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煤漿泵的過流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高雜質介質的離心式煤漿泵,更具體地指一種煤漿泵的過流部件。
背景技術:
隨著“煤制油”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率先開建了“煤制油”直接液化工業化裝置,其中煤漿泵是一種關鍵的設備之一。雖然傳統的渣漿泵適用于輸送磨蝕性比較強、含堅固固體顆粒的固體混合物,如礦漿、灰渣、水泥漿、砂漿、沙礫等,上述的雜質通常含量在3-5%之間,介質溫度一般不超過200℃,而且進口壓力一般為常壓。但是煤漿泵的使用環境非常惡劣,煤粉固體含量高達25.3%,介質溫度高達482℃,特別是進口壓力達到了21MPa,因此這種高溫、高壓、高雜質的“三高”并存狀況,使得該煤漿泵的設計成為國際性的難題,而其中的難點之一正是煤漿泵的過流部件的結構設計。傳統的渣漿泵的過流部件是采用單吸雙殼體的結構形式,這種過流部件在工作時耐磨尚可,但很難在上述高溫、高壓、高雜質的“三高”惡劣環境中工作,因此,傳統的渣漿泵已不能作為“煤制油”的煤漿泵,必須重新來設計煤漿泵的過流部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漿泵的過流部件,當煤漿泵利用該過流部件后適用于輸送高溫、高壓、高磨蝕的渣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包括外殼體、內殼體、固定導向鍵、熱補償器、泵蓋、葉輪和軸,外殼體呈一近似圓筒狀,分別設有出料口和進料口,并將內殼體和葉輪容置于內,內殼體左右置于葉輪兩側,泵蓋分別固定于外殼體的兩側,熱補償器置于外殼體內且位于內殼體和泵蓋之間,固定導向鍵置于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軸水平穿置于內外殼體和泵蓋。
所述的外殼體和內殼體均為雙殼體結構且左右對稱置于葉輪兩側。
所述的外殼體的進料口呈雙吸通道延伸到內殼體中。
所述的泵蓋通過螺釘軸向固定于外殼兩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該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包括了外殼體、內殼體、固定導向鍵、熱補償器、泵蓋、葉輪和軸,外殼體呈一近似圓筒狀,分別設有出料口和進料口,并將內殼體和葉輪容置于內,內殼體左右置于葉輪兩側,泵蓋分別固定于外殼體的兩側,熱補償器置于外殼體內且位于內殼體和泵蓋之間,固定導向鍵置于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軸水平穿置于內外殼體和泵蓋,因此該過流部件被用于煤漿泵后,與傳統的渣漿泵相比,煤漿泵特別適用于輸送高溫、高壓、高磨蝕的渣漿,而且更加便于拆卸和維修。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煤漿泵的過流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術方案和效果,以下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包括該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包括外殼體101、內殼體102、固定導向鍵103、熱補償器104、泵蓋105、葉輪106和軸107。
外殼體101呈一近似圓筒狀,分別設有出料口108和進料口109,并將內殼體102和葉輪106容置于內,內殼體102左右置于葉輪106兩側,泵蓋105設有兩個,并分別固定于外殼體101的兩側,其固定方式采用螺釘軸向固定于外殼體101兩側。熱補償器104置于外殼體101內且位于內殼體102和泵蓋105之間,固定導向鍵103置于內殼體102和外殼體101之間,軸107水平穿置于內殼體102、外殼體101和泵蓋105。
在本實用新型煤漿泵的過流部件中,所述的外殼體101和內殼體102的呈雙殼體設計,而且內殼體102左右對稱放置于葉輪106的兩側,使得維修時左右部分互不干涉,并且不會影響外部管路系統。
所述的外殼體101的進料口109呈雙吸通道延伸到內殼體102中,這樣的設計便于平衡由于進口壓力大而產生的作用于轉子部件的軸向力。
所述的固定導向鍵103置于內殼體102和外殼體101之間,其作用是便于內殼體102和外殼體101的安裝,而且安裝后可防止內殼體102跟隨轉子部件旋轉運動。
所述的熱補償器105置于外殼體101、內殼體102和泵蓋106之間,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內殼體102內部與外界存在較大的溫差,內殼體102和外殼體101之間也同樣存在溫差,且內殼體102的熱變形量大于外殼體101的熱變形量,熱補償器105的存在可對這一熱變形量的差異進行補償。
本實用新型的過流部件用于煤漿泵后,煤漿泵所輸送的介質溫度可為482℃,進口壓力可為21MPa,煤漿中固體含量25.3%WT,固體顆粒為200目煤粉及0.7μm催化劑。
當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過流部件后,煤漿泵與傳統的渣漿泵相比,它更適用于輸送高溫、高壓、高磨蝕的渣漿。
當然,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其特征在于該過流部件包括外殼體、內殼體、固定導向鍵、熱補償器、泵蓋、葉輪和軸,所述的外殼體呈一近似圓筒狀,分別設有出料口和進料口,并將內殼體和葉輪容置于內;所述的內殼體左右置于葉輪兩側;所述的泵蓋分別固定于外殼體的兩側;所述的熱補償器置于外殼體內且位于內殼體和泵蓋之間;所述的固定導向鍵置于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所述的軸水平穿置于內外殼體和泵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體和內殼體均為雙殼體結構且左右對稱置于葉輪兩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體的進料口呈雙吸通道延伸到內殼體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漿泵的過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蓋通過螺釘軸向固定于外殼體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漿泵的過流部件,該過流部件包括外殼體、內殼體、固定導向鍵、熱補償器、泵蓋、葉輪和軸,外殼體呈一近似圓筒狀,分別設有出料口和進料口,并將內殼體和葉輪容置于內,內殼體左右置于葉輪兩側,泵蓋分別固定于外殼體的兩側,熱補償器置于外殼體內且位于內殼體和泵蓋之間,固定導向鍵置于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軸水平穿置于內外殼體和泵蓋,因此該過流部件被用于煤漿泵后,與傳統的渣漿泵相比,煤漿泵特別適用于輸送高溫、高壓、高磨蝕的渣漿,而且更加便于拆卸和維修。
文檔編號F04D7/00GK2797702SQ20052004205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日
發明者林永池, 陳德泉, 壽滿光, 李軍紅 申請人:上海通用泵機設備有限公司第一水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