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引流管(1)上安裝有換能器(2),換能器(2)與引流管(1)圓周上加工有若干均布的導線槽(13);導線(3)從引流管(1)導線槽(13)中穿過,換能器(2)與引流管(1)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B(12);密封塞(4)、滑環接頭(6)安裝在接頭(5)上,滑環接頭(6)右端安裝有滑環(7);導線(3)通過密封塞(4)及內部導線連接到滑環(7)上;接頭(5)上加工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A(11);內管(8)、外管(10)安裝在配水器主體,內管(8)外圓與外管(10)內孔之間為環形通道(9)。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油田井下儀器導線引入結構,尤其是集流式智能配水器導線引入結構。
【專利說明】
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開采用井下儀器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技術背景
[0002]智能注水器是油田井下智能管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數字化油田井下儀器發展的主要方向。即在一個注水器本體上集成有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控閥等部件,實現井下參數的長期實時監測、分層注水量調節、驗封等功能,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實現地面儀器與井下智能注水器的全雙工通訊。成組的智能注水器即可實現全井參數的測試和調節。目前的智能管柱多沿用傳統的非集流、遞減法流量測試方式,存在測試精度差、不直觀、累積誤差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以克服以上不足, 適用于油田井下儀器導線引入結構,尤其是集流式智能配水器導線引入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包括引流管、換能器、導線、密封塞、接頭、滑環接頭、滑環、內管、 環形通道、外管、過流通道A、過流通道B和導線槽,引流管上安裝有換能器,換能器與引流管圓周上加工有若干均布的導線槽;導線從引流管導線槽中穿過,換能器與引流管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B;密封塞、滑環接頭安裝在接頭上,滑環接頭右端安裝有滑環;導線通過密封塞及內部導線連接到滑環上;接頭上加工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A;內管、外管安裝在配水器主體,內管外圓與外管內孔之間為環形通道。
[0005]上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中:所述的換能器引線及其它導線表皮絕緣層為整體型氟塑料管。[〇〇〇6]上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中:所述的導線槽外側焊接有蓋板。
[0007]上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中:所述的滑環可用其它類型同軸插頭座替代。
[0008]上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中:所述的滑環接頭上加工有過渡倒角。
[0009]本實用新型在接頭擰入外管的過程中,既完成了滑環與配水器主體配件的電氣連接,又完成了內管、過流通道A、過流通道B的貫通。密封塞和滑環接頭上的密封圈用于保護滑環和配水器主體內部器件(如電機)的絕緣性和安全,接頭上的密封圈用于保證內管、過流通道A、過流通道B與外界的隔離。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〇〇11](1)通過引流管、過流通道AB流向注水閥門的水量,即為注入地層的水量,可由換能器直接測得,測試精度高、累積誤差小,集流測試方式尤其對小流量測試優勢更為明顯; [〇〇12](2)在接頭上加工密封塞孔、過流通道A和滑環接頭,既保證了滑環、配水器主體內部器件(如電機)的安全性和電氣連接性能,又保證了集流測試流量通道的形成和暢通。【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導線引入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A-A視圖,
[0015]圖3是圖1的B-B視圖。
[0016]圖中標記:1、引流管,2、換能器,3、導線,4、密封塞,5、接頭,6、滑環接頭,7、滑環, 8、內管,9、環形通道,10、外管,11、過流通道A,12、過流通道B,13、導線槽。[〇〇17]圖1中箭頭表示水流動方向。【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19]參見圖1-3,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包括引流管1、換能器2、導線3、密封塞4、接頭5、滑環接頭6、滑環7、內管8、環形通道9、外管10、過流通道All、過流通道B12和導線槽13,引流管1上安裝有換能器2,換能器2與引流管1圓周上加工有若干均布的導線槽13; 導線3從引流管1導線槽13中穿過,換能器2與引流管1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B12;密封塞4、 滑環接頭6安裝在接頭5上,滑環接頭6右端安裝有滑環7;導線3通過密封塞4及內部導線(圖 1中未標注)連接到滑環7上;接頭5上加工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All;內管8、外管10安裝在配水器主體(圖1中未示意),內管8外圓與外管10內孔之間為環形通道9。
[0020]所述的換能器2引線及其它導線3表皮絕緣層為整體型氟塑料管,可承受外界高壓。
[0021]所述的導線槽13外側焊接有蓋板(圖1中未標注)以保護上下井過程中導線3不被剮蹭損壞。
[0022]所述的滑環7可用其它類型同軸插頭座替代。
[0023]所述的滑環接頭6上加工有過渡倒角,引導水流平穩地從過流通道All流入環形通道9。
[0024]本實用新型在接頭5擰入外管10的過程中,既完成了滑環7與配水器主體配件(圖1 中未示意)的電氣連接,又完成了內管8、過流通道All、過流通道B12的貫通。密封塞4和滑環接頭6上的密封圈用于保護滑環7和配水器主體內部器件(如電機)的絕緣性和安全,接頭5 上的密封圈用于保證內管8、過流通道All、過流通道B12與外界的隔離。[〇〇2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〇〇26](1)通過引流管、過流通道AB流向注水閥門的水量,即為注入地層的水量,可由換能器直接測得,測試精度高、累積誤差小,集流測試方式尤其對小流量測試優勢更為明顯; [〇〇27](2 )在接頭上加工密封塞孔、過流通道A和滑環接頭,既保證了滑環、配水器主體內部器件(如電機)的安全性和電氣連接性能,又保證了集流測試流量通道的形成和暢通。 [〇〇28]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油田井下儀器導線引入結構,尤其是集流式智能配水器導線引入結構。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換能器(2)、導線 (3)、密封塞(4)、接頭(5)、滑環接頭(6)、滑環(7)、內管(8)、環形通道(9)、外管(10)、過流通 道A( 11)、過流通道B( 12)和導線槽(13),引流管(1)上安裝有換能器(2),換能器(2)與引流 管(1)圓周上加工有若干均布的導線槽(13);導線(3)從引流管(1)導線槽(13)中穿過,換能 器(2)與引流管(1)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B(12);密封塞(4)、滑環接頭(6)安裝在接頭(5) 上,滑環接頭(6)右端安裝有滑環(7);導線(3)通過密封塞(4)及內部導線連接到滑環(7) 上;接頭(5)上加工有圓周均布的過流通道A(ll);內管(8)、外管(10)安裝在配水器主體,內 管(8)外圓與外管(10)內孔之間為環形通道(9)。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能器 (2)引線及其它導線(3)表皮絕緣層為整體型氟塑料管。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線槽 (13)外側焊接有蓋板。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環(7) 可用其它類型同軸插頭座替代。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過流通道的導線引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環接頭 (6)上加工有過渡倒角。
【文檔編號】E21B43/20GK205714140SQ20162057811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楊華, 羅平
【申請人】貴州天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