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柱筒內部通過中間支撐座分為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下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注風導柱,注風通道下端通過通孔一與缸座底部的型腔連通,注風通道上端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上的風道一與柱筒外部連通;注風導柱上套裝有活塞A;上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注液導柱;中間支撐座中裝配有支撐閥;支撐閥的進油孔注液導柱連通,支撐閥的出油孔與下部腔體連通;活柱套裝在上部腔體中注液導柱的外側,注液導柱上部固定地設有活塞B,活柱中部的腔體內部對應活塞B上部的位置設有密封堵二;柱筒中充填有乳化液或液壓油。該液壓支柱行程大,其整體重量較輕,而且其內部的乳化液或液壓油在回收的過程中不會外排,能有效防止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
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支柱,具體涉及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
【背景技術】
[0002]單體液壓支柱是煤礦頂板支護的主要設備之一,適應于不同的采煤工作面、不同的頂板條件和不同的礦山壓力。
[0003]現有的單體液壓支柱行程較短,不能滿足一些特殊支護場合,尤其是在煤礦井下頂板支護的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液壓支柱的行程不能滿足現場的需求,為了滿足需求,經常出現在單位液壓支柱缸座底部焊接加高柱的情況,這不僅增加了支柱的整體重量,而且極大的增加了頂板支護的不安全因素,成為了煤礦井下極大的安全隱患。此外,現有的液壓支柱在回收的過程中乳化液或液壓油直接外排到了井下,這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不能滿足環保需要。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該液壓支柱行程大,其整體重量較輕,而且其內部的乳化液或液壓油在回收的過程中不會外排,能有效防止環境污染。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包括柱筒、活柱、缸座,缸座套裝在柱筒的底部,所述柱筒內部通過中間支撐座分為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所述下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注風通道的注風導柱,注風導柱的上端伸入中間支撐座中且與中間支撐座密封配合,其下端插裝在柱筒底端的密封堵一上;所述注風導柱上套裝有活塞A,活塞A的內孔面與注風導柱的外表面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的外表面與下部腔體處的筒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的下部與密封堵一的上部之間設有型腔,注風通道下端通過設置在注風導柱上的多個徑向通孔一與型腔連通,注風通道上端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上的風道一與柱筒外部連通;所述上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的注油通道的注液導柱,注液導柱下端插裝在中間支撐座中且與中間支撐座液密封配合;所述中間支撐座的橫向上設置有閥孔,閥孔中裝配有支撐閥,閥孔中部與支撐閥的外部留有間隙以形成環形空腔;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與環形空腔連通,環形空腔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中的油道一與下部腔體連通,油道一中裝配有由下向上單向導通的單向閥;所述支撐閥的進油孔與環形空腔連通,支撐閥的出油孔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中的油道二與下部腔體連通,支撐閥內部的連通進油孔與出油孔之間的油路的開啟與關閉由手柄控制;所述活柱套裝在上部腔體中注液導柱的外側,注液導柱上部固定地設有活塞B,活柱腔體內部對應所述活塞B上部的位置設有與活柱的腔體內壁固定連接的密封堵二,活塞B的外表面與活柱的腔體內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B設有連通密封堵二下表面與注液通道的油道三;活塞A以上的下部腔體之中充填有乳化液或液壓油;所述活柱下部外圍設有與柱筒滑動配合的導向環,所述柱筒上端內壁設有用于對導向環進行限位的限位環。
