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便手動液壓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采煤支架,尤其是輕便手動液壓支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液壓采煤支架液壓裝置與支撐架普遍采取分離設置,支撐架一體設置,整 體體積和重量較大,在使用過程中,移動、安裝和操作都需要消耗工人很大的體力,勞動強 度較大,使用很不方便,難以調節支架上升的準確高度。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的 輕便手動液壓支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包括液壓柱塞和設置在所
述液壓柱塞至少一端的加長支撐桿,其中,所述的加長支撐桿由一根或兩根以上加長支撐
桿單元首尾連接構成,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連接部,所
述的液壓柱塞至少有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首端或尾端相配合的連接部。 特別是,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連接部為內連接結構或外連接結構,內連接結構
具體為沿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心軸和沿另一端設置的與所述心軸相適配 的凹槽或中心孔;外連接結構具體為沿所述長支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內徑與所述加長
支撐桿單元外徑相當的管套、設置在所述管套壁上的緊固螺栓和沿加長支撐桿單元另一端 設置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寬度與所述緊固螺栓直徑相當。 進一步地,所述的液壓柱塞由液壓油缸和套管裝置兩部分構成,液壓油缸內設置 有油馕;套管裝置由外套管和內套管構成,內套管設置在外套管內,由活塞和設置在活塞底 部的撐桿構成,活塞上端面與外套管內壁以及液壓油缸底面圍成一個密閉腔,液壓油缸內 設有調節油馕和密閉腔內油量的手動控油閥和手動微調控油閥。 特別是,所述液壓油缸底部設置有連通油馕和密閉腔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 述液壓油缸底部側壁向內設置有第一盲孔道和第二盲孔分別對應連通第一油孔和第二油 孔,所述手動控油閥為設置在第二盲孔內的第二滑桿,所述第二滑桿由與第二油孔密封配 合的第二密封段和連通段組成,所述滑桿在第二盲孔內移動連通段與第二油孔之間形成連 通或割斷油馕和密閉腔的通道;所述手動控油閥為設置在第一盲孔內的第一滑桿,所述第 一滑桿由與第一盲孔密封配合的活塞和設置在活塞端的活塞桿組成,第一油孔兩端分別設 置有單向閥。 其中,所述連通段為設置在密封段上的環形槽或徑向通孔。 其中,第一滑桿和第一盲孔以及第二滑桿和第二盲孔端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 螺紋,其中,第二滑桿上設置有壓縮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為設置在活塞頂部設 置有開口向上的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內設置有外徑與其內徑相當的活性套,所述的活性套上設置有壓蓋,所述的壓蓋將活性套和密封帽壓緊設置在活塞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活塞和支撐桿之間設置緩沖裝置,所述的緩沖裝置具體為設置 在支撐桿和活塞之間的密封膠套,活塞周向設置有緊固螺栓,所述的螺栓將活塞固定在支 撐桿上。 其中,油馕底部設置有外沿,外沿底部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液壓油缸內壁設置有突
起環,所述的突起環設置在所述油馕外沿上,所述油馕上部設置在液壓油缸內壁。 特別是,所述的液壓油缸底部兩端分別與液壓油缸內壁和外套管內壁螺紋連接,
液壓油缸端部壓緊設置在油馕外沿底部的密封圈上。 上述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加長支撐桿大大增加了液壓支架的升降范圍,實現了 一個液壓支架多用,節約了成本,并且,由于加長支撐桿由若干單元桿組裝而成,由于套管 裝置體積較小,空心重量較輕,輕便適于工人攜帶,安裝方便,便于操作,移動省力,大大降 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具體實施例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具體實施例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中C-C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具體實施例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包括液壓柱塞和設置在所述液 壓柱塞至少一端的加長支撐桿,其中,所述的加長支撐桿由一根或兩根以上加長支撐桿單 元首尾連接構成,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連接部,所述的 液壓柱塞至少有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首端或尾端相配合的連接部。所述液壓 柱塞和加長支撐桿端部分別鉸接有頂板帽1和底板帽2,其中,所述的液壓柱塞由液壓油缸 3和套管裝置兩部分構成,液壓油缸內設置有油馕4 ;套管裝置由外套管5和內套管構成,內 套管設置在外套管5內,內套管由活塞6和設置在活塞6底部的撐桿7構成,活塞6上端面 與外套管5內壁以及液壓油缸3底面圍成一個密閉腔16,液壓油缸3底部設有調節油馕4 和密閉腔內16油量的手動控油閥12和手動微調控油閥11。 