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泄漏的控油、氣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屬于海洋石油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今世界海洋中的溢油、泄油、漏油事故,由于多種原因而有增無減,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也是嚴重的和長期的。雖然,由海上事故導致的污染僅僅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海上事故發生突然、危害程度較大,因此,必須建立海洋應急漏油應急響應體系,合理配置漏油應急環保設備和調度各方力量,以快速、高效地開展海上漏油事故的處理工作,減少由于漏油所導致的損失及對海洋的污染。
[0003]墨西哥灣海洋油氣泄漏事故的教訓很快影響到世界各國,使得人們對海底石油管線運輸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對水下油氣收集救援裝置技術的研究也有了更高的關注;同時,對泄漏油氣收集也有了更高的關注。而我國水下井口油氣收集救援的相關技術研究很少,而且,也很不完善,僅在渤海灣漏油時有過相關應用,但是,由于渤海灣海水只有60米,對于深海油氣收集救援意義不大。
[0004]目前,海洋石油開采的泄漏事故主要以海洋管道泄漏、防噴器泄漏、海底地層泄漏及采油樹泄漏為主要泄漏形式。當由以上原因發生漏油事故時,通過扣油罩扣住漏油點即可。而扣油罩僅能夠針對地裂漏油,當防噴器或者井口發生漏油時,由于現有的扣油罩無法與防噴器或者井口對接,因此,則無計可施。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當海洋油氣開采發生泄漏事故時,其不僅能夠迅速有效地扣住泄漏點;而且,通過對泄漏點處的管道進行轉接后,再通過輸油、氣管道,將泄漏的油、氣輸送至海面的工程船上,解決了由于漏油、氣所導致的損失及對海洋污染問題;為海洋石油開采工程提供了安全保證。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種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油罩、安裝在控油罩頂部的快速轉換接頭、安裝在控油罩底部的防沉擋板、安裝在安裝在防沉擋板底部的下沉結構,其中,快速轉換接頭包括:一閘板閥、安裝在閘板閥上部端口的立管、安裝在立管周圍的數個錐齒輪密封裝置、連接接在立管上的漏斗形結構、穿過漏斗形結構與快速轉換接頭相連的軟管接頭;其中,軟管接頭上設有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配合的抓握手柄。
[0008]所述控油罩包括:控油罩主體,安裝在控油罩主體上面的控油罩上部,其中,控油罩主體為方形罩體結構,控油罩上部為錐體結構。
[0009]所述錐齒輪密封裝置包括:安裝在立管底部的密封圈、錐齒輪、螺紋銷、錐齒輪座,其中,錐齒輪固定在錐齒輪座上,錐齒輪座安裝在立管上;且錐齒輪通過與螺紋銷的螺紋傳動來鎖緊軟管接頭,并通過軟管接頭與密封圈的擠壓實現密封;且該密封圈采用氫化丁晴橡膠制成。
[0010]所述閘板閥為手動,閘板閥的一側端口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一旋轉手柄連接。
[0011]所述錐齒輪密封裝置的一側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二旋轉手柄連接。
[0012]所述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一、第二旋轉手柄通過支架上設置的通孔架設在支架上,用以實現開關、密封、定位的功能。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海洋油氣開采發生泄漏事故時,其不僅能夠迅速有效地扣住泄漏點;而且,通過對泄漏點處的管道進行轉接后,再通過輸油、氣管道,將泄漏的油、氣輸送至海面的工程船上,解決了由于漏油、氣所導致的損失及對海洋污染問題;為海洋石油開采工程提供了安全保證。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快速轉換接頭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發明快速轉換接頭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發明閘板閥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9]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0020]1.快速轉換接頭、2.控油罩上部、3.控油罩主體、4.防沉擋板、5.下沉結構、6.吸油管、7.輸油管、8.吸油栗、9.油輪、10.控制閥門、11.錐齒輪密封裝置、12.軟管接頭、13.閘板閥、14.漏斗形結構、15.立管、16.支架、17.旋轉手柄、18.旋轉手柄、19.密封圈、20.錐齒輪、21螺紋銷、22.抓握手柄、23.錐齒輪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一控油罩、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控油罩頂部的快速轉換接頭1、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控油罩底部的防沉擋板4、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安裝在防沉擋板4底部的下沉結構5,其中,
