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后澆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澆帶,該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鋼板骨架組合體包括鋼筋骨架鋼絲網和止水鋼板,鋼筋骨架鋼絲網包括鋼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鋼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鋼絲網,鋼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兩個沿后澆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橫撐以及多個與橫撐垂直固定連接的豎撐,止水鋼板的兩側分別固定有鋼筋骨架鋼絲網,鋼板骨架組合體通過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結構鋼筋,側向防滲漏墊塊固定于結構鋼筋并且布置于結構鋼筋與墊層之間。本方案的模板支撐牢固且不易發生漲模及漏漿,從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鑿漲模混凝土而帶來的損失。而且,本方案施工工序簡單,能夠提高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易保證且經濟效益良好。
【專利說明】一種后澆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后澆帶。
【背景技術】
[0002]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
[0003]目前,傳統的后澆帶模板是木模板。首先需要將模板加工成槽齒狀,以便讓板內上下縱向鋼筋通過;然后要將模板沿后澆帶的方向進行拼接;最后用后澆帶寬度的木方作為橫撐撐在后澆帶兩側的模板上,以抵擋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的側壓力。在后澆帶中一般都存在著具有止水措施的止水鋼板,模板必須斷成上下兩塊。因此,采用傳統的支模方式時,由于木模板支撐不牢固,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拆模困難、容易漲模和漏漿的缺點,后期需拆模清理及剔鑿漲模混凝土,導致施工過程中的損失。并且,如果底部為基礎墊層就沒有操作空間,施工難度較大,質量也難以保證。
[0004]因此,如何克服后澆帶模板漲模及漏漿的缺點,并且避免拆模清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后澆帶,可以克服后澆帶模板漲模及漏漿的缺點,并且避免拆模清理。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后澆帶,所述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所述鋼板骨架組合體包括鋼筋骨架鋼絲網和止水鋼板,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包括鋼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鋼絲網,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兩個沿所述后澆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橫撐以及多個與所述橫撐垂直固定連接的豎撐,所述止水鋼板的兩側分別通過第一定位筋焊接固定有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所述鋼板骨架組合體通過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結構鋼筋,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固定于所述結構鋼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結構鋼筋與墊層之間。
[0007]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包括兩個所述橫撐,兩個所述橫撐平行布置且兩個所述橫撐的間距等于所述后澆帶上下兩層所述結構鋼筋間距減去所述止水鋼板的厚度后的一半。
[0008]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橫撐和所述豎撐均采用直徑為10mm?12mm的三級鋼,每兩個所述豎撐之間的距離為400mm?700mm。
[0009]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鋼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兩層所述鋼絲網。
[0010]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與所述止水鋼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的頂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鋼板,所述第一定位筋采用直徑為6mm?8mm的三級鋼,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的兩側均設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筋,且每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筋的間距為500mm?800mm。
[0011]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第二定位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鋼板的邊緣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結構鋼筋,所述止水鋼板的兩側邊緣均連接有多個所述第二定位筋,且每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筋的間距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采用直徑為8mm的三級鋼。
[0012]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內部設置有加強鋼筋,所述加強鋼筋纏繞有用于與所述結構鋼筋固定的綁扎絲且所述綁扎絲的兩端伸出于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
[0013]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多條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每條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的長度為500mm。
