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液注漿地基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共設施建筑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液注漿地基結構。地基中挖有注漿池,注漿池內插入注漿管,注漿管設置有內管和外管,注漿管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外管口和內管口,內管口設置在注漿管的側壁上,內管口與內管相連通,外管口直接通入注漿池內,外管口上設置有混合腔,內管和外管分別與混合腔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成本較低,止水性較好,地基強度較大,漿液混合方式容易控制等特點。
【專利說明】雙液注漿地基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公共設施建筑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液注漿地基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雙液注漿地基是以改良土壤為目的,一方面增加土質的強度,另一方面又可以達到止水堵漏的效果。針對各種復雜的地層,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需要注入各種類型的注漿材料,就必須采用多種注漿工法,才能達到設計要求及預想的改良效果。雖然以改良土壤的強度和止水性能是地基處理的主要目的,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而陷入困境。對于我們來說,地質改良的效果是第一位的,為使地層保持自然狀態,僅僅使用水和土來達到改良效果是我們今后的研究方向。由于漿液混合方式和注漿的方向性可隨時調節,注漿材料的凝膠時間可以從瞬結到緩結,配比可任意搭配,以及能夠實現定向、定量、定壓注漿施工。懸濁液型及溶液型的漿液,能夠解決不同地質條件的地基處理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止水性較差,地基強度較小,漿液混合方式不易控制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成本較低,止水性較好,地基強度較大,漿液混合方式容易控制的雙液注漿地基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地基中挖有注漿池,注漿池內插入注漿管,注漿管設置有內管和外管,注漿管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外管口和內管口,內管口設置在注漿管的側壁上,內管口與內管相連通,外管口直接通入注漿池內,外管口上設置有混合腔,內管和外管分別與混合腔相連。混合腔內將外管和內管中流動的單一液體進行混合,混合液體的混合比例可在內管和外管上進行流量調節。
[0005]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成本較低,止水性較好,地基強度較大,漿液混合方式容易控制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08]實施例1:地基中挖有注漿池4,注漿池4內插入注漿管,注漿管設置有內管2和外管I,注漿管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外管口 5和內管口 6,內管口 6設置在注漿管的側壁上,內管口 6與內管2相連通,外管口 5直接通入注漿池4內,外管口 5上設置有混合腔3,內管2和外管I分別與混合腔3相連(如圖1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液注漿地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中挖有注漿池(4),注漿池(4)內插入注漿管,注漿管設置有內管(2)和外管(I),注漿管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外管口(5)和內管口(6),內管口(6)設置在注漿管的側壁上,內管口(6)與內管⑵相連通,外管口(5)直接通入注漿池(4)內,外管口(5)上設置有混合腔(3),內管(2)和外管(I)分別與混合腔(3)相連。
【文檔編號】E02D3/12GK204040019SQ201420502755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陳春來, 張朝成, 梁旭, 董寧, 何成春, 盧森, 鄭慶漢, 余劍英, 蔣吉清 申請人: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新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市市政設施監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