[0006]本實用新型中柱筒通過支撐座分為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兩部分,下部腔體中的活塞A通過介質注入裝置注入的液體或氣體浮起,進而將柱筒中下部腔體內部的乳化液或液壓油通過支撐閥壓入上部腔體的注液導柱中,以使活柱伸出,上部腔體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在注液導柱和活柱的內腔之間活動,這樣不僅大大地減少了進入上部腔體中乳化液或液壓油的總量,而且能極大程度地降低該支柱整體的重量,進而能大大降低工人抬動該支柱的勞動強度,也能提高該支柱的裝配或卸載的工作效率;柱筒的下部腔體有效地增長了液壓支柱的行程,使液壓支柱能夠滿足特高行程的需求,該液壓支柱具有較強的通用性,能根據不同的高度需要靈活地調節總行程。該液壓支柱在回收時,已充入上部腔體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通過控制支撐閥反向導通流入下部腔體中,從而能使乳化液或液壓油往復循環利用,不進行外排對環境產生污染,有效地保護了環境。
[0007]進一步,所述支撐閥包括左閥筒和右閥筒,左閥筒套接在右閥筒的左端,右閥筒內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安全閥腔、進油腔和卸載閥腔,安全閥腔設有與右閥筒密封滑動配合的安全閥套,卸載閥腔設有與右閥筒滑動配合的卸載閥閥座,進油腔和卸載閥腔之間通過設置在右閥筒內部的限位凸臺隔離;連通進油腔的進油孔和連通卸載閥腔的出油孔設在右閥筒的徑向上;安全閥套由左到右依次設置有調壓螺絲、彈簧座、六角導向套、閥針套、連接螺桿,調壓螺絲和彈簧座之間裝配有安全閥彈簧,六角導向套右端裝配有與閥針套相配合的安全閥墊,閥針套的軸向通孔中設有安全閥針,閥針套的右端和連接螺桿的左端通過安全閥套內腔右部的限位凹臺進行限位,安全閥套外部右端和右閥筒內腔中的限位凸臺之間裝配有卸載閥彈簧,連接螺桿右部設有錐臺面,連接螺桿在錐臺面右側的部分插裝在卸載閥閥座中,卸載閥閥座左端裝配有套裝在連接螺桿外部的與限位凸臺臺面相互作用以開啟或關閉進油腔與卸載腔之間通道的卸載閥閥墊,卸載閥閥座右部設有固定設置在右閥筒內部的壓力模塊安裝座;連接螺桿左部設有與閥針套的軸向通孔連通的軸向安全閥進油油道,右部設有軸向壓力檢測油道,連接螺桿中部在徑向上分別設有安全閥進液孔、壓力檢測進液孔,安全閥進液孔、壓力檢測進液孔分別與安全閥進油油道、壓力檢測油道連通;安全閥套上設有連通其內部彈簧腔和外部安全閥腔的徑向小孔,右閥筒上設有與安全閥腔連通的卸荷通道,卸荷通道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上的油道四與下部腔體連通;壓力模塊安裝座通過設置在其左端的凸部插裝在連接螺桿的壓力檢測油道中與連接螺桿滑動配合;壓力檢測模塊裝配在壓力模塊安裝座上,壓力檢測模塊通過設置在壓力模塊安裝座軸向上的油道與壓力檢測油道連通;左閥筒左端內腔中設有與其通過螺紋配合的絲桿,絲桿右端與調壓螺絲的左端相抵,絲桿的左端與所述手柄鉸接;右閥筒右端設有螺堵。該支撐閥通過與絲桿鉸接的手柄能便捷地控制絲桿相對于左閥筒進行旋進或旋出,以控制該支撐閥內部的進油口和出油口之間的油路打開或關閉,進而實現注液導柱中乳化液或液壓油的回收,使活柱進行回收。該支撐閥性能穩定、可靠性高,能有效地保證該支柱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0008]進一步,為了在初始裝配時方便向該支柱中注入乳化液或液壓油,同時方便在使用過程中補充乳化液或液壓油的損耗,所述下部腔體上部設置有注油嘴,所述注油嘴與油道二連通。
