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態混凝土施工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施工設備,尤其是變態混凝土施工,屬于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碾壓混凝土壩技術以其機械化程度高、工期短、投資省等優點,在世界范圍內水利水電大壩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變態混凝土一般與碾壓混凝土相伴隨,且變態混凝土對碾壓混凝土壩的防滲、耐久及美觀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變態混凝土施工中,不僅要求注漿準確均勻,而且要求振搗密實。現有的變態混凝土漿液輸送與加注施工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直接在制漿站安裝輸漿泵類設備,敷設輸漿管路直接輸送至工作面,然后在攤鋪好的碾壓混凝土料上面直接將漿液鋪灑在表面,靠漿液從表面自然滲透;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運輸設備搭載漿液存儲容器進入工作面,在攤鋪好的碾壓混凝土料上面,用普通工具或特制的簡易工具造出一定深度的溝槽,或用簡易的造孔器每隔一定距離造出排孔和行孔,然后將漿液鋪灑在溝槽內或孔中。這兩種方法的主要限制為:第一種方式工序簡單,但加注位置、加注范圍、加注漿液量等難以控制,而且輸漿管路長易造成堵塞,維護與檢修任務重;第二種方式工序復雜,需要大量人工輔助,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集合變態混凝土施工各工序的設備。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變態混凝土施工設備,包括主機、PLC系統、動作臂、振搗棒、注漿器、翻轉油缸和灰漿泵送裝置,動作臂經連接件與振搗棒連接,灰漿泵送裝置經輸漿管與注漿器連接;灰漿泵送裝置包括機架、漿液箱、攪拌機、轉子泵和馬達,還包括清洗水箱;漿液箱下部的出漿管經出漿閥、出漿三通與轉子泵連接;轉子泵出口經泵三通、送漿管、輸漿三通、回漿閥到漿液箱的回漿孔;出漿三通、泵三通的分支經各自管道與清洗水箱底部連接;輸漿三通的分支經送漿閥到輸漿管;漿液箱側面下部設有排空閥;漿液箱蓋上設有加漿孔,清洗水箱蓋上設有加水孔。通過灰漿泵送裝置和注漿器實現變態混凝土注漿作業,在漿液滲透時間達到設定值時,操作工作裝置(包括注漿裝置和振搗裝置兩個部分),振搗棒使其調整為振搗工作狀態,實現振搗作業,整合注漿和振搗功能于一體,完成變態混凝土施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漿均勻,注漿量控制精確,操作簡單,保證了施工質量,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灰漿泵送裝置可進行自清洗,解決了漿液沉淀堵管問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灰漿泵送裝置的左視圖(放大);圖3是圖2的俯視圖。[0010]圖中零部件及編號:I一衆液箱,2一攪拌機,3一轉子泵,4一馬達,5一清洗水箱,6—出漿三通,7—出漿閥,8—出漿管,9一泵三通,10—翻轉油缸,11 一送漿管,12—動作臂,13—主機,14 一輸漿三通,15—回漿閥,16—輸漿分管,17—洗管閥,18—振搗棒,19一洗箱閥,20—PLC系統,21 一衆液箱蓋,22一清洗水箱蓋,23一排空閥,24一機架,25一送衆閥,26一加衆孔,27一加水孔,28一輸衆管,29一回衆孔,30一灰衆泵送裝置,31—連接件,32—注漿器,33—單向分配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一3,變態混凝土施工設備,包括主機13、PLC系統20、動作臂(2、振搗棒18、注漿器32、翻轉油缸10和灰漿泵送裝置30,動作臂12經連接件31與振搗棒18連接,灰漿泵送裝置30經輸漿管28與注漿器32連接;灰漿泵送裝置30包括機架24、漿液箱1、攪拌機2、轉子泵3和馬達4,還包括清洗水箱5 ;漿液箱I下部的出漿管8經出漿閥7、出漿三通6與轉子泵3連接;轉子泵3出口經泵三通9、送漿管11、輸漿三通14、回漿閥15到漿液箱I的回漿孔29 ;出漿三通6、泵三通9的分支經各自管道與清洗水箱5底部連接;輸漿三通14的分支經送漿閥25到輸漿管28 ;漿液箱I側面下部設有排空閥23 ;漿液箱蓋21上設有加漿孔26,清洗水箱蓋22上設有加水孔27。主機13是各組成部分的基礎平臺和動力源。