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封隔器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封隔器實驗井筒,部分部位采用焊接密封,不易于裝配和拆卸。井筒結構復雜,一套設備只能檢測一種型號的封隔器,設備利用率低,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在高溫(200°C)、高壓(100MPA)環境下,能夠準確測試封隔器的耐壓強度、密封性能,結構合理簡 單,利用率高,成本低,易于裝配拆卸。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包括上連接部分,實驗井筒部分和下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上連接部分主要由拉壓接頭、承力套筒、配合套筒、封隔器接頭、加熱套上接頭、擋圈加O形密封圈。大金屬密封墊和小金屬密封墊組成,實驗井筒部分主要由實驗井井筒本體和實驗井加熱套組成,下連接部分主要由加熱套下接頭、實驗井下接頭、螺塞、螺塞墊圈、擋圈加O形密封圈和大金屬密封墊組成。配合套筒是一個圓柱形筒,筒內有臺階,臺階以上有螺紋,旋接承力套筒,臺階內圈與拉壓接頭外圓采用過渡配合,將拉壓接頭固定在配合套筒內的臺階上。拉壓接頭下端有內螺紋,旋接封隔器接頭,封隔器接頭下端有外螺紋,旋接需要做實驗的封隔器。配合套筒筒內下端有螺紋,旋接實驗井井筒本體,試驗井井筒本體下端有螺紋,旋接實驗井下接頭。配合套筒外圈與加熱套上接頭采用過渡配合,加熱套上接頭下端有管螺紋,旋接實驗井加熱套,實驗井加熱套下端有管螺紋,旋接加熱套下接頭。加熱套下接頭與實驗井下接頭采用過渡配合,實驗井下接頭坐落在輔助支撐坐上。上述技術方案保證了裝配拆卸的方便以及可更換性。在拉壓接頭與配合套筒過渡配合處、配合套筒與加熱套上接頭過渡配合處、加熱套下接頭與實驗井下接頭過渡配合處均采用擋圈加O型密封圈密封。拉壓接頭與封隔器接頭采用小金屬密封墊密封,實驗井井筒本體與配合套筒、試驗井井筒本體與實驗井下接頭之間均采用大金屬密封墊密封。保證了實驗井筒的密封可靠性。在拉壓接頭上部有中心管壓力打壓口,配合套筒下部有上壓力打壓口,實驗井下接頭有下壓力打壓口,方便實現封隔器各項壓力指標的測試。實驗井下接頭留有卸油口,便于實驗后的壓力液體排出。加熱套上接頭有加熱油上端注入口,加熱套下接頭有加熱油下端流出口,為實驗提供聞溫環境。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而易見的實質性特點和技術進步本實用新型充分考慮了實驗井筒的安全可靠性。通過外部設備對拉壓接頭的中心管打壓使封隔器的坐封,之后通過對封隔器試驗井筒打上壓力、下壓力,檢測封隔器的性能。各個部件之間連接可靠,易于拆裝,密封效果好,便于更換部分構件實現一套裝置對多種型號封隔器的測試,提高了利用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半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例結合附圖說明如下實施實例一參見圖1,本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包括上連接部分、實驗井筒部分和下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上連接部分主要由拉壓接頭I、承力套筒2、配合套筒3、封隔器接頭4、加熱套上接頭10組成,所述拉壓接頭I與配合套筒3采用過渡配合,拉壓接頭I 下端有螺紋,旋接封隔器接頭4,承力套筒2與配合套筒3使用螺紋旋接,配合套筒3與加熱套上接頭10采用過渡配合;所述實驗井筒部分主要由實驗井井筒本體11和實驗井加熱套12組成,所述試驗井井筒本體11上部有外螺紋,與所述配合套筒3螺紋旋接,實驗井加熱套12上部有外螺紋,與所述加熱套上接頭10管螺紋旋接;所述下連接部分由加熱套下接頭13和實驗井下接頭15組成,所述加熱套下接頭13上端有內螺紋,與所述實驗井加熱套12管螺紋旋接,實驗井下接頭15上端有內螺紋,與所述實驗井井筒本體11螺紋旋接,加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采用過渡配合。實施實例二本實施實例與實施實例一基本相同,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拉壓接頭I與配合套筒3過渡配合處、配合套筒3與加熱套上接頭10過渡配合處、加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過渡配合處均采用擋圈加O型密封圈密封,拉壓接頭I與封隔器接頭4、實驗井井筒本體11與配合套筒3、試驗井井筒本體11與實驗井下接頭15之間均采用金屬密封墊密封。所述拉壓接頭I上部有中心管壓力打壓口,配合套筒3有上壓力打壓口,實驗井下接頭15有下壓力打壓口和卸油口,且卸油口由螺塞16加金屬墊17密封;加熱套上接頭10有加熱油上端注入口,加熱套下接頭13有加熱油下端流出口。實施實例三參閱圖I。本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包括上連接部分,實驗井筒部分和下連接部分。參閱圖1,上連接部分由拉壓接頭I、承力套筒2、配合套筒3、封隔器接頭