[0009]進一步,為了提高該單體液壓柱的通用性,還包括設置于活柱上部的一根或多根加長桿,所述活柱和加長桿之間通過套筒進行連接,活柱和套筒的橫向設有貫穿活柱和套筒的銷軸,加長桿和套筒的橫向設有貫穿加長桿和套筒的銷軸;多根加長桿之間通過套筒連接,相鄰加長桿和套筒在橫向上分別設有貫穿加長桿和套筒的銷軸。通過加長桿的疊加來進一步延長液壓支柱的總行程,這種裝配方式還能快速地更換不同長度的加長桿以滿足現場的需要,從而可以大幅度減小操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當加長桿為多根時,可以實現加長桿之間的疊加以滿足特殊高度支護的需要。
[0010]進一步,為了加強密封堵二與活柱的連接強度,提高該液壓支柱整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密封堵二上部還設有頂頭,所述頂頭的外表面與活柱的內壁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頂頭由位于上部的外徑與活柱的內徑相適配的蓋板和位于下部的圓筒組成,所述蓋板的中心設有內六角通孔,所述圓筒的下端抵在密封堵二的上表面。
[0011]為了進一步提高承重強度和抗腐蝕性、減輕支柱的整體重量、延長支柱的使用壽命,所述柱筒、活柱、支撐閥和加長桿均采用納米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
[0012]進一步,為了便于裝配,所述柱筒和缸座之間采用螺紋連接。
[0013]進一步,為了防止活柱在回收時發生卡阻現象,還包括彈力拉伸件,所述彈力拉伸件的上端與密封堵二的下端連接,彈力拉伸件依次穿過油道三、注液導柱,彈力拉伸件的下端通過連接件與中間支撐座連接。
[0014]彈力拉伸件可以是彈簧,也可以使用彈力繩,由于彈力繩具有重量輕、彈力強度大、無腐蝕、無疲勞、不存在極限拉抻、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彈力拉伸件為高強度滌綸制成的彈力繩。
[0015]進一步,所述活柱下部外圍的導向環與柱筒內壁密封配合,所述柱筒上端內壁的限位環與活柱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柱筒上部靠近限位環的位置設有向柱筒和活柱之間進行注氣的注氣嘴。當活柱在回收過程中發生卡阻時,通過空氣注入設備通過注氣嘴可以向柱筒和活柱之間注入高壓氣體,以推動活柱向下部運動,完成活柱的正常回收。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閥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閥中連接螺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活柱和加長桿及頂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7是圖1中B部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頂頭的結構不意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裝配示意圖。
[0025]圖中:1、柱筒,2、活柱,3、缸座,4、型腔,5、中間支撐座,6、注風導柱,7、通孔一,8、頂蓋,9、活塞A,10、風道一,11、注液導柱,12、油道一,13、單向閥,14、油道二,15、手柄,16、活塞B,17、密封堵二,18、油道三,19、彈力拉伸件,20、連接件,21、注油嘴,22、左閥筒,23、右閥筒,24、安全閥套,25、卸載閥閥座,26、限位凸臺,27、進油孔,28、出油孔,29、調壓螺絲,30、彈簧座,31、六角導向套,32、閥針套,33、連接螺桿,34、安全閥彈簧,35、限位凹臺,36、卸載閥彈簧,37、錐臺面,38、支撐閥,39、壓力模塊安裝座,40、安全閥進油油道,41、壓力檢測油道,42、安全閥進液孔,43、壓力檢測進液孔,44、壓力檢測模塊,45、絲桿,46、螺堵,47、加長桿,48、套筒,49、隔擋板,50、限位環,51、卸荷通道,52、密封堵一,53、導向環,54、注氣嘴,55、頂頭,56、內六角通孔,57、蓋板,58、圓筒,59、油道四,60、環形限位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7]如圖1圖2、圖3、圖9所示,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包括柱筒1、活柱2、缸座3,缸座3套裝在柱筒I的底部,所述柱筒I內部通過中間支撐座5分為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柱筒I分為上段柱筒和下段柱筒兩部分,兩段柱筒同軸裝配在中間支撐座5的上下兩側,為了增加該支柱整體的連接強度,中間支撐座5上下兩側均設有保護套筒,兩個保護套筒分別套裝在上段柱筒下部和下段柱筒上部。