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架柱式氣動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巖石巷道支護工程中用的鉆機。
背景技術:
在巖石巷道支護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是手持式或氣腿式氣動鉆機,工人的勞動強度大,鉆孔高度2米以上時,效率低且不安全,2米以上錨桿全長錨固時難度極大、費力費時,而且移動運輸操作都不方便。為了克服上述不足,實用新型人曾實用新型過一種架柱式氣動鉆機,專利實用新型名稱為支架式幫錨鉆機,實用新型號201120223838. 9 ;它的主要構造包括支架、安裝在 支架上的氣動鉆機體和操作閥,所述的支架由立柱和導軌兩部分組成;其中,立柱的上半部內腔中設有向上伸出的氣缸;立柱上設有升降滑套,頂側設有回頭鏈輪,底側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升降鏈輪上掛有鏈條,再把升降滑套固定在升降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升降滑套在立柱上上、下移動;導軌上設有推動滑套,導軌前端設有回頭鏈輪,后端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主動鏈輪上掛有推動鏈條,再把鉆機體固定在推動滑套上,推動滑套固定在橫移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鉆機體推進或后退;升降滑套上還設有懸臂式旋緊軸,導軌的底面還設有一段滑梁和與滑梁配套的滑槽件,通過旋緊軸和滑槽件用螺紋件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一體;所述的操作閥固定連接在立柱上。該鉆機的不足是1、打斜眼調整導軌的仰俯角度時,需用定位盤和定位銷定位,由于定位盤上的銷孔所限,定位角度不準,且操作不便;2、由于立柱、導軌和鉆機體通過豎向滑套、旋緊軸和滑槽組合成一個整機,且操作閥固定連接在立柱上,所以鉆機移位時拆卸安裝不便,影響工時。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支架式幫錨鉆機進行改進,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架柱式氣動鉆機。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架柱式氣動鉆機,它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氣動鉆機體和操作閥,所述的支架由立柱和導軌兩部分組成;其中,立柱的上半部內腔中設有向上伸出的氣缸;立柱上設有升降滑套,頂側設有回頭鏈輪,底側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升降鏈輪上掛有鏈條,再把升降滑套固定在升降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升降滑套在立柱上上、下移動;導軌上設有推動滑套,導軌前端設有回頭鏈輪,后端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主動鏈輪上掛有推動鏈條,再把鉆機體固定在推動滑套上,推動滑套固定在推動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鉆機體推進或后退;[0013]升降滑套上還設有懸臂式旋緊軸,導軌的底面還設有一段滑梁和與滑梁配套的滑槽件,滑梁安裝在滑槽件中與導軌一起前后滑動,通過滑槽件和懸臂式旋緊軸用螺母件固緊,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一體;所述的操作閥連接在立柱上;其特征在于立柱和導軌的連接結構是一個卡槽式活動連接結構;具體構造是,在立柱的豎向滑套上固定有主牙輪,懸臂式旋緊軸與主牙輪在一個軸線上構成一體,在導軌的滑槽件上固定有與主牙輪匹配的副牙輪,滑槽件上還設有與懸臂式旋緊軸匹配的卡槽;卡槽的外側面加工擴展成切圓形凹槽;螺母件的外徑與切圓形凹槽相匹配;通過滑槽件的卡槽將導軌放置在滑套的懸臂式旋緊軸上,螺母件旋緊時進入切圓形凹槽中,從而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整體支架;所述的操作閥與立柱的連接結構是,在操作閥上安裝一個帶扁形鉤的閥架,在立柱上固定一個掛鼻,通過閥架和掛鼻使操作閥臨時掛在立柱上。上述方案的鉆機形成三個完全獨立的部件,一是帶升降滑套的立柱,二是帶鉆機 和推動滑套的導軌,三是帶壓氣管路的操作閥。這種鉆機的操作方法是I、安裝定位時,將帶滑套的立柱垂直支撐在巷道頂、底板上,通過氣缸升起頂緊固定;通過滑槽件的卡槽將帶鉆機和推動滑套的導軌放置在滑套的懸臂軸上,再通過螺母件旋緊使環形凸臺進入切圓形凹槽中,再將從而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整體支架;通過閥架和掛鼻使操作閥臨時掛在立柱上;2、打水平眼時,使導軌處于水平位置,開動升降的馬達使導軌到達需要的高度,并推移導軌找準鉆眼位置頂在圍巖上固定位置,此時開動鉆機可打水平眼;其特征在于3、打斜眼或頂眼時,先旋松螺母件,使牙輪副脫開,調整導軌的高度和仰俯角度,找準鉆眼位置,再旋緊螺母件使牙輪副咬緊,此時開動鉆機可打仰角或俯角角度的斜眼;4、移位下一個斷面時,先摘下帶壓氣管路的操作閥,旋松螺母件,使環形凸臺脫開切圓形凹槽,將導軌抬下與立柱脫離分開,縮回立柱氣缸使立柱松開頂底板;然后分成三個完全獨立的部件由人工扛走。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結構簡單,輕便,可拆成三部分便于人工直接攜帶,移動運輸和快速安裝,可進入井下不便于運輸的所有場合使用;導軌可設計成兩米以上,適宜打深孔和一次性安裝兩米以上的錨桿;用牙輪副結構調整定位角度快速方便、角度精細準確。