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測量放線,根據設計位置綁扎鋼筋,澆筑底板墊層以及支設外墻模板;執行第一次澆筑,于所述底板墊層上澆筑混凝土,形成底板混凝土結構;待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二次澆筑,于所述外墻模板內澆筑與所述底板混凝土相接且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的混凝土;于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所述補強模板抵靠于所述外墻模板;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采用分段式澆筑,形成外墻混凝土結構;養護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然后拆除所述外墻模板以及所述補強模板,形成外墻和底板。本發明可以解決同時澆筑混凝土時產生的混凝土流出或拱起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領域的施工方法,尤指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
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施工過程中地下室外墻都是在基礎底板澆筑成型后,在外墻基部設置一道施工縫,再澆筑外墻結構。由于外墻結構是在底板成型后澆筑的,外墻混凝土在硬化收縮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底板混凝土的約束,很容易在外墻上產生豎向裂紋,外墻結構越長,裂紋越明顯。為解決外墻后澆筑過程中產生的裂紋現象,采用外墻和底板混凝土同時澆筑的方式,外墻和底板混凝土澆筑期間不會產生施工裂縫,外墻和底板的混凝土基本處于同一水化使其,同時處于塑性放熱膨脹階段,也同時處于收縮階段,外墻不會因底板的約束作用產生裂縫。但是在采用同時澆筑形成外墻和底板的過程中,由于外墻混凝土自身重力作用會從底板混凝土的上表面流出或拱起,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可以解決地下室外墻和底板同時澆筑時產生的外墻混凝土因自身重力作用從底板混凝土上表面流出或拱起的問題。
[0004]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發明一種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0006]測量放線,根據設計位置綁扎鋼筋、澆筑底板墊層以及支設外墻模板;
[0007]執行第一次澆筑,于所述底板墊層內澆筑混凝土,形成底板混凝土結構;
[0008]待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二次澆筑,于所述外墻模板內澆筑與所述底板混凝土相接且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的混凝土 ;
[0009]于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所述補強模板抵靠于所述外墻模板;
[0010]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采用分段式澆筑,形成外墻混凝土結構;
[0011]養護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然后拆除所述外墻模板以及所述補強模板,形成外墻和底板。
[0012]采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澆筑一小段外墻混凝土,可以使得兩次澆筑的混凝土很好的連接,不會產生斷層。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是為了減少混凝土結構的自重力,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鋪設了補強模板,該補強模板可以抵擋住外墻混凝土的自重力引起的從底板混凝土上表面流出或拱起等現象,保證施工質量。本發明采用同時澆筑底板和外墻的混凝土,避免了外墻混凝土后澆筑產生的裂縫問題。
[0013]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的分段式澆筑具體包括:[0014]待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三次澆筑,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40厘米至50厘米高的混凝土 ;
[0015]待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四次澆筑,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燒筑0.8米至I米高的混凝土 ;
[0016]待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所述外墻模板的頂部,并預留施工縫。
[0017]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50厘米。
[0018]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I米。
[0019]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分段式澆筑包括:
[0020]待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三次澆筑,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40厘米至50厘米高的混凝土 ;
[0021]待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四次澆筑,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所述外墻模板的頂部,并預留施工縫。
[0022]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50厘米。
[0023]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澆筑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時,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通過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與補強模板一起防止外墻混凝土的自重力引起的從底板混凝土上表面流出或拱起等現象發生,保證施工質量。
[0024]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鋪設于所述所述補強模板的寬度為25厘米至40厘米。
[0025]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補強模板的寬度為30厘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流程圖;
[0027]圖2為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流程圖;
[0028]圖3至圖9為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0]圖1顯示了本發明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本發明的地下室外墻和底板采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澆筑一小段的外墻混凝土,保證前后兩次澆筑的混凝土之間更好的連接,避免混凝土凝固后再澆筑而產生的斷層或裂縫現象。又因只澆筑一小段的外墻混凝土,其自身的自重力小,混凝土于外墻模板向底板混凝土流動或拱起的推動力小,再通過控制該段混凝土的塌落度在14厘米以內,配合設置于外墻混凝土和底板混凝土連接處的補強模板,可以抵擋住外墻混凝土因自身重力引起的流出或拱起,保證了底板混凝土的平整,確保了施工質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施工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0031]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流程圖。下面結合圖1,對第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進行說明。
[0032]執行步驟S101,測量放線、綁扎鋼筋、支設模板。根據施工圖設計,確定好外墻和底板的具體位置,澆筑好底板墊層,綁扎好底板的鋼筋以及外墻的鋼筋,然后支設好外墻模板,為后續的混凝土澆筑做好準備。接著執行步驟S102。
[0033]執行步驟S102,執行第一次澆筑混凝土,于澆筑好的底板墊層內澆筑混凝土,形成底板混凝土結構。接著執行步驟S103。