所述下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注風通道的注風導柱6,注風導柱6的上端伸入中間支撐座5中且與中間支撐座5密封配合,其下端插裝在柱筒I底端的密封堵一 52上;所述注風導柱6上套裝有活塞A9,活塞A9的內孔面與注風導柱6的外表面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9的外表面與下部腔體處的筒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9的下部與密封堵一 52的上部之間設有型腔4,注風通道下端通過設置在注風導柱6上的多個徑向通孔一 7與型腔4連通,注風通道上端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上的風道一10與柱筒I外部連通;所述上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的注油通道的注液導柱11,注液導柱11下端插裝在中間支撐座5中且與中間支撐座5液密封配合;所述中間支撐座5的橫向上設置有閥孔,閥孔中裝配有支撐閥38,閥孔中部與支撐閥38的外部留有間隙形成環形空腔;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與環形空腔連通,環形空腔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中的油道一12與下部腔體連通,油道一12中裝配有由下向上單向導通的單向閥13;所述支撐閥38的進油孔27與環形空腔連通,支撐閥38的出油孔28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中的油道二 14與下部腔體連通,支撐閥38內部的連通進油孔27與出油孔28之間的油路的開啟與關閉由手柄15控制;所述活柱2套裝在上部腔體中注液導柱11的外側,注液導柱11上部固定地設有活塞B16,活柱2腔體內部對應所述活塞B16上部的位置設有與活柱2的腔體內壁固定連接的密封堵二 17,活塞B16的外表面與活柱2的腔體內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B16設有連通密封堵二 17下表面與注液通道的油道三18;活塞A9以上的下部腔體之中充填有乳化液或液壓油;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活柱2下部外圍設有與柱筒I滑動配合的導向環53,所述柱筒I上端內壁設有用于對導向環53進行限位的限位環50。
[0028]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支撐閥38包括左閥筒22和右閥筒23,左閥筒22套接在右閥筒23的左端,右閥筒23內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安全閥腔、進油腔和卸載閥腔,安全閥腔設有與右閥筒23密封滑動配合的安全閥套24,卸載閥腔設有與右閥筒23滑動配合的卸載閥閥座25,進油腔和卸載閥腔之間通過設置在右閥筒23內部的限位凸臺26隔離;連通進油腔的進油孔27和連通卸載閥腔的出油孔28設在右閥筒23的徑向上;安全閥套24由左到右依次設置有調壓螺絲29、彈簧座30、六角導向套31、閥針套32、連接螺桿33,調壓螺絲29和彈簧座30之間裝配有安全閥彈簧34,六角導向套31右端裝配有與閥針套32相配合的安全閥墊,閥針套32的軸向通孔中設有安全閥針,閥針套32的右端和連接螺桿33的左端通過安全閥套24內腔右部的限位凹臺35進行限位,安全閥套24外部右端和右閥筒23內腔中的限位凸臺26之間裝配有卸載閥彈簧36,連接螺桿33右部設有錐臺面37,連接螺桿33在錐臺面37右側的部分插裝在卸載閥閥座25中,卸載閥閥座25左端裝配有套裝在連接螺桿33外部的與限位凸臺26臺面相互作用以開啟或關閉進油腔與卸載腔之間通道的卸載閥閥墊,卸載閥閥座25右部設有固定設置在右閥筒23內部的壓力模塊安裝座39;連接螺桿33左部設有與閥針套32的軸向通孔連通的軸向安全閥進油油道40,右部設有軸向壓力檢測油道41,連接螺桿33中部在徑向上分別設有安全閥進液孔42、壓力檢測進液孔43,安全閥進液孔42、壓力檢測進液孔43