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泄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泄壓裝置。該安全泄壓裝置包括:手動鉆孔裝置,手動鉆孔裝置包括鉆頭和手動驅動部,鉆頭具有相對設置的鉆入端和驅動端,驅動端與手動驅動部驅動連接;引流裝置,引流裝置設置為分別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和手動鉆孔裝置密封地連接,引流裝置內部形成容納腔并具有與容納腔相通的引流口和使外壁暴露于容納腔的開口,鉆頭位于容納腔內且鉆頭的鉆入端指向開口,引流裝置包括與引流口連通的流體導出部。該安全泄壓裝置可以有效減少鉆頭與壓力管道之間產生火花的現象,從而降低管道內易燃易爆的有壓流體爆炸的風險。
【專利說明】安全泄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開采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安全泄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高危淹沒井的井筒內往往充滿有壓氣體,為了對高危淹沒井進行修井作業,需要將井筒內的有壓流體安全釋放出來,以保證檢修工作的安全。本申請中的高危淹沒井指淹沒于水體之下的油水井或油氣井,這些井通常帶壓,井口或管柱有損害,易泄漏,極易對環境造成污染。
[0003]現有技術中,為了對高危淹沒井的井筒進行泄壓工作,一般采用電動打孔機對有壓井筒進行打孔作業。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以上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0004]采用電動打孔機對有壓井筒進行打孔作業安全性較低。由于有壓井筒內的有壓流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而電動打孔機容易與管道產生火花,從而具有引起有壓流體爆炸的風險。
[0005]采用電動打孔機對有壓井筒進行打孔作業所需的操作空間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泄壓裝置,以減少鉆頭與壓力管道之間產生火花的現象,從而降低引起有壓流體爆炸的風險。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泄壓裝置,用于使壓力管道釋放壓力,安全泄壓裝置包括:手動鉆孔裝置,手動鉆孔裝置包括鉆頭和手動驅動部,鉆頭具有相對設置的鉆入端和驅動端,驅動端與手動驅動部驅動連接;引流裝置,引流裝置設置為分別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和手動鉆孔裝置密封地連接,引流裝置內部形成容納腔并具有與容納腔相通的引流口和使外壁暴露于容納腔的開口,鉆頭位于容納腔內且鉆頭的鉆入端指向開口,引流裝置包括與引流口連通的流體導出部。
[0008]進一步地,引流裝置還包括:引流主體,容納腔位于引流主體內部,流體導出部設置于引流主體上;管道連接部,管道連接部與引流主體密封地連接,管道連接部用于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密封地連接。
[0009]進一步地,管道連接部包括與壓力管道的外壁配合地設置的卡瓦,開口設置于卡瓦上;或者,管道連接部包括與壓力管道的外壁配合地設置的卡瓦和設置于壓力管道和該卡瓦之間的第一密封墊,開口設置于該卡瓦和第一密封墊上。
[0010]進一步地,引流主體與卡瓦之間通過螺紋連接,管道連接部還包括用于密封引流主體與卡瓦之間的間隙的第一密封環。
[0011]進一步地,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護套,管道連接部和護套分別位于引流主體的兩端,鉆頭的驅動端位于護套的靠近引流主體的第一端的內部,且鉆頭與護套同步轉動地設置。[0012]進一步地,引流主體包括連接管,連接管的第一端與管道連接部密封地連接,連接管的第二端與護套的第一端在鉆頭的軸向上相對靜止、在鉆頭的周向上可相對轉動地連接。
[0013]進一步地,連接管的第二端的外周面與護套的第一端的內周面滑動配合,連接管的第二端的外周面包括第一環形凹槽,護套的第一端的內周面包括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對的第二環形凹槽,第一環形凹槽與第二環形凹槽形成環形滑道,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滾動體,滾動體可滾動地設置于環形滑道內。
[0014]進一步地,護套上包括用于拆裝滾動體的徑向通孔,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用于將滾動體限制于環形滑道內的壓接螺栓,壓接螺栓與徑向通孔密封地連接。
[0015]進一步地,引流主體還包括:第一密封蓋,第一密封蓋具有階梯形通孔,階梯形通孔包括靠近護套的大孔段和遠離護套的小孔段,大孔段和小孔段之間通過第一臺階面連接,大孔段與護套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螺紋連接;第二密封墊,第二密封墊設置于護套的第一端的端面與第一臺階面之間;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環,小孔段套設于連接管的外周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環設置于小孔段的內壁面與連接管的外周面之間。
[0016]進一步地,手動驅動部包括設置于護套上的手柄。
[0017]進一步地,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鉆頭尾座,鉆頭尾座與鉆頭的驅動端和護套分別同步轉動地連接,且護套與鉆頭尾座在鉆頭的軸向上在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之間可相對滑動地設置;彈性元件,彈性元件與鉆頭同軸地設置于護套內部,彈性元件的第一端與鉆頭尾座抵接并向鉆頭尾座施加朝向鉆頭的鉆入端的力。
