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支架用抬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液壓支架,特別涉及一種液壓支架用的抬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自然資源的短缺,要求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煤層都能開采,相反卻要求液壓支架設計更為簡單。設計出的一種液壓支架,該支架由頂梁、掩護梁、底座、立柱、連桿、千斤頂等組成,但煤層容易出現底板松軟現象,因底座空間有限且要求結構簡單,無法安裝普遍用的抬底機構,從而使得移架困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支架用抬底裝置,解決現有技術因支架的底座空間有限且要求抬底結構簡單而無法安裝普遍用的抬底機構,從而使得移架困難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支架用抬底裝置,包含旋轉部件,所述旋轉部件包含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以及連接桿,其中,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推移框架連接,使所述兩個擺桿能以連接桿為軸進行旋轉;所述兩個擺桿分別與所述連接桿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擺桿還與支架的推移千斤頂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擺桿在支架進行移架時,與支架的底座接觸。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推移框架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與所述兩個擺桿的交點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擺桿在支架進行移架時,與所述底座的導軌接觸配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用抬底裝置,通過改進推移框架和推移千斤頂的連接方式,增加了抬底用的旋轉部件,使得當支架“臥底”時,利用旋轉部件的第二擺桿與底座的作用,實現抬底,解決了現有技術因支架的底座空間有限且要求抬底結構簡單而無法安裝普遍用的抬底機構,從而使得移架困難的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圖I所示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F-F向剖視圖;圖3為圖I所示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旋轉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俯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用旋轉抬底裝置的推移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所示推移框架結構的俯視圖;I-底座、2-推移框架、3-旋轉部件、4-推移千斤頂、5-連接桿、6-第一擺桿、7_第二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用抬底裝置進行說明。如圖I-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用抬底裝置,包括底座I、推移框架2、旋轉部件3和推移千斤頂4。該旋轉部件3包含第一擺桿6和第二擺桿7以及連接桿
5。連接桿5的兩端與推移框架2連接,本實施例采取的連接方式是活動連接,例如鉸接。兩個擺桿分別與連接桿5連接,例如可以是拼焊,并且兩個連接點是同一點,即兩個擺桿與連接桿5交于同一點。當然旋轉部件3也可以采用一體鑄造或鍛造的方法,將兩個擺桿與連接桿5鑄造為一體。第一擺桿6與推移千斤頂4鉸接,第二擺桿7與底座的導軌具有接觸配合關系。當底座I處于正常狀態時,由于支架自身重量,通過鉸接于底座I的推移千斤頂4的伸縮作用進行移架時,就是讓底座I抬出底板而方便移架;當底座I處于“臥底”狀態時,相當于推移框架2及支架靜止不動,這時通過鉸接于底座I的推移千斤頂4的伸縮作用使支架處于移架的狀態時,兩個擺桿以連接桿5為軸進行旋轉,同時第二擺桿7在推移框架2的槽體內旋轉一定角度后遇到底座I的阻擋,進而借助推移千斤頂4的伸縮作用,使得底座I抬起,進而消除“臥底”現象,而能進行移架。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支架用抬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旋轉部件,所述旋轉部件包含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以及連接桿,其中,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推移框架連接,使所述兩個擺桿能以連接桿為軸進行旋轉;所述兩個擺桿分別與所述連接桿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擺桿還與支架的推移千斤頂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擺桿在支架進行移架時,與支架的底座接觸。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用抬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推移框架的連接為活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支架用抬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與所述兩個擺桿的交點連接。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支架用抬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擺桿在支架進行移架時,與所述底座的導軌接觸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支架用抬底裝置,包含旋轉部件,所述旋轉部件包含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以及連接桿,其中,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支架的推移框架連接,使所述兩個擺桿能以連接桿為軸進行旋轉;所述兩個擺桿分別與所述連接桿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擺桿還與支架的推移千斤頂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擺桿在支架進行移架時,與支架的底座接觸。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用抬底裝置,通過改進推移框架和推移千斤頂的連接方式,增加了抬底用的旋轉部件,使得當支架“臥底”時,利用旋轉部件的第二擺桿與底座的作用,實現抬底,解決了現有技術因支架的底座空間有限且要求抬底結構簡單而無法安裝普遍用的抬底機構,從而使得移架困難的問題。
文檔編號E21D23/18GK202810887SQ2012204860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夏亮, 王穎, 梁勇, 秦樹振, 崔磊, 曹銀茍, 付超, 王傳奇, 曹從磊, 張芳衛, 何武, 宋治國 申請人:鄭州四維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