分別與安全閥進油油道40、壓力檢測油道41連通;安全閥套24上設有連通其內部彈簧腔和外部安全閥腔的徑向小孔,右閥筒23上設有與安全閥腔連通的卸荷通道51,卸荷通道51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上的油道四59與下部腔體連通,這樣能保證安全閥內溢流出來的乳化液或液壓油回流到下腔體空間中,以便實現循環利用,防止外排污染環境,以提高該支柱的安全性;壓力模塊安裝座39通過設置在其左端的凸部插裝在連接螺桿33的壓力檢測油道41中與連接螺桿33滑動配合;為了直觀地觀察到柱筒I內部的壓力情況,所述支撐閥38上裝配有檢測閥腔內部壓力情況的壓力檢測模塊44,壓力檢測模塊44裝配在壓力模塊安裝座39上,壓力檢測模塊44通過設置在壓力模塊安裝座39軸向上的油道與壓力檢測油道41連通;左閥筒22左端內腔中設有與其通過螺紋配合的絲桿45,絲桿45右端與調壓螺絲29的左端相抵,絲桿45的左端與所述手柄15鉸接;右閥筒23右端設有螺堵46。該支撐閥38通過與絲桿鉸接的手柄能便捷地控制絲桿相對于左閥筒進行旋進或旋出,以控制該支撐閥38內部的進油口和出油口之間的油路打開,進而實現注液導柱中乳化液或液壓油的回收,使活柱進行回收。該支撐閥38采用螺紋結構進行卸載,有效地防止了誤操作而導至的活柱2意外回收,該支護閥38性能穩定、可靠性高,能有效地保證該支柱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0029]所述壓力檢測模塊44為壓力表或無線壓力傳感器,所述無線壓力傳感器在檢測到超過設定壓力值時通過無線將報警信號傳輸給報警終端進行示警。采用無線壓力傳感器時,能方便地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將報警信號傳輸給工作人員身上的報警終端進行示警,從而工作人員能及時對液壓支柱進行卸壓,以保證液壓支柱的使用壽命。
[0030]為了在初始裝配時方便向該支柱中注入乳化液或液壓油,同時方便在使用過程中補充乳化液或液壓油的損耗,所述下部腔體上部設置有注油嘴21,所述注油嘴21與油道二14連通。
[0031]如圖4和圖5所示,為了提高該單體液壓柱的通用性,還包括設置于活柱2上部的一根或多根加長桿47,所述活柱2和加長桿47之間通過套筒48進行連接,活柱2和套筒48的橫向設有貫穿活柱2和套筒48的銷軸,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橫向設有貫穿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銷軸;多根加長桿47之間通過套筒48連接,相鄰加長桿47和套筒48在橫向上分別設有貫穿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銷軸。其中加長桿47的兩端、活柱2的上端、套筒48在與加長桿47或活柱2上銷孔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徑向貫穿軸心的銷孔,這樣能方便快捷地實現組裝。
[0032]當加長桿47為多根時,可以實現加長桿47之間的疊加插裝以滿足特殊高度支護的需要。加長桿47可以為多根,多根加長桿47之間的長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這樣能便于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加長桿47的數量,進而滿足現場的實際需要。
[0033]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加長桿47為筒狀結構,所述套筒48的中部設有隔擋板49,所述隔擋板似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環形限位臺階60,環形限位臺階60與套筒48內壁所形成的環形空間與加長桿47或活柱2的壁厚相適配,當加長桿47與活柱2通過套筒48連接時,加長桿47和活柱2的端部剛好套裝在所述的環形空間內,當多根加長桿47通過套筒48連接時,加長桿47端部剛好套裝在所述的環形空間內,從而能實現位置限定功能。這樣不僅能方進行活柱2與加長桿47之間、多根加長桿47之間的插裝連接,而且還能方便進行套筒48位置的限定,從而使該液壓支柱的穩定性更高。當采用多根加長桿47時,相鄰加長桿47的環形臺階分別插裝在套筒48的上下兩端,這樣能方便進行多根加長桿47的組裝。為了使套筒48具有較好的承重性,以保證連接加長桿47之間、活柱2和加長桿47之間的連接強度,套筒48上下兩端設有加厚結構。