[0018]進一步地,護套的內周面具有第一鍵槽,鉆頭尾座具有第二鍵槽,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分別與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配合連接的鍵,其中,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中的至少一個在鉆頭的軸向上的長度大于鍵在鉆頭的軸向上的長度。
[0019]進一步地,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第二密封蓋,第二密封蓋密封地連接于護套的第
~.-5.JJU
-~-? O
[0020]進一步地,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頂絲,頂絲與第二密封蓋螺紋連接,其中,彈性元件的第二端與頂絲抵接配合,或者,手動鉆孔裝置還包括固定尾座,彈性元件的第二端抵接于固定尾座上,頂絲的端面與固定尾座抵接。
[0021 ] 進一步地,彈性元件的第二端與頂絲抵接配合,頂絲包括大徑段和小徑段,大徑段與小徑段通過第二臺階面連接,大徑段與第二密封蓋螺紋配合,彈性元件套設于小徑段的外周,彈性元件的第二端與第二臺階面抵接。
[0022]進一步地,流體導出部包括導流管和設置于導流管上的泄壓閥。
[0023]進一步地,引流裝置還包括與容納腔連通的測壓部,測壓部包括測壓管和設置于測壓管上的壓力檢測裝置。
[002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泄壓裝置,包括手動鉆孔裝置和引流裝置,引流裝置設置為分別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和手動鉆孔裝置密封地連接,引流裝置內部形成容納腔并具有與容納腔連通的引流口和使外壁暴露于容納腔的開口,鉆頭位于容納腔內且鉆頭的鉆入端指向開口,引流裝置還包括與引流口 連通的流體導出部。該安全泄壓裝置由于采用手動鉆孔裝置代替電動鉆孔裝置、以及在封閉的容納腔內打孔,可以有效減少鉆頭與壓力管道之間產生火花的現象,從而降低易燃的有壓流體爆炸的風險。還采用引流裝置將經打孔裝置打孔后的壓力管道內的有壓流體通過流體導出部有組織地引出,避免了有害流體排入環境。進一步地,該安全泄壓裝置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便于在狹小空間內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6]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安全泄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泄壓裝置用于使壓力管道釋放壓力。該安全泄壓裝置包括引流裝置100和手動鉆孔裝置200。其中,手動鉆孔裝置200包括鉆頭210和手動驅動部270。鉆頭210具有相對設置的鉆入端和驅動端,驅動端與手動驅動部270驅動連接。該手動鉆孔裝置200采用人力驅動的方式驅動鉆頭210轉動從而進行鉆孔工作。引流裝置100設置為分別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和手動鉆孔裝置200密封地連接,引流裝置100內部形成容納腔并具有與容納腔連通的引流口和使外壁暴露于容納腔的開口,鉆頭210位于容納腔內且鉆頭210的鉆入端指向開口,引流裝置100還包括與引流口連通的流體導出部120。
[0029]該安全泄壓裝置中,鉆頭210的鉆入端指向暴露出壓力管道的外壁的開口,因而可以對壓力管道的外壁進行打孔作業。該安全泄壓裝置由于采用手動鉆孔裝置200代替電動鉆孔裝置、以及在封閉的容納腔內打孔,可以有效減少鉆頭210與壓力管道之間產生火花的現象,從而降低有壓流體爆炸的風險。還采用引流裝置100將經打孔裝置打孔后的壓力管道內的有壓流體通過流體導出部120有組織地引出,避免了有害流體排入環境。進一步地,該安全泄壓裝置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便于在狹小空間內使用。
[003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引流裝置100具體包括管道連接部110、引流主體130、流體導出部120和測壓部140。
[0031]其中,容納腔位于引流主體130內部,流體導出部120設置于引流主體130上。管道連接部Iio與引流主體130密封地連接,管道連接部110用于使引流裝置100與壓力管道的外壁密封地連接。在本優選實施例中,管道連接部110包括與壓力管道配合地設置的卡瓦111,前述使外壁暴露于容納腔的開口設置于卡瓦111上。在更優選的實施例中,管道連接部110還可以包括設置于壓力管道和卡瓦111之間的第一密封墊(未圖示),前述開口設置于卡瓦111和第一密封墊上。當然,管道連接部110還可以為其它形式,只要能滿足手動打孔裝置打孔和密封的要求的管道連接部110均可。在圖1中,僅示出了卡瓦111的一個半圓形部分,還有一個半圓形部分與圖示的半圓形部分扣合形成卡瓦111,卡瓦111的兩個半圓形部分通過螺栓連接。安全泄壓裝置由卡瓦111固定在壓力管道(或壓力管道)上,避免了該安全泄壓裝置與壓力管道連通時,壓力管道內的流體壓力彈開安全泄壓裝置引發的事故。[0032]引流主體130與卡瓦111可以通過焊接、螺紋連接、可相對轉動地連接等方式密封連接,或者可以通過一體設置的方式密封地連接。如圖1所示,在本優選實施例中,引流主體130包括連接管131,連接管131的第一端與卡瓦111之間可拆卸地連接,優選地通過螺紋連接。為了保證引流主體130的連接管131和卡瓦111之間的密封性,管道連接部110還包括用于密封連接管131與卡瓦111之間的間隙的第一密封環112。卡瓦111與連接管131連接的螺紋孔的端面設置了容納槽,第一密封環112即位于容納槽中,引流主體130在與卡瓦111的螺紋孔連接的螺紋段的末端具有密封面,該密封面抵壓于第一密封環112上。由于引流主體130與卡瓦111之間可拆卸地連接,因此,可以適應于壓力管道的外壁的外徑選擇相應的卡瓦,從而增加安全泄壓裝置的靈活性。
[0033]流體導出部120包括導流管和設置于導流管上的泄壓閥(未圖示),導流管安裝于連接管131上。流體導出部120使壓力管道內的流體有序地被導出,減少了壓力管道內的廢氣排放,也提高了維修的安全性。泄壓閥可隨時控制泄壓速度,使壓力管道的壓力處于可控的狀態。
