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礎托換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基礎托換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們對自身居住條件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建筑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已建的建筑物往往因為沉降過大、自身傾斜、開裂及鄰近工程建設的影響而影響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與安全,目前此類事件時常引發社會糾紛。 對于已建的建(構)筑物進行基礎托換,改善建筑原有基礎的功能,控制建筑沉降、傾斜與開裂,減小鄰近工程建設對已建建(構)筑物的影響是基礎工程領域中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現有的基礎托換技術主要采用逐步掏空原基礎下的土體,然后置入新基礎結構的形式予以實現,該方法在掏土過程中經常出現較大的沉降,對建筑物損傷嚴重,且在軟土區域難以實現,因而在軟土區域該方法一直難以使用。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該基礎托換結構在基礎托換施工過程中對已有建筑的損傷很小,施工方便,速度快,且可在軟土地區廣泛使用。該基礎托換結構包括型鋼、水泥土攪拌體、托梁和支撐樁四部分組成,其中的型鋼與水泥土攪拌體近似水平布置,且型鋼插入水泥土攪拌體內,托梁近似水平放置,托梁與型鋼相交,支撐樁接近垂直放置,托梁與支撐樁、型鋼牢固連接。在上述的基礎托換結構中,上述的型鋼可以是工字鋼或H型鋼。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第二種基礎托換結構,該第二種基礎托換結構可有效減小鄰近工程活動(如打樁振動、打樁擠土、地鐵運營振動、地面填土所引起的拖帶沉降等因素)對已建建(構)筑物的影響,對于保護已建建(構)筑物具有重大工程意義。該第二種基礎托換結構包括橫梁、托梁、支撐樁和支撐樁隔離器四部分組成,其中的橫梁近似水平布置,托梁近似水平放置,托梁與橫梁相交,支撐樁近似垂直放置,托梁與支撐樁、橫梁牢固連接,支撐樁中至少有一段與其鄰近的土體通過支撐樁隔離器隔離。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用的基礎托換結構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所用的基礎托換結構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所用的基礎托換結構平面布置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所用的基礎托換結構B-B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結合圖1與圖2介紹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的結構構造、工作原理及其施工方法。首先介紹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的結構構造與工作原理,如圖1與圖2所示,該基礎托換結構包括型鋼(1)、水泥土攪拌體O)、托梁(3)和支撐樁(4)四部分組成,在本實施例中,其中的型鋼(1)與水泥土攪拌體(2)水平布置在已建建(構)筑物 (5)的基礎下方,且型鋼(1)插入水泥土攪拌體(2)內,托梁(3)水平放置,托梁(3)與型鋼 (1)垂直相交,亦可根據設計需要做成以斜交方式相交,支撐樁(4)垂直放置,托梁C3)與支撐樁⑷牢固連接,型鋼⑴與托梁⑶牢固連接,這樣,由型鋼(1)、水泥土攪拌體O)、托梁(3)和支撐樁(4)組成結構體系,待該結構體系施工完成后,已建建(構)筑物(5)的重量可通過該結構體系順利地傳遞至深層土體,可有效控制已建建(構)筑物(5)的后期沉降。本實施例以下部分主要介紹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的施工方法。在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的施工方法的第一步,根據設計圖紙,對各構件進行現場定位,完成第一步,進入第二步。在第二步中,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工藝施工支撐樁G),支撐樁(4)可以是鉆孔灌注樁,也可以是施工過程對已建建(構)筑物( 影響較小的其他樁型。從而完成本實施例的基礎托換結構的施工方法的第二步,進入第三步。