[0034]執行步驟S103,執行第二次澆筑混凝土,待第一次澆筑混凝土初凝前,于支設好的外墻模板內澆筑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的混凝土。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還未初凝,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選擇30厘米至50厘米,為了減少其自身的重力,進而減少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力荷載。另外,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控制在14厘米以內,即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防止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流出,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上表面產生拱起現象。接著執行步驟S104。
[0035]執行步驟S104,鋪設補強模板,補強模板鋪設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并抵靠于內側的外墻模板,抵擋住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避免其流出至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上表面上,造成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鋪設的補強模板寬度為25厘米至40厘米,作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該補強模板的寬度選為30厘米。用于引導從墻體底部流出的混凝土,控制底板的標高。接著執行步驟S105。
[0036]執行步驟S105,執行第三次澆筑混凝土,待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第三次混凝土,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40厘米至50厘米,由于第二次混凝土還未初凝,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可以很好地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初凝階段,其對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的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為初凝階段,澆筑的第三次混凝土高度不宜過高,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結構支撐強度不大,所以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優選為50厘米,減少處于底層的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力荷載。接著執行步驟S106。
[0037]執行步驟S106,執行第四次澆筑混凝土,待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時,于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第四次混凝土,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0.8米至I米,由于第三次混凝土還未初凝,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可以很好地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凝固階段,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初凝階段,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共同對上部的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起到支撐作用,承受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由于是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共同支撐上部的混凝土結構,所以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優選為I米。接著執行步驟S107。
[0038]執行步驟S107,澆筑剩余的外墻混凝土,待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外墻的頂部,并于頂部處預留施工縫,這樣就形成了外墻混凝土。外墻混凝土包括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于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的混凝土。外墻的混凝土結構形成采用了分段式澆筑,分四層澆筑形成,每一層澆筑是在前一層初凝前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外墻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現象,每一層之間都具有良好的連接。由于澆筑剩余的外墻混凝土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凝固階段,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初凝階段,由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共同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混凝土結構的重力荷載。接著執行步驟S108。
[0039]執行步驟S108,養護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待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凝固后,拆除外墻模板,這樣就形成了底板和外墻。
[0040]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分五次澆筑混凝土,利用前后澆筑的時間差,使得澆筑不相鄰的混凝土時,與其相鄰的混凝土未初凝,不相鄰的混凝土已經進入初凝階段,利用混凝土自身承受上部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通過先澆筑一小段外墻混凝土,同時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且于內側的外墻模板旁及底板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共同實現控制外墻和底板同時澆筑時產生的外墻混凝土流出或拱起等現象。本發明的施工方法成功實現底板和外墻一次澆筑成型,不用預留施工縫,從源頭上避免了外墻裂縫的出現。而且還加快了工期,省去了止水鋼板、及快易收口網等材料的費用,節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0041]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流程圖。下面結合圖2,對第二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進行說明。
[0042]執行步驟S201,測量放線、綁扎鋼筋、支設模板。根據施工圖設計,確定好外墻和底板的具體位置,澆筑好底板墊層,綁扎好底板的鋼筋以及外墻的鋼筋,然后支設好外墻模板,為后續的混凝土澆筑做好準備。接著執行步驟S202。
[0043]執行步驟S202,執行第一次澆筑混凝土,于澆筑好的底板墊層內澆筑混凝土,形成底板混凝土結構。接著執行步驟S203。
[0044]執行步驟S203,執行第二次澆筑混凝土,待第一次澆筑混凝土初凝前,于支設好的外墻模板內澆筑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的混凝土。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還未初凝,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可以很好的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選擇30厘米至50厘米,為了減少其自身的重力,進而減少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力荷載。另外,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塌落度要控制在14厘米以內,即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防止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流出,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上表面產生拱起現象。接著執行步驟S204。
