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墻臺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側墻臺車,其包括:若干縱向拼接側墻臺車單元,所述側墻臺車單元包括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本發明是通過鋼模板與臺車的懸臂式連接設計,并結合液壓千斤頂、螺旋千斤頂、行走系統來實現三位向的精確調整;還通過對撐管件、側向絲桿千斤、支承千斤頂、地腳拉索、抗浮絲桿千斤等部件來實現承受和傳遞載荷,結構穩定可靠。采用本發明,無須搭建鋼管支架和拼裝模板,極大地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模板的安裝速度與可靠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木材與鋼管支架,降低了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側墻臺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側墻混凝土施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地鐵站施工時無須搭建鋼管支架和拼裝木模板的側墻臺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側墻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滿堂支架法+木模板的施工方法,該工藝需要在基坑內搭建于基坑同寬的鋼管支架,然后再逐塊拼裝木模板。因此,在實際施工中存在以下問題:
1、鋼管支架搭接工程量大,搭接速度慢;
2、木模板安裝時,操作空間狹窄,作業環境差,模板拼裝速度慢;
3、模板、鋼管支架搭接質量難以保證,可靠性差,混凝土澆筑時,易導致側墻變形或混凝土漏漿;
4、木模板拼裝次數多,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易存在接縫錯臺;
5、木模板及其支架等周轉材拆除時間長,周轉速度慢,使用量大;
6、對工人技術要求較高,工人勞動強度大,需求工人數量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側墻臺車。無須搭建鋼管支架和拼裝模板,安裝速度快,又能實現三位向精確調整,且其結構穩定可靠。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側墻臺車,其包括:若干縱向拼接側墻臺車單元,所述側墻臺車單元包括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所述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包括設有鋼立柱的底座、可移動連接于所述鋼立柱上的梁框總成,和安裝于所述底座上的行走系統;所述梁框總成中部縱向兩側設有過梁端部,所述過梁端部下方設有若干用于所述梁框總成豎直位移的螺旋千斤頂,所述螺旋千斤頂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鋼立柱上;所述梁框總成底部設有若干支承千斤頂;所述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包括由多個固定于模板框架上的鋼板拼接而成的鋼模板,和若干固定安裝在所述梁框總成上部面向施工側墻一側的可伸縮懸臂梁;所述模板框架的上部縱梁與所述可伸縮懸臂梁的自由端銷接;所述模板框架的中部縱梁與所述梁框總成之間設有若干液壓千斤頂;所述鋼模板與所述梁框總成之間設有若干組縱向排列的側向絲桿千斤;對稱的兩縱列所述側墻臺車之間還設有若干橫向平行排列的對撐管件。
[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行走系統包括安裝在所述鋼立柱下方的移動輪、與所述移動輪相匹配的軌道、和用于提供行走動力的驅動裝置。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可伸縮懸臂梁內置有液壓千斤頂,并置于可滑動式支座上。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墻臺車單元還設有若干用于固定臺車并與施工地面相連的地腳拉索。[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模板頂部上方設有若干抗浮絲桿千斤, 所述抗浮絲桿千斤一端抵于所述鋼模板頂部端,另一端頂于基坑支撐梁底部。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鋼模板在面向所述臺車的一面設有縱向和 豎向加強筋。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梁框總成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梁框總成通過疊加方式形成上梁框總成和 下梁框總成,所述上、下梁框總成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上梁框總成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
[0013]實施本發明側墻臺車,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鋼模板通過梁框總成上部可伸縮式懸臂梁和梁框總成中部液壓千斤頂的 伸縮移動,能夠控制鋼模板定位時橫向位置的調整,實現自動上模或脫模;同時鋼模板的懸 臂式連接設計,有效改善了由于鋼模板自重過大而導致設備連接部件負擔嚴重的問題,提 高了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和工程施工速度;
