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包括環套于錨筋上的套管以及拼接鋼板、過渡防水層、主防水層、混凝土防水保護層和混凝土底板,錨筋下端穿透原土層錨入巖層,混凝土墊層鋪設在原土層上,拼接鋼板鋪設在混凝土墊層上,過渡防水層鋪設在拼接鋼板上,主防水層鋪設在過渡防水層的周邊并與過渡防水層的邊緣搭接,混凝土防水保護層覆蓋于過渡防水層和主防水層上鋪設,混凝土底板澆注于混凝土防水保護層上,并將錨筋的上端折彎部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拼接鋼板解決錨筋與主防水層之間的密封過渡,采用環氧砂漿實現拼接鋼板與錨筋的密封防水,并通過過渡防水層適應局部可能產生的上浮變形,可確保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性能。
【專利說明】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大量帶有地下室的高層建筑物、地下車庫、地下商場等地下建、構筑物不斷涌現。由于地下水的浮力,使這些建、構筑物的抗浮問題比較突出。為此,抗浮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抗浮錨桿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抗浮手段。
[0003]地下室抗浮錨桿分鋼筋、鋼索兩種,兩種錨桿均沒有防水節點可供參考,無論是圖集還是設計資料。比如錨筋,其配筋直徑由設計院結構專業設計,不會考慮防水;而錨桿工程由專業施工隊施工,只管鉆孔、下套管、下錨桿、灌漿,不考慮墊層,更不考慮防水。建筑專業則因無資料參考,無圖集可套用,只是按慣例交由基坑支護單位負責,故完全放棄對該節點防水構造的設計研究,使錨桿防水三不管,成為技術空白。但是,地下工程抗浮錨筋動輒數千根之多,抗浮錨筋穿透整個底板防水層,卻沒有較規范的節點構造,無法控制滲水問題。
[0004]由此可見,地下室抗浮錨筋在防水方面存在著嚴重的滲水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地下室抗浮錨筋設計所存在的防水問題。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包括:
[0007]套管,環套于相應的若干錨筋上,所述錨筋的下端穿透原土層錨入巖層,所述套管周圍的原土層上澆注有混凝土墊層,且所述混凝土墊層的頂面與所述套管的上端口平齊,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原土層和所述混凝土墊層內,所述套管內灌注砂漿以錨固所述錨筋;
[0008]拼接鋼板,由兩半體拼接組成,所述兩半體合圍在所述錨筋上,并鋪設于所述混凝土墊層之上;
[0009]過渡防水層,鋪設在所述拼接鋼板之上;
[0010]主防水層,鋪設在所述過渡防水層周邊的所述混凝土墊層之上,并與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外邊緣搭接;
[0011]防水保護層,鋪設在所述過渡防水層和所述主防水層之上;
[0012]混凝土底板,澆筑于所述防水保護層之上,所述錨筋的上端折彎部定位后澆注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底板。
[0013]在上述防水構造中,所述拼接鋼板采用環氧砂漿鋪粘在所述混凝土墊層上,且所述拼接鋼板的兩半體之間的縫隙以及所述兩半體與所述錨筋之間的縫隙均通過擠漿所述環氧砂漿形成滿縫。
[0014]在上述防水構造中,所述滿縫上施打緩膨脹型遇水膨脹膠,且膠斷面不小于20mm-25mmo
[0015]在上述防水構造中,所述過渡防水層與所述拼接鋼板采用環氧膠密封粘接,與所述混凝土墊層采用環氧膠粘接或空鋪。
[0016]在上述防水構造中,所述過渡防水層采用1.5mm厚的PVC卷材制成,所述主防水層采用1.2mm厚的PVC卷材制成,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兩半之間的搭接寬度為30mm?50mm。
[0017]在上述防水構造中,所述過渡防水層采用厚度不小于0.8mm的丁基橡膠止水帶制成,所述主防水層采用自粘改性浙青卷材或聚氨酯涂料制成,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兩半之間的搭接寬度不小于50mm。
