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射支架及濕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噴射支架及濕噴機。
背景技術:
在礦井中,混凝土噴射作業主要采用干噴和濕噴兩種方式,而干噴方式由于效率低、污染大以及對操作人員存在嚴重的健康影響等因素,正逐步被濕噴方式所取代。在濕噴過程中,操作人員對噴頭的操作經常采用完全人工的方式,即由多個操作 人員分別抱著輸送管和噴頭進行噴射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基于此,業內提出了一種用于支撐噴頭的正三角形支架,但這種支架結構復雜,操作不便,難以適應井下復雜環境的作業需要。因此,如何針對現有的噴射支架進行改進,以便進一步適應使用需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噴射支架及濕噴機,不僅便于實現對噴頭的操作,而且結構簡單,移動方便,能夠滿足井下復雜環境的作業需要。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噴射支架,所述噴射支架包括噴頭安裝架,與所述噴頭安裝架相連的操作架,以及用于支撐所述操作架的主支腿和副支腿,所述主支腿的頂端與所述副支腿的頂端鉸接,所述主支腿的底端設置有相對固定的兩個支撐點,所述副支腿的底端設置有一個支撐點。進一步地,所述主支腿包括外管架和內管架,所述外管架包括第一外管,所述內管架包括可移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外管內的第一內管,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一內管之間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第一定位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外管的側壁上;第一定位銷,設置在所述第一內管內,其一端可伸出所述第一內管外以與所述第一定位孔限位配合;第一彈性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內管與第一定位銷之間,使所述第一定位銷保持在伸出狀態。進一步地,所述內管架上設置有第一控制按鈕,所述第一控制按鈕通過第一拉線與所述第一定位銷相連,用于使所述第一定位銷處于收回狀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管的數目為兩個,所述外管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橫管,所述第一橫管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外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內管的數目為兩個,分別可移動地套設在兩個所述第一外管內,所述內管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橫管,所述第二橫管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內管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主支腿的頂端與所述副支腿的頂端相鉸接處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操作架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上設置有固定軸,所述固定軸上設置有旋轉配合的回轉座,所述回轉座與所述操作架鉸接。[0012]進一步地,所述副支腿為可伸縮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噴頭安裝架與所述操作架之間通過鉸軸相連,所述噴頭安裝架與所述操作架之間還設置有噴頭仰角調節機構,所述噴頭仰角調節機構用于調節噴頭安裝架和操作架之間繞鉸軸相對轉動的角度。進一步地,所述噴頭安裝架上設置有轉盤,所述操作架上設置有安裝座,所述轉盤與所述安裝座通過所述鉸軸相連,所述轉盤上設置有轉動拉點;所述噴頭仰角調節機構包括第三拉線和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設于所述操作架上,所述第三拉線的一端與所述轉動拉點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控制手柄相連,所述控制手柄可通過所述第三拉線拉動所述轉盤圍繞所述鉸軸轉動。進一步地,所述轉動拉點包括第一轉動極限拉點和第二轉動極限拉點;所述第三 拉線的數目為兩根,其中一根第三拉線連接在所述第一轉動極限拉點與所述控制手柄之間,另一根第三拉線連接在所述第二轉動極限拉點與所述控制手柄之間。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濕噴機,該濕噴機設置有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噴射支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噴射支架,采用相鉸接的主支腿和副支腿作為支撐結構,并且主支腿和副支腿上分別具有兩個支撐點和一個支撐點,如此設置便于實現操作架的高度調節,進而滿足對較高位置進行噴射的需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作業效率。