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屬于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氣路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預防和應對礦井災難事故發生,井下巷道放置了多個救生艙,在救生艙內配備了裝有氧氣、二氧化碳和壓縮空氣的高壓氣體瓶。現有的救生艙高壓氣體瓶氣路控制大多單個分別控制,使用完某一瓶氣體后,再開啟第二瓶,這樣,在更換氣體瓶時,會間斷氣體使用,另外重新開啟一瓶氣體瓶需要重新調整氣體流量,操作起來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持續穩定供氣的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包括總壓力表、總控制閥、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一氣體瓶、第二氣體瓶和第三氣體瓶,第一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一閥門,第二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二閥門,第三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三閥門,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的氣體輸出端并聯接入總控制閥門的氣體輸入端,總控制閥門的氣體輸出端接總壓力表后接入氣體出口。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每個高壓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各自的閥門接入總氣路,這樣選擇需要開啟高壓氣體瓶的閥門,就能直接將該高壓氣瓶接入總氣路,保證了總氣路中氣體的供給;總氣路中串聯總壓力表和總閥門,通過對總閥門的調節,控制總壓力表的讀數,確保總氣路中的氣體流量大小,這樣就能保證總氣路持續穩定的供氣,操作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總壓力表、2為總控制閥、3為第一閥門、4為第二閥門、5為第三閥門、6
為第一氣體瓶、7為第二氣體瓶、8為第三氣體瓶。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包括總壓力表1、總控制閥2、第一閥門3、第二閥門4、第三閥門5、第一氣體瓶6、第二氣體瓶7、第三氣體瓶8,第一氣體瓶6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一閥門3,第二氣體瓶7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二閥門4,第三氣體瓶8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三閥門5,第一閥門3、第二閥門4和第三閥門5的氣體輸出端并聯接入總控制閥門2的氣體輸入端,總控制閥門2的氣體輸出端接總壓力表1后接入氣體出口。 當第一氣體瓶6的氣體即將使用完時,總壓力表1讀數減小,此時可以開啟第二閥門4,通過對第二閥門4的調節,使總壓力表1的數值保持穩定。當第二閥門4完全打開時,說明第一氣體瓶6的氣體用完,可以關閉第一閥門3,這樣既能利用好每個氣體瓶,又能確保在更換氣體瓶時總氣路氣體的供給。接入總氣路的氣體瓶可以有3到10瓶,每個高壓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各自的閥門接入總氣路,這樣既可以開啟單個高壓氣體瓶的閥門,將該高壓氣瓶接入總氣路,也可以同時開啟多個高壓氣體瓶,保證了總氣路中氣體的供給;總氣路中串聯總壓力表1和總閥門2,通過對總閥門2的調節,控制總壓力表1的讀數, 確保總氣路中的氣體流量大小,這樣就能保證總氣路持續穩定的供氣。
權利要求1.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包括總壓力表(1)、總控制閥O)、第一閥門(3)、第二閥門G)、第三閥門(5)、第一氣體瓶(6)、第二氣體瓶(7)和第三氣體瓶(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體瓶(6)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一閥門(3),所述第二氣體瓶(7)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二閥門G),所述第三氣體瓶(8)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三閥門(5),所述第一閥門 (3)、第二閥門⑷和第三閥門(5)的氣體輸出端并聯接入總控制閥門(2)的氣體輸入端, 總控制閥門⑵的氣體輸出端接總壓力表⑴后接入氣體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屬于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氣路控制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持續穩定供氣的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救生艙用高壓氣體瓶控制裝置,包括總壓力表、總控制閥、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一氣體瓶、第二氣體瓶和第三氣體瓶,第一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一閥門,第二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二閥門,第三氣體瓶的氣體輸出端串聯第三閥門,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的氣體輸出端并聯接入總控制閥門的氣體輸入端,總控制閥門的氣體輸出端接總壓力表后接入氣體出口,本實用新型可用于礦井救生艙等氣體瓶控制領域。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1991555SQ20112016402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明者喬晉峰, 尹毅 申請人:山西地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