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效型散熱風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雙效型散熱風扇,特別是指一種可將氣流以軸流方式吸入以離心型態帶出而可產生最大風力之風扇體。
由于一般的散熱風扇設計,系以平底筒型態構成,在筒外成型有扇葉,茲因開模取模的限制,所以一般風扇的扇葉與扇葉并無法并列在同一軸線上,使兩扇葉隔離一段間距,就力學而言,傳統的散熱風扇因結構的設計問題,導致散葉的送風量無法提高,進而使散熱系數一直無法提升,而整體之設計經檢測者使用后常感到有如下之缺失第一由于傳統扇葉上端為平面,因此扇葉旋轉所產生的吸風量會因為無引導介質,使得風扇將上端氣流帶入的風量相當有限,供扇葉推出之風力相當小。
第二由于扇葉與扇葉之間距相當大,致使風量無法集中帶出,風量呈現擴散,所以送出的風量相當不足,無法達到散熱效果。
鑒于目前風扇普遍存在有上述之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效型散熱風扇,以提高其風量及散熱效率。
關于本實用新型之技術手段及結構功能,特別說明如下將風扇主體形成兩部份,上端部份為圓形凸塊結構,并均分成型有若干扇葉,下端部份則其頂端為圓頂體的筒體結構,并相同地圓周均分設置與上端扇葉對應結合的離心向風扇,然后上下端結合,即構成本實用新型風扇主體。
由于下端頂部圓頂體弧面,使扇葉旋轉產生之吸力,吸收氣流順著圓頂體弧面而導入至離心向風扇,以離心向風扇將氣流集中帶出,由于本實用新型扇葉一分為二,可分別開模制成,經由上、下端扇葉組配后,可將兩扇葉形成同一軸線之配置(一扇葉上端與另一扇葉下端重疊在同一軸線位置分開配置),使得由上方進入之氣流會集中在此區域,再經扇葉旋轉帶出,呈現最大風量的集中送出,因而可提升散熱效率。
下面結合較佳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述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氣流分析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氣流分析圖(二)。
圖1、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和立體組合圖,本實用新型的風扇主體分為軸流向風扇1及離心向風扇2兩部份;其中該上端之軸流向風扇1為圓形凸塊10結構,自中心向外圓周均分地延設有若干扇葉11;該下端離心向風扇2則為筒體結構,其頂部為圓頂體22,圓頂體22設凹陷面220,供上端部份之圓形凸塊10置入,再以一蓋體221套固(如圖3所示),且外緣相同延設有若干扇葉20,扇葉20位置和數量與上端圓形凸塊10之扇葉11相對應,筒體中央為軸孔23,供轉軸3穿設而連接固定圓形凸塊及筒體,使軸流向風扇1與離心向風扇2組合構成本實用新型之散熱風扇主體,再施以線圈4及馬達5,以轉軸3將風扇固定在散熱體上,提供最佳之散熱效率及風量。
再請參閱圖4、圖5,當扇葉受馬達驅動旋轉時,上端氣流受旋轉吸力而順著圓頂體22弧面導入至離心向風扇2,由于風扇之配置是將一扇葉11上端部份與另一扇葉20下端部份并列于同一軸線而兩部份重疊,令導入之氣流會集中在此區域,再集中以離心型態送出,風量不致擴散,進而達到提高風量及散熱效率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雙效型散熱風扇,包括轉軸、線圈、馬達和風扇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風扇體由軸流向風扇與離心向風扇上下結合構成,其中軸流向風扇為圓形凸塊,自中心向外并圓周均分地延設有扇葉,圓形凸塊套固在離心向風扇上,該離心向風扇為一頂部為圓頂體的筒體,且筒體向外延設有扇葉,并使扇葉與上端軸流向風扇的扇葉對應銜接。
專利摘要一種雙效型散熱風扇,特點是風扇主體由軸流向風扇和離心向風扇兩部分構成,主要利用下端部分之頂為圓頂體結構,吸收風力順著圓頂體弧面提供較大氣流給下端離心向風扇,風扇葉片以離心型態將氣流帶出,以產生最大風力,提高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04D29/26GK2450417SQ00249890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日
發明者莊文豪 申請人:莊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