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抽油泵下三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油泵下三防裝置,屬于石油鉆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抽油泵下井安裝作業時,常出現因油管、抽油桿內外壁附著泥土、砂礫、 污雜物等落入泵體內,造成固定凡爾漏失或導致卡泵和因污雜物存留在泵內,運行 工作時,加重抽油泵的磨損,縮短泵的使用壽命或損壞抽油泵。,
另外,原油本身就是油、砂、氣等混合液體。如不能很好地將砂、氣等分離、 排除。在運行中就會有出現卡泵和氣鎖(氣阻)現象,并加大對泵的磨損,造成油 井免修期縮短。同時也會使載荷加大,浪費能源。含砂較大、伴生氣體嚴重的油井 更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防污、防砂、防氣作用的抽油泵下三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包括同軸連接的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積 存外管、內管和固定凡爾,內管的上端與固定凡爾連接并都位于積存外管內,內管 的下端與積存外管的下端通過接頭相互同軸連接,內管與下部分連通,在積存外管 與內管之間的間隙形成第一積存管腔;該裝置的下部分包括外管和設在其內的多級 阻流防砂機構,該機構由T型三通管構成,其^f黃向管的兩端徑向通連接在外管,其 兩端與外管外側貫通,在橫向管的兩端設有過濾網;在外管的下端連接有第二積存 管腔。
所述的上部分的積存外管的上端連接有泵下接頭;在所述的下部分的外管下端 通過變絲連接頭與所述的第二積存管腔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起到三防作用(防污、防砂、防氣),延長抽油泵常規的維修周 期,提高抽油泵使用壽命,并達到節能、降耗、增產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剖^L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該裝置包括同軸連接的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積存外
管3、內管31和固定凡爾2,內管31的上端與固定凡爾2連接并都位于積存外管3 內,內管31的下端與積存外管3的下端通過變絲4妻頭4相互同軸連接,內管31與 下部分連通,在積存外管3與內管2之間的間隙形成第一積存管腔A。積存外管3 的上端連接有泵下接頭l。當下泵安裝時,油管或油桿壁附著的泥土、砂礫、污雜物 等,通過泵腔落入第一積存管腔A內。保持泵內通暢、無阻塞。
該裝置的下部分包括外管5和設在其內的三級阻流防砂機構,該機構由T型三通 管6構成,其4黃向管的兩端徑向通連接在外管5管壁之間,其兩端與外管5外側貫 通,在橫向管的兩端設有過濾網。在所述的下部分的外管5下端通過變絲連接頭7 與所述的第二積存管腔8連接。
下部分的三級阻流防砂、排氣防線,使原油經過三級分離處理。細砂沉入第二 積存管腔8內。混合在原油中的氣體通過三通管6排出油管外,進一步使原油凈化。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將原抽油泵下的固定凡爾(逆止閥)系統去掉,與本實 用新型上端的泵下接頭1連接。油井的原油通過三級三通管6進入下部分的外管5 內,經沉砂排氣后向上進入上部分的內管并通過固定凡爾2進入到上方的抽油泵內 被抽走。
由于地下原油是油、砂、氣等混合液體。特別是懸混的細砂是造成抽油泵損壞 和運行故障的主要原因。原油中伴生氣體也會造成氣鎖。導致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運行。尤其含砂-、含氣量較大的油井,更易發生卡泵事故。
正常油井免修期大約420天左右,須清理、維護一次。而含砂量較大的油井, 每年約進行4次以上的清理維護。每清理、維護一次約耗資1.5萬元以上。
本實用新型使原油中砂、氣與油有效分離,可相對提高產液量,并減少能耗、 達到節能、降耗。增產目的。杜絕了安裝過程中出現的因污雜物阻塞發生的卡泵故 障。提高了一次安裝合格率。
權利要求1一種抽油泵下三防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同軸連接的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積存外管、內管和固定凡爾,內管的上端與固定凡爾連接并都位于積存外管內,內管的下端與積存外管的下端通過接頭相互同軸連接,內管與下部分連通,在積存外管與內管之間的間隙形成第一積存管腔;該裝置的下部分包括外管和設在其內的多級阻流防砂機構,該機構由T型三通管構成,其橫向管的兩端徑向通連接在外管,其兩端與外管外側貫通,在橫向管的兩端設有過濾網;在外管的下端連接有第二積存管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泵下三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分的積存 外管的上端連接有泵下接頭;在所述的下部分的外管下端通過變絲連接頭與所述的 第二積存管腔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抽油泵下三防裝置,該裝置包括同軸連接的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積存外管、內管和固定凡爾,內管的上端與固定凡爾連接并都位于積存外管內,內管的下端與積存外管的下端通過接頭相互同軸連接,內管與下部分連通,在積存外管與內管之間的間隙形成第一積存管腔;該裝置的下部分包括外管和設在其內的多級阻流防砂機構,該機構由T型三通管構成,其橫向管的兩端徑向通連接在外管,其兩端與外管外側貫通,在橫向管的兩端設有過濾網;在外管的下端連接有第二積存管腔。本實用新型可起到三防作用(防污、防砂、防氣),延長抽油泵常規的維修周期,提高抽油泵使用壽命,并達到節能、降耗、增產目的。
文檔編號F04B49/10GK201241814SQ20082012742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1日
發明者張耕夫 申請人:張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