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連接部為內連接結構或外連接結構,內連接結構具體為沿 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心軸21和沿另一端設置的與所述心軸21相適配的凹 槽22或中心孔22,如圖2所示為內連接結構加長桿支撐桿單元;外連接結構具體為沿所述 長支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內徑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外徑相當的管套23、設置在所述 管套壁上的緊固螺栓24和沿加長支撐桿單元另一端設置的環形槽25,所述環形槽25的寬 度與所述緊固螺栓24直徑相當。圖3所示為外連接結構加長支撐桿單元。[0025] 上述的結構,使用時,內連接結構通過將加長支撐桿單元的心軸套入另一加長支 撐桿單元的凹槽或中心孔內實現連接,外連接結構通過將加長支撐桿單元的端部套入另一 加長支撐桿單元的管套內,緊固螺栓設置在環形槽內,實現連接,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并且 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選擇加長支撐桿的長度,可以設置在液壓柱塞一端,也可以設置在液壓 柱塞兩端,安裝靈活,相對現在的液壓支架活動范圍只能限制在液壓活塞移動范圍內,大大 增加了液壓支架的行程,并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油馕設置在液壓油缸內,與外界環境隔 離,減少了液壓油被污染的可能。 所述液壓油缸底部設置有連通油馕和密閉腔的第一油孔9和第二油孔IO,所述液 壓油缸底部側壁向內設置有第一盲孔31和第二盲孔32分別對應連通第一油孔和第二油 孔,所述手動控油閥為設置在第二盲孔內的第二滑桿,所述第二滑桿由與第二油孔密封配 合的第二密封段14和連通段15組成,所述滑桿在第二盲孔內移動連通段與第二油孔之間 形成連通或割斷油馕和密閉腔的通道;所述手動控油閥為設置在第一盲孔內的第一滑桿, 所述第一滑桿由與第一盲孔密封配合的活塞13和設置在活塞端的活塞桿組成,第一油孔 兩端分別設置有單向閥16。 上述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液壓油設置在外套管內,將第二滑桿向外拔出,連通 段與第二油孔配合,連通密閉腔,推動支撐桿,將外套管內的液壓油壓入油馕內,到達所需 距離,將第二滑桿推入第二盲孔內使第二密封段與所述第二油孔配合,隔斷密閉腔,油馕內
的液壓油不能回流入外套管內,調整小距離范圍內頂板帽的位移,可以操縱手動微調控油 閥ll,如圖5所示,抽拉第一滑桿,第一油孔和第一盲孔形成的密封腔內的壓強減小,第一 油孔底部的單向閥打開,油馕內的液壓油被吸入,推進第一滑桿,密封腔內的壓強增大,第 一油孔頂部的單向閥打開,密封腔內的油被壓入外套管內,調整到合適距離,將第一滑桿固 定在第一盲孔內,形成液壓支撐,從而支撐起頂板與底板帽之間的空間進行采煤或采礦等 作業。由于液壓柱塞與頂板帽和底板帽之間鉸接設置,不用時可以用繩索將采煤支架拖拉 出采煤點,鉸接使液壓柱塞與頂板帽和底板帽在一個方向便于拖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變形,所述連通段為設置在密封段上的環形槽或徑向通孔或其 他具體結構連通油馕和密閉腔。 其中,第一滑桿和第一盲孔以及第二滑桿和第二盲孔端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 螺紋,其中,第二滑桿上設置有壓縮彈簧17。 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為設置在 活塞頂部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密封帽62,所述密封帽內設置有外徑與其內徑相當的活性套 63,所述的活性套上設置有壓蓋61,所述的壓蓋將活性套和密封帽壓緊設置在活塞上。由于 密封套和活性套具有彈性,密封套徑向被活性套撐開貼緊外套管內壁,周向被壓蓋固定,液 壓油在不會沿活塞和外套管之間流出,密封作用良好。 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所述的活塞和支撐桿之間設置緩沖裝置,所述的緩沖裝置 具體為設置在支撐桿和活塞之間的密封膠套64,活塞周向設置有緊固螺栓65,所述的螺栓 將活塞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的密封膠套緩沖活塞桿和活塞之間的受力,避免在惡劣環境 中受到沖擊而在應力集中部位斷裂,延長液壓支架壽命。 為進一步增強油馕和液壓油缸底部的密封,油馕底部設置有外沿,外沿底部設置 有密封圈,所述液壓油缸內壁設置有突起環,所述的突起環設置在所述油馕外沿上,所述油
5馕上部設置在液壓油缸內壁。 為了便于制造和安裝,所述的液壓油缸底部兩端分別與液壓油缸內壁和外套管內 壁螺紋連接,液壓油缸端部壓緊設置在油馕外沿底部的密封圈上。 