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用救生設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對于煤礦井下安全作業具有重要作用。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為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增加了更有力的保障,可以說它就是一個生命工程。包括礦用救生艙和避難硐室的避難設施是我國的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采用的主要手段。礦井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救生艙和避難硐室可以立刻為礦工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例如,救生艙這種具有特殊功能裝置的設備,一般為密閉性的艙體結構,有一定容積,具有良好的強度、剛性、
隔熱性、保溫性、防水性和耐壓性等,通常采用鋼合金等堅固材料制成。救生艙內配置飲用水、食物及空氣,在遇險人員無法撤離危險區域時可以迅速躲進救生艙。救生艙不需要外部能源供給,提供一定時間的生命和生存保障,對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員的生命具有重大意義。據悉,在外界已經無法提供生存條件下,目前我國自主設計的救生艙可提供96小時的生存保障。因此,礦用救生艙和避難硐室在礦難頻發的今天為井下工作的礦工提供了一道生命保障線。但是,當避難人員進入救生設施的過渡室時往往會帶入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進入救生設施的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一方面加重了救生設施內氣體洗滌系統的凈化負擔,另一方面有可能使氣體洗滌系統的吸附劑中毒甚至導致氣體洗滌系統失去作用。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將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隔離在救生設施之外的凈化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例如中國專利CN201915997U、CN201902229U和CN201740157U在救生設施的入口處提供了一種空氣幕系統,該空氣幕系統能夠有效減少避難人員進入救生設施時帶入的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但是,上述空氣幕系統仍然存在如下缺陷氣體僅靠壓強差自然流出,流速慢,沖力小,對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去除不夠徹底,仍然有一部分有害氣體和粉塵將進入救生設施的生存空間,救生設施的生存空間內的環境質量受到二次污染,威脅避險人員的生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氣刀、氣體噴淋裝置、控制裝置、壓縮空氣源和排氣裝置;所述氣刀設置于過渡室門的上端或兩側,且所述氣刀的噴氣口被設置為沿平行于過渡室門的方向噴氣,所述氣體噴淋裝置設置于過渡室的頂部,所述控制裝置設置于過渡室門上,所述排氣裝置設置于過渡室的底部;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通過管路與所述壓縮空氣源連接;響應于過渡室門的打開,所述控制裝置將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同時啟動;響應于過渡室門的關閉,所述控制裝置將所述氣刀關閉;通過所述控制裝置能夠單獨控制所述氣體噴淋裝置的開啟和關閉。[0007]優選地,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設置于過渡室底部的粉塵收集裝置。優選地,所述控制裝置為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所述系統采用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的啟動和關閉,因此在斷電情況下,所述系統仍然能夠使用;(2)所述系統采用機械驅動和氣驅動,不需要電驅動,啟動和關閉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時不會產生電火花,因此更加安全可靠,適合煤礦井下使用;(3)所述系統采用壓縮空氣源,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噴出的氣體流速快,沖力大,對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去除徹底,對空氣的凈化效果好;(4)所述系統的排氣裝置能夠及時將過渡室內的氣體排出,并使過渡室內保持100-500Pa的正值氣壓,因此更適合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去除。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和實施例2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的不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在過渡室門口的不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在過渡室門口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I :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包括多個氣刀I、氣體噴淋裝置2、控制裝置3、壓縮空氣源4、排氣裝置5和粉塵收集裝置6,如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氣刀I設置于過渡室門的上端,且所述氣刀I的噴氣口被設置為沿平行于過渡室門的方向噴氣。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設置于過渡室的頂部。所述控制裝置3設置于過渡室門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3為例如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所述排氣裝置5和所述粉塵收集裝置6設置于過渡室的底部。所述氣刀I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通過管路與所述壓縮空氣源4連接。