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該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包括:直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用于觀察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的地層壓力;水平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油層厚度大于15米的油層內,用于根據地層壓力開采特稠油油藏。該方案由于水平井具有平面有效動用面積大、生產壓差小以及抑制邊頂底水突進的優勢,使得可以實現對發育有邊頂底水塊狀特稠油油藏的有效開發。
【專利說明】
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
【背景技術】
[0002]對于發育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其形成原因一般是原油在儲層的運移過程中由于降解作用使原油粘度增大、密度升高、凝固點增大,及水動力作用和水洗作用使油藏自我封閉,因此原油聚集區由于原油表面張力等作用而形成圓至橢圓形瀝青殼包裹,成為瀝青殼包裹封閉的特殊稠油油藏。這類油藏最中部為原油富集區域,其它區域含油飽和度不高,而且特稠油油藏多為高孔高滲儲層,油水關系復雜,加之采用直井生產,生產壓差較大,加快了水線推進速度。這類特稠油油藏采用直井井網開采,效果較好的油井在半年內既已高含水,無法正常生產,嚴重的制約了區塊的開發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采用直井使得易出現高含水、制約區塊的開發效果的技術問題。該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包括:直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用于觀察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的地層壓力;水平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油層厚度大于15米的油層內,用于根據地層壓力開采特稠油油藏。
[000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的方向平行于油層中砂體的長軸方向,所述水平井位于同一沉積相帶。
[000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與所述直井之間的距離大于50米,相鄰所述水平井之間的距離為10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油水邊界之間的距離大于100米。
[000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為8?2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為8?20米,且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
[000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在油層中的垂向位置為所述油層的中間位置。
[000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長度為130?200米。
[000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為三開完井,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為割縫篩管完井,該割縫篩管的鋼級為TP100H,外徑為177.8毫米,壁厚為9.19毫米,縫寬為0.3毫米,長度由水平段確定。
[001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水平井通過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技術進行固井,固井水泥上返至地面。
[0011]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水平井井網開采特稠油油藏,由于水平井具有平面有效動用面積大、生產壓差小以及抑制邊頂底水突進的優勢,使得可以實現對發育有邊頂底水塊狀特稠油油藏的有效開發。
【附圖說明】
[0012]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的俯視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6]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如圖1(該圖以特稠油油藏開發過程中開發單元I為例)、2所示,該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包括:
[0017]直井2,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用于觀察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的地層壓力;
[0018]水平井3,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油層厚度大于15米的油層內,用于根據地層壓力開采特稠油油藏。
[0019]由圖1、2所示可知,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水平井井網開采特稠油油藏,由于水平井具有平面有效動用面積大、生產壓差小以及有抑制邊頂底水突進的優勢,使得可以實現對發育有邊頂底水塊狀特稠油油藏的有效開發。
[0020]具體實施時,上述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可以部署在已經采用直井開采過的特稠油油藏中。例如,如圖1、2所示,起初采用直井2開采特稠油油藏,當直井2出現高含水無法正常生產時,可以在該特稠油油藏中部署上述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中的水平井,即在該特稠油油藏中油層厚度大于15米的油層內部署水平井3,此時,直井2可以當作觀察井,觀察特稠油油藏的地層壓力,水平井3根據地層壓力繼續開采特稠油油藏,以提高開采效果。
[0021]具體實施時,在層組劃分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投產井的生產情況和測井解釋結果,分層落實油水邊界,再依據電測解釋圖版評價油水層,確定特稠油油藏的有效油層厚度,選擇在油層有效厚度大于15米的范圍內整體部署水平井。
[0022]具體實施時,在進行水平井部署的過程中,發明人分別考慮了水平井方向部署平行于砂體的長軸方向(或構造線,如圖1所示的構造線4)、垂直于砂體的長軸方向(或構造線)、水平井井段位于同一有利沉積相帶、水平井井段跨越不同的沉積相帶等情況,經對比分析不同水平井部署方位累產油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水平井方向平行于油層中砂體的長軸方向(構造線)、位于同一有利沉積相帶時開發效果較好。
[0023]具體實施時,在水平井平面位置的確定過程中,考慮到特稠油油藏發育有頂底邊水,油水關系復雜,具體的,如圖1、2所示,所述水平井與所述直井之間的距離Dl大于50米,相鄰所述水平井之間的距離D2為10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油水邊界(如圖2所示,42為油層,41為水層)之間的距離D3大于100米。