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操作閥與立柱的連接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柱和導軌的連接結構圖,圖中未畫出螺母件;圖4是圖3的左視圖,圖中畫有螺母件;圖5是圖3的俯視圖,圖中畫有螺母件。圖例說明1_立柱;2_升降滑套;3_滑梁;4_回頭鏈輪;5_氣缸;6_回頭鏈輪;7-氣動鉆機體;8_風馬達;9_風馬達;10_操作閥;11—推動鏈條;12_推動滑套;13_壓氣管路;14-渦輪減速器,15-升降鏈條;16_導軌;17-升降主動鏈輪;18_推動主動鏈輪;19-滑槽件;20-懸臂式旋緊軸;21-螺母件;22-主牙輪;23-副牙輪;24_卡槽;25_切圓形凹槽;26_閥架;27_掛鼻。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架柱式氣動鉆機,它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氣動鉆機體7和 操作閥15,所述的支架由立柱I和導軌16兩部分組成;其中,立柱I的上半部內腔中設有向上伸出的氣缸5 ;立柱I上設有升降滑套2,頂側設有回頭鏈輪6,底側設有風馬達9,風馬達9通過渦輪減速器14帶動升降主動鏈輪17,回頭鏈輪6和升降主動鏈輪17上掛有升降鏈條15,再把升降滑套2固定在升降鏈條15上,通過風馬達9正反轉帶動升降滑套2在立柱I上上、下移動;導軌16上設有推動滑套12,導軌16前端設有回頭鏈輪4,后端設有風馬達8減速帶動的推動主動鏈輪18,回頭鏈輪4和推動主動鏈輪18上掛有推動鏈條11,再把鉆機體7固定在推動滑套12上,推動滑套12固定在推動鏈條11上,通過風馬達8正反轉帶動鉆機體7推進或后退;升降滑套上2還設有懸臂式旋緊軸20,導軌16的底面還設有一段滑梁3和與滑梁
3配套的滑槽件19,滑梁3安裝在滑槽件19中與導軌16 —起前后滑動,主要用于調整導軌16的前后距離,通過懸臂式旋緊軸20和滑槽件19用螺母件21使立柱I和導軌16連接成一體(見圖2);所述的操作閥10連接在立柱I上;從圖3圖4圖5還看出,立柱I和導軌16的連接結構是一個卡槽式活動連接結構;具體構造是,在立柱I的升降滑套2上固定有主牙輪22,主牙輪22與懸臂式旋緊軸20在一個軸線上構成一體,在導軌16的滑槽件19上固定有與主牙輪22匹配的副牙輪23,滑槽件19上還設有與懸臂式旋緊軸20匹配的卡槽24 ;卡槽24的外側面加工擴展成切圓形凹槽25 ;螺母件21的外徑與切圓形凹槽25相匹配;通過滑槽件的卡槽24將導軌16放置在滑套的懸臂式旋緊軸19上,螺母件21旋緊時進入切圓形凹槽25中,從而使立柱I和導軌16連接成整體支架;所述的操作閥10與立柱I的連接結構如圖2所示,它是在操作閥10上安裝一個帶扁形鉤的閥架26,在立柱I上固定一個掛鼻27,通過閥架26和掛鼻27使操作閥10臨時掛在立柱I上。上述方案的鉆機形成三個完全獨立的部件,一是帶升降滑套的立柱1,二是帶鉆機和推動滑套12的導軌16,三是帶壓氣管路13的操作閥16。
權利要求1.一種架柱式氣動鉆機,它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氣動鉆機體和操作閥,所述的支架由立柱和導軌兩部分組成;其中 立柱的上半部內腔中設有向上伸出的氣缸;立柱上設有升降滑套,頂側設有回頭鏈輪,底側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升降鏈輪上掛有鏈條,再把升降滑套固定在升降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升降滑套在立柱上上、下移動; 導軌上設有推動滑套,導軌前端設有回頭鏈輪,后端設有風馬達減速帶動的主動鏈輪,回頭鏈輪和主動鏈輪上掛有推動鏈條,再把鉆機體固定在推動滑套上,推動滑套固定在推動鏈條上,通過風馬達正反轉帶動鉆機體推進或后退; 升降滑套上還設有懸臂式旋緊軸,導軌的底面還設有一段滑梁和與滑梁配套的滑槽件,滑梁安裝在滑槽件中與導軌一起前后滑動,通過滑槽件和懸臂式旋緊軸用螺母件固緊,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一體;所述的操作閥連接在立柱上;其特征在于 立柱和導軌的連接結構是一個卡槽式活動連接結構;具體構造是,在立柱的豎向滑套上固定有主牙輪,懸臂式旋緊軸與主牙輪在一個軸線上構成一體,在導軌的滑槽件上固定有與主牙輪匹配的副牙輪,滑槽件上還設有與懸臂式旋緊軸匹配的卡槽;卡槽的外側面加工擴展成切圓形凹槽;螺母件的外徑與切圓形凹槽相匹配;通過滑槽件的卡槽將導軌放置在滑套的懸臂式旋緊軸上,螺母件旋緊時進入切圓形凹槽中,從而使立柱和導軌連接成整體支架; 所述的操作閥與立柱的連接結構是,在操作閥上安裝一個帶扁形鉤的閥架,在立柱上固定一個掛鼻,通過閥架和掛鼻使操作閥臨時掛在立柱上; 上述方案的鉆機形成三個完全獨立的部件,一是帶升降滑套的立柱,二是帶鉆機和推動滑套的導軌,三是帶壓氣管路的操作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架柱式氣動鉆機,它包括三個獨立的部件,一是帶升降滑套的立柱,二是帶鉆機和推動滑套的導軌,三是帶壓氣管路的操作閥。通過上述各部件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輕便,可拆成三部分便于人工直接攜帶,移動運輸和快速安裝,可進入井下不便于運輸的所有場合使用;導軌可設計成兩米以上,適宜打深孔和一次性安裝兩米以上的錨桿;用牙輪副結構調整定位角度快速方便、角度精細準確。
文檔編號E21B7/02GK202483437SQ20112039097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4日
發明者劉元同, 宋立新, 趙錦橋, 鮑偉 申請人:青島達邦鉆機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