其中,為了適應更大空間的采煤低,所述的液壓柱塞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首尾連接, 所述鉸接端分別連接有短接7、短接8,所述的短接7鉸接液壓油缸頂部與頂板帽底部,短接 8鉸接撐桿底部和底板帽頂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做任何變化,凡是利 用上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 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柱塞和設置在所述液壓柱塞至少一端的加長支撐桿,其中,所述的加長支撐桿由一根或兩根以上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連接構成,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連接部,所述的液壓柱塞至少有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首端或尾端相配合的連接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長支撐桿單元連接 部為內連接結構或外連接結構,內連接結構具體為沿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 心軸和沿另一端設置的與所述心軸相適配的凹槽或中心孔;外連接結構具體為沿所述長支 撐桿單元一端向外設置的內徑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外徑相當的管套、設置在所述管套壁 上的緊固螺栓和沿加長支撐桿單元另一端設置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的寬度與所述緊固螺 栓直徑相當。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柱塞由液壓油 缸和套管裝置兩部分構成,液壓油缸內設置有油馕;套管裝置由外套管和內套管構成,內套 管設置在外套管內,由活塞和設置在活塞底部的撐桿構成,活塞上端面與外套管內壁以及 液壓油缸底面圍成一個密閉腔,液壓油缸內設有調節油馕和密閉腔內油量的手動控油閥和 手動微調控油閥。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油缸底部設置有連 通油馕和密閉腔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液壓油缸底部側壁向內設置有第一盲孔道和 第二盲孔分別對應連通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所述手動控油閥為設置在第二盲孔內的第二 滑桿,所述第二滑桿由與第二油孔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段和連通段組成,所述滑桿在第二 盲孔內移動連通段與第二油孔之間形成連通或割斷油馕和密閉腔的通道;所述手動控油閥 為設置在第一盲孔內的第一滑桿,所述第一滑桿由與第一盲孔密封配合的活塞和設置在活 塞端的活塞桿組成,第一油孔兩端分別設置有單向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段為設置在密封段 上的環形槽或徑向通孔。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桿和第一盲孔以及第 二滑桿和第二盲孔端部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紋,其中,第二滑桿上設置有壓縮彈簧。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為設置在活塞頂部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內設置有外 徑與其內徑相當的活性套,所述的活性套上設置有壓蓋,所述的壓蓋將活性套和密封帽壓緊設置在活塞上。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和支撐桿之間設 置緩沖裝置,所述的緩沖裝置具體為設置在支撐桿和活塞之間的密封膠套,活塞周向設置 有緊固螺栓,所述的螺栓將活塞固定在支撐桿上。
9. 權利要求8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油馕底部設置有外沿,外沿底部 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液壓油缸內壁設置有突起環,所述的突起環設置在所述油馕外沿上,所 述油馕上部設置在液壓油缸內壁。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輕便手動液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油缸底部兩端分 別與液壓油缸內壁和外套管內壁螺紋連接,液壓油缸端部壓緊設置在油馕外沿底部的密封 圈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輕便手動液壓支架,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笨重、使用不方便等問題而發明。包括液壓柱塞和設置在液壓柱塞至少一端的加長支撐桿,加長支撐桿由一根或兩根以上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連接構成,加長支撐桿單元首尾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連接部,液壓柱塞至少有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加長支撐桿單元首端或尾端相配合的連接部。上述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加長支撐桿大大增加了液壓支架的升降范圍,實現了一個液壓支架多用,節約了成本,并且,由于加長支撐桿由若干單元桿組裝而成,由于套管裝置體積較小,空心重量較輕,輕便適于工人攜帶,安裝方便,便于操作,移動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
文檔編號E21D15/44GK201486574SQ20092015812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8日
發明者徐旺斌 申請人:徐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