[0014]優選地,在上述后澆帶中,所述加強鋼筋采用直徑為6mm的三級鋼,所述綁扎絲伸出于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的長度大于150_。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即本方案采用鋼板骨架組合體來作為后澆帶的模板,通過第二定位筋固定于結構鋼筋,鋼板骨架組合體可以為后澆帶提供牢固的支撐,并且在結構鋼筋和墊層之間設置有側向防滲漏墊塊,避免了澆注時的側向滲漏。與現有技術中的木模板相比較,本方案的模板支撐牢固且不易發生漲模及漏漿,從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及剔鑿漲模混凝土而帶來的損失。由于止水鋼板和鋼筋骨架鋼絲網以及側向防滲漏墊塊可以在綁扎鋼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簡單,能夠提高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易保證且經濟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澆帶可以應用于防水底板、頂板、剪力墻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鋼筋骨架鋼絲網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鋼板骨架組合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的俯視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的截面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后澆帶結構示意圖;
[0022]圖1至圖5中:
[0023]鋼筋骨架鋼絲網-1、第一定位筋_2、止水鋼板-3、側向防滲漏墊塊-4、第二定位筋-5、方木支撐_6、方木條-7、第一結構鋼筋-8、第二結構鋼筋-9、橫撐-11、豎撐-12、鋼絲網-13、綁扎絲-41、加強鋼筋-42。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照圖1至圖5,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鋼筋骨架鋼絲網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鋼板骨架組合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的截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方案中的后澆帶結構示意圖。
[0026]在一種具體實施例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后澆帶,該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4,其中,鋼板骨架組合體包括鋼筋骨架鋼絲網1和止水鋼板3 ;鋼筋骨架鋼絲網1作為后澆帶兩側的模板,包括鋼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鋼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鋼絲網13,鋼筋焊接支架則包括至少兩個沿后澆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橫撐11以及多個與橫撐11垂直固定連接的豎撐12,以作為鋼筋骨架并提供良好支撐。止水鋼板3的兩側分別通過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鋼筋骨架鋼絲網1,鋼板骨架組合體通過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結構鋼筋,側向防滲漏墊塊4固定于結構鋼筋并且布置于結構鋼筋與墊層之間。
[0027]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澆帶施工之前,首先要制作鋼筋骨架鋼絲網1,具體包括鋼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在鋼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鋼絲網13,其中,鋼筋焊接支架包括橫撐11和豎撐12,橫撐11沿后澆帶的長度方向布置,其作用為連接多個豎撐12以提供支撐,豎撐12并排連接于橫撐11之間,主要用于支撐豎向的壓力。為了簡化結構,優選地,本方案中的鋼筋焊接支架包括兩個平行布置的橫撐11。由于止水鋼板3的兩側均連接有鋼筋骨架鋼絲網1,因此,兩個橫撐11的間距等于后澆帶上下兩層結構鋼筋間距減去止水鋼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另外,橫撐11及豎撐12的鋼筋型號及間距可以根據板或墻的厚度進行適當調整,優選地,本實施例方案中的橫撐11和豎撐12均采用直徑為10mm?12mm的三級鋼,每兩個豎撐12之間的距離為400mm?700mm。
[0028]為了增加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強度,優選地,本方案在焊接好鋼筋焊接支架后在其外周包裹兩層以上的鋼絲網13,更優選地,本方案選用高強度鋼絲網。
[0029]需要說明的是,鋼筋骨架鋼絲網1焊接完成后再與止水鋼板3進行固定。優選地,本方案將鋼筋骨架鋼絲網1與止水鋼板3垂直布置,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端部,具體可以為焊接或綁扎固定;第一定位筋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鋼板3。第一定位筋2可采用直徑為6mm?8mm的三級鋼,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兩側均設有多個第一定位筋2,如圖2所示,止水鋼板3上下兩側的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兩側均設有第一定位筋2,圖2為鋼板骨架組合體的截面圖,截面圖顯示出了四個位置的第一定位筋2呈菱形布置,即兩側交叉布置。具體的,鋼筋骨架鋼絲網1每側的多個第一定位筋2并排布置,每相鄰兩個第一定位筋2的間距根據板(墻)厚度可選為500mm?800mm。
[0030]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在后澆帶施工前需要根據板的保護層厚度預制側向防滲漏墊塊4,該側向防滲漏墊塊4具體可以為細石混凝土墊塊。優選地,本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內部設置有加強鋼筋42,以防墊塊斷裂。加強鋼筋42纏繞有用于與結構鋼筋固定的綁扎絲41,且綁扎絲41的兩端伸出于側向防滲漏墊塊4,以便于與結構鋼筋綁扎固定。
[0031]請參照圖3和圖4,具體的,本實施例方案中的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截面為等腰梯形,梯形上底寬度為40mm,下底寬度為60mm,梯形的高為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當然也可以根據后澆帶具體尺寸選擇其他尺寸大小。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內部預埋一根直徑為6mm的三級鋼,并用一股22號綁扎絲(4根綁扎絲擰在一起)纏繞,且綁扎絲41兩端均伸出于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長度大于150mm,方便用綁扎絲41固定墊塊。如圖3所示,每個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兩端及中間位置各留一股綁扎絲41,如此可以牢固綁扎。
[0032]由于側向防滲漏墊塊4需要放置于結構鋼筋和墊層之間,因此,為了便于搬運和放置,優選地,本方案中在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多條側向防滲漏墊塊4,多條側向防滲漏墊塊4可以組成一個整體的側向防滲漏墊塊4,每條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長度為500_,這樣可以方便搬運。另外,為了提高強度和可靠性,同時還為了保證后澆帶施工中的安全,優選地,本方案中的細石混凝土墊塊所用的細石混凝土比結構混凝土高一等級。
