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桿式抽油機井除垢清蠟器換向機構。
為清除抽油機井井管內壁和抽油桿上的積蠟與污垢,近年來出現了機械清蠟裝置,如中國專利ZL93244097.5公開的《抽油井自動清蠟器》就是由分別接裝于抽油井井管結蠟區上、下端的上換向管和下換向管和卡抱抽油桿、可隨抽油桿的運動在上、下換向管之間,抽油管內往復步進刮蠟、除垢的機械式自動清蠟器。這種機械清蠟器設計精巧,安裝方便,又不需自備動力,在抽油機作業的同時不間斷地刮蠟除垢,效果明顯。但產品在使用中發現,由于抽油管的橢圓度不一,加之清蠟梭換向機構中的換向齒齒形設計不盡合理,不能很好地適應抽油管內徑的變化,因而可能出現滑齒、卡滯現象。影響清蠟效果。另外,當清蠟梭在行進中,一半進入上,下換向管內腔時,由于只有部分換向齒作用于換向管內腔壁,此時如抽油桿反向運動,進入換向管內腔的換向齒容易打滑,而出現反向齒,使清蠟梭卡死,不能正常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機構,以克服清蠟器容易打滑卡滯的缺陷。
為此而設計的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仍由分別按裝在抽油井管結蠟區上、下端的上換向管、下換向管和卡抱抽油機抽油桿,可隨抽油桿的運動在上、下換向管下換向管之間、抽油管內往復步刮蠟除垢的清蠟梭組成,但清蠟梭換向機構中的換向齒的齒形是一側平直,一側為低、中、高三個子齒的鍥形,其中低、中兩個子齒為直角形齒,中子齒齒尖位于換向齒中心線上,低子齒齒尖距中心線0.9至1.1毫米。
本實用新型由于改變了換向齒的齒形,因而能在較大范圍內適應抽油機井油管內徑的變化,保證清蠟器正常工作。
為了避免換向齒在上、下換向管內因打滑而反齒使清蠟梭卡死,本實用新型的上換向管和下換向管內腔鍥壁上有深度為0.5毫米的環形等腰三角形防滑溝槽。
為了增強換向齒轉軸的抗沖擊能力,保證本實用新型的正常運行。本實用新型換向齒的轉軸孔和轉軸安裝孔及轉軸直徑的公稱尺寸為Φ2.3至2.6毫米。
為提高換向齒的鍥壁能力,可使換向齒的兩側面向齒尖傾斜。
以下結合附圖實例描述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換向齒的齒形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換向管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換向管的示意圖。
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的清蠟梭換向齒的齒形是一側平直,一側為低子齒4、中子齒7、高子齒8三個子齒的鍥形,其中低子齒4和中子齒7為直角形齒,中子齒7齒夾6位于換向齒中心線3上,低子齒4齒夾5與中心線3的距離為0.9至1.1毫米。換向齒轉軸孔2和轉軸1直徑的公稱尺寸為Φ2.3至Φ2.6毫米。換抽齒兩側面9向齒尖傾斜。
如圖3、圖4所示,上、下換向管內腔鍥壁10上有深度為0.5毫米的環形等腰三角形防滑溝槽11。
權利要求1.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裝置,由分別接在抽油管結蠟區上,下兩端的上換向管,下換向管和卡抱抽油機抽油桿,可隨抽油桿的運動在上、下換向管之間、抽油管內往復步進刮蠟除垢的清蠟梭上的換向齒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清蠟梭上的換向齒的齒形是一側平直、一側為低、中、高三個子齒的鍥形,其中低、中兩個子齒為直角形齒,中子齒齒尖位于換向齒中心線上,低子齒齒尖距換向齒中心線0.9至1.1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上換向管和下換向管內腔鍥壁上有深度為0.5毫米的環形等腰三角形防滑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換向齒的轉軸和轉軸安裝孔及轉軸直徑的公稱尺寸為Φ2.3至2.6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桿式抽油機井自動清蠟器換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換向齒的兩側面向齒尖傾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有桿式抽油機井的除垢清蠟裝置,其特點是在現有清蠟器的基礎上,將換向齒的齒形設計成一側平直,一側為低、中、高三個子齒的鍥形,低、中子齒為直角形齒,中子齒齒尖位于換向齒中心線上,低子齒齒尖距中心線0.9至1.1毫米,同時,將換向齒轉軸加粗為Φ.2.3至2.6毫米,并在上、下換向管內腔鍥壁上加工上深度為0.5毫米的環形等腰三角形防滑溝槽,使本實用新型更能適應井管內徑的變化,防止清蠟梭在運行和換向時打滑,卡滯及掉齒,保證正常工作。
文檔編號E21B37/00GK2371335SQ9824174
公開日2000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28日
發明者王志剛 申請人: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