[0034]測壓部140包括測壓管和設置于測壓管上的壓力檢測裝置(未圖示),測壓管安裝于連接管131上。測壓部140的設置便于監測施工時壓力管道的壓力及檢測壓力管道內的流體殘留情況。
[0035]如圖1所示,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護套220,引流裝置100的管道連接部110和護套220分別位于引流主體130的兩端,鉆頭210的驅動端位于護套220的靠近引流主體130的第一端內部,且鉆頭210與護套220同步轉動地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是通過手柄驅動護套220轉動,從而帶動鉆頭210轉動,這樣的設置方式可以保證引流主體130不隨護套220的轉動而轉動。
[0036]本實施例中,引流主體130通過連接管131的第二端與護套220的第一端在鉆頭210的軸向上相對靜止、在鉆頭210的周向上可相對轉動地連接來實現與護套220的連接。
[0037]其中,連接管13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與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內周面滑動配合,連接管13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包括第一環形凹槽,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內周面包括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對的第二環形凹槽,第一環形凹槽與第二環形凹槽形成環形滑道,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至少一個滾動體(未圖示),滾動體可滾動地設置于環形滑道內。該設置方式使連接管131與護套220之間的相對轉動更加靈活,因此,不會因護套220的轉動導致流體導出部120和測壓部130的各部件受到不必要的應力。
[0038]為了使滾動體順利地裝入或取出,在護套220上設置了用于拆裝滾動體的徑向通孔121,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用于將滾動體限制于環形滑道內的壓接螺栓,壓接螺栓與徑向通孔121密封地連接。其中滾動體優選地為多個,滾動體可以是滾珠、滾柱、滾針等等。
[0039]引流主體130還包括套設于連接管13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密封蓋132,第一密封蓋132與護套220的第一端可拆卸地連接,連接管131與護套220的連接處通過第一密封蓋132密封。如圖1所示,第一密封蓋132具有階梯形通孔,階梯形通孔包括靠近護套220的大孔段和遠離護套220的小孔段。大孔段和小孔段之間通過第一臺階面連接。如圖1所示,在大孔段的壁面上具有內螺紋,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與內螺紋配合連接的外螺紋。大孔段與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外周面通過前述內螺紋和外螺紋之間的配合實現螺紋連接。引流主體130還包括設置于護套220的第一端的端面與前述第一臺階面之間的第二密封墊133。小孔段套設于連接管131的外周面上,引流主體130還包括設置于小孔段的內壁面與連接管131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環134。第二密封墊133和第二密封環134的設置保證了連接管131與護套220之間的密封性。第一密封蓋132還提高了連接管131與護套220的連接強度,可防止壓力管道內壓力過大而導致的安全泄壓裝置內部的零件彈出的安全隱患。
[0040]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鉆頭尾座230,鉆頭尾座230與鉆頭210的驅動端同步轉動地連接,護套220與鉆頭尾座230同步轉動地連接。
[0041]優選地,護套220與鉆頭尾座230在鉆頭210的軸向上在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之間可相對滑動地設置。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彈性元件240,彈性元件240與鉆頭210同軸地設置于護套220內部,彈性元件240的第一端與鉆頭尾座230抵接并向鉆頭尾座230施加朝向鉆頭210的鉆入端的力。彈性元件240在本實施例中為螺旋彈簧,在其它的實施例中也可以為一個或多個蝶簧等其它形式。手動鉆孔裝置200的驅動過程是通過手動驅動部270的手柄轉動帶動護套220以及鉆頭尾座230、鉆頭210轉動,冋時手柄轉動壓縮彈性元件240,使彈性元件240施加給鉆頭210 —個軸向力以驅動鉆頭210向壓力管道移動。因此,護套220與鉆頭尾座230在鉆頭210的軸向上可相對滑動地設置以及在護套220內部設置彈性元件240具有保護鉆頭210的作用,以避免鉆頭210因強力撞擊而損壞。
[0042]為了實現護套220與鉆頭尾座230在鉆頭210的軸向上在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的相對滑動,護套220的內周面具有第一鍵槽,鉆頭尾座230具有第二鍵槽,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分別與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配合連接的鍵280,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中的至少一個在鉆頭210的軸向上的長度大于鍵280在鉆頭210的軸向上的長度。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將鍵280固定于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中的一個上,而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中另一個在軸向上的長度大于鍵280在軸向上的長度。