[0022]如圖2—圖4所示,快速轉換接頭I包括:一閘板閥13、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閘板閥13上部端口的立管、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立管周圍的數個錐齒輪密封裝置11 (本實施例為四個)、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在立管15上的漏斗形結構14、穿過漏斗形結構14與快速轉換接頭I相連的軟管接頭12,其中,位于頂部的漏斗形結構14能夠更加方便軟管接頭12與快速轉換接頭I的準確對接。軟管接頭12上設有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配合的抓握手柄22,用以實現軟管接頭12的下放。
[0023]上述控油罩包括:控油罩主體3,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控油罩主體3上面的控油罩上部2,其中,控油罩主體3為方形罩體結構,控油罩上部2為錐體結構。
[0024]上述錐齒輪密封裝置11包括:安裝在立管15底部的密封圈19、錐齒輪20、螺紋銷21 (每個錐齒輪配一個)、錐齒輪座23,其中,四個錐齒輪20分別固定在錐齒輪座23上,錐齒輪座23安裝在立管15上,且錐齒輪20通過與螺紋銷21的螺紋傳動來鎖緊軟管接頭12,并通過軟管接頭12與密封圈19的擠壓實現密封;密封圈19采用氫化丁晴橡膠制成。
[0025]上述閘板閥13為手動,閘板閥13的一側端口采用螺栓連接方式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旋轉手柄18連接。
[0026]上述錐齒輪密封裝置11的一側,采用螺栓連接方式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旋轉手柄17連接。
[0027]上述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旋轉手柄(17,18)通過支架16上設置的通孔架設在支架16上,用以實現開關、密封、定位的功能。
[0028]如圖5所示,使用時,通過吊裝裝置將本發明下放至海底的指定漏油點,通過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旋轉手柄17,帶動四個方向的錐齒輪20轉動,從而,并帶動軟管接頭12下移,擠壓密封圈19實現密封,然后,通過螺紋銷21實現軟管接頭12的定位,從而,保證了泄漏原油由下到上依次通過手動閘板閥13、軟管接頭12及軟管轉接到船上的油輪上,最后,將海底漏油經吸油管流入油船上的吸油栗內。
[0029]上述手柄、吸油栗為現有技術,未作說明的技術為現有技術,故,不再贅述。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油罩、安裝在控油罩頂部的快速轉換接頭、安裝在控油罩底部的防沉擋板、安裝在安裝在防沉擋板底部的下沉結構,其中,快速轉換接頭包括:一閘板閥、安裝在閘板閥上部端口的立管、安裝在立管周圍的數個錐齒輪密封裝置、連接接在立管上的漏斗形結構、穿過漏斗形結構與快速轉換接頭相連的軟管接頭;其中,軟管接頭上設有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配合的抓握手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油罩包括:控油罩主體,安裝在控油罩主體上面的控油罩上部,其中,控油罩主體為方形罩體結構,控油罩上部為錐體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齒輪密封裝置包括:安裝在立管底部的密封圈、錐齒輪、螺紋銷、錐齒輪座,其中,錐齒輪固定在錐齒輪座上,錐齒輪座安裝在立管上;且錐齒輪通過與螺紋銷的螺紋傳動來鎖緊軟管接頭,并通過軟管接頭與密封圈的擠壓實現密封;且該密封圈采用氫化丁晴橡膠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閘板閥為手動,閘板閥的一側端口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一旋轉手柄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錐齒輪密封裝置的一側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二旋轉手柄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機器人機械手的第一、第二旋轉手柄通過支架上設置的通孔架設在支架上,用以實現開關、密封、定位的功能。
【專利摘要】一種水下井口油、氣的收集轉接裝置,包括:一控油罩、安裝在控油罩頂部的快速轉換接頭、安裝在控油罩底部的防沉擋板、安裝在防沉擋板底部的下沉結構,其中,快速轉換接頭包括:一閘板閥、安裝在閘板閥上部端口的立管、安裝在立管周圍的數個錐齒輪密封裝置、連接在立管上的漏斗形結構、穿過漏斗形結構與快速轉換接頭相連的軟管接頭;其中,軟管接頭上設有與水下機器人機械手配合的抓握手柄。當發生泄漏事故時,本發明不僅能夠迅速有效地扣住泄漏點;而且,通過對泄漏點處的管道進行轉接后,再通過輸油、氣管道,將泄漏的油、氣輸送至海面的工程船上,解決了由于漏油、氣所導致的損失及對海洋污染問題;為海洋石油開采工程提供了安全保證。
【IPC分類】E21B33/038, E21B33/035
【公開號】CN105041257
【申請號】CN201510333411
【發明人】李志剛, 尹漢軍, 王立權, 尚憲朝, 張嵐, 姜瑛, 李春生, 陳祥余, 邢曉冬, 彭小佳, 李麗娜, 何寧強, 鐘朝廷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