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扶正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安全扶正器,改善現有扶正器相對直徑大時井下卡鉆風險大,相對直徑小時達不到需要的目的;有活動部件的,有掉落物的風險,壽命短等缺點。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心管,與中心管一端相連的上接頭,與中心管另一端相連的下接頭,以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上的扶正體;所述扶正體包括一條以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長扶正塊;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表壁設有耐磨層;當徑向長扶正塊為一條時,該徑向長扶正塊的兩側緣之間形成流道;當徑向長扶正塊為兩條以上時,相鄰的徑向長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本實用新型通徑小,大大降低了卡鉆風險;無活動部件,無掉落物風險;滿眼扶正,扶正效果好;而且還有擴劃眼、修整井眼、減小鉆具渦動保護鉆具等優點。
【專利說明】
安全扶正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地質鉆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扶正器。
【背景技術】
[0002]扶正器作為一種石油、地質鉆井中的防斜、降斜、穩斜、穩方位、調整井斜和方位等功能的井下鉆具之一,廣泛應用于石油、地質鉆井中,與其他鉆具配套形成多種井底鉆具組合,應用于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大斜度井等井型中,應用于直井段、定向段、增斜段、降斜段、隱斜段、水平段等井段中。目前的扶正器有螺旋扶正器、支棱扶正器、可換套扶正器、滾輪扶正器、變徑扶正器等。與井眼直徑相比,直徑大時間隙小,井下卡鉆風險大;直徑小時間隙大,達不到需要的目的。可換套扶正器、滾輪扶正器、變徑扶正器有活動部件,有掉落物的風險,有壽命短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扶正器,改善現有扶正器相對直徑大時井下卡鉆風險大,相對直徑小時達不到需要的目的;有活動部件的,有掉落物的風險,壽命短等缺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安全扶正器,包括中心管,與中心管一端相連的上接頭,與中心管另一端相連的下接頭,以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上的扶正體;所述扶正體包括一條以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長扶正塊;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表壁設有耐磨層;當徑向長扶正塊為一條時,該徑向長扶正塊的兩側緣之間形成流道;當徑向長扶正塊為兩條以上時,相鄰的徑向長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
[0006]進一步地,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壁還設有切削元件。
[0007]再進一步地,所述扶正塊還包括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短扶正塊;所述徑向短扶正塊外壁設有耐磨層和/或切削元件;徑向長扶正塊與徑向短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徑向長扶正塊有I?1條,徑向短扶正塊有I?1條,所述徑向短扶正塊的長度可以不一致。
[0009]作為一種選擇,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和/或徑向短扶正塊在軸向上離散為多段或多塊。
[0010]另外,所述徑向長扶正塊的徑向厚度大于所述徑向短扶正塊的徑向厚度。
[0011 ]此外,所述耐磨層為堆焊層、噴焊層、燒結層、鑲裝耐磨元件。
[0012]具體地,所述堆焊層、噴焊層、燒結層為金剛石、硬質合金、陶瓷等超硬材料及它們混合。
[0013]具體地,所述切削元件為圓柱形、圓片形、棱柱形、鍥形、錐形、齒輪形、球頂形、弧頂形、臺形、其他形狀及這些形狀的組合體。
[0014]具體地,所述鑲裝耐磨元件為圓柱形、圓片形、棱柱形、鍥形、錐形、齒輪形、球頂形、弧頂形、臺形、其他形狀及這些形狀的組合體。
[0015]具體地,所述切削元件和耐磨元件為人造聚晶金剛石(PDC)復合片、熱穩定人造聚晶金剛石(TSP)、立方氮化硼(BN)、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氧化鋁(Al2O3)、氧化鋯(ZrO2)、其他陶瓷。
[0016]具體地,所述徑向長扶正塊的回轉直徑與所鉆井眼直徑相匹配。
[0017]作為一種選擇,所述切削元件和耐磨元件在扶正體軸向上覆蓋扶正塊長度。
[001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安全扶正器的徑向長扶正塊回轉直徑與井眼直徑相匹配,達到滿眼扶正的效果,有利于增強安全扶正器的扶正作用,增強其組成的井底鉆具組合的穩斜、降斜、增斜、穩方位等作用,提高井眼軌跡質量。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形成的安全扶正器通徑遠小于井眼通徑,降低了安全扶正器的卡鉆風險。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上設有耐磨層和切削元件,一方面能增強耐磨性、增長安全扶正器壽命,另一方面能切削和修整井壁。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回轉過程中產生偏心力,在偏心力作用下鉆具趨向于做公轉運動,減小鉆具渦動趨勢,能有效保護鉆具。同時這種偏心力還有利于防斜、降斜。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22]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上接頭,2-中心管,3-下接頭,4-扶正體,5-徑向長扶正塊,6-徑向短扶正塊,7-流道,8-耐磨層,9-切削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24]如圖1、2所示,一種安全扶正器,包括中心管2,與中心管一端相連的上接頭I,與中心管另一端相連的下接頭3,以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上的扶正體4;所述扶正體包括一條以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長扶正塊5;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表壁設有耐磨層8;當徑向長扶正塊為一條時,該徑向長扶正塊的兩側緣之間形成流道7;當徑向長扶正塊為兩條以上時,相鄰的徑向長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通過設置耐磨層,能夠有效的增強本實用新型的耐磨性,增長本實用新型的壽命。
