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所述組裝基礎包括: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所述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直接連接,連接點至少為1個。本實用新型具有可靠性好、成本低、安全、安裝效率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用于通信基站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現有的一體化通信基站的建設過程中,基站底部的預制鋼筋混凝土配重地梁或配重塊均是自成一體的,各自相對獨立的,故而需要有足夠剛度及強度的鋼結構框架將各配重地梁或配重塊連接起來,這種技術方案具有諸多不足,如:
[0003]1、連接緊固件多,結構復雜,制造、安裝麻煩,工程人員易漏掉部分位置的安裝,從而造成連接不可靠,易形成安全隱患;
[0004]2、多根獨立地梁相對于墊層的接觸面積有限,對地面的壓強較大且不均勻,對場地的適應性差;
[0005]3、連接各配重地梁的鋼結構框架重量大,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較高,與國家節能環保的社會發展方向相悖,浪費資源。
[0006]因此,怎樣提供一款可靠、低成本、組裝快捷、安全的通信基站基礎是通信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靠性好、成本低、安全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9]一種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所述組裝基礎包括:
[0010]第一配重模塊;
[0011]第二配重模塊,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直接連接,連接點至少為I個。
[0012]根據上述的組裝基礎,優選地,所述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
[0013]榫頭,所述榫頭成型于所述第一配重模塊上;且榫頭的頭部尺寸大于其頸部尺寸;
[0014]榫槽,所述榫槽成型于所述第二配重模塊上,且榫槽的頭部尺寸大于其頸部尺寸,并與所述榫頭相匹配。
[0015]根據上述的組裝基礎,優選地,所述第一配重模塊整體成為榫頭,所述第二配重模塊的內部具有與該榫頭匹配的榫槽,當連接點為多個是,在同一配重模塊上有可能榫頭和榫槽同時出現。
[0016]根據上述的組裝基礎,優選地,所述榫頭、榫槽都有一定的配合錐度,所述榫槽的形狀與錐度分別與榫頭的形狀和錐度匹配。
[0017]根據上述的組裝基礎,優選地,所述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
[0018]第一法蘭,所述第一法蘭設置在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具有的凸起的一端;
[0019]第二法蘭,所述第二法蘭設置在所述第二配重模塊具有的凸起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法蘭相匹配。
[0020]根據上述的組裝基礎,優選地,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為平板結構。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0022]1、僅使用兩個配重模塊,大大簡化了復雜度,制造和安裝便捷、快速,契合了目前通信基站快速建站的需求,顯著地提高了安裝效率;
[0023]兩個配重模塊通過自身的連接結構直接連接,無需其它連接結構,使用部件少,顯著地提高了安裝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有力地保證了基站的通信質量及通信塔桅的安全(抗傾覆);
[0024]采用具有一定錐度且相互匹配的榫頭、榫槽的連接結構,進一步地提高了兩個配重模塊間(可拆卸)固定連接的可靠性;
[0025]2、兩個配重模塊(如平板結構)與地面貼合,增加了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通信基站安裝位置的適應性;
[0026]3、配重模塊采用預制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減少了鋼材的大量使用,顯著地降低了成本,且制造方便、快捷,符合現代社會所倡導的節能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將變得更易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這些附圖僅僅用于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并非意在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制。圖中:
[0028]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2的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
[0029]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的流程圖;
[0030]圖3是圖1的俯視圖;
[0031 ] 圖4是根據圖1的A-A圖;
[0032]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
[0033]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
[0034]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圖1-6和以下說明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可選實施方式以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如何實施和再現本實用新型。為了教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已簡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規方面。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源自這些實施方式的變型或替換將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下述特征能夠以各種方式組合以形成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變型。由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選實施方式,而僅由權利要求和它們的等同物限定。
[0036]實施例1:
[0037]圖1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所述組裝基礎包括:
[0038]第一配重模塊11;
[0039]第二配重模塊21,所述第一配重模塊11及第二配重模塊21采用鋼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直接連接,連接點為I個或多個。所述連接結構可以采用榫頭、榫槽匹配的連接方式,或法蘭連接方式。
[0040]為了進一步增強配重模塊的穩固性,可選地,所述組裝基礎進一步包括:
[0041]通孔12、22,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或第二配重模塊上;
[0042]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的端蓋的截面積大于所述通孔的截面積,固定件穿過所述通孔深入到地面下,從而很好地固定配重模塊,保證了固定在配重模塊上的通信塔桅的安全性,防止了塔桅的傾覆。
[0043]圖2示意性地給出了上述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組裝流程圖,如圖2所示,組裝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0044](Al)利用鋼筋、水泥制作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相互匹配的連接結構;如采用榫頭、榫槽匹配的連接結構,或法蘭連接結構;
[0045](A2)將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運輸到工程現場;
[0046](A3)使用吊機或其他方法,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鋪在經過整理(如強化、平整地面,并設置排水溝槽)的地面上,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配合,從而使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直接連接。
[0047]實施例2:
[0048]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基礎及方法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例。
[0049]圖1、3_4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如圖1、3_4所示,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21塊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為平板結構,第一配重模塊11的一側具有一個T形(即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榫頭13,與此相對應地,第二配重模塊21的一側具有一個T形(即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榫槽,且榫頭具有自上而下收縮的錐度結構,所述榫頭、榫槽(也即僅一個連接點)相匹配,使得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塊21完美配合,從而實現穩固的直接連接。
[0050]上述組裝基礎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1](Al)將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及釘狀固定件運輸到工程現場;
