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軸聯接機構,尤其是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采用內外螺紋聯接,同軸度較差,影響了泵的精度和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新的聯接機構,它能有效地保證高壓泵的同軸度及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其多級高壓泵由裝在泵體上的外部組件及裝在外部組件內的內部組件構成。外部組件依次包括支撐套、滑動套、支撐圈、出油口、轉接頭、連接套管、柱塞套、閥門座和進料管;轉接頭、連接套管、柱塞套、閥門座和進料管相互之間用螺紋聯接。內部組件依次包括位于支撐套和活動套內的活塞桿,位于支撐圈和轉接頭內的中軸,位于連接套管內的連接套及連接軸,位于柱塞套內的柱塞,位于柱塞套和進料管內的提料桿。活塞桿與中軸之間、中軸與連接套之間、連接套與連接軸之間、連接軸與柱塞之間、柱塞與提料桿之間,均采用同軸聯接機構。同軸聯接機構的插入件的頭部是圓錐體,與圓錐體聯接的圓柱體上有外螺紋;被插件內孔的底部是圓錐孔,與圓錐孔聯接的內孔上有內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同軸聯接機構,所以多軸聯接的時候,能夠保證其同軸度,從而保證了泵的精度和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同軸聯接前插入件的主視圖。
圖3是同軸聯接后的主視圖。
圖4是同軸聯接前被插件的主視圖。
圖中1、活塞桿,2、支撐套,3、滑動套,4、出油口,5、中軸,6、支撐圈,7、轉接頭,8、聯接套管,9、聯接套,10、聯接軸,11、柱塞,12、柱塞套,13、閥門座,14、提料桿,15、進料管,16、外螺紋,17、圓錐體,18、內螺紋,19、圓錐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4中,一種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其多級高壓泵由裝在泵體上的外部組件及裝在外部組件內的內部組件構成。外部組件依次包括支撐套2、滑動套3、支撐圈6、出油口4、轉接頭7、連接套管8、柱塞套12、閥門座13和進料管15;轉接頭7、連接套管8、柱塞套12、閥門座13和進料管15相互之間用螺紋聯接。內部組件依次包括位于支撐套2和活動套3內的活塞桿1,位于支撐圈6和轉接頭7內的中軸5,位于連接套管8內的連接套9及連接軸10,位于柱塞套12內的柱塞11,位于柱塞套12和進料管15內的提料桿14。活塞桿1與中軸5之間、中軸5與連接套9之間、連接套9與連接軸10之間、連接軸10與柱塞11之間、柱塞11與提料桿14之間,均采用同軸聯接機構。同軸聯接機構的插入件的頭部是圓錐體17,與圓錐體17聯接的圓柱體上有外螺紋16;被插件內孔的底部是圓錐孔19、與圓錐孔19聯接的內孔上有內螺紋18。
聯接時,將插入件擰入被插件內,此時插入件頭部的圓錐體17漸漸進入被插件內孔底部的圓錐孔19內,從而保證了同軸度。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圓錐體17和圓錐孔19的錐度為1∶10。
權利要求1.一種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其多級高壓泵由裝在泵體上的外部組件及裝在外部組件內的內部組件構成,外部組件依次包括支撐套(2)、滑動套(3)、支撐圈(6)、出油口(4)、轉接頭(7)、連接套管(8)、柱塞套(12)、閥門座(13)和進料管(15),轉接頭(7)、連接套管(8)、柱塞套(12)、閥門座(13)和進料管(15)相互之間用螺紋聯接,內部組件依次包括位于支撐套(2)和活動套(3)內的活塞桿(1)、位于支撐圈(6)和轉接頭(7)內的中軸(5)、位于連接套管(8)內的連接套(9)及連接軸(10)、位于柱塞套(12)內的柱塞(11)、位于柱塞套(12)和進料管(15)內的提料桿(14),其特征在于活塞桿(1)與中軸(5)之間、中軸(5)與連接套(9)之間、連接套(9)與連接軸(10)之間、連接軸(10)與柱塞(11)之間、柱塞(11)與提料桿(14)之間,采用同軸聯接機構,該機構的插入件的頭部是圓錐體(17)、與圓錐體(17)聯接的圓柱體上有外螺紋(16),被插件內孔的底部是圓錐孔(19)、與圓錐孔(19)聯接的內孔上有內螺紋(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軸聯接機構,尤其是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一種多級高壓泵同軸聯接機構,其多級高壓泵由裝在泵體上的外部組件及裝在外部組件內的內部組件構成。外部組件依次包括支撐套、滑動套、支撐圈、出油口、轉接頭、連接套管、柱塞套、閥門座和進料管;內部組件依次包括活塞桿、中軸、連接套、連接軸、柱塞和提料桿。活塞桿與中軸之間、中軸與連接套之間、連接套與連接軸之間、連接軸與柱塞之間、柱塞與提料桿之間,均采用同軸聯接機構。同軸聯接機構的插入件的頭部是圓錐體,與圓錐體聯接的圓柱體上有外螺紋;被插件內孔的底部是圓錐孔,與圓錐孔聯接的內孔上有內螺。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保證其同軸度,從而保證了泵的精度和效率。
文檔編號F04B53/00GK2723726SQ20042000519
公開日2005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14日
發明者蔣克偉 申請人:蔣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