[0025]而且本實用新型的徑向長扶正塊回轉直徑與井眼直徑相匹配,達到滿眼扶正的效果,有利于增強安全扶正器的扶正作用,增強其組成的井底鉆具組合的穩斜、降斜、增斜、穩方位等作用,提高井眼軌跡質量。
[0026]為了能夠對井壁進行切削和修整,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壁還設有切削元件9。
[0027]具體地,所述扶正塊還包括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短扶正塊6;所述徑向短扶正塊外壁設有耐磨層和/或切削元件;當只有一個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時,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7;當有多個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時,徑向長扶正塊與徑向長扶正塊、徑向長扶正塊與徑向短扶正塊、徑向短扶正塊與徑向短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7。
[0028]所述徑向長扶正塊的徑向厚度大于所述徑向短扶正塊的徑向厚度。通過上述限定,使得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形成的安全扶正器通徑遠小于井眼通徑,降低了安全扶正器的卡鉆風險。
[0029]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徑向長扶正塊和徑向短扶正塊回轉過程中產生偏心力,在偏心力作用下鉆具趨向于做公轉運動,減小鉆具渦動趨勢,能有效保護鉆具。同時這種偏心力還有利于防斜、降斜。
[0030]具體地,所述徑向長扶正塊有丨?10條,徑向短扶正塊有I?10條,當徑向短扶正塊為兩個以上時,所述徑向短扶正塊的徑向長度可以不一致。
[0031]為了適應不同情況下的井眼,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和/或徑向短扶正塊在軸向上離散為多段或多塊。
[0032 ]具體地,所述耐磨層為堆焊層、噴焊層、燒結層、鑲裝耐磨元件。
[0033]作為一種選擇,所述切削元件和鑲裝耐磨元件為圓柱形、圓片形、棱柱形、鍥形、錐形、齒輪形、球頂形、弧頂形、臺形、其他形狀及這些形狀的組合體。
[0034]作為另一種選擇,所述切削元件和耐磨元件在扶正體軸向上覆蓋扶正塊長度。
[0035]值得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通徑小,大大降低了卡鉆風險;無活動部件,無掉落物風險;滿眼扶正,扶正效果好;而且還有擴劃眼、修整井眼、減小鉆具渦動保護鉆具等優點。
[0036]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2),與中心管一端相連的上接頭(I),與中心管另一端相連的下接頭(3),以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上的扶正體(4);所述扶正體包括一條以上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長扶正塊(5);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表壁設有耐磨層(8);當徑向長扶正塊為一條時,該徑向長扶正塊的兩側緣之間形成流道(7);當徑向長扶正塊為兩條以上時,相鄰的徑向長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外壁還設有切削元件(9)。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塊還包括設置于中心管外壁的徑向短扶正塊(6);所述徑向短扶正塊外壁設有耐磨層和/或切削元件;所述徑向長扶正塊與徑向短扶正塊之間形成流道(7)。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長扶正塊有I?10條,徑向短扶正塊有I?10條。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長扶正塊和/或徑向短扶正塊在軸向上離散為多段或多塊。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長扶正塊的徑向厚度大于所述徑向短扶正塊的徑向厚度。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層為堆焊層、噴焊層、燒結層、鑲裝耐磨元件。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元件為圓柱形、圓片形、棱柱形、鍥形、錐形、齒輪形、球頂形、弧頂形、臺形及這些形狀的組合體。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鑲裝耐磨元件為圓柱形、圓片形、棱柱形、鍥形、錐形、齒輪形、球頂形、弧頂形、臺形及這些形狀的組合體。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長扶正塊的回轉直徑與所鉆井眼直徑相匹配。
【文檔編號】E21B17/10GK205558832SQ201620368056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彭書暢, 彭苑書, 彭詩勝, 廖丹
【申請人】南充科探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