輸漿管28以鋼管為主,在相對轉動或活動部位采用軟管,管路從灰漿泵送裝置30由一根主管輸送至工作裝置后,根據需要由單向分配閥33分為多根輸漿分管16,其分別與注漿器19連接;結合施工條件合理設計布置注漿器19的數量與分布方式;通過翻轉油缸14連接在一起,通過控制翻轉油缸14實現注漿與振搗功能的切換;PLC系統20包含傳感器、控制系統主機和操作屏。傳感器布置于動作臂12適當位置時用于控制主機13動作,布置于轉子泵3聯軸節位置時用于漿液輸送計量;操作屏用于顯示工作狀態、發出工作指令以及工作內容統計輸出。施工全過程均由PLC系統20進行操作控制與管理。連接件31與主機連接在一起,并作為振搗棒18、注漿器32的安裝基座;振搗棒18固定支座和注漿器32固定支座通過翻轉油缸10連接,通過翻轉油缸可實現注漿器固定支座的翻轉;在注漿工況下注漿器和振搗棒間隔布置,且注漿器工作端布置位置低于振搗棒工作端布置位置;在振搗工況下注漿器向內翻轉和振搗棒形成一定夾角且不影響振搗棒進行插入振搗施工。根據工作條件的變化,漿液輸送與加注系統的主要工作工況包括送漿、回漿、循環、洗管和洗箱。注漿完成并合理控制滲透時間后,切換為振搗工作狀態,完成變態混凝土的振搗施工。漿液輸送工作狀況如下:送漿工況:漿液灌注進入漿液箱I后,攪拌機2持續進行攪拌以免漿液沉淀或凝固;出漿閥7、送漿閥25打開,其余閥關閉,轉子泵3由馬達4驅動正轉,往輸漿管28送漿。漿液以一定壓力經過單向分配閥25、輸漿分管16,在注漿器32已插入攤鋪好的碾壓混凝土料內適當深度時,漿液通過注漿器32端部的出漿孔出漿,完成漿液輸送與加注施工。回漿工況:為防止送漿間歇期管路內漿液發生沉淀,出漿閥7和送漿閥25打開,其余閥關閉,轉子泵3由馬達4驅動反轉,將輸漿管28中的漿液送回漿液箱I。循環工況:為防止轉子泵3及其兩側的管路中漿液發生沉淀,出漿閥7和回漿閥15打開,其余閥關閉,轉子泵3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由馬達4驅動正轉,將漿液箱I中的漿液循環經過轉子泵3及其兩側管路,再循環進入漿液箱I。洗管工況:在完成當班的輸漿與注漿任務后,洗管閥17和送漿閥25打開,其余閥關閉,轉子泵3由馬達4驅動正轉,往輸漿管28送水,對單向分配閥33、輸漿分管16及注漿器32進行清洗。洗箱工況:在完成當班的輸漿與注漿任務后,出漿閥7、洗箱閥19和排空閥23打開,其余閥關閉,轉子泵3由馬達4驅動反轉,利用清洗水箱5中的水對漿液箱I進行清洗。振搗工作狀況如下:注漿完成并合理控制滲透時間后,通過翻轉油缸10將工作裝置連接件31翻轉(圖1中振搗工況),將振搗棒18插入已完成注漿的碾壓混凝土內進行振搗作業,直至滿足施工技術要求為止。然后交替進行注漿與振搗作業,直到完成變態混凝土施工。
權利要求1.一種變態混凝土施工設備,包括主機(13)、PLC系統(20)、動作臂(12)、振搗棒(18)、注漿器(32)、翻轉油缸(10)和灰漿泵送裝置(30),動作臂(12)經連接件(31)與振搗棒(18)連接,灰漿泵送裝置(30)經輸漿管(28)與注漿器(32)連接;其特征在于,灰漿泵送裝置(30)包括機架(24)、漿液箱(I)、攪拌機(2)、轉子泵(3)和馬達(4),還包括清洗水箱(5);漿液箱(I)下部的出漿管(8)經出漿閥(7)、出漿三通(6)與轉子泵(3)連接;轉子泵(3)出口經泵三通(9)、送漿管(11)、輸漿三通(14)、回漿閥(15)到漿液箱(I)的回漿孔(29 );出漿三通(6 )、泵三通(9 )的分支經各自管道與清洗水箱(5 )底部連接;輸漿三通(14 )的分支經送漿閥(25)到輸漿管(28);漿液箱(I)側面下部設有排空閥(23);漿液箱蓋(21)上設有加漿孔(26 ),清洗·水箱蓋(22 )上設有加水孔(27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態混凝土施工設備,屬于施工技術領域。它包括主機、PLC系統、動作臂、振搗棒、注漿器、翻轉油缸和灰漿泵送裝置,動作臂經連接件與振搗棒連接,灰漿泵送裝置經輸漿管與注漿器連接;灰漿泵送裝置包括機架、漿液箱、攪拌機、轉子泵和馬達,還包括清洗水箱;漿液箱側面下部設有排空閥;漿液箱蓋上設有加漿孔,清洗水箱蓋上設有加水孔。由一臺主機作為漿液輸送與加注系統、工作裝置和PLC控制系統的基礎平臺和動力源,完成變態混凝土施工漿液輸送作業,并完成振搗作業。本實用新型注漿均勻,注漿量控制精確,操作簡單,保證了施工質量,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灰漿泵送裝置可進行自清洗,解決了漿液沉淀堵管問題。
文檔編號E02D15/02GK203160250SQ20132011841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吳旭, 彭衛平, 顏曦, 鄭鵬鵬, 徐紹波, 歐陽新群, 張宏武, 譚德明, 劉翔, 黃偉, 王婷 申請人: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