4、O形密封圈(2-334 ) 5、擋圈6、小金屬密封墊7、大金屬密封墊8、O型密封圈(2-369 )加擋圈9、加熱套上接頭10組成,實驗井筒部分由實驗井井筒本體11、實驗井加熱套12組成,下連接部分由加熱套下接頭13、O型密封圈(2-367)加擋圈14、實驗井下接頭15、螺塞16、螺塞墊圈17組成。配合套筒3是一個圓柱形筒,筒內有臺階,臺階以上與承力套筒2螺紋旋接,承力套筒2主要承受封隔器坐封后上壓壓力,臺階內圈與拉壓接頭I外圓采用過渡配合,將拉壓接頭I固定在配合套筒3內的臺階上。拉壓接頭I下端有內螺紋,旋接封隔器接頭4,封隔器接頭4下端有外螺紋,旋接需要做實驗的封隔器。配合套筒3筒內下端有螺紋,旋接實驗井井筒本體11,試驗井井筒本體11下端有螺紋,旋接實驗井下接頭15,為封隔器實驗提供了一個封閉的高壓環境。配合套筒3外圈與加熱套上接頭10采用過渡配合,加熱套上接頭10下端有管螺紋,旋接實驗井加熱套12,實驗井加熱套12下端有管螺紋,旋接加熱套下接頭13。加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采用過渡配合,試驗井井筒本體與實驗井加熱套環空為封隔器實驗提供了一個封閉的高溫環境。實驗井下接頭坐落在輔助支撐坐上。在拉壓接頭I與配合套筒3過渡配合處、配合套筒3與加熱套上接頭10過渡配合處、加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過渡配合處均采用擋圈加O型密封圈密封。拉壓接頭I與封隔器接頭4采用小金屬密封墊7密封,實驗井井筒本體11與配合套筒3、試驗井井筒本體11與實驗井下接頭15之間均采用大金屬密封墊8密封。保證了實驗井筒中高溫液體、高壓液體的密封可靠性。拉壓接頭I上部有中心管壓力打壓口,通過封隔器接頭4的中心管與封隔器連通,對封隔器打壓坐封。配合套筒3下部有上壓力打壓口,實現封隔器坐封后的上腔壓力打壓。 實驗井下接頭15有下壓力打壓口,實現封隔器坐封后的下腔壓力打壓。實驗井下接頭15留有卸油口,便于實驗后的排液。加熱套上接頭10有加熱油上端注入口,加熱套下接頭13有加熱油下端流出口,為實驗提供高溫循環環境。使用時,先將封隔器連接在封隔器接頭4上,封隔器、封隔器接頭4、拉壓接頭I連接為一體,下入井筒至配合套筒3臺階處,再將承力套筒旋入,固定連接有封隔器和封隔器接頭4的拉壓接頭,之后利用外部設備對封隔器進行打壓試驗。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包括上連接部分、實驗井筒部分和下連接部分,其特征在于上連接部分主要由拉壓接頭(I)、承力套筒(2)、配合套筒(3)、封隔器接頭(4)、加熱套上接頭(10)組成,所述拉壓接頭(I)與配合套筒(3)采用過渡配合,拉壓接頭(I)下端有螺紋,旋接封隔器接頭(4),承力套筒(2)與配合套筒(3)使用螺紋旋接,配合套筒(3)與加熱套上接頭(10)采用過渡配合;所述實驗井筒部分主要由實驗井井筒本體(11)和實驗井加熱套(12)組成,所述試驗井井筒本體(11)上部有外螺紋,與所述配合套筒(3)螺紋旋接,實驗井加熱套(12)上部有外螺紋,與所述加熱套上接頭(10 )管螺紋旋接;所述下連接部分由加熱套下接頭(13)和實驗井下接頭(15)組成,所述加熱套下接頭(13)上端有內螺紋,與所述實驗井加熱套(12)管螺紋旋接,實驗井下接頭(15)上端有內螺紋,與所述實驗井井筒本體(11)螺紋旋接,加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采用過渡配口 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壓接頭(I)與配合套筒(3 )過渡配合處、配合套筒(3 )與加熱套上接頭(10 )過渡配合處、力口熱套下接頭(13)與實驗井下接頭(15)過渡配合處均采用擋圈加O型密封圈密封,拉壓接頭(I)與封隔器接頭(4)、實驗井井筒本體(11)與配合套筒(3)、試驗井井筒本體(11)與實驗井下接頭(15 )之間均采用金屬密封墊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壓接頭(I)上部有中心管壓力打壓口,配合套筒(3)有上壓力打壓口,實驗井下接頭(15)有下壓力打壓口和卸油口,且卸油口由螺塞(16)加金屬墊(17)密封;加熱套上接頭(10)有加熱油上端注入口,加熱套下接頭(13)有加熱油下端流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高溫高壓環境的封隔器實驗井筒。它可以通過外圍輔助設備模擬封隔器工作時的高溫高壓環境,用于測試封隔器性能。本實驗井筒主要由實驗井井筒本體、外部加熱套筒、上連接部分、下連接部分、封隔器接頭及各連接部位的密封機構組成。本裝置設有上壓力、下壓力、中心管壓力打壓口以及外部加熱循環油進、出口,方便完成高溫下封隔器的各項壓力指標實驗。下部接頭設計壓力油液排出口,以便實驗結束后油液排出。密封部位根據結構不同采用密封圈加擋圈及金屬密封墊密封,保證密封可靠性。各連接部位采用螺紋及管螺紋連接,易于裝配和拆卸,可以實現一套裝置進行多種封隔器實驗。經測試,本實驗井筒結構合理,過程安全,工作可靠。
文檔編號E21B33/12GK202718672SQ20122034486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王勇, 劉樹林, 周曉君, 翟宇毅, 劉吉成, 杜偉 申請人: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