左軸承壓蓋23間設置左防塵 盤26。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左軸承體21為與現有輸送泵的左軸承體結構相 同。左軸承壓蓋23—端為平面, 一端為階梯圓筒狀,在中心開有用于安裝左防塵盤26的孔, 其階梯筒壁為與左軸承體21相配合的結構,階梯筒端與第二軸承組件27的軸承盒蓋33相 接觸,在階梯筒內的端面上開有圓環槽。左防塵盤26為一端面帶有鉤槽的筒形結構,其截 面為近似兩個L型結構,其鉤槽與左軸承壓蓋23上的圓環槽相配合。軸頭螺母36為一端 帶有與軸3端相配合的階梯孔槽結構, 一端為與左防塵盤26內徑相配合的圓柱型結構,與 軸3安裝端的端面與第二軸承22相接觸。左軸承擋套25 —端與左軸承套29相接觸, 一端 與第一軸承13相接觸。 如圖6所示,所述的第二軸承組件27包括軸承盒30、設置于軸承盒30兩端的軸承 盒蓋33、置于軸承盒30內的兩個第二軸承22、兩個第二軸承22間的隔套28、兩個第二軸承 22端的壓環24、設置在軸承盒蓋33與壓環24間的彈性擋圈31。如圖8、圖9所示,所述的 軸承盒30兩端為與軸承盒蓋33和第二軸承22連接端相配合的結構,且在兩端圓周上開有 與軸承盒蓋33相配合的安裝螺紋孔44,軸承盒30的外周上開有與軸承盒鍵32相配合的鍵 槽42,沿其圓周徑向開有多個潤滑孔43,以利于潤滑油通過。如圖10、圖ll所示,左軸承套 29 —端帶有凸臺45,即其截面為T型結構,左軸承套29外徑與第二軸承22內徑相配合,內 孔與軸3相配合,凸臺45端面與左軸承擋套25相接觸,另一面與第二軸承22相接觸。第 二軸承22的內孔與左軸承套29配合聯接,外圓與左軸承盒30的內孔配合聯接。這樣,在 維修拆卸第二軸承22時,可順利地將第二軸承22、左軸承盒30、左軸承套29 —同拆下。本 例中的第一軸承13為圓柱滾子軸承,第二軸承22為角接觸球軸承。所述的彈性擋圈31的 壓縮量為大于0mm小于等于2mm ;可產生一定的彈力,減輕軸向力對第二軸承22的沖擊。在 泵產生軸向力時,彈性擋圈31可以緩沖掉一部分軸向力,從而減輕了軸向力對第二軸承22 的沖擊,減少了軸承的磨損,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了保證甩油環20的運動軌跡不發生偏轉,達到充分甩 油,使軸承始終處于潤滑狀態,甩油環20為圓環結構,并分別套在左軸承擋套25和右軸承 擋套16上,左軸承裝置10內設有限位螺釘15,限位螺釘15 —端安裝在左軸承盒30上,另 一端伸入甩油環20內。右軸承裝置11內也設有限位螺釘15,限位螺釘15 —端安裝在右軸 承體12上,另一端伸入甩油環20內。當軸3轉動時,帶動左軸承擋套25和右軸承擋套16 旋轉,進而帶動甩油環20旋轉,通過限位螺釘15的限位,保證了甩油環20的運動軌跡不發 生偏轉,達到充分甩油且使軸承始終處于潤滑狀態, 如圖2、如6所示,本實用新型為防止左軸承裝置10溫度高,在軸頭螺母36端設有 風扇34,風扇34外左軸承體21上設有風扇罩35,并在左軸承體21上設有散熱片46,這樣 可使軸承充分散熱與降溫,進而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節約了能源。 本實用新型的軸向力由成對安裝的第二軸承一角接觸球軸承22承擔,徑向力由 第一軸承一圓柱滾子軸承13承受。從而使泵的定位可靠、運行平穩、且無軸向竄動。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包括泵體、葉輪、軸、左軸承裝置及右軸承裝置,葉輪置于泵體內的軸上,在伸出泵體的軸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泵體相連的左、右軸承裝置,伸出右軸承裝置的軸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軸兩端分別設有軸向孔,且在安裝左、右軸承裝置的第一軸承處的軸上設有軸臺,軸臺中間設有一個環形槽,在環形槽圓周的任一位置上設有與軸向孔相連通的徑向孔。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軸承 裝置包括左軸承體、第二軸承組件、左軸承壓蓋、左防塵盤、甩油環及由軸端至軸內部依次 設置的軸頭螺母、左軸承套、左軸承擋套、第一軸承、左右擋套、端蓋及右防塵盤,甩油環套 裝在左軸承擋套上,第二軸承組件安裝在左軸承套上,并置于左軸承體的空腔內,通過軸承 盒鍵與左軸承體連接,在軸頭螺母和左軸承壓蓋間設置左防塵盤。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軸 承組件包括軸承盒、設置于軸承盒兩端的軸承盒蓋、置于軸承盒內的兩個第二軸承、兩個第 二軸承間的隔套、兩個第二軸承端的壓環、設置在軸承盒蓋與壓環間的彈性擋圈。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擋圈的壓縮量為大于0mm小于等于2mm。
5.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盒 外周上開有與軸承盒鍵相配合的鍵槽,沿其圓周徑向開有多個潤滑孔。
6.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軸承 盒上還設有限位螺釘,限位螺釘的另一端伸入甩油環內。
7.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頭螺母端設有風扇,風扇外左軸承體上設有風扇罩。
8.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軸承體上還設有散熱片。
9.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軸承 裝置包括右軸承體、第一軸承、右軸承壓蓋、限位螺釘、右軸承擋套、端蓋、左右擋套、右防塵 盤及甩油環,右軸承體通過第一軸承安裝在軸上,并與泵體連接,在右軸承體及第一軸承兩 端分別設有安裝于軸上的端蓋和右軸承壓蓋,在第一軸承與右軸承壓蓋間的軸上設有右軸 承擋套,在第一軸承與端蓋間設有左右擋套,端蓋和右軸承壓蓋外側的軸上均設有右防塵 盤,甩油環套裝在右軸承擋套上,限位螺釘穿過甩油環固定于右軸承體上。
10. 按照權利要求1、2或9所述的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軸承裝置和右軸承裝置中的第一軸承為圓柱滾子軸承,第二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長距離輸送的管道輸送泵,適用于原油、天然氣的管道輸送以及海水淡化領域的海水長距離輸送。包括泵體、葉輪、軸、左軸承裝置及右軸承裝置,葉輪置于泵體內的軸上,在伸出泵體的軸兩端分別安裝有與泵體相連的左、右軸承裝置,伸出右軸承裝置的軸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在所述的軸兩端分別設有軸向孔,且在安裝左、右軸承裝置的第一軸承處的軸上設有軸臺,軸臺中間設有一個環形槽,在環形槽圓周的任一位置上設有與軸向孔相連通的徑向孔。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管道輸送泵軸承拆卸困難和軸向力無法平衡的難題。且使軸承的拆卸、維修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軸承裝置結構的改進,減輕了軸向力對軸承的沖擊,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D29/62GK201461421SQ20092001679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1日
發明者丁垣利, 丁明杰, 姜春明, 張永勝, 張永良, 路陽陽 申請人:遼寧恒星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