此外,上述三個支撐點可組成非正三角形支撐結構,在保持平衡狀態下,可使支腿動作移動方便。在一種具體方案中,通過操作架可實現噴頭上下、前后、水平旋轉和豎直旋轉四個自由度方向的運動,操作方便,控制自由靈活,也滿足了井下各種復雜環境的噴射作業需要。另外,通過采用管件做成將梯子狀結構的主支腿,在降低整體重量的同時也便于人工使力(如肩扛),移動方便。另外,同時采用控制按鈕和定位機構,便于可靠便捷地實現對主支腿的伸縮控制,提高了噴射支架的易用性。另外,通過噴頭仰角調節機構可改變噴頭與操作架的相對角度,以進一步滿足垂直工作面的噴射作業需要,也有助于減少噴射位置及操作人員與工作面之間的距離,并降低因工作面上的落料反彈造成對操作人員的影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濕噴機設置有上述的噴射支架,由于上述的噴射支架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該濕噴機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噴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噴射支架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I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I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I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圖;[0026]圖7為圖I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8為圖2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2中G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請參考圖1,并結合圖2至圖9所示。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003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噴射支架主要包括噴頭安裝架2、操作架4、主支腿、副支腿、回轉座8和支承件9等,其中,噴頭安裝架2用于固定安裝噴頭I并為輸送管3提供導向作用,主支腿和副支腿均為可伸縮結構,并且主支腿的底端設置有相對固定的兩個支撐點,副支腿的底端設置有一個支撐點。結合圖2和圖9所示,主支腿包括外管架和內管架,外管架包括第一外管51和第一橫管5112,第一外管51的數目為兩個,即圖2中的5101和5102,第一外管5101和5102平行設置,第一橫管511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外管5101和5102垂直固定,第一橫管5112的數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圖2中示出的數目為兩個),第一外管5101和5102的底端均為錐形結構,用于作為支撐點支撐在地面上;內管架包括第一內管52和第二橫管56,第一內管52的數目為兩個,即圖2所示的5201和5202,第一內管5201和5202平行設置,第二橫管56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內管5201和5202垂直固定并相連通,第二橫管56的數目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圖2示出的數目為一個),第一內管5201和5202分別可移動地套設在第一外管5101和5102內,即第一內管5201和5202可分別在第一外管5101和5102內上下移動。結合圖2、圖7、圖8和圖9所示,第一外管51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定位孔511,第一定位孔511的數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第一內管52內設置有安裝槽53,第一定位銷54 (優選為球頭定位銷)可移動地設置在安裝槽53內,第一定位銷54的頭部可從第一內管52內伸出以與第一定位孔511限位配合,第一定位銷54的伸出方向與第一內管52的延伸方向大體垂直,第一定位銷54的尾部與第一內管52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件55,用于將第一定位銷54保持在伸出狀態,第一彈性件55優選為彈簧(如圖7所示情形);第二橫管56內在延伸方向上依次間隔固設有銷軸561、562和563,第一控制按鈕57上設置有長形孔571,第一控制按鈕57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二橫管56的側壁上,其長形孔571套在銷軸562上,第一控制按鈕57的移動方向與第二橫管56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控制按鈕57位于第二橫管56內的部分的兩側分別通過第一拉線59和58與兩個第一內管52內的第一定位銷54的尾部相連(圖7中未示出第一拉線59或58),第一拉線59和58分別繞經銷軸563和561 ;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調整第一控制按鈕57處于不同位置,可控制第一定位銷54的狀態,例如,若朝第二橫管56內按壓第一控制按鈕57,可將第一定位銷54拉回至收回狀態,進而解除第一外管51與第一內管52的軸向限位,使第一內管52可相對于第一外管51軸向移動。