[0045]執行步驟S204,鋪設補強模板,補強模板鋪設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并抵靠于內側的外墻模板,抵擋住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避免其流出至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上表面上,造成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鋪設的補強模板寬度為25厘米至40厘米,作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該補強模板的寬度選為30厘米。用于引導從墻體底部流出的混凝土,控制底板的標高。接著執行步驟S205。[0046]執行步驟S205,執行第三次澆筑混凝土,待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第三次混凝土,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40厘米至50厘米,由于第二次混凝土還未初凝,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可以很好地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初凝階段,其對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的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和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為初凝階段,澆筑的第三次混凝土高度不宜過高,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結構支撐強度不大,所以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優選為50厘米,減少處于底層的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力荷載。接著執行步驟S206。
[0047]執行步驟S206,于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剩余的外墻混凝土。待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外墻的頂部,并于頂部處預留施工縫,這樣就形成了外墻混凝土。外墻混凝土包括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以及于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的混凝土。外墻的混凝土結構形成采用了分段式澆筑,分三層澆筑形成,每一層澆筑是在前一層初凝前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外墻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現象,每一層之間都具有良好的連接。由于澆筑剩余的外墻混凝土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凝固階段,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進入初凝階段,由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共同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混凝土結構的重力荷載。接著執行步驟S207。
[0048]執行步驟S207,養護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待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凝固后,拆除外墻模板,這樣就形成了底板和外墻。
[0049]在第二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分四次澆筑混凝土,利用前后澆筑的時間差,使得澆筑不相鄰的混凝土時,與其相鄰的混凝土未初凝,不相鄰的混凝土已經進入初凝階段,利用混凝土自身承受上部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通過先澆筑一小段外墻混凝土,同時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且于內側的外墻模板旁及底板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共同實現控制外墻和底板同時澆筑時產生的外墻混凝土流出或拱起等現象。本發明的施工方法成功實現底板和外墻一次澆筑成型,不用預留施工縫,從源頭上避免了外墻裂縫的出現。而且還加快了工期,省去了止水鋼板、及快易收口網等材料的費用,節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0050]如圖3至圖9所示,為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3至圖9,對本發明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進行說明。
[0051]如圖3所示,底板10形成于挖掘的基坑內的地面,底板10的一側之上形成有外墻20,外墻20以底板10為基礎。首先,根據設定位置澆筑底板10的底板墊層101,再于底板墊層101之上綁扎底板鋼筋102。然后,于底板墊層101之上綁扎外墻鋼筋202,再于外墻鋼筋202的兩側支設外墻模板201。
[0052]如圖4所示,于底板10的底板墊層101上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103,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凝固后形成了底板10。
[0053]如圖5所示,待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初凝前,于外墻20的外墻模板201內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還未初凝,所以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和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可以很好的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控制澆筑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
[0054]如圖6所示,于外墻20外墻模板201的底部、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之上鋪設補強模板30,補強模板30抵靠于內側的外墻模板201。補強模板30抵擋住第二次燒筑的混凝土 203,避免其流出至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的表面上,造成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表面不平整。鋪設的補強模板30寬度為25厘米至40厘米,優選為30厘米寬。用于引導從外墻20底部流出的混凝土,控制底板的標高。
[0055]如圖7所示,鋪設完補強模板30后,待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初凝前,于外墻20的外墻模板201內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的高度為40厘米至50厘米,優選高度為50厘米。由于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還未初凝,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可以很好的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已經進入初凝階段,可以對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以及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的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和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的重力荷載,由于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103為初凝階段,澆筑的第三次混凝土 204的高度不宜過高,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結構103支撐強度不大,所以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的高度選為50厘米,減少處于底層的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承受的重力荷載。