[0043]為了密封護套220的第二端,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第二密封蓋250,第二密封蓋250密封地連接于護套220的第二端。
[0044]另外,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頂絲260,頂絲260與第二密封蓋250螺紋連接,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與頂絲260抵接配合。本實施例中具體地,頂絲260包括大徑段和小徑段,大徑段與小徑段通過第二臺階面連接,大徑段與第二密封蓋250螺紋配合,彈性元件240套設于小徑段的外周,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與第二臺階面抵接。可以通過調節頂絲260相對于第二密封蓋250的旋入程度來調節彈性元件240的彈性力。
[0045]當然,在其它未示出的實施例中,也可以為彈性元件240設置專門的固定尾座,使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抵接于固定尾座上,而使頂絲260的端面抵接于該固定尾座上。
[0046]手動鉆孔裝置200的手動驅動部270包括設置于護套220外周面上的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護套220轉動的手柄。操作時,也可以采用棘輪扳手驅動手柄,以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47]本實用新型以上安全泄壓裝置適用于對壓力管道進行帶壓打孔作業,應用于壓力管道打孔釋放壓力的工藝。該安全泄壓裝置典型地適用于高危淹沒井的井筒(對應于壓力管道)進行泄壓,尤其適用于對壓力小于等于15MPa的壓力管道進行泄壓。該安全泄壓裝置可令存在壓力又無法正常泄壓的高危淹沒井的井筒(或其它壓力管道)在有限空間內實現可控地、手動地、安全地泄壓。[0048]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泄壓裝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泄壓裝置進行鉆孔的鉆孔過程是在封閉的容納腔內進行的,鉆頭在切削過程著火、爆炸的可能性小,對環境也沒有污染。帶壓開孔改變了壓力管道在線維修存在的停輸、降壓、放散、動用明火等傳統的作業方式,降低了作業風險、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使維修工作既迅速又經濟可靠。而且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泄壓裝置可以在很小的空間內工作,具有適應狹小工作環境等特點,能在各種條件下完成管道的帶壓鉆孔工作。該安全泄壓裝置使高危淹沒井重新建立井口控制系統成為可能,其應用使井口安全由不可控成為可控,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為后續施工奠定了基礎,開拓了高危淹沒井治理市場,經濟效益顯著。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泄壓裝置,用于使壓力管道釋放壓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泄壓裝置包括: 手動鉆孔裝直(200),所述手動鉆孔裝直(200 )包括鉆頭(210)和手動驅動部(270 ),所述鉆頭(210)具有相對設置的鉆入端和驅動端,所述驅動端與所述手動驅動部(270)驅動連接; 引流裝置(100),所述引流裝置(100)設置為分別與所述壓力管道的外壁和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 )密封地連接,所述引流裝置(100 )內部形成容納腔并具有與所述容納腔相通的引流口和使所述外壁暴露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所述鉆頭(210)位于所述容納腔內且所述鉆頭(210)的鉆入端指向所述開口,所述引流裝置(100)包括與所述引流口連通的流體導出部(1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裝置(100)還包括: 引流主體(130),所述容納腔位于所述引流主體(130)內部,所述流體導出部(120)設置于所述引流主體(130)上; 管道連接部(110),所述管道連接部(110)與所述引流主體(130)密封地連接,所述管道連接部(110)用于與所述壓力管道的外壁密封地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連接部(11 0)包括與所述壓力管道的外壁配合地設置的卡瓦(111),所述開口設置于所述卡瓦(111)上;或者, 所述管道連接部(110)包括與所述壓力管道的外壁配合地設置的卡瓦和設置于所述壓力管道和該卡瓦之間的第一密封墊,所述開口設置于該卡瓦和所述第一密封墊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體(130)與所述卡瓦(11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管道連接部(110 )還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引流主體(130 )與所述卡瓦(111)之間的間隙的第一密封環(112)。