響應于過渡室門的打開,所述控制裝置3將所述氣刀I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同時啟動,所述氣刀I噴出的氣體在過渡室門處形成能夠將過渡室內外環境隔離的氣幕,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噴出的氣體在過渡室內形成從上到下的氣體淋浴。響應于過渡室門的關閉,所述控制裝置3將所述氣刀I關閉。通過所述控制裝置3能夠單獨控制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的開啟和關閉。所述氣幕和所述氣體淋浴用于去除逃生人員攜帶的有毒有害氣體和/或粉塵,以防逃生人員將有毒有害氣體和/或粉塵帶入生存室。所述氣幕和所述氣體淋浴導致過渡室內的氣壓升高。所述排氣裝置5用于將過渡室內的氣體排出,并使過渡室內保持100-500Pa的正值氣壓。所述粉塵收集裝置6用于收集并清除過渡室內的粉塵。實施例2 [0021]本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包括多個氣刀I、氣體噴淋裝置2、控制裝置3、壓縮空氣源4、排氣裝置5和粉塵收集裝置6,如圖I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氣刀I設置于過渡室門的兩側,且所述氣刀I的噴氣口被設置為沿平行于過渡室門的方向噴氣。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設置于過渡室的頂部。所述控制裝置3設置于過渡室門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3為例如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所述排氣裝置5和所述粉塵收集裝置6設置于過渡室的底部。所述氣刀I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通過管路與所述壓縮空氣源4連接。響應于過渡室門的打開,所述控制裝置3將所述氣刀I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同時啟動,所述氣刀I噴出的氣體在過渡室門處形成能夠將過渡室內外環境隔離的氣幕,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噴出的氣體在過渡室內形成從上到下的氣體淋浴。響應于過渡室門的關閉,所述控制裝置3將所述氣刀I關閉。通過所述控制裝置3能夠單獨控制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的關閉。所述氣幕和所述氣體淋浴用于去除逃生人員攜帶的有毒有害氣體和/或粉塵,以防逃生人員將有毒有害氣體和/或粉塵帶入生存室。所述氣幕和所述氣體淋浴導致過渡室內的氣壓升高。所述排氣裝置5用于將 過渡室內的氣體排出,并使過渡室內保持100-500Pa的正值氣壓。所述粉塵收集裝置6用于收集并清除過渡室內的粉塵。所述系統采用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的啟動和關閉,因此在斷電情況下,所述系統仍然能夠使用。所述系統采用機械驅動和氣驅動,不需要電驅動,啟動和關閉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時不會產生電火花,因此更加安全可靠,適合煤礦井下使用。所述系統采用壓縮空氣源,所述氣刀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噴出的氣體流速快,沖力大,對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去除徹底,對空氣的凈化效果好。所述系統的排氣裝置能夠及時將過渡室內的氣體排出,并使過渡室內保持100-500Pa的正值氣壓,因此更適合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的去除。應當理解,以上借助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詳細說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基礎上可以對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多個氣刀(I)、氣體噴淋裝置(2)、控制裝置(3)、壓縮空氣源(4)和排氣裝置(5);所述氣刀(I)設置于過渡室門的上端或兩側,且所述氣刀(I)的噴氣口被設置為沿平行于過渡室門的方向噴氣,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設置于過渡室的頂部,所述控制裝置(3)設置于過渡室門上,所述排氣裝置(5)設置于過渡室的底部;所述氣刀(I)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通過管路與所述壓縮空氣源⑷連接;響應于過渡室門的打開,所述控制裝置⑶將所述氣刀⑴和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同時啟動;響應于過渡室門的關閉,所述控制裝置(3)將所述氣刀(I)關閉;通過所述控制裝置(3)能夠單獨控制所述氣體噴淋裝置(2)的開啟和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設置于過渡室底部的粉塵收集裝置(6)。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裝置(3)為不需要電驅動的機械控制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裝置(5)能夠使過渡室內保持100-500Pa的正值氣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公開了一種用于救生設施的自動氣幕噴淋系統,該系統包括多個氣刀(1)、氣體噴淋裝置(2)、控制裝置(3)、壓縮空氣源(4)和排氣裝置(5);氣刀(1)設置于過渡室門的上端或兩側,且氣刀(1)的噴氣口被設置為沿平行于過渡室門的方向噴氣,氣體噴淋裝置(2)設置于過渡室的頂部,控制裝置(3)設置于過渡室門上,排氣裝置(5)設置于過渡室的底部;氣刀(1)和氣體噴淋裝置(2)通過管路與壓縮空氣源(4)連接;響應于過渡室門的打開,控制裝置(3)將氣刀(1)和氣體噴淋裝置(2)同時啟動;響應于過渡室門的關閉,控制裝置(3)將氣刀(1)關閉;通過控制裝置(3)能夠單獨控制氣體噴淋裝置(2)的開啟和關閉。所述系統在斷電情況下仍然能夠使用;所述系統更加安全可靠,適合煤礦井下使用。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2578773SQ2012202454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田敬秋, 王亞智, 賀玉德, 劉同旭, 賀堯, 高凡 申請人:中煤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