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潛水離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技術,特別是一種臥式潛水離心泵。
背景技術:
常用的前潛水泵分濕式、干式和油浸式三大類。濕式的潛水泵為防止漏電,電機必采用塑膠密封線繞組,機膛中雖有水,但因為水不流動,升溫快、散熱差,容易出現密封線燒壞。干式的潛水泵,電機內是空氣,雖浸入水中,但因水不流動,散熱條件差,有時會產生機體內空氣受熱膨脹逸出部分空氣,使停機它會有水經電機體內浸入膛內,容易發生事故。油浸式潛水泵,如密封件磨損,則會產生漏油、污染環境。另外,目前離心泵啟動時,沒有自排氣裝置,必須人工放氣后才啟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對上述不足之處進行改進,提供一種臥式潛水離心泵。
本實用新型是用的如下方式實現的它由電機轉軸連接葉輪,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連接泵殼座的電機前端蓋有進水夾層,在進水夾層內分布有進水孔,進水孔連通進水夾層內的進水道,泵殼座有泵殼座通孔,泵殼有自排氣道連通出水管。電機前端蓋的進水夾層位置布置在前端蓋的上半部蓋壁。進水孔分布在電機前端蓋的上半部蓋壁的進水夾層內。每個進水孔連通有一條進水道。
本臥式潛水離心泵具有自排空氣和流水冷卻電機外殼特別是電機前端蓋強大流水冷卻的特點。使用范圍廣、揚程高、流量大、散熱好、效率高、省電、耐用、操作方便。因電機外殼采用流動水冷卻,工作時電機發熱保持最低溫度,電機不易出現燒壞現象。特別適于臥式的潛水離心泵使用。
圖1臥式潛水離心泵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電機前端蓋A向視示意圖。
圖3自排氣道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臥式潛水離心泵結構是葉輪8裝在電機1的電機轉軸10軸頭處,電機轉子兩端有軸承13支撐,軸承13裝在電機前端蓋14的中心孔15內。葉輪8處在由泵殼7和泵殼座12蓋合的泵體內。泵殼座12有泵殼座通孔11。泵殼7上有自排氣道6連通出水管5。電機前端蓋14有進水夾層4,在進水夾層4內分布有進水孔2,進水孔2連通進水夾層4內的進水道3。進水夾層4位置布置在前端蓋的上半部蓋壁,在此進水夾層內分布有20至30個進水孔2和30條進水道3,每個進水孔2分別與相對應的一條進水道3相連通。本實施例采用25個進水孔2和25條進水道3,進水孔直徑是6毫米。
自排空氣工作原理結構上有從泵殼6上開一個斜向泵體出水管5的小孔道,即自排氣道6穿過出水管5的管壁將殼體內腔和出氣管5連通。泵潛入水中,泵體內的空氣便經過自排氣道6排出至出水管5內向外排出。泵水時,泵內壓力急劇升高,自排氣管6亦為出水通道,如中途漏入空氣時,也一同帶出。
水道流向和電機機殼水流冷卻原理當臥式潛水離心泵工作時,臥式的電機1的轉軸10轉動帶動豎直安裝的葉輪8轉動,葉輪8安裝在蝸殼式泵體中,葉輪8高速旋轉時,離心力將水從泵體中沿切線方向,經葉輪8的出水管5拋出。被提水源的水經過分布于電機前端蓋14后方的半圓周分布篩孔式的25個進水孔2經25條進水道3流進前端蓋水室9,再經泵殼座通孔11流進泵體內,又由旋轉葉輪8將水拋至出水管5輸出。由于連續泵水,水源源不斷流經進水孔2、進水道3、前端蓋水室9再經泵殼座通孔11流入泵體內,再由旋轉葉輪8拋出。葉輪8旋轉不停,水流源源不斷,此流動的水帶走電機運轉及機械運轉產生的熱量,達到良好的散熱目的。保證了電機不會因過熱而燒損壞。
由于葉輪8與電機1成相互垂直安裝,電機1呈臥式水平安放時,葉輪8則呈豎直形式放置,由于葉輪垂直于水平方向,保持了離心泵水能按離心力的切線方向由出水管直接噴出,效率高,在有效揚程內,隨高隨低使用自如。克服了傳統潛水離心泵因為無自排氣功能,葉輪只能水平方向安置帶來效率低、揚程低的弊端。因為傳統的潛水泵,水平方向安置的葉輪拋出來的水從切線方向急轉90度才能進入出水管,給葉輪造成很大的反沖力,故此一方面流量減小,增加耗電,另一方面,水因急轉彎時阻流沖力大,故高揚程泵不能低揚程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潛水離心泵,它由電機轉軸連接葉輪,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連接泵殼座(12)的電機前端蓋(14)有進水夾層(4),在進水夾層(4)內分布有進水孔(2),進水孔(2)連通進水夾層(4)內的進水道(3),泵殼座(12)有泵殼座通孔(11),泵殼(7)有自排氣道(6)連通出水管(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潛水離心泵,其特征在于電機前端蓋(14)的進水夾層(4)位置布置在前端蓋的上半部蓋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潛水離心泵,其特征在于進水孔(2)分布在電機前端蓋(14)的上半部蓋壁的進水夾層(4)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潛水離心泵,其特征在于每個進水孔(2)連通有一條進水道(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技術,特別是一種臥式潛水離心泵。它解決增強電機冷卻和啟動前自排空氣的技術難點,為增強電機冷卻在電機前端蓋有進水夾層,在進水夾層內分布有進水孔和進水道。泵殼有自排氣道連通出水管。它有使用范圍廣、揚程高、流量大、散熱好、效率高、省電、耐用、操作安全等特點。特別適于臥式的潛水離心泵使用。
文檔編號F04D29/58GK2916209SQ20062005051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日
發明者彭樹林 申請人:彭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