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下充填采礦鑿巖硐室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充填采礦的鑿巖硐室結構,屬于采礦工程鑿巖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地下充填采礦工程中,當采用階段下向垂直深孔鑿巖時,鑿巖硐室布置在鑿巖水平,鑿巖硐室中依據圍巖情況留不規則的礦柱,鑿巖設備在鑿巖硐室中向下施工垂直深炮孔。下階段礦塊回采結束后進行膠結充填,一直充填到鑿巖硐室的頂板為止。當施工到上階段礦塊的底部結構時,現在普遍采用兩種方案:一種是在下階段礦塊充填體中施工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底部結構,由于充填體強度較低,在充填體中施工礦石回采底部結構時需要對其進行人工加固,不但加大了生產組織難度、增加了生產投資,也不利于工程安全;另一種是在下階段礦塊的鑿巖水平底板水平以下施工下階段礦塊回采的鑿巖硐室,使鑿巖硐室的頂板與上階段礦塊的底板水平一致,這種結構形式雖然解決了在充填體中施工采礦底部結構的問題,但是鑿巖硐室位于鑿巖水平以下,需要施工斜坡道到達鑿巖硐室,同時鑿巖硐室內排水比較困難和麻煩。
[0003]由于采用階段下向垂直深孔鑿巖時,鑿巖硐室底板水平既為下階段礦塊回采的鑿巖水平,又是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出礦水平,因此可以考慮通過改變鑿巖硐室結構來實現鑿巖硐室的一種結構多用途之功能,從而達到降低生產組織難度,減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工程安全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地下充填礦采礦鑿巖硐室結構,這種結構能夠降低生產組織難度,減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工程安全。
[0005]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地下充填礦米礦鑿巖硐室結構,階段礦塊鑿巖硐室布置在鑿巖水平,整個鑿巖硐室在長邊方向由一個條形礦柱間隔成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在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中施工下向垂直炮孔,在礦塊下部塹溝巷道中施工上向扇形炮孔,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在下階段礦塊回采結束后為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塹溝巷道和出礦巷道。
[0007]上述地下充填礦采礦鑿巖硐室結構,所述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與塹溝巷道、出礦巷道的結構形式相同,下階段礦塊回采時,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為鑿巖硐室,上階段礦塊回采時,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分別為塹溝巷道和出礦巷道。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地下礦充填采礦鑿巖硐室的新結構,通過改進鑿巖硐室結構,實現鑿巖硐室一種結構多用途之功能,即這種鑿巖硐室既作為下階段礦塊回采的鑿巖硐室,又可作為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底部結構,上階段礦塊回采時無需重新施工底部結構,實現鑿巖硐室一種結構多用途之功能,從而達到降低生產組織難度,減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工程安全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2]圖中標記如下: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塹溝巷道3、出礦巷道4、條形礦柱5、下向垂直炮孔6、上向扇形炮孔7、下階段礦塊8、上階段礦塊9、充填體1。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實用新型所適用的礦石回采方法為階段鑿巖,階段出礦,嗣后充填采礦法。
[0014]圖中顯示,本實用新型對階段鑿巖階段出礦嗣后充填采礦方法中的鑿巖硐室進行結構改進,條形礦柱5把鑿巖硐室分成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分別為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在左鑿巖硐室I和右鑿巖硐室2中鑿下向垂直炮孔6,在礦塊下部塹溝巷道3中鑿上向扇形炮孔7。
[0015]圖中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和塹溝巷道3、出礦巷道4的結構形式相同。下階段礦塊8回采時,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為鑿巖硐室,另外有塹溝巷道
3、出礦巷道4;上階段礦塊9回采時,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就變成了上階段礦塊9回采的塹溝巷道3和出礦巷道4,實現一種結構多用途之功能。
[0016]圖中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礦石回采過程如下:
[0017]在下階段礦塊8的頂部施工鑿巖硐室為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在下階段礦塊8的底部施工塹溝巷道3和出礦巷道4。
[0018]在下階段礦塊8頂部的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中鑿下向垂直炮孔6,在下階段礦塊8下部塹溝巷道3中鑿上向扇形炮孔7。
[0019]在下向垂直炮孔6和上向扇形炮孔7中分別裝藥,然后爆破回采礦石,下階段礦塊8回采完成后充填采空區至下階段礦塊8的左鑿巖硐室1、右鑿巖硐室2的底板。當回采上階段礦塊9時,利用下階段礦塊8的左鑿巖硐室I作為上階段礦塊9的塹溝巷道3,利用下階段礦塊8的右鑿巖硐室2作為上階段礦塊9的出礦巷道4。
[0020]以上過程循環反復進行就構成了本實用新型所決定的礦石回采過程。
【主權項】
1.一種地下充填采礦鑿巖硐室結構,其特征在于:階段礦塊鑿巖硐室布置在鑿巖水平,整個鑿巖硐室在長邊方向由一個條形礦柱(5)間隔成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在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中分別有下向垂直炮孔(6),在礦塊下部塹溝巷道(3)中有上向扇形炮孔(7),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在下階段礦塊(8)回采結束后為上階段礦塊(9)回采的塹溝巷道(3)和出礦巷道(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充填采礦鑿巖硐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與塹溝巷道(3)、出礦巷道(4)的結構形式相同,下階段礦塊(8)回采時,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為鑿巖硐室,上階段礦塊(9)回采時,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分別為塹溝巷道(3)和出礦巷道(4)。
【專利摘要】一種地下充填采礦鑿巖硐室結構,屬于采礦工程鑿巖結構技術領域,用以降低生產組織難度,減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工程安全。其技術方案是:下階段礦塊回采的鑿巖硐室布置在鑿巖水平,整個鑿巖硐室在長邊方向由一個條形礦柱間隔成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兩個較小的鑿巖硐室在下階段礦塊回采結束并充填到下階段礦塊鑿巖水平后作為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塹溝巷道和出礦巷道。本實用新型可使鑿巖硐室既作為下階段礦塊回采的鑿巖硐室,又作為上階段礦塊回采的塹溝巷道和出礦巷道,上階段礦塊回采時無需施工塹溝巷道和出礦巷道,實現鑿巖硐室的一種結構多用途之功能,從而達到降低生產組織難度,減少采切工程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工程安全的目的。
【IPC分類】E21D9/14, E21F15/00
【公開號】CN205225270
【申請號】CN201521093617
【發明人】羅業民, 吳永強, 蔣文利, 孫艷秋
【申請人】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