(2)本發明的梁框總成通過過梁端部下方的螺旋千斤頂,使梁框總成豎向移動,從而控 制鋼模板定位時豎向位置的調整;
(3)本發明通過底座上的行走系統,帶動梁框總成縱向移動,從而控制鋼模板定位時縱 向位置的調整;
(4)本發明采用兩側側墻并列施工方式,通過對撐管件使左右兩側墻臺車連成一體,實 現對側墻臺車的橫向支撐和兩側側墻同時施工,進一步提高了臺車結構的穩定性和施工效 率;
(5)本發明通過對撐管件、支承千斤頂、側向絲桿千斤、地腳拉索、抗浮絲桿千斤等部件 的有效結合,實現承受:和傳遞荷載,有效提聞施工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施工質量;
(6)本發明采用豎向高度方向與縱向長度方向的單元組合方式,以適用于多種不同高 度、不同長度大幅面的側墻施工;
(7)本發明用軌道臺車取代鋼管支架頂托,用大型鋼模板取代逐塊拼裝模板,無須搭建 鋼管支架和拼裝模板,極大地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模板的安裝速度與可靠性,提高了施 工效率,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木材與鋼管支架,降低了施工成 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5]圖1是本發明側墻臺車的一個實施例的橫向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側墻臺車另一個實施例的橫向結構示意圖,其中增大了梁框總成的 高度,梁框總成包括上梁框總成和下梁框總成;
圖3是圖2實施例中的縱向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側墻臺車的施工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6]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7]同時參見圖廣4所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其包括:若干縱向拼接側墻臺車單元,側墻臺車單元包括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1、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2。在實施例中,側墻臺車設計長度為12m,為滿足一定的施工條件,可拆分成兩臺6m側墻臺車使用。下面均以拼接后的長度為12m的側墻臺車實施例進行描述。
[0018]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1,包括設有鋼立柱14的底座11、可移動連接于所述鋼立柱14上的梁框總成12,和安裝于底座11上的行走系統13。具體的,上述行走系統13包括安裝在鋼立柱15下方的移動輪131、與移動輪131相匹配的軌道132、和用于提供行走動力的驅動裝置133,通過該行走系統13,能夠平穩地帶動梁框總成12縱向移動,從而控制鋼模板22定位時縱向位置的調整,同時軌道式設計,保證了縱向行走時的穩定性,且其承載能力高。上述梁框總成12中部縱向兩側設有過梁端部15,過梁端部15下方設有若干用于梁框總成12豎直位移的螺旋千斤頂4,螺旋千斤頂4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鋼立柱14上,在實施例中,螺旋千斤頂4優選為6個。當臺車移動就位后,通過螺旋千斤頂4使梁框總成12豎向移動,控制鋼模板22定位時豎向位置的調整;隨后,還通過若干設置在梁框總成12底部的支承千斤頂6,使梁框總成12支撐在軌道上及地面上,以減少行走系統13的承載力,增加臺車系統的承載力與穩定性,實現臺車在原地平穩固定,在實施例中,支承千斤頂6優選為單側6個,雙側共12個。
[0019]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上述梁框總成12通過疊加方式形成上梁框總成121和下梁框總成122,上、下梁框總成121、122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上梁總成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16,以便于施工。在實施例中,由于考慮到負一層與負二層側墻的高度不同,鋼模板高度設計為3.5m+l.7m,當負二層側墻澆筑時采用3.5m+l.7m鋼模板臺車,即包括上梁框總成121和下梁框總成122的臺車;當負一層側墻澆筑時采用3.5m臺車模板,即不含上梁框總成121的臺車。這樣可根據側墻施工狀況,調整臺車高度,滿足不同高度的施工需要,提高臺車的適應性。此外,上述梁框總成12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16,以便于施工。
[0020]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2,包括由多個固定于模板框架21上的鋼板拼接而成的鋼模板22,和若干固定安裝在所述梁框總成12上部面向施工側墻一側的可伸縮懸臂梁3。在實施例中,可伸縮懸臂梁3優選為5個。具體的,上述可伸縮懸臂梁3內置有液壓千斤頂31,并置于可滑動式支座32上,可使鋼模板穩定平移;上述鋼模板22在面向臺車的一面設有縱向和豎向加強筋,可增加鋼模板22的結構強度,使側墻更加平直,提高施工質量。模板框架21的上部縱梁與可伸縮懸臂梁3的自由端銷接;模板框架21的中部縱梁與梁框總成12之間設有若干液壓千斤頂5,在實施例中,液壓千斤頂5優選為5個。這樣,鋼模板22可通過可伸縮式懸臂梁3和液壓千斤頂5的伸縮移動,能夠控制鋼模板22定位時橫向位置的調整,實現自動上模或脫模;同時鋼模板22的懸臂式連接設計,有效改善了由于鋼模板自重過大而導致設備連接部件負擔嚴重的問題,提高了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和工程施工速度。此夕卜,還通過若干組縱向排列的側向絲桿千斤7連接于鋼模板22與梁框總成12之間,從而保證了鋼模板22與梁框總成12之間的固定,在實施例中,至少在鋼模板22與梁框總成12之間的上部、中部、下部各設一縱列側向絲桿7,除位于可伸縮懸臂梁3和液壓千斤頂5的同一縱列外,側向絲桿千斤每縱列至少設有5個。
