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虹吸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
背景技術:
將一容器中的液體取出至另一容器中時,人們通常是直接傾倒或把一根彎管的一端插入容器時的液體中,直接用咀從管的另一端吸氣,利用虹吸作用進行。當需要停止取液時,將吸液管拉出液面或將排液口一端抬高使之高出液面。這種方式既不方便又不衛生不安全。在取液過程為必須經常地或反復地進行的場合,情況就更是如此了。
目前,也有一些手動抽吸液體裝置被用于抽吸液體,要用外力做功實現移液目的。也有利用虹吸原理自動進行移液的,例如,有一種“方便吸液器”,由盛液管、皮管、有孔橡皮球、掛鉤、底座、護攔和單向閥門組成。使用時將手堵住球孔和稍微捏一下橡皮球,球內空氣便擠壓盛液管內的液體,使液體沿著皮管源源不斷地虹吸出,操作方便、結構簡單、收藏攜帶方便,能廣泛用于灌開水、酒精、油類和化學試劑。還有一種“手捏式吸液器”,由進液單向閥、出液單向閥和彈性腔體構成,在其進液端連接一根軟管后,捏幾下彈性腔體,就可以用來吸取低位的液體,也可以對高位的液體進行虹吸,該吸液器可用橡膠制作,攜帶和操作都很方便。但以上所述的吸液器都存在如下缺點很難避免液體到處濺滴,當停止吸液時,需將皮管或軟管抽出液面,繼續吸液時,需重復捏橡皮球或彈性腔體。在有些情況下,進行間隔吸液是一種經常行為,上述裝置使用不方便和安全性、靈活性差的缺點就很明顯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快捷,間隔吸液方便靈活,安全性高的自流式吸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本自流式吸液裝置,包括氣囊、吸液管、導管、三通管、單向閥,所述氣囊、吸液管、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一端通過多通道轉換開關相連接,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三通管連通,所述單向閥設置在三通管內。
為更好地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多通道轉換開關包括殼體、旋蓋、旋帽、壓緊環,所述殼體頂部設有4個開口,所述4個開口分別與氣囊、吸液管、第一導管、第二導管連通,所述旋蓋安裝在殼體頂部,其底面設有2個連通槽,所述第一連通槽通過開口分別與氣囊、第一導管連通,所述第二連通槽通過開口分別與吸液管、第二導管連通,所述旋帽、壓緊環依次套接在旋蓋的旋桿上,且壓緊環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壓緊環與旋蓋之間還設有彈性O型密封環,所述旋蓋底面與殼體頂部之間設有墊片,所述墊片與所述殼體頂部的4個開口相應設有4個開孔。
所述單向閥為錐形單向閥,底部外周設有齒形開口,所述三通管的排液管的上部內設有閥腔,所述錐形單向閥安裝在所述閥腔里,其閥尖朝上,閥腔的頂端設有與錐形單向閥相應的倒錐形閥座。
所述氣囊頂部還設有球形單向閥。其作用在于當擠壓氣囊時,所述球形單向閥打開,通過此排氣通道,一方面可以省力地擠壓氣囊,另一方面氣體不必從吸液管口往吸液容器的液體中排放,因而不會造成液體攪動;當松開氣囊時,所述球形單向閥關閉,使氣囊因彈性作用自動恢復原形時可以阻塞進氣,使所形成的負壓僅對吸液管方向釋放而達到構建虹吸通路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1)轉動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使氣囊與第一導管連通,吸液管與第二導管連通;(2)工作時,擠壓氣囊松開使其復原時,形成負壓,氣囊自動吸氣,錐形單向閥被吸氣氣流向上吸至閥腔頂部與倒錐形閥座貼合,導致該氣路關閉。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容器內的液體從吸液管吸入。當液體充滿第一導管和部分進入第二管后,氣囊已恢復原形,吸氣停止。這時在液體重力的向下推動下,使錐形單向閥下落到閥腔底部,液體先進入閥腔,接著經過錐形單向閥的齒形開口進入三通管的排液短管后向外流動。從而在虹吸作用下,實現自動吸液;(3)若需停止吸液,可將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轉過一定角度,使吸液管與第二導管隔斷,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液體保持在吸液管和第二導管內,液體流動停止了,但虹吸的狀態依然保持;(4)當要恢復吸液,可將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回轉,使吸液管與第二導管再次被連通,無須再用氣囊啟動,便又可繼續自動吸液。如此反復進行,直到把全部液體吸完。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啟動一次后,再進行吸液操作時,無須再啟動;(2)使用方便,經第一次啟動后,使容器中的液體向外自動流出,如同打開水龍頭放自來水一樣,打開開關液體即自動流出,關閉開關液體流出就停止;(3)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從根本上避免在移液過程中的濺灑或粘染在人手、身體上造成浪費、污染或人體傷害現象,同時大大降低了在易燃易揮發液體的移液中由于濺灑而誘發安全性問題的危險性。特別是方便于有刺激性、粘滯性液體,或不易清洗的液體,如油類、化學試劑等的使用;(4)當把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容器的封蓋上使用時,對于其蒸汽為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液體,由于避免了因容器敞口,或在移液過程中流出的液體暴露空氣中導致大量液體被氣化的現象發生(特別是在有風的情況下),因而將大大提高移液過程的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多通道轉換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多通道轉換開關的殼體的附視圖;圖4是圖2所示多通道轉換開關的旋蓋的仰視圖;圖5是圖1所示設有錐形單向閥與閥腔的三通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自流式吸液裝置,包括氣囊1、吸液管2、導管、三通管3、單向閥4,氣囊1、吸液管2、第一導管5、第二導管6的一端通過多通道轉換開關7相連接;第一導管5、第二導管6的另一端分別與三通管3連通,單向閥4設置在三通管3內。氣囊1頂部還設有球形單向閥21。當擠壓氣囊1時,球形單向閥21打開,當松開氣囊1讓其回彈原形時,球形單向閥22關閉。