上述第一定位孔511、第一定位銷54、第一彈性件55構成第一定位機構,實現第一外管51和第一內管52的軸向定位。第一定位機構也可直接采用插銷和銷孔結構,還可以采用螺孔和頂緊螺釘結構。結合圖2、圖4、圖5和圖6所示,第一內管5201和5202的頂端通過彎管相連形成主支腿的頂部,支承件9固設于主支腿的頂部;副支腿包括第二外管61和第二內管62,第二外管61的底端為錐形結構,用于作為支撐點支撐在地面上,第二內管62可移動地套設于第二外管61內,即第二內管62可相對于第二外管61上下伸縮;第二內管62的頂端鉸接于支承件9上;第二外管61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定位孔611,第二定位孔611的數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置,第二內管62內設置有安裝槽63,第二定位銷64 (優選為球頭定位銷)可移動地設置在安裝槽63內,第二定位銷64的頭部可從第二內管62內伸出并與第二定位孔611限位配合,第二定位銷64的伸出方向與第二內管62的延伸方向大體垂直,第二定位銷64的尾部與第二內管62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件65,優選地,第二彈性件65為彈簧(如圖6所示情形);第二內管62內靠近頂端的位置處間隔固設有銷軸622和623,第二控制按鈕67上設置有長形孔671,第二控制按鈕67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二內管62側壁上的 安裝孔621內,其長形孔671套在銷軸623上,第二控制按鈕67的移動方向與第二內管6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控制按鈕67位于第二內管62內的部分的一側通過第二拉線66與第二內管62內的第二定位銷64的尾部相連,第二拉線66繞經銷軸622 ;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調整第二控制按鈕67處于不同位置,可控制第二定位銷64的狀態,例如,若朝第二內管62內按壓第二控制按鈕67,可將第二定位銷64拉回至收回狀態,進而解除第二外管61與第二內管62的軸向限位,使第二內管62可相對第二外管61軸向伸縮。上述第二定位孔611、第二定位銷64、第二彈性件65構成第二定位機構,實現第二外管61與第二內管62的軸向定位。第二定位機構也可直接采用插銷和銷孔結構,還可以采用螺孔和頂緊螺釘結構。結合圖2和圖4所示,支承件9上固定安裝有固定軸10,回轉座8的底端為套筒結構82,套筒結構82套在固定軸10上,與固定軸10形成旋轉配合,為了防止回轉座8向上脫離固定軸10,可以在固定軸10上加工一環形凹槽(圖4中未示出),并在套筒結構82的側壁上開設螺紋孔(圖4中未標出),由限位螺栓83擰緊于該螺紋孔內并伸至固定軸10上的環形凹槽內;回轉座8的頂端通過鉸軸81與操作架4鉸接相連;操作架4為兩節活動式結構,其長度可通過調整螺栓43擰松后進行調整,以便于操作人員根據需要調整與工作面的距離;操作架4的一端(圖I所示為左端)與噴頭固定架2相連,另一端(圖I所示為右端)設置有操作桿41,操作人員可通過操作桿41控制噴頭I的位置,以實現噴射作業。結合圖2、圖3和圖8所示,噴頭固定架2上設置有轉盤21,操作架4的一端設置有安裝座44,轉盤21通過鉸軸22與安裝座44相連,即噴頭固定架2可圍繞鉸軸22相對于操作架4發生轉動;轉盤21與操作架4之間設置有噴頭仰角調節機構,用于調節噴頭固定架2與操作架4的相對角度,即改變噴頭I的仰角,具體而言,轉盤21上設置有轉動拉點和止檔,該轉動拉點包括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和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該止檔包括第一止檔24和弟_■止檔27,嗔頭仰角調T1機構包括弟二拉線25、28和控制手柄42,控制手柄42設直在操作桿41上,第三拉線25和28分別繞經第一止檔24和第二止檔27,第三拉線25的一端與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相連,另一端通過安裝座44后與控制手柄42相連,第三拉線28的一端與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相連,另一端通過安裝座44后與控制手柄42相連;在使用過程中,可通過操控控制手柄42拉動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使其圍繞鉸軸22轉動(圖3所示情形為順時針轉動),進而抬高噴頭I的噴射角度,也可通過操縱控制手柄42拉動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使其圍繞鉸軸22轉動(圖3所示為逆時針轉動),進而壓低噴頭I的噴射角度;為了在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或者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轉動后,實現轉動盤21與安裝座44的限位,還可安裝座44上設置兩個定位槽441,相應地,在轉動盤21上安裝有第三定位銷29 (優選球頭定位銷),該第三定位銷29的頭部可與定位槽441相匹配,進而達到一定的轉動限位功能。 