[0052](A2)使用吊機,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鋪在經過整理(強化、平整地面,并設置排水溝槽)的地面上,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一個榫槽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一個榫頭配合,從而使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穩固地固定在一起,實現配重模塊之間的直接連接;
[0053]根據本實用新型應用例的組裝基礎和方法達到的益處在于:僅配置兩個配重模塊,且僅具有一個連接點,依靠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即可完成兩個配重模塊之間的牢固安裝,結構簡單、可靠、安全,且組裝效率高、成本低。實施例3:
[005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基礎及方法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例。
[0055]圖5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如圖5所示,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塊21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第二配重模塊為圓盤結構,第一配重模11的整體作為一個榫頭,與此相對應地,第二配重模塊中空,中空的部位作為一個榫槽23,且榫頭具有自上而下收縮的錐度結構,所述榫頭、榫槽相匹配,使得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塊21完美配合,從而實現穩固的直接連接。
[0056]上述組裝基礎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7](Al)利用鋼筋、水泥制作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及釘狀固定件,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相互匹配的連接結構,具體采用榫頭、榫槽相匹配的連接結構;
[0058](A2)將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運輸到工程現場;
[0059](A3)使用吊機,將所述第二配重模塊鋪在經過整理(強化、平整地面,并設置排水溝槽)的地面上,第一配重模塊通過自身的一個榫頭與所述第二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一個榫槽配合,從而使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穩固地固定在一起,實現配重模塊之間的直接連接;
[0060]實施例4:
[0061]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基礎及方法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例。
[0062]圖6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如圖6所示,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塊21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為平板結構,第一配重模塊11的一側具有兩個凸臺,每個凸臺上具有安裝法蘭14(即兩個安裝點),與此相對應地,第二配重模塊21的一側也具有兩個凸臺,每個凸臺上具有安裝法蘭24,第一配重模塊兒上的法蘭14與第二配重模塊21上的法蘭24位置相匹配,通過螺栓、螺母(或焊接、鉚接等連接方式)將位置相對的法蘭固定在一起,從而實現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間穩固的直接連接。
[0063]上述組裝基礎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64](Al)利用鋼筋、水泥制作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及釘狀固定件,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及第二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相互匹配的連接結構:每個配重模塊的一側具有位置相對的法蘭;
[0065](A2)將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運輸到工程現場;
[0066](A3)使用吊機,將所述第二配重模塊鋪在經過整理(強化、平整地面,并設置排水溝槽)的地面上,使用螺栓、螺母連接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之間位置相對的法蘭,從而使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穩固地固定在一起,實現配重模塊之間的直接連接;
[0067]實施例5:
[0068]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基礎及方法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例。
[0069]圖7示意性地給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的結構簡圖,如圖7所示,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21塊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為平板結構,第一配重模塊11的一側具有一個T形(即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榫頭13及一個T形榫槽,與此相對應地,第二配重模塊21的一側具有一個T形(即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榫槽及一個T形榫頭25,且榫頭均具有自上而下收縮的錐度結構,所述榫頭、榫槽(也即僅二個連接點)相匹配,使得第一配重模塊11和第二配重模塊21完美配合,從而實現穩固的直接連接。
[0070]上述組裝基礎的組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71](Al)將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及釘狀固定件運輸到工程現場;
[0072](A2)使用吊機,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鋪在經過整理(強化、平整地面,并設置排水溝槽)的地面上,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一個榫槽、一個榫頭與所述第一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一個榫頭、一個榫槽配合,從而使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穩固地固定在一起,實現配重模塊之間的直接連接;
[0073]根據本實用新型應用例的組裝基礎和方法達到的益處在于:僅配置兩個配重模塊,且僅具有二個連接點,依靠配重模塊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即可完成兩個配重模塊之間的牢固安裝,結構簡單、可靠、安全,且組裝效率高、成本低。
[0074]上述實施例僅是示例性地給出了連接點是一個和兩個的情況,當時還可以是三個或以上,從而實現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之間更加牢固的安裝,如第一配重模塊具有2個榫頭、I個榫槽;第二配重模塊具有相匹配的2個榫槽、I個榫頭。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兩個配重模塊的快捷式組裝基礎,所述組裝基礎包括: 第一配重模塊; 第二配重模塊,所述第一配重模塊、第二配重模塊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而成;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通過自身具有的連接結構直接連接,連接點至少為I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 榫頭,所述榫頭成型于所述第一配重模塊上; 榫槽,所述榫槽成型于所述第二配重模塊上,與所述榫頭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重模塊上另具有榫頭,所述第一配重模塊上具有與該榫頭匹配的榫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頭的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所述榫槽的頭部尺寸大于頸部尺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模塊整體成為榫頭,所述第二配重模塊的內部具有與該榫頭匹配的榫槽。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頭、榫槽自上而下具有錐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進一步包括: 第一法蘭,所述第一法蘭設置在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具有的凸起的一端; 第二法蘭,所述第二法蘭設置在所述第二配重模塊具有的凸起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法蘭相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模塊和/第二配重模塊為平板結構。
【文檔編號】E02D27/42GK203834502SQ201420117072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2日
【發明者】薛偉 申請人:熊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