[0034]如圖8所示,為了加強密封堵二17與活柱2的連接強度,提高該液壓支柱整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密封堵二 17上部還設有頂頭55,所述頂頭55的外表面與活柱2的內壁之間通過螺紋配合,如圖7所示,頂頭55由位于上部的外徑與活柱2的內徑相適配的蓋板57和位于下部的圓筒58組成,所述蓋板57的中心設有內六角通孔56,所述圓筒58的下端抵在密封堵二 17的上表面外緣處。內六角通孔56可以方便地通過內六角扳手對頂頭55進行旋進或旋出操作。
[0035]為了方便實現支撐功能,所述加長桿47的上端設置有頂蓋8,在不需要加長桿47時,可以直接將頂蓋8直接設置在活柱2的上端,可以采用套裝的方式將頂蓋8套裝在活柱2的上端。頂蓋8上與加長桿47之間也采用套筒48連接,且頂蓋8和套筒48之間設有貫穿頂蓋8和套筒48的銷軸,加長桿47和套筒48之間設有貫穿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銷軸。
[0036]為了進一步提高承重強度和抗腐蝕性、減輕支柱的整體重量、延長支柱的使用壽命,所述柱筒1、活柱2、支撐閥38和加長桿47均采用納米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
[0037]為了便于裝配,所述柱筒I和缸座3之間采用螺紋連接。
[0038]進一步,為了防止活柱在回收時發生卡阻現象,還包括彈力拉伸件19,所述彈力拉伸件19的上端與密封堵二 17的下端連接,彈力拉伸件19依次穿過油道三18、注液導柱11,彈力拉伸件19的下端通過連接件20與中間支撐座5連接。這樣有助于活柱正常回收,能夠確保該支柱的可靠運行。
[0039]彈力拉伸件19可以是彈簧,也可以使用彈力繩,由于彈力繩具有重量輕、彈力強度大、無腐蝕、無疲勞、不存在極限拉抻、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彈力拉伸件19為高強度滌綸制成的彈力繩。
[0040]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活柱2下部外圍的導向環53與柱筒I內壁密封配合,所述柱筒I上端內壁的限位環50與活柱2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柱筒I上部靠近限位環50的位置設有向柱筒I和活柱2之間進行注氣的注氣嘴54。活柱2上端通常設有手把體,注氣嘴54可以設置在手把體上,當活柱2在回收過程中發生卡阻時,通過空氣注入設備通過注氣嘴54可以向柱筒I和活柱2之間注入高壓氣體,以推動活柱2向下部運動,完成活柱2的正常回收。當設有注氣嘴54時,活柱2向外伸出時,柱筒I和活柱2之間的氣體可以由注氣嘴54向外排出,以保證活柱2的正常伸出。
[0041]工作時,通過介質注入裝置經風道一 10向注風導柱11中注入液體或氣體以推動活塞A9向上運動,進而通過活塞A將乳化液或液壓油經單向閥13、油道一 12向上部腔體壓入進入注液導柱11中,進入注液導柱11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推動固設在活柱2內腔中的密封堵二 17向上運動,進而乳化液或液壓油進入注液導柱11及活柱2的內腔中,以推動活柱2向外伸出,將活柱2升高到一定高度時,使介質注入裝置停止工作,被注入的液體或氣體會經風道一 10向外溢出,此時,單向閥13會立即關閉,防止進入上部腔體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流入下部腔體中,同時,支撐閥38是不導通的,以保證該支柱維持在一定支護高度。當需要使活柱回收時,通過手柄15向支撐閥38內部旋轉絲桿45,進而使安全套24向右滑動,帶動連通螺桿33向右運動,卸載閥閥座25向右運動,帶動卸載閥閥墊,進而進油腔和卸載閥腔連通,進油腔的乳化液或液壓油經錐臺面37流入卸載腔,進而通過出油孔28排入下部腔體中。
[0042]本實用新型優選注入氣體來推動活塞A運動,空氣作為動力源較液體作為動力源更方便、更經濟,這里的介質注入裝置優選空氣壓縮機;進入上部腔體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在注液導柱11和活柱2的內腔中運行,這樣能大大地降低進入上部腔體中乳化液或液壓油的總量,進而能大大降低該支柱的總體重量。柱筒I的下部腔體有效地增長了液壓支柱的行程,使液壓支柱能夠滿足特高行程的需求,該液壓支柱具有較強的通用性,能根據不同的高度需要靈活地調節總行程。該液壓支柱在回收時,已充入上部腔體中的乳化液或液壓油通過控制支撐閥38導通流入下部腔體中,從而能使乳化液或液壓油往復循環利用,不進行外排,有效地避免了環境的污染。