[0033]圖4為本方案中的后澆帶在防水板中的應用詳圖。在板底的第一結構鋼筋8綁扎完成后,將預制好的側向防滲漏墊塊4墊置在后澆帶兩側并與第一結構鋼筋8綁扎固定,然后再用第二定位筋5將鋼板骨架組合體進行固定,后澆帶頂部的第二結構鋼筋9則固定設置有方木支撐6和方木條7以承受側向壓力,防止漏漿。具體的,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止水鋼板3的邊緣,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結構鋼筋8,第二定位筋5可以與第一結構鋼筋8綁扎固定。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提高固定可靠性,本方案將第二定位筋5連接于后澆帶下方的與鋼板骨架組合體垂直布置的第一結構鋼筋8,這樣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側向壓力。具體的,本方案中的止水鋼板3的兩側邊緣均連接有多個并排布置的第二定位筋5,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徑為8mm的三級鋼,且每相鄰兩個第二定位筋5的間距根據板(墻)厚度可以選為50Ctam?800臟。
[0034]本方案提供的后澆帶的施工過程如下:
[0035]首先根據板(墻)厚度制作鋼筋焊接支架,再用雙層以上高強度鋼絲網包裹鋼筋焊接支架,然后,通過第一定位筋2將做好的鋼筋骨架鋼絲網1焊接固定在止水鋼板3的兩偵t對于剪力墻,在后澆帶部位結構鋼筋綁扎完成后,放入止水鋼板3與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組合體,然后用第二定位筋5將止水鋼板3與剪力墻鋼筋固定(第二定位筋5與止水鋼板3焊接,與結構鋼筋綁扎),內外層鋼筋與模板之間則用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木條與模板固定,防止漏漿;對于防水底板(地下室頂板),在板底鋼筋綁扎完成后,先將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預制細石混凝土墊塊沿后澆帶連續墊置并與板底的第一結構鋼筋8綁扎固定,然后將止水鋼板3與鋼筋骨架鋼絲網1的組合體與板底的第一結構鋼筋8用第二定位筋5固定(第二定位筋5與止水鋼板3焊接,與第一結構鋼筋8綁扎),然后再綁扎防水板上層的第二結構鋼筋9。
[003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后澆帶是一種新型的免清理鋼板止水后澆帶,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4,即本方案采用鋼板骨架組合體來作為后澆帶的模板,通過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結構鋼筋,鋼板骨架組合體可以為后澆帶提供牢固的支撐,并且在結構鋼筋和墊層之間設置有側向防滲漏墊塊4,避免了澆注時的側向滲漏。與現有技術中的木模板相比較,本方案的模板支撐牢固且不易發生漲模及漏漿,從而避免了后期拆模清理、剔鑿漲模混凝土以及拆模困難而帶來的損失。由于止水鋼板3和鋼筋骨架鋼絲網1以及側向防滲漏墊塊4可以在綁扎鋼筋之前制作好,所以,本方案施工工序簡單,能夠提高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易保證且經濟效益良好。本方案提供的后澆帶可以應用于防水底板、頂板、剪力墻中。
[003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澆帶的兩側均設置有鋼板骨架組合體和側向防滲漏墊塊(4),所述鋼板骨架組合體包括鋼筋骨架鋼絲網(I)和止水鋼板(3),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I)包括鋼筋焊接支架以及包裹于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外周的鋼絲網(13),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包括至少兩個沿所述后澆帶的長度方向布置的橫撐(11)以及多個與所述橫撐(11)垂直固定連接的豎撐(12),所述止水鋼板(3)的兩側分別通過第一定位筋(2)焊接固定有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I),所述鋼板骨架組合體通過第二定位筋(5)固定于結構鋼筋,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4)固定于所述結構鋼筋并且布置于所述結構鋼筋與墊層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焊接支架包括兩個所述橫撐(11),兩個所述橫撐(11)平行布置且兩個所述橫撐(11)的間距等于所述后澆帶上下兩層所述結構鋼筋間距減去所述止水鋼板(3)的厚度后的一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撐(11)和所述豎撐(12)均采用直徑為1mm?12mm的三級鋼,每兩個所述豎撐(12)之間的距離為400mm?7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焊接支架的外周包裹有至少兩層所述鋼絲網(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I)與所述止水鋼板(3)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定位筋(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I)的頂端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鋼板(3),所述第一定位筋(2)采用直徑為6_?8_的三級鋼,所述鋼筋骨架鋼絲網(I)的兩側均設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筋(2),且每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定位筋⑵的間距為50Ctam?800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筋(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止水鋼板(3)的邊緣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結構鋼筋,所述止水鋼板(3)的兩側邊緣均連接有多個所述第二定位筋(5),且每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定位筋(5)的間距為500mm?800mm,所述第二定位筋(5)采用直徑為8mm的三級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4)內部設置有加強鋼筋(42),所述加強鋼筋(42)纏繞有用于與所述結構鋼筋固定的綁扎絲(41)且所述綁扎絲(41)的兩端伸出于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每條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長度為500mmo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后澆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鋼筋(42)采用直徑為6mm的三級鋼,所述綁扎絲(41)伸出于所述側向防滲漏墊塊(4)的長度大于150mm。
【文檔編號】E02D29/16GK204059419SQ20142047251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伊廷成, 高仁迎, 姚洪濤 申請人:山東萊鋼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