[0018]本實用新型,采用拼接鋼板解決民錨筋與主防水層之間的密封過渡,采用環氧砂漿實現拼接鋼板與錨筋的密封防水,并設計了過渡防水層以適應局部可能產生的上浮變形,且防水保護層內滲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劑,從而可確保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實施例中所述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的剖面示意圖;
[0020]圖2為實施例中所述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詳細的說明。
[0022]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抗浮錨筋防水構造包括環套于相應的若干錨筋上的套管3、拼接鋼板5、過渡防水層6、主防水層7、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和混凝土底板9。
[0023]其中,錨筋I的下端穿透原土層11錨入巖層2,套管3位于原土層11和混凝土墊層4內,且混凝土墊層4鋪設在原土層11上,混凝土墊層4的頂面與套管3的上端口平齊。
[0024]拼接鋼板5鋪設在混凝土墊層4上,過渡防水層6鋪設在拼接鋼板5上,主防水層7鋪設在過渡防水層6的周邊并與過渡防水層6的邊緣搭接,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覆蓋于過渡防水層6和主防水層7上鋪設。
[0025]混凝土底板9澆注于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上,并將錨筋I的上端折彎部固定。
[0026]上述地下室抗浮錨筋防水構造采用如下方法施工:
[0027]a)首先,在穿透原土層11錨入巖層2的相應若干錨筋I上環套鋪設套管3 (本實施例以3根錨筋I為一組進行說明,3根錨筋I呈品字形分布);
[0028]套管3鋪設完成后,徹底清除施工過程中套管3周圍被擾動之原土,并回填ClO混凝土 12震動搗實;
[0029]最后,在套管3內灌注砂漿使錨筋I與套管3可靠固定為一體。
[0030]于套管3的外周燒筑cl5混凝土形成厚150_墊層4,混凝土墊層4的頂面與套管3的上端口平齊。施工時,混凝土墊層4壓實抹光,并養護到規定的強度。
[0031]b)將由兩半體組成的拼接鋼板5合圍在相應的錨筋I上,并采用環氧砂漿將拼接鋼板5鋪粘于混凝土墊層4上。其中,拼接鋼板5的厚度為優選4mm厚,并分別在靠近相應的錨筋I處開口以圍合于錨筋I的外周,而不必套入鋼筋I。
[0032]步驟b)的具體步驟如下:
[0033]首先,清理錨筋1,并修平錨筋I和套管3周邊250mm?350mm范圍內之混凝土墊層4;
[0034]然后,對混凝土墊層4進行鋪設環氧砂漿前的基層處理,即在混凝土墊層4表面涂覆滲透環氧涂層(環氧膠),對拼接鋼板5底面砂輪打毛,涂覆滲透環氧涂層(環氧膠);
[0035]最后,采用1mm厚環氧砂漿鋪粘拼接鋼板5于混凝土墊層4上,且拼接鋼板5的兩半體之間、拼接鋼板5兩半體的開口處與錨筋I之間的間隙均通過環氧砂漿擠漿壓鋪形成滿縫,若防水層不嚴格,可在拼縫形成后施打緩膨脹型遇水膨脹膠。環氧砂漿配比按有關規定選擇偏柔配方。
[0036]拼接鋼板5兩半體之間的縫寬應在5mm-10mm之間,兩半體拼接后可以呈六邊形狀,整體外形尺寸可以為200mm-300mm,具體視錨筋I設計間距而定。如圖2所示,A為拼接鋼板5的兩半體的對接區域。
[0037]c)在拼接鋼板5上鋪設過渡防水層6。
[0038]d)在過渡防水層6周邊的混凝土墊層4上鋪設主防水層7,主防水層7的內緣與過渡防水層6的外邊緣搭接;
[0039]在步驟c)和步驟d)中,過渡防水層6采用1.5mm厚的PVC卷材制成,兩半相對搭接而成,過渡防水層6拼接完成后,整體呈正方形,邊長為500mm-600mm,中心處設有能夠容納上述3根錨筋I的圓形孔(相對于每一半而言則為半圓)。圖2中線條B示出了過渡防水層6的外邊界。
[0040]過渡防水層6采用環氧膠與拼接鋼板5密封粘接,與混凝土墊層4可以同樣采用環氧膠粘接,也可以空鋪。
[0041]過渡防水層6的兩半之間的搭接寬30mm?50mm,可采用環氧膠粘接,也可以采用熱風焊接。
[0042]對于采用PVC卷材形成過渡防水層6的方案,步驟d)中,主防水層7相應地采用
1.2mm厚的PVC卷材制成,同樣地,搭接寬30mm?50mm,可采用環氧膠粘接,也可以采用熱風焊接與過渡防水層6固定。圖2中,線條C示出了主防水層7的內邊界。
[0043]當然,過渡防水層6和主動防水層7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0044]步驟c)中,過渡防水層6采用丁基橡膠止水帶,厚度不小于0.8_,搭接寬度不小于50_。相應地,步驟d)中,主防水層7采用自粘改性浙青卷材或聚氨酯涂料。