【主權項】
1.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包括柱筒(I)、活柱(2)、缸座(3),缸座(3)套裝在柱筒(I)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I)內部通過中間支撐座(5)分為上部腔體和下部腔體,所述下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注風通道的注風導柱(6),注風導柱(6)的上端伸入中間支撐座(5)中且與中間支撐座(5)密封配合,其下端插裝在柱筒(I)底端的密封堵一 (52)上;所述注風導柱(6)上套裝有活塞A(9),活塞A(9)的內孔面與注風導柱(6)的外表面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9)的外表面與下部腔體處的筒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A(9)的下部與密封堵一(52)的上部之間設有型腔(4),注風通道下端通過設置在注風導柱(6)上的多個徑向通孔一 (7)與型腔(4)連通,注風通道上端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上的風道一(10)與柱筒(I)外部連通; 所述上部腔體中心豎直地固設有帶有軸向的注油通道的注液導柱(11),注液導柱(11)下端插裝在中間支撐座(5)中且與中間支撐座(5)液密封配合;所述中間支撐座(5)的橫向上設置有閥孔,閥孔中裝配有支撐閥(38),閥孔中部與支撐閥(38)的外部留有間隙以形成環形空腔;所述注油通道的下部與環形空腔連通,環形空腔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中的油道一(12)與下部腔體連通,油道一(12)中裝配有由下向上單向導通的單向閥(13); 所述支撐閥(38)的進油孔(27)與環形空腔連通,支撐閥(38)的出油孔(28)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中的油道二(14)與下部腔體連通,支撐閥(38)內部的連通進油孔(27)與出油孔(28)之間的油路的開啟與關閉由手柄(15)控制; 所述活柱(2)套裝在上部腔體中注液導柱(11)的外側,注液導柱(11)上部固定地設有活塞B (16 ),活柱(2 )腔體內部對應所述活塞B (16 )上部的位置設有與活柱(2 )的腔體內壁固定連接的密封堵二(17),活塞B( 16)的外表面與活柱(2)的腔體內壁密封滑動配合,活塞B(16)設有連通密封堵二(17)下表面與注液通道的油道三(18);活塞A(9)以上的下部腔體之中充填有乳化液或液壓油; 所述活柱(2)下部外圍設有與柱筒(I)滑動配合的導向環(53),所述柱筒(I)上端內壁設有用于對導向環(53)進行限位的限位環(5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閥(38)包括左閥筒(22)和右閥筒(23),左閥筒(22)套接在右閥筒(23)的左端,右閥筒(23)內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安全閥腔、進油腔和卸載閥腔,安全閥腔設有與右閥筒(23)密封滑動配合的安全閥套(24),卸載閥腔設有與右閥筒(23)滑動配合的卸載閥閥座(25),進油腔和卸載閥腔之間通過設置在右閥筒(23)內部的限位凸臺(26)隔離;連通進油腔的進油孔(27)和連通卸載閥腔的出油孔(28)設在右閥筒(23)的徑向上; 安全閥套(24)由左到右依次設置有調壓螺絲(29)、彈簧座(30)、六角導向套(31)、閥針套(32)、連接螺桿(33),調壓螺絲(29)和彈簧座(30)之間裝配有安全閥彈簧(34),六角導向套(31)右端裝配有與閥針套(32)相配合的安全閥墊,閥針套(32)的軸向通孔中設有安全閥針,閥針套(32)的右端和連接螺桿(33)的左端通過安全閥套(24)內腔右部的限位凹臺(35)進行限位,安全閥套(24)外部右端和右閥筒(23)內腔中的限位凸臺(26)之間裝配有卸載閥彈簧(36),連接螺桿(33)右部設有錐臺面(37),連接螺桿(33)在錐臺面(37)右側的部分插裝在卸載閥閥座(25)中,卸載閥閥座(25)左端裝配有套裝在連接螺桿(33)外部的與限位凸臺(26)臺面相互作用以開啟或關閉進油腔與卸載腔之間通道的卸載閥閥墊,卸載閥閥座(25)右部設有固定設置在右閥筒(23)內部的壓力模塊安裝座(39); 