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擴散管,具體的說是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 技術背景在煤礦井下常因鉆打每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灰塵和煤塵,從視覺上影響礦井下的可見度,影響狂下作業進度,同時由于礦井下存在著大量的灰塵和煤塵,對礦井下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而目前常用在礦井的除塵裝置結構設計不合理,除塵效果差,同時設置在除塵器上的擴散管為直筒狀結構,除塵效果差,增加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 提高除塵效果,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設置在除塵管的出口端,擴散管呈漏斗狀,其由至少8塊梯形的鋼板構成,相鄰的鋼板側邊相接,擴散管的小端口與除塵管的出口端連通。所述的擴散管的長度為除塵管長度的1/3。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擴散管,設計簡單合理,為漏斗狀設計,加快灰塵混合物的排除,減少灰塵混合物在除塵器內的停留時間,延長除塵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除塵效果,降低生產成本。
圖1為擴散管的剖面圖;圖2為擴散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擴散管的仰視圖;圖中標號1、除塵管,2、擴散管,3、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設置在除塵管1的出口端,擴散管2呈漏斗狀, 其由至少8塊梯形的鋼板3構成,相鄰的鋼板3側邊相接,擴散管2的小端口與除塵管1的出口端連通。所述的擴散管2的長度為除塵管1長度的1/3。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除塵流程為鉆孔時產生的煤塵聚集在集塵器內,井下水箱內的水由于高壓水泵的作用水通過射流盤上的射流盤噴頭進入除塵管1內,高速水流帶動空氣流動,將煤塵吸入到除塵管1內,煤塵進入除塵管1后與水流混合后,然后通過擴散管
3排出,有效減少礦井下灰塵和煤塵的濃度。
權利要求1.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設置在除塵管(1)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擴散管(2)呈漏斗狀,其由至少8塊梯形的鋼板(3)構成,相鄰的鋼板(3)側邊相接,擴散管(2)的小端口與除塵管(1)的出口端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散管(2)的長度為除塵管(1)長度的1/3。
專利摘要礦用除塵器用的擴散管,設置在除塵管的出口端,擴散管呈漏斗狀,其由至少8塊梯形的鋼板構成,相鄰的鋼板側邊相接,擴散管的小端口與除塵管的出口端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擴散管,設計簡單合理,為漏斗狀設計,加快灰塵混合物的排除,減少灰塵混合物在除塵器內的停留時間,延長除塵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除塵效果,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E21F5/20GK202250159SQ20112035172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明者朱亞 申請人:平頂山市安泰華礦用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