[0056]如圖8所示,待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初凝時,于外墻20的外墻模板201內澆筑混凝土,形成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的高度為0.8米至I米,優選為I米。由于第三次混凝土 204
[0057]還未初凝,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可以很好地與其連接,形成統一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或裂縫等現象。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進入凝固階段,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進入初凝階段,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共同對上部的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以及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起到支撐作用,承受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和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的重力荷載,由于是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103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共同支撐上部的混凝土結構,所以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高度可以選為I米。
[0058]如圖9所示,待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 205初凝前,于外墻20的挖潛模板201內澆筑混凝土至外墻20的頂部,形成第五次澆筑的混凝土 206,并于頂部預留施工縫,這樣外墻20的混凝土結構就形成了。由于形成第五次澆筑的混凝土 206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和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進入凝固階段,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進入初凝階段,由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 103、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 203、以及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 204共同起到支撐作用,承受上部混凝土結構的重力荷載。因多層的支撐結構,所以在第五次澆筑混凝土時,可以將外墻20的混凝土結構澆筑完成,外墻20的混凝土結構形成采用了分段式澆筑,分四層澆筑形成,每一層澆筑是在前一層初凝前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外墻20的混凝土結構不會產生斷層現象,每一層之間都具有良好的連接。
[005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0060]利用前后澆筑的時間差,使得澆筑不相鄰的混凝土時,與其相鄰的混凝土未初凝,不相鄰的混凝土已經進入初凝階段,利用混凝土自身承受上部的混凝土的重力荷載。通過先澆筑一小段外墻混凝土,同時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且于內側的外墻模板旁及底板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共同實現控制外墻和底板同時澆筑時產生的外墻混凝土流出或拱起等現象。本發明的施工方法成功實現將底板和外墻一次澆筑成型,不用預留施工縫,從源頭上避免了外墻裂縫的出現。而且還加快了工期,省去了止水鋼板、及快易收口網等材料的費用,節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0061]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同時燒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測量放線,根據設計位置綁扎鋼筋、澆筑底板墊層以及支設外墻模板; 執行第一次澆筑,于所述底板墊層上澆筑混凝土,形成底板混凝土結構; 待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二次澆筑,于所述外墻模板內澆筑與所述底板混凝土相接且高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的混凝土 ; 于所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鋪設補強模板,所述補強模板抵靠于所述外墻模板; 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采用分段式澆筑,形成外墻混凝土結構; 養護底板混凝土結構和外墻混凝土結構,然后拆除所述外墻模板以及所述補強模板,形成外墻和底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澆筑具體包括: 待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三次澆筑,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40厘米至50厘米高的混凝土 ; 待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四次澆筑,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燒筑0.8米至I米高的混凝土 ; 待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于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所述外墻模板的頂部,并預留施工縫。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50厘米。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I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澆筑包括: 待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三次澆筑,于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40厘米至50厘米高的混凝土 ; 待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執行第四次澆筑,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之上澆筑混凝土至所述外墻模板的頂部,并預留施工縫。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澆筑的混凝土高度為50厘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澆筑所述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時,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小于等于14厘米。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模板的寬度為25厘米至40厘米。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同時澆筑地下室外墻和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模板的寬度為30厘米。
【文檔編號】E02D15/02GK103615007SQ201310683407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王強, 危鼎, 王桂玲, 范新海, 葛杰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