連接螺桿(3 3 )左部設有與閥針套(3 2 )的軸向通孔連通的軸向安全閥進油油道(40 ),其右部設有軸向壓力檢測油道(41),連接螺桿(33)中部在徑向上分別設有安全閥進液孔(42)、壓力檢測進液孔(43),安全閥進液孔(42)、壓力檢測進液孔(43)分別與安全閥進油油道(40)、壓力檢測油道(41)連通; 安全閥套(24)上設有連通其內部彈簧腔和外部安全閥腔的徑向小孔,右閥筒(23)上設有與安全閥腔連通的卸荷通道(51),卸荷通道(51)通過設置在中間支撐座(5)上的油道四(59)與下部腔體連通; 壓力模塊安裝座(39)通過設置在其左端的凸部插裝在連接螺桿(33)的壓力檢測油道(41)中與連接螺桿(33)滑動配合; 壓力檢測模塊(44)裝配在壓力模塊安裝座(39)上,壓力檢測模塊(44)通過設置在壓力模塊安裝座(39)軸向上的油道與壓力檢測油道(41)通; 左閥筒(22)左端內腔中設有與其通過螺紋配合的絲桿(45),絲桿(45)右端與調壓螺絲(29)的左端相抵,絲桿(45)的左端與所述手柄(15)鉸接;右閥筒(23)右端設有螺堵(46)。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腔體上部設置有注油嘴(21),所述注油嘴(21)與油道二 (14)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活柱(2)上部的一根或多根加長桿(47),所述活柱(2)和加長桿(47)之間通過套筒(48)進行連接,活柱(2)和套筒(48)的橫向設有貫穿活柱(2)和套筒(48)的銷軸,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橫向設有貫穿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銷軸;多根加長桿(47)之間通過套筒(48)連接,相鄰加長桿(47)和套筒(48)在橫向上分別設有貫穿加長桿(47)和套筒(48)的銷軸。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二(17)上部還設有頂頭(55),所述頂頭(55)的外表面與活柱(2)的內壁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頂頭(55)由位于上部的外徑與活柱(2)的內徑相適配的蓋板(57)和位于下部的圓筒(58)組成,所述蓋板(57)的中心設有內六角通孔(56),所述圓筒(58)的下端抵在密封堵二(17)的上表面。6.根據權利要求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1)、活柱(2)、支撐閥(38)和加長桿(47)均采用納米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筒(I)和缸座(3)之間采用螺紋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還包括彈力拉伸件(19),所述彈力拉伸件(19)的上端與密封堵二(17)的下端連接,彈力拉伸件(19)依次穿過油道三(18)、注液導柱(11),彈力拉伸件(19)的下端通過連接件(20)與中間支撐座(5)連接。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拉伸件(19)為高強度滌綸制成的彈力繩。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重量輕、大行程、無排放單體液壓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柱(2)下部外圍的導向環(53)與柱筒(I)內壁密封配合,所述柱筒(I)上端內壁的限位環(50)與活柱(2)的外表面密封配合,所述柱筒(I)上部靠近限位環(50)的位置設有向柱筒 (I)和活柱(2)之間進行注氣的注氣嘴(54)。
【文檔編號】E21D15/44GK205532645SQ20152107144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1日
【發明人】武楊
【申請人】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