[0045]e)澆筑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于過渡防水層6和主防水層7上,施工時,局部內摻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劑,摻量1.0kg/m2,導大面連續施工,且局部內摻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劑的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的外邊緣超出主防水層7的邊緣10mm以上。
[0046]f)將錨筋I的上端折彎成直角形成折彎部,折彎部固定后,澆筑混凝土于混凝土防水保護層8上形成混凝土底板9。
[0047]上述施工過程中,環氧砂漿達到規定強度前,不得擾動。所有的環氧膠粘接處,如果環氧膠擠縫不理想,則需施打緩膨脹型遇水膨脹膠彌補。施打緩膨脹型遇水膨脹膠前需要進行清理。
[0048]總體而言,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優點:
[0049](I)設計了拼接鋼板,解決錨筋與主防水層之間的密封過渡;
[0050](2)采用環氧砂漿,解決拼接鋼板與錨筋之間的密封防水;
[0051](3)采用遇水膨脹膠,增強了拼接鋼板所有拼縫處的防水密封;
[0052](4)設計了過渡防水層,適應局部可能產生的上浮變形;
[0053](5)防水保護層中滲有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劑,增強了防水效果。
[0054]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構造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環套于相應的若干錨筋上,所述錨筋的下端穿透原土層錨入巖層,所述套管周圍的原土層上澆注有混凝土墊層,且所述混凝土墊層的頂面與所述套管的上端口平齊,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原土層和所述混凝土墊層內,所述套管內灌注砂漿以錨固所述錨筋; 拼接鋼板,由兩半體拼接組成,所述兩半體合圍在所述錨筋上,并鋪設于所述混凝土墊層之上; 過渡防水層,鋪設在所述拼接鋼板之上; 主防水層,鋪設在所述過渡防水層周邊的所述混凝土墊層之上,并與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外邊緣搭接; 防水保護層,鋪設在所述過渡防水層和所述主防水層之上; 混凝土底板,澆筑于所述防水保護層之上,且將所述錨筋的上端折彎部內嵌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鋼板采用環氧砂漿粘鋪在所述混凝土墊層上,且所述拼接鋼板的兩半體之間的縫隙以及所述兩半體與所述錨筋之間的縫隙均通過擠漿所述環氧砂漿形成滿縫。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滿縫上施打緩膨脹型遇水膨脹膠,且膠斷面不小于20mm-2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防水層與所述拼接鋼板采用環氧膠密封粘接,與所述混凝土墊層采用環氧膠粘接或空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防水層采用1.5mm厚的PVC卷材制成,所述主防水層采用1.2mm厚的PVC卷材制成,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兩半之間的搭接寬度為30mm?5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錨筋的防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防水層采用厚度不小于0.8mm的丁基橡膠止水帶制成,所述主防水層采用自粘改性浙青卷材或聚氨酯涂料制成,所述過渡防水層的兩半之間的搭接寬度不小于50mm。
【文檔編號】E02D31/12GK203834477SQ20142007252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9日
【發明者】張道真 申請人:深圳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