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護套(220),所述管道連接部(110)和所述護套(220)分別位于所述引流主體(130)的兩端,所述鉆頭(210)的所述驅動端位于所述護套(220)的靠近所述引流主體(130)的第一端的內部,且所述鉆頭(210)與所述護套(220)同步轉動地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體(130)包括連接管(131),所述連接管(131)的第一端與所述管道連接部(110)密封地連接,所述連接管(131)的第二端與所述護套(220)的第一端在所述鉆頭(210)的軸向上相對靜止、在所述鉆頭(210)的周向上可相對轉動地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13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與所述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內周面滑動配合,所述連接管(13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包括第一環形凹槽,所述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內周面包括與所述第一環形凹槽相對的第二環形凹槽,所述第一環形凹槽與所述第二環形凹槽形成環形滑道,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至少一個滾動體,所述滾動體可滾動地設置于所述環形滑道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220)上包括用于拆裝所述滾動體的徑向通孔(221),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用于將所述滾動體限制于所述環形滑道內的壓接螺栓,所述壓接螺栓與所述徑向通孔(121)密封地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體(130)還包括: 第一密封蓋(132),所述第一密封蓋(132)具有階梯形通孔,所述階梯形通孔包括靠近所述護套(220)的大孔段和遠離所述護套(220)的小孔段,所述大孔段和所述小孔段之間通過第一臺階面連接,所述大孔段與所述護套(220)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螺紋連接; 第二密封墊(133),所述第二密封墊(133)設置于所述護套(220)的第一端的端面與所述第一臺階面之間; 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環(134),所述小孔段套設于所述連接管(131)的外周面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密封環(134)設置于所述小孔段的內壁面與所述連接管(131)的外周面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5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驅動部(270)包括設置于所述護套(220)上的手柄。
11.根據權利要求5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 鉆頭尾座(230),所述鉆頭尾座(230)與所述鉆頭(210)的驅動端和所述護套(220)分別同步轉動地連接,且所述護套(220)與所述鉆頭尾座(230)在所述鉆頭(210)的軸向上在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之間可相對滑動地設置; 彈性元件(240),所述彈性元件(240)與所述鉆頭(210)同軸地設置于所述護套(220)內部,所述彈性元件(240 )的第一端與所述鉆頭尾座(230 )抵接并向所述鉆頭尾座(230 )施加朝向所述鉆頭(210) 的鉆入端的力。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220)的內周面具有第一鍵槽,所述鉆頭尾座(230)具有第二鍵槽,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鍵槽和所述第二鍵槽配合連接的鍵(280),其中,所述第一鍵槽和所述第二鍵槽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鉆頭(210)的軸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鍵(280)在所述鉆頭(210)的軸向上的長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第二密封蓋(250),所述第二密封蓋(250)密封地連接于所述護套(220)的第二端。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頂絲(260),所述頂絲(260)與所述第二密封蓋(250)螺紋連接,其中, 所述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與所述頂絲(260)抵接配合,或者, 所述手動鉆孔裝置(200)還包括固定尾座,所述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固定尾座上,所述頂絲(260)的端面與所述固定尾座抵接。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與所述頂絲(260)抵接配合,所述頂絲(260)包括大徑段和小徑段,所述大徑段與所述小徑段通過第二臺階面連接,所述大徑段與所述第二密封蓋(250)螺紋配合,所述彈性元件(240)套設于所述小徑段的外周,所述彈性元件(240)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臺階面抵接。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導出部(120)包括導流管和設置于所述導流管上的泄壓閥。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泄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裝置(100)還包括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測壓部(140),所述測壓部(140)包括測壓管和設置于所述測壓管上的壓力檢測裝置。
【文檔編號】E21B29/00GK203729930SQ201420044798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3日
【發明者】王瑞風, 姚遠, 張宏巖, 韓燕平, 龐志學, 盧新文 申請人:眾通(北京)能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