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鉆機用安全墊叉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采石及其它必要條件下鉆孔用系列鉆井設備的輔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
背景技術:
現有采用墊叉式卸扣方法的鉆機,所使用的墊叉均為開放式結構(如圖1),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由于卸扣時鉆具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使墊叉偏離初始位置,嚴重情況下引起墊叉飛出傷人事故,另一方面由于墊叉為開口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現象,導致墊叉報廢,增加使用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基于本實用新型,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墊叉使用過程中容易偏離正確位置,造成安全事故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所述墊叉為板式結構,在所述板式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所述通孔結構由圓柱形通孔和長形通孔組合而成。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采用封閉結構,在鉆機鉆井的全過程中始終套在鉆桿上,因此,墊叉不會脫落,從根本上保證墊叉使用的安全。
圖1為現有技術中鉆機用墊叉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鉆機用安全墊叉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鉆機用墊叉的重心分布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鉆機用安全墊叉的重心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照圖2,為本實用新型鉆機用安全墊叉的結構示意圖。該墊叉為板式結構,在所述板式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1,所述通孔結構由圓柱形通孔2和長形通孔3組合而成。在鉆井過程中需要卸扣時,長形通孔3與鉆桿的相對位置配合,墊叉的兩個長邊與鉆機井架的相應位置配合,固定井中鉆桿,使其不能旋轉,反轉鉆機動力頭,使鉆桿與動力頭之間的螺紋扣松開,達到卸扣目的,同時墊叉還起到在鉆井完成后卸鉆桿時,防止鉆桿與動力頭松開后井中鉆桿落入井底的目的。墊叉中部的圓柱形通孔2為墊叉不工作時空套在鉆桿上的位置,保證鉆桿能正常轉動,實現鉆井目的。從理論上分析,當墊叉工作時,離心力的作用使墊叉向有圓形開口方向移動,使墊叉能保持在理想位置,同時由于為封閉結構,不易產生開裂變形。該墊叉的開口尺寸,圓形空間大小及墊叉操作行程、厚度可根據需要設計,來滿足各種能力級別鉆機的需求。本實用新型所涉及墊叉在使用過程中與傳統結構截然不同。傳統結構墊叉只是在使用時才由開口處與鉆桿配合工作,在其它時間墊叉與鉆桿徹底分離;而本墊叉在鉆機鉆井的全過程中始終套在鉆桿上,由于為封閉結構,墊叉不能從連接在一起的鉆頭到鉆機動力頭下接頭的完整長桿型結構上脫落,從根本上保證安全。具體原理如下傳統結構墊叉的重心在如圖3中的Cl點位置,在卸扣時由于鉆具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使墊叉向重心所在位置方向移動而偏離初始位置,影響使用效果,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墊叉飛出傷人事故。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墊叉重心在如圖4中的C2點位置,在卸扣時由于鉆具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同樣使墊叉向重心所在位置方向移動,但由于右側為封閉結構,阻礙了墊叉的移動,使墊叉更準確的保持在正常的工作位置,保證使用效果。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進行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 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叉為板式結構,在所述板式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1),所述通孔結構由圓柱形通孔( 和長形通孔( 組合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鉆機用安全墊叉,所述墊叉為板式結構。在所述板式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所述通孔結構由圓柱形通孔和長形通孔組合而成。本實用新型采用封閉結構,在鉆機鉆井的全過程中始終套在鉆桿上,因此,墊叉不會脫落,從根本上保證墊叉使用的安全。
文檔編號E21B12/00GK202140025SQ201120219030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7日
發明者任小平, 劉照明, 李玉卓, 王曉東, 鄒本令 申請人:保定宏業工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