在本步驟中以近似水平的角度在已建建(構) 筑物基礎下方施工水泥土攪拌體O),為了減小水泥土攪拌體(2)的施工對已建建(構) 筑物( 的影響,可間隔施工,并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未凝固的水泥土攪拌體(2)外流。從而完成第三步,進入第四步。在本步驟中,在施工操作面位置開槽,便于水平放置型鋼 (1),在水泥土攪拌體( 凝固前采用推或拉的方式將型鋼(1)插入水泥土攪拌體O)中, 從而完成第四步,進入第五步。本步驟的具體的施工方法可以是這樣的,在托梁C3)位置開槽,將支撐樁(4)的樁頂混凝土鑿除,露出支撐樁(4)的主筋,并將型鋼(1)挖出,然后在支撐樁(4)頂部澆筑鋼筋混凝土托梁(3),并將型鋼(1)包入其中,待鋼筋混凝土凝固后,托梁 (3)、支撐樁(4)型鋼(1)之間便形成牢固連接從而完成本實施例的基礎托換結構的施工方法的第五步,完成本發明的第一種基礎托換結構的施工。 作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結合圖3與圖4介紹第二種基礎托換結構的結構構造、工作原理及其施工方法。本實施例介紹的第二種基礎托換結構與第一個實施例總體相似,不同點在于以下兩方面。第一個不同點是,去除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水泥土攪拌體(2)與型鋼(1),直接采用橫梁(7)予以代替,橫梁(7)可以是鋼結構梁,也可以是鋼筋混凝土梁, 橫梁(7)的施工方法可以是采用近似水平方向壓入土體,也可以是在已建建(構)筑物(5) 的基礎下方開槽施工完成。第二個不同點是,在支撐樁(4)中,至少有一段設置有支撐樁隔離器(6),使其與其鄰近的土體通過支撐樁隔離器(6)隔離,針對不同目的,可設置不同材料與構造的支撐樁隔離器(6),可減小鄰近工程建設(如打樁施工、基坑施工、地鐵隧道等施工與運營等)對已建建(構)筑物(5)的影響。例如,為了減小打樁擠土對已建建(構) 筑物(5)的影響,可在支撐樁(4)上設置支撐樁隔離器(6),支撐樁隔離器(6)可采用可消除擠壓的材料制作(如易壓縮多孔材料)。再如,為了減小地鐵運營振動對已建建(構)筑物(5)的影響,可在支撐樁的部分段(振動影響范圍內)設置支撐樁隔離器(6),支撐樁隔離器(6)可采用減振材料(如泡沫塑料等)制作,使支撐樁(4)不受振動影響,并使已建建(構)筑物( 支撐在支撐樁(4)上,使已建建(構)筑物( 與周邊可能振動固體隔離,達到減振目的。支撐樁隔離器(6)的施工方法可以是這樣的,在施工支撐樁(4)時同時放置支撐樁隔離器(6)。如支撐樁(4)為鉆孔灌注樁,可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下鋼筋籠的同時,將支撐樁隔離器(6)綁扎在鋼筋籠的外圍,然后再澆筑混凝土,即可完成支撐樁隔離器(6)的施工。再如支撐樁(4)為預制樁,可在支撐樁(4)打樁施工過程樁,將支撐樁隔離器(6)包在支撐樁(4)的外圍,并在支撐樁隔離器(6)的外側套鋼管予以保護,打樁后將鋼管拔出,即可完成支撐樁隔離器(6)的施工。其他方面同第一個實施例。 本專利包括但不限于本領域內專業人士可替代使用的其他施工方法。
權利要求1.一種該基礎托換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型鋼(1)、水泥土攪拌體(2)、托梁(3)和支撐樁 ⑷四部分組成,其中的型鋼⑴與水泥土攪拌體⑵近似水平布置,且型鋼⑴插入水泥土攪拌體O)內,托梁C3)近似水平放置,托梁C3)與型鋼(1)相交,支撐樁(4)接近垂直放置,托梁⑶與支撐樁、型鋼(1)牢固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托換結構,其特征是上述的型鋼(1)可以是工字鋼或H 型鋼。
3.—種基礎托換結構,其特征是包括橫梁(7)、托梁(3)、支撐樁(4)和支撐樁隔離器(6)四部分組成,其中的橫梁(7)近似水平布置,托梁C3)近似水平放置,托梁C3)與橫梁(7)相交,支撐樁(4)近似垂直放置,托梁C3)與支撐樁、橫梁(7)牢固連接,支撐樁(4) 中至少有一段與其鄰近的土體通過支撐樁隔離器(6)隔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基礎托換工程領域中的基礎托換結構,該基礎托換結構包括型鋼(1)、水泥土攪拌體(2)、托梁(3)和支撐樁(4)四部分組成,其中型鋼(1)插入水泥土攪拌體內(2),型鋼(1)、托梁(3)與支撐樁(4)牢固連接,針對不同的目的,還可以在支撐樁(4)上安裝支撐樁隔離器(6),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于保護已有建筑,可用于消除工程建設活動(如打樁、基坑開挖、盾構施工、地鐵運營等)對鄰近房屋的影響。
文檔編號E02D27/12GK201991015SQ201120056089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張繼紅 申請人:張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