[0021]其中,在對稱的兩縱列側墻臺車之間還設置若干橫向平行排列的對撐管件10。在實施例中,對撐管件10優選為3個。使用本發明側墻臺車一般用于兩側側墻并列施工,采用并列施工方式,通過對撐管件10使左右兩側墻臺車連成一體,實現對側墻臺車的橫向支撐和兩側側墻同時施工,進一步提高了臺車結構的穩定性和施工效率。
[0022]由此可見,實施本發明,能夠有效地實現三位向精確定位,調整速度快,而且結構穩定可靠,工程施工效率高。
[0023]上述側墻臺車單元還設有若干用于固定臺車并與施工地面相連的地腳拉索8。該地腳拉索8以斜向側墻方向向下拉緊,當混凝土澆筑時,主要承受和傳遞水平方向的載荷,防止臺車側向滑移,使臺車更加穩固。設計時需要從先澆筑底板的受力條件進行分析,以確保地腳拉索能承受施工載荷,從而確定其數量。
[0024]上述鋼模板22頂部上方設有若干抗浮絲桿千斤9 (見圖4,圖1、2、3未示出),抗浮絲桿千斤9 一端抵于鋼模板22頂部端,另一端頂于基坑支撐梁91底部,主要承受和傳遞鋼模板的豎向載荷,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鋼模板向上浮動。在實施例中,抗浮絲桿千斤9至少需設置4個。
[0025]由此可見,實施本發明,可通過對撐管件、支承千斤頂、側向絲桿千斤、地腳拉索、抗浮絲桿千斤等部件的有效結合,實現承受和傳遞荷載,有效提高施工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施工質量。
[0026]此外,采用本發明的產品進行側墻混凝土施工時,與傳統工藝采用滿堂支架法+木模板的施工方法相比,本發明用軌道臺車取代鋼管支架頂托,用大型鋼模板取代逐塊拼裝模板,無須搭建鋼管支架和拼裝模板,極大地簡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模板的安裝速度與可靠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木材與鋼管支架,降低了施工成本。
[0027]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縱向拼接側墻臺車單元,所述側墻臺車單元 包括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所述臺車移動及固定系統,包括設有鋼立柱的底座、可移動連接于所述鋼立柱上的梁 框總成,和安裝于所述底座上的行走系統;所述梁框總成中部縱向兩側設有過梁端部,所述 過梁端部下方設有若干用于所述梁框總成豎直位移的螺旋千斤頂,所述螺旋千斤頂固定在 所述底座的鋼立柱上;所述梁框總成底部設有若干支承千斤頂;所述鋼模板連接定位系統,包括由多個固定于模板框架上的鋼板拼接而成的鋼模板, 和若干固定安裝在所述梁框總成上部面向施工側墻一側的可伸縮懸臂梁;所述模板框架的 上部縱梁與所述可伸縮懸臂梁的自由端銷接;所述模板框架的中部縱梁與所述梁框總成之 間設有若干液壓千斤頂;所述鋼模板與所述梁框總成之間設有若干組縱向排列的側向絲桿 千斤;對稱的兩縱列所述側墻臺車之間還設有若干橫向平行排列的對撐管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統包括安裝在所述鋼立柱 下方的移動輪、與所述移動輪相匹配的軌道、和用于提供行走動力的驅動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懸臂梁內置有液壓千斤頂, 并置于可滑動式支座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墻臺車單元還設有若干用于固 定臺車并與施工地面相連的地腳拉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模板頂部上方設有若干抗浮絲 桿千斤,所述抗浮絲桿千斤一端抵于所述鋼模板頂部端,另一端頂于基坑支撐梁底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模板在面向所述臺車的一面設 有縱向和豎向加強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框總成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框總成通過疊加方式形成上梁 框總成和下梁框總成,所述上、下梁框總成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側墻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框總成頂部搭建有施工平臺。
【文檔編號】E21D11/10GK103557011SQ201310564308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丁昌銀, 何炳泉, 陳慕貞, 莫勁, 蔣明曦, 黎玉奇, 唐偉才, 黃平宇, 黎文憲, 柯德輝, 雷雄武, 邱建濤, 黎文龍, 秦健新, 何登甲, 莫莉 申請人:廣州鑫橋建筑勞務有限公司, 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