在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可通過第一控制按鈕57使主支腿上下伸縮,以及通過第二控制按鈕67使副支腿上下伸縮,實現噴頭I的上下運動,還可移動主支腿,實現噴頭I的前后運動,還可使操作架4圍繞鉸軸81相對主支腿轉動,實現噴頭I的豎直旋轉,還可通過操作架4使回轉座8相對于支承件9發生轉動,實現噴頭I的水平旋轉,另外,還可通過控制手柄42控制噴頭I的噴射仰角。此外,主副支腿同時使用時,由于主支腿的底端設置有兩個支撐點,副支腿的底端設置有一個支撐點,容易保持平衡,適用于稀松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環境,在需要移動時,可通過人工肩扛等方式實現,與搬梯子一樣人性化使力。在噴射作業時,也可以將副支腿收起,或者將副支腿卸掉,由主支腿單獨支撐,在操作人員控制操作桿41后整個噴射支架也可以保持平衡。上述實施例中,為了使主副支腿具有更穩定的支撐性能,還可以采用鏈條7將第二外管62與伸縮外管架連接起來。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外管51、第一內管52、第一橫管5112、第二橫管56、第二外管61和第二外管62均為圓形管,其他實施例中,主支腿和/或副支腿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管狀物形成,例如方管等,另外,管的材料可以采用鋼材,也可以采用鋁合金材。上述各種實施例中,主支腿的第一外管51用于與地面支撐接觸,而第一內管52則用于支撐支承件9以上的部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相反設置,即由第一外管51用于支撐支承件9以上的部件,而由第一內管52用于與地面支撐接觸,相應地,兩個第一外管51的頂端相連形成主支腿的頂部;同理,在其他實施例中,副支腿也可以作如此設置。上述各種實施例中,主支腿的伸縮及定位可通過第一控制按鈕57控制第一定位銷54的狀態實現,而副支腿的伸縮及定位可通過第二控制按鈕67控制第二定位銷64的狀態實現,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控制機構,例如連桿機構或者油缸等,只要能實現主副支腿的伸縮和定位即可。上述各種實施例中,噴射支架同時具有主副支腿,在使用過程中,副支腿可以收回或者卸掉。上述各種實施例中,主支腿為可伸縮的管架結構,其他實施例中,主支腿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采用并排固定設置的兩個油缸實現,只要實現上下伸縮以對操作架4進行支撐即可。上述各種實施例中,噴頭仰角調節機構以控制手柄42通過第三拉線25、28拉動轉盤21的方式實現,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僅采用一路拉線與其中一個轉動拉點相連并設置相應的回位機構,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噴頭仰角調節機構,例如連桿機構,只要能實現驅動轉盤21相對于操作架4發生在轉動即可。上述各種實施例中,為了實現操作架4水平旋轉和豎直旋轉,操作架4通過回轉座8安裝于支承件9上的固定軸10上,其他實施例中,若不要求同時具備這兩個功能,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將操作架4設置在支承件9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噴射支架,通過操作架可實現噴頭上下、前后、水平旋轉和豎直旋轉四個自由度方向的運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控制自由靈活,既滿足了井下各種復雜環境的噴射作業需要,也有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作業效率;此外,通過采用管件做成將梯子狀結構的主支腿,在降低整體重量的同時也便于人工使力(如肩扛),移動方便;此外,同時采用控制按鈕和管內定位結構,便于可靠便捷地實現對主副支腿的伸縮控制,提高了噴射支架的易用性;此外,通過噴頭仰角調節機構可改變噴頭與操作架的相對角度,以進一步滿足垂直工作面的噴射作業需要,也有助于減少噴射位置及操作人員與工作面之間的距離,并降低因工作面上的落料反彈造成對操作人員的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濕噴機,該濕噴機設置有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噴射支架,由于上述的噴射支架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設置有該噴射支架的濕噴機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支架包括噴頭安裝架(2),與所述噴頭安裝架(2)相連的操作架(4),以及用于支撐所述操作架(4)的主支腿和副支腿,所述主支腿的頂端與所述副支腿的頂端鉸接,所述主支腿的底端設置有相對固定的兩個支撐點,所述副支腿的底端設置有一個支撐點。