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主要由主溜灰管、緩沖器、灰斗、二次攪拌裝置、分灰器、中線口、主提升喇叭口、副提升喇叭口、滑梯式溜槽、短溜灰管、膠質軟管、吊盤Ⅰ、吊盤Ⅱ和吊盤Ⅲ構成,其吊盤Ⅰ、吊盤Ⅱ和吊盤Ⅲ上分別左右設置有主提升喇叭口和副提升喇叭口,中間設置有中線口,吊盤Ⅰ上部設置分灰器,分灰器中間的中線管與吊盤Ⅰ上的中線口在一條中心線上,分灰器下部設置的四個出灰口穿過吊盤Ⅰ,分別與四個滑梯式溜槽連接,四個滑梯式溜槽分別穿過吊盤Ⅱ與短溜灰管連接。本發明實現了深立井可連續下放混凝土的同時防止了混凝土離析現象,從而保證了砼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機械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立井井筒下灰系統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深立井施工期間,1、如利用溜灰管下放高標號混凝土經緩沖器運送至吊盤,進而在從“滑梯式”溜槽輸送至模板完成混凝土澆筑。缺點是很難保證混凝土不出現離析。
2、采用底卸式吊桶配合“滑梯式”溜槽下灰,通過使用發現該設計雖能滿足下灰要求,但也存在不少缺點:(1)采用底卸式吊桶下灰時需利用主、副提下放、提升,并需要在井口及吊盤各安排4至6人進行推罐、扶罐、穩罐作業,浪費人力;(2)采用底卸式吊桶下灰時,一旦主、副絞車發生故障即導致下灰中斷或造成下灰時間延長,從而保證不了砼的連續澆筑,造成人力與資源的浪費且易發生安全事故。(3) “滑梯式”溜槽放置吊盤上,占用吊盤有限空間。
[0003]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滑梯式”溜槽輸送至模板完成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易出現離析的問題,設計了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
[0005]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可以是:
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主要由主溜灰管、緩沖器、灰斗、二次攪拌裝置、分灰器、中線口、主提升喇叭口、副提升喇叭口、滑梯式溜槽、短溜灰管、膠質軟管、吊盤1、吊盤II和吊盤III構成,其吊盤1、吊盤II和吊盤III上分別左右設置有主提升喇叭口和副提升喇叭口,中間設置有中線口,吊盤I上部設置分灰器,分灰器中間的中線管與吊盤I上的中線口在一條中心線上,分灰器下部設置的四個出灰口穿過吊盤I,分別與四個滑梯式溜槽連接,四個滑梯式溜槽分別穿過吊盤II與短溜灰管連接,四個短溜灰管分別穿過吊盤III與膠質軟管一端連接,四個膠質軟管的另一端伸向模板墻體,吊盤I上部設置分灰器,分灰器旁邊設置二次攪拌裝置,二次攪拌裝置上的出灰槽連接分灰器上部,二次攪拌裝置上部通過一溜槽連接灰斗,灰斗通過灰管連接緩沖器,緩沖器通過灰管連接主溜灰管。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也可以是:
所述的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其所述的分灰器由分灰器斗體、吊環、中線管和出灰口組成,分灰器斗體為上口大且敞開,下口小且封閉的斗體,斗體上口邊沿設置六個吊環,斗體底部中心設置中線管,斗體底部四角設置出灰口。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實現了深立井可連續下放混凝土的同時防止了混凝土離析現象,從而保證了砼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8]圖1為本發明下灰系統示意圖。
[0009]圖2為分灰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圖1中,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主要由主溜灰管1、緩沖器2、灰斗3、二次攪拌裝置4、分灰器5、中線口 6、主提升喇叭口 7、副提升喇叭口 8、滑梯式溜槽9、短溜灰管10、膠質軟管11、吊盤I 12、吊盤II 13和吊盤III 14構成,其吊盤I 12、吊盤II 13和吊盤III14上分別左右設置有主提升喇叭口 7和副提升喇叭口 8,中間設置有中線口 6,吊盤I 12上部設置分灰器5,分灰器5中間的中線管18與吊盤I 12上的中線口 6在一條中心線上,分灰器5下部設置的四個出灰口 19穿過吊盤I 12,分別與四個滑梯式溜槽9連接,四個滑梯式溜槽9分別穿過吊盤II 13與短溜灰管10連接,四個短溜灰管10分別穿過吊盤III14與膠質軟管11 一端連接,四個膠質軟管11的另一端伸向模板墻體,吊盤I 12上部設置分灰器5,分灰器5旁邊設置二次攪拌裝置4,二次攪拌裝置4上的出灰槽連接分灰器5上部,二次攪拌裝置4上部通過一溜槽連接灰斗3,灰斗3通過灰管連接緩沖器2,緩沖器2通過灰管連接主溜灰管I。
[0011]圖2中,所述的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其所述的分灰器5由分灰器斗體16、吊環17、中線管18和出灰口 19組成,分灰器斗體16為上口大且敞開,下口小且封閉的斗體,斗體上口邊沿設置六個吊環17,斗體底部中心設置中線管18,斗體底部四角設置出灰口 19。
【權利要求】
1.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主要由主溜灰管(I)、緩沖器(2)、灰斗(3)、二次攪拌裝置(4)、分灰器(5)、中線口(6)、主提升喇叭口(7)、副提升喇叭口(8)、滑梯式溜槽(9)、短溜灰管(10)、膠質軟管(11)、吊盤I (12)、吊盤II (13)和吊盤111(14)構成,其特征在于:吊盤I (12)、吊盤II (13)和吊盤111(14)上分別左右設置有主提升喇叭口(7)和副提升喇叭口(8),中間設置有中線口(6),吊盤I (12)上部設置分灰器(5),分灰器(5)中間的中線管(18)與吊盤I (12)上的中線口(6)在一條中心線上,分灰器(5)下部設置的四個出灰口(19)穿過吊盤I (12),分別與四個滑梯式溜槽(9)連接,四個滑梯式溜槽(9)分別穿過吊盤II (13)與短溜灰管(10)連接,四個短溜灰管(10)分別穿過吊盤IIK14)與膠質軟管(11) 一端連接,四個膠質軟管(11)的另一端伸向模板墻體,吊盤I (12)上部設置分灰器(5),分灰器(5)旁邊設置二次攪拌裝置(4),二次攪拌裝置(4)上的出灰槽連接分灰器(5)上部,二次攪拌裝置(4)上部通過一溜槽連接灰斗(3),灰斗(3)通過灰管連接緩沖器(2 ),緩沖器(2 )通過灰管連接主溜灰管(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有二次攪拌裝置的立井井筒下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灰器(5)由分灰器斗體(16)、吊環(17)、中線管(18)和出灰口(19)組成,分灰器斗體(16)為上口大且敞開,下口小且封閉的斗體,斗體上口邊沿設置六個吊環(17),斗體底部中心設置中線管(18),斗體底部四角設置出灰口(19)。
【文檔編號】E21D5/12GK103939103SQ201410082354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張曉震, 王強 申請人: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