如圖2、3、4所示,多通道轉換開關7包括殼體8、旋蓋9、旋帽10、壓緊環11,殼體8頂部設有4個開口12,4個開口12分別與氣囊1、吸液管2、第一導管5、第二導管6連通。旋蓋9安裝在殼體8頂部,其底面設有2個連通槽,第一連通槽13通過開口12分別與氣囊1、第一導管5連通,第二連通槽14通過開口12分別與吸液管2、第二導管6連通,旋帽10、壓緊環11依次套接在旋蓋9的旋桿22上,且壓緊環11與殼體8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壓緊環11與旋蓋9之間還設有彈性O型密封環15,旋蓋9底面與殼體頂部之間設有墊片16,墊片16與殼體8頂部的4個開口12相應設有4個開孔。
如圖1、5所示,單向閥4為錐形單向閥,底部外周設有齒形開口17,三通管3的排液管18上部內設有閥腔19,錐形單向閥4安裝在閥腔19里,其閥尖朝上,閥腔19的頂端設有與錐形單向閥4相應的倒錐形閥座20。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1)轉動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使氣囊與第一導管連通,吸液管與第二導管連通;(2)工作時,擠壓氣囊松開使其復原時,形成負壓,氣囊自動吸氣,錐形單向閥被吸氣氣流向上吸至閥腔頂部與倒錐形閥座貼合,導致該氣路關閉。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容器內的液體從吸液管吸入。當液體充滿第一導管和部分進入第二管后,氣囊已恢復原形,吸氣停止。這時在液體重力的向下推動下,使錐形單向閥下落到閥腔底部,液體先進入閥腔,接著經過錐形單向閥的齒形開口進入三通管的排液短管后向外流動。從而在虹吸作用下,實現自動吸液;(3)若需停止吸液,可將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轉過一定角度,使吸液管與第二導管隔斷,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液體保持在吸液管和第二導管內,液體流動停止了,但虹吸的狀態依然保持;(4)當要恢復吸液,可將所述轉換開關的旋蓋回轉,使吸液管與第二導管再次被連通,無須再用氣囊啟動,便又可繼續自動吸液。如此反復進行,直到把全部液體吸完。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囊、吸液管、導管、三通管、單向閥,所述氣囊、吸液管、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一端通過多通道轉換開關相連接,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三通管連通,所述單向閥設置在三通管內。
2.按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轉換開關包括殼體、旋蓋、旋帽、壓緊環,所述殼體頂部設有4個開口,所述4個開口分別與氣囊、吸液管、第一導管、第二導管連通,所述旋蓋安裝在殼體頂部,其底面設有2個連通槽,所述第一連通槽通過開口分別與氣囊、第一導管連通,所述第二連通槽通過開口分別與吸液管、第二導管連通,所述旋帽、壓緊環依次套接在旋蓋的旋桿上,且壓緊環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壓緊環與旋蓋之間還設有彈性O型密封環,所述旋蓋底面與殼體頂部之間設有墊片,所述墊片與所述殼體頂部的4個開口相應設有4個開孔。
3.按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為錐形單向閥,底部外周設有齒形開口,所述三通管的排液管的上部內設有閥腔,所述錐形單向閥安裝在所述閥腔里,其閥尖朝上,閥腔的頂端設有與錐形單向閥相應的倒錐形閥座。
4.按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頂部還設有球形單向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流式吸液裝置,包括氣囊、吸液管、導管、三通管、單向閥,氣囊、吸液管、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一端通過多通道轉換開關相連接,第一導管、第二導管的另一端分別與三通管連通,單向閥設置在三通管內。本裝置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只要啟動一次,便可實現反復移液操作;可以避免在移液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的液體濺灑、滴出等浪費、傷害甚至誘發危險的發生及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現象,特別是方便于有刺激性、粘滯性液體,或不易清洗的液體,如油類、化學試劑等的使用;安裝在容器的封蓋上時,在移液時,對于易揮發的易燃易爆液體,將大大提高移液過程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F04F10/00GK2828402SQ200520065040
公開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7日
發明者吳相安 申請人:吳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