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腿包括外管架和內管架,所述外管架包括第一外管(51),所述內管架包括可移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外管(51)內的第一內管(52),所述第一外管(51)和第一內管(52)之間設置有第一定位機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機構包括 第一定位孔(511),設置在所述第一外管(51)的側壁上; 第一定位銷(54 ),設置在所述第一內管(52 )內,其一端可伸出所述第一內管(52 )外以與所述第一定位孔(511)限位配合; 第一彈性件(55),設置在所述第一內管(52)與第一定位銷(54)之間,使所述第一定位銷(54)保持在伸出狀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管架上設置有第一控制按鈕(57),所述第一控制按鈕(57)通過第一拉線與所述第一定位銷(54)相連,用于使所述第一定位銷(54)處于收回狀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管(51)的數目為兩個,所述外管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橫管(5112),所述第一橫管(511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外管(51)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內管(52)的數目為兩個,分別可移動地套設在兩個所述第一外管(51)內,所述內管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橫管(56),所述第二橫管(56)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內管(52)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腿的頂端與所述副支腿的頂端相鉸接處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操作架(4)的支承件(9),所述支承件(9)上設置有固定軸(10),所述固定軸(10)上設置有旋轉配合的回轉座(8),所述回轉座(8)與所述操作架(4)鉸接。
7.如權利要求I至6任一項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腿為可伸縮結構。
8.如權利要求I至6任一項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安裝架(2)與所述操作架(4)之間通過鉸軸(22)相連,所述噴頭安裝架(2)與所述操作架(4)之間還設置有噴頭仰角調節機構,所述噴頭仰角調節機構用于調節噴頭安裝架(2)和操作架(4)之間繞鉸軸(22)相對轉動的角度。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頭安裝架(2)上設置有轉盤(21),所述操作架(4)上設置有安裝座(44),所述轉盤(21)與所述安裝座(44 )通過所述鉸軸(22 )相連,所述轉盤(21)上設置有轉動拉點; 所述噴頭仰角調節機構包括第三拉線和控制手柄(42),所述控制手柄(42)設于所述操作架(4)上,所述第三拉線的一端與所述轉動拉點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控制手柄(42)相連,所述控制手柄(42)可通過所述第三拉線拉動所述轉盤(21)圍繞所述鉸軸(22)轉動。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噴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拉點包括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和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所述第三拉線的數目為兩根,其中一根第三拉線連接在所述第一轉動極限拉點(23)與所述控制手柄(42)之間,另一根第三拉線連接在所述第二轉動極限拉點(26)與所述控制手柄(42)之間。
11.一種濕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噴機設置有權利要求I至10任一項所述的噴射 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噴射支架及濕噴機。該噴射支架包括噴頭安裝架,與所述噴頭安裝架相連的操作架,以及用于支撐所述操作架的主支腿和副支腿,所述主支腿的頂端與所述副支腿的頂端鉸接,所述主支腿的底端設置有相對固定的兩個支撐點,所述副支腿的底端設置有一個支撐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噴射支架,采用相鉸接的主支腿和副支腿作為支撐結構,并且主支腿和副支腿上分別具有兩個支撐點和一個支撐點,如此設置便于實現操作架的高度調節,進而滿足對較高位置進行噴射的需要,結構簡單,操作和移動方便,有助于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作業效率。
文檔編號E21D11/10GK202768013SQ2012203659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易望前, 張小偉, 郭鳴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