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屬于油氣田勘探開發井用鉆桿及地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鉆桿加厚過渡帶結構普遍是由內加厚圓柱面通過內錐面過渡到管體內徑構成,由于內錐面具有錐度且液體自上而下流動,加之目前鉆井參數不斷強化,其結構的弊端日益突顯,造成內錐面與鉆桿管體連接部位是鉆井液對管壁沖刷作用力最強的點,該處也是應力最集中的部位,即內加厚過渡帶末端易產生疲勞源,在泥漿腐蝕介質和交變應力作用下,經擴展最終形成鉆桿加厚過渡帶刺穿失效。經統計在該部位刺漏失效的鉆桿占近年來所有失效鉆桿的52.1%。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通過改進鉆桿內加厚過渡帶結構降低內加厚過渡帶消失處應力集中,同時在強化鉆井參數條件下,增加鉆井液由鉆桿接頭流至管壁的阻力,減少鉆井液對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的作用力,提聞鉆桿的服役壽命。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鉆桿接頭I的下部為鉆桿管體4,鉆桿接頭I的頂部通過焊縫2與鉆桿加厚過渡帶3連接,鉆桿接頭I的上部有S型內錐面6和內加厚圓柱面5。內加厚圓柱面5為圓柱形狀,S型內錐面6為曲面形狀。
·[0006]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I)降低內加厚過渡帶消失處應力集中。(2)在高轉速下,增加鉆井液由鉆桿接頭流至管壁的阻力,為鉆井液提供緩沖,減少鉆井液對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的作用力。(3)降低鉆井液在加厚過渡帶處粘滯系數,減少管壁殘留的鉆井液,防止鉆桿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發生刺漏。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鉆桿接頭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鉆桿接頭I的下部為鉆桿管體4,鉆桿接頭I的頂部通過焊縫2與鉆桿加厚過渡帶3連接,鉆桿接頭I的上部有S型內錐面6和內加厚圓柱面5。內加厚圓柱面5為圓柱形狀,S型內錐面6為曲面形狀。S型內錐面6在靠近焊縫2部位微凹,靠近鉆桿管體4部位為凸。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加工時,靠近接頭部位微凹進去,靠近管體部位微凸,相連處圓滑光滑過渡,形成一個“S”型。當液體從內螺紋接頭流進時,微凸部位給鉆井液形成一定阻力,可以很好的保護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當液體自上而下,流至外螺紋端時,微凹部位起到緩沖鉆井液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保護螺紋部位,可減少鉆具失效。如上所述, 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其特征在于,鉆桿接頭的下部為鉆桿管體,鉆桿接頭的頂部通過焊縫與鉆桿加厚過渡帶連接,鉆桿接頭的上部有S型內錐面和內加厚圓柱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其特征在于內加厚圓柱面為圓柱形狀,S型內錐面為曲面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其特征在于:S型內錐面在靠近焊縫部位微凹,靠近鉆·桿管體部位為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S型內加厚過渡帶鉆桿,屬于油氣田勘探開發井用鉆桿及地下工程技術領域。鉆桿接頭的下部為鉆桿管體,鉆桿接頭的頂部通過焊縫與鉆桿加厚過渡帶連接,鉆桿接頭的上部有S型內錐面和內加厚圓柱面。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1)降低內加厚過渡帶消失處應力集中。(2)在高轉速下,增加鉆井液由鉆桿接頭流至管壁的阻力,為鉆井液提供緩沖,減少鉆井液對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的作用力。(3)降低鉆井液在加厚過渡帶處粘滯系數,減少管壁殘留的鉆井液,防止鉆桿加厚過渡帶消失處發生刺漏。
文檔編號E21B17/00GK203097742SQ20122070235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胡芳婷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