[0024]具體實施時,在水平井垂向位置的確定過程中,理論上,水平井離動態油水界面越遠,水平井的臨界產量就越高,但是,考慮到發育有頂底邊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的油層厚度H>15m,且頂底邊水都比較活躍,同時考慮到水的重力作用和水平與垂向滲透率的差異,為了有效減緩頂、底水的水侵速度,發明人發現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Hl(如圖2所示)為8?2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H2(如圖2所示)為8?20米,且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Hl大于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H2,這樣開采效果較好。具體的,所述水平井在油層中的垂向位置為所述油層的中間位置。
[0025]具體實施時,在水平井的水平井段長度的確定過程中,理論上,水平井段越長,與油藏的接觸面積越大,開發效果越好,但實踐表明并非水平井段越長越好,一方面,水平井段過長,加劇了層內矛盾,造成吞吐注汽時吸汽不均,容易造成水線推進不均勻,水平井過早水淹;另一方面,增加水平井段長度會增加鉆井成本。因此,通過綜合考慮,發明人發現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31(如圖1、2所示)長度為130?200米,可以保證水平井單控儲量在7.4?11.6X104t 之間。
[0026]具體實施時,在水平井完井方式的確定過程中,由于油藏油水分布復雜,因此水平井的完井方式設計上要充分考慮邊頂水的侵入,要求水平井采用三開完井,并按熱采完井進行工程設計和施工。井身結構及完井質量對水平井的吞吐開發尤為重要,具體的,要求所述水平井采用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技術進行固井,固井水泥上返至地面,以保證固井質量。由于儲層粒度中值為0.4mm,因此,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為割縫篩管完井,該割縫篩管的鋼級為TP100H,外徑為177.8毫米,壁厚為9.19毫米,縫寬為0.3毫米,長度由水平段確定。水平井段如鉆遇泥巖夾層,要求夾層井段下盲管。
[0027]具體實施時,吞吐注汽參數優化。對比分析不同注汽強度下水平井的周期生產效果后,確定第一輪注汽強度為10t/m,注汽量可根據水平井段長度調整;第2?5輪注汽量按照5%遞增,第6、7輪注汽量與第5輪相同;注汽速度180t/d左右;井底蒸汽干度要大于40% ;注汽時采用多點注汽;燜井時間6天左右,可根據井口油套壓適當調整。
[0028]以下結合具體示例描述上述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在本實施例中以某油田館陶油層發育的某油藏區塊為例,該油藏油水關系復雜,邊頂底水均有發育,50°C時原油粘度為15764.23mPa.s,屬于特稠油油藏。該油藏主要采用上述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進行開發,油藏內部原基礎井位的直井全部轉為觀察井。參考圖1與圖2所示,在該井網開發方式中,油層厚度H>15m;水平井的方向平行于構造線4;水平井距直井的平面距離Dl>50m,水平井井距D2 = 100m,水平井距油水邊界的平面距離D3>100m,水平井段長度31在130?200m之間,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在油層中間,距頂底水距離Hl、H2分別為8?10m,且Hl要大于H2;水平井的單控儲量在7.4?11.6 X 104t之間;優化吞吐注汽參數為第一輪注汽強度10t/m,注汽量根據水平段長度調整;第2?5輪注汽量按照5 %遞增,第6、7輪注汽量與第5輪注汽量相同;注汽速度180t/d;井底蒸汽干度>40 % ;燜井時間6天左右。保證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方向、垂向位置合理、長度精準控制,以滿足具體開采實施。
[0029]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采用水平井井網開采特稠油油藏,由于水平井具有平面有效動用面積大、生產壓差小以及抑制邊頂底水突進的優勢,在油藏中部署實施水平井井網開發模式,可以提高儲量動用程度,解決了發育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采用直井開發時生產壓差大、出水嚴重的問題,使得可以實現對發育有邊頂底水塊狀特稠油油藏的有效開發,對于發育有邊底邊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具有重要意義,達到了改善油藏開發效果的目的,目前已提高采收率1.81%,預計可最終提高采收率15%左右。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用于觀察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的地層壓力; 水平井,部署在待開采的特稠油油藏中油層厚度大于15米的油層內,用于根據地層壓力開采特稠油油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的方向平行于油層中砂體的長軸方向,所述水平井位于同一沉積相帶。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與所述直井之間的距離大于50米,相鄰所述水平井之間的距離為10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油水邊界之間的距離大于100米。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為8?20米,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為8?20米,且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頂水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水平井與所述油層的底水之間的距離。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在油層中的垂向位置為所述油層的中間位置。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長度為130?200米。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為三開完井,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為割縫篩管完井,該割縫篩管的鋼級為TP100H,外徑為177.8毫米,壁厚為9.19毫米,縫寬為0.3毫米,長度由水平段確定。8.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具有邊頂底水的塊狀特稠油油藏開發的井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通過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技術進行固井,固井水泥上返至地面。
【文檔編號】E21B43/30GK205638412SQ20162038708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高云, 高一云, 周旭, 劉影, 楊曉強, 孫作海, 孔祥玲, 謝建波, 張奎文, 莊鴻玉, 段強國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