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
背景技術:
二氧化碳三次采油工藝在美國、加拿大等國都已普遍采用,增產效果非 常明顯。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是二氧化碳三次采油工藝的主要設備,國內主 要依賴井口 。然而進口國外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在與 其它關聯設備配套作業時,很多接口不配套,需要進行改造。此外,國外生產 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管匯系統設計過于復雜欠合理,且其球閥為了克服在
關閉狀態時球體內腔存液氣化升壓后,導致球閥難以開啟甚至引發爆炸的問 題,而不得不將閥體設計過于笨重并選用昂貴的密封、抗壓材料,增加了產 品成本,且可靠性、安全性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管匯系 統設計合理,特別是在球閥在關閉狀態時,球體內腔存液氣化后可順利卸壓, 其整車的可靠性、安全性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包括運載車(l), 運載車(1)的底盤上設置有輸送泵(2)和氣液分離器(3),運載車(1)的 尾部設置有液相進口端(4)和氣相進口端(5),液相出口端(6)和氣相出 口端(7)置于運載車(1)的中前部;液相進口端(4)通過不銹鋼球閥及液 相管線(8)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液口連接,氣液分離器(3)的出液口經 液相管線(8)連接輸送泵(2)的進液口,輸送泵(2)的出液口通過不銹鋼 球閥及液相管線(8)與液相出口端(6)連接;氣相進口端(5)通過不銹鋼 球閥及氣相管線(9)與氣相出口端(7)連接;回流管(10)的兩端分別與 輸送泵(2)的輸出端和氣液分離器(3)的入口端連接,且回流管(10)上 串聯有回流閥(11),回流管(10)通過系統置換閥(13)與氣相管線(9)連接。
所述運載車(1)尾部設置的液相進口端(4)和氣相進口端(5)均為六 個,中前部設置的液相出口端(6)和氣相出口端(7)均為4個,左右兩側 各兩只,且氣相進口端(5)和氣相出口端(7)分別位于液相進口端(4)和 液相出口端(6)的下方。
所述回流閥(11)為手動回流閥,且其兩端并聯有超壓自動回流閥(12)。
所述2〃以上球閥的球體閥芯(14)上均制有卸壓孔(15)。
所述輸送泵(2)為兩臺,且并聯連接。
所述氣液分離器(3)的側壁上安裝有三個不同高度的液位檢査閥(16)。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效果
1、 管匯流程設計合理,特別是回流管上不但設置有手動回流閥,又并聯 了超壓自動回流閥,當輸送泵輸出端壓力達到2.35MPa時超壓自動回流閥自 動打開液流安全回流到泵輸入端,從而實現遠程控制。
2、 在2 〃以上的球閥球體上都制有卸壓孔,徹底解決了球閥在關閉狀態時, 球體內腔存液氣化后升壓而導致難以開啟和弓I發爆炸的難題。
3、 氣液分離器頂部裝有手動排氣閥、電控氣動排氣閥及安全闊,側壁上 距出液口中心660mm向上分別以間隔160mm安裝有三個不同高度的液位檢査 閥,既可檢測液位同時也可以排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管匯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氣液分離器的結構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氣液分離器的結構左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球閥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球閥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l、 2、 3、 4、 5、 6、 7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包括運載車(1),運載車(1)的底盤上設置
有輸送泵(2)和氣液分離器(3),運載車(1)的尾部設置有六個液相進口 端(4)和六個氣相進口端(5),中前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液相出口端
(6)和兩個氣相出口端(7),且氣相進口端(5)和氣相出口端(7)分別位 于液相進口端(4)和液相出口端(6)的下方。液相進口端(4)通過不銹鋼 球閥及液相管線(8)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液口連接,氣液分離器(3)的 出液口經液相管線(8)連接輸送泵(2)的進液口,輸送泵(2)的出液口通 過不銹鋼球閥及液相管線(8)與液相出口端(6)連接。氣相進口端(5)通 過不銹鋼球閥及氣相管線(9)與氣相出口端(7)連接;回流管(10)的兩 端分別與輸送泵(2)的輸出端和氣液分離器(3)的入口端連接,且回流管
(10)上串聯有手動回流閥(11),手動回流閥(11)的兩端并聯有超壓自動 回流閥(12)。回流管(10)通過系統置換閥(13)與氣相管線(9)連接。
輸送泵(2)為兩臺,并聯連接。位于分離器前部并列布置在固定平臺里, 由二套液壓系統分別驅動,液壓系統采用閉式系統。調節液壓馬達轉速即可 調節泵的轉速,實現泵流量自由調節。泵進出口壓力采用壓力傳感器進行信 號檢測,通過二次儀表在遠程控制箱上進行監視,為調節輸送泵流量提供基 礎。
氣液分離器(3)安裝在汽車底盤中后橋中心之上。氣液分離器(3)頂 部裝有手動排氣闊(17)、電控氣動排氣閥(18)及安全閥(19),氣液分離 器(3)的側壁上距出液口中心660ram向上分別以間隔160mm安裝有三個不同 高度的液位檢查閥(16)。
所有2〃以上球閥的球體閥芯(14)密封球體面的一面上均制有卸壓孔 (15)。液相迸口端(4)和液相出口端(6)迸液口和出液口處均裝有1/2" 球閥和安全閥。
車載操作臺包括液壓表、輸送泵速度控制器、輸送泵輸出壓力表、吸 入壓力表等。遠程控制系統由監視控制臺、控制箱、液位傳感器、流量計、 壓力傳感器、電動排氣閥、連接附件等部分組成。工作人員根據現場工作的 具體狀況,在遠程操作臺上通過控制裝置實現操作。每臺車上配置4〃 X3.5m液相輸送管,2〃 X 3. 5 m氣相輸送管各10根。 每根管線的兩端都連接有快速裝卸接頭。
操作使用方法運載車要駐車制動,工作時嚴防車輛移動,啟動汽車發 動機怠速運轉預熱發動機,注意觀察駕駛室內各儀表顯示是否正常,待氣壓 表氣壓顯示升至0.7MPa后,開啟取力器開關,將變速桿掛入低擋區四擋,取 力器輸出軸運轉驅動油泵工作,閉式液壓系統開始工作;啟動控制系統進入 待工作狀態,液相進口端和氣相進口端與二氧化碳罐車連接,可同時連接六 臺二氧化碳罐車,液相出口端和氣相出口端與壓裂車連接,打開氣相進口端 氣相管口管道球閥,進行二氧化碳罐車和泵車之間的冷卻、建壓循環置換工 作,此過程排除空氣的同時,也冷卻各管匯及分離器,在此期間,應打開分離 器罐體頂部的手/自動排氣閥,這項程序是二氧化碳作業的重要環節,以防干 冰產生,影響泵車正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應觀察分離器及管匯系統的壓力是 否達到2. lMPa,跟據管匯系統的壓力,開啟/關閉氣相管線與回流管之間的 2 〃系統置換閥。在二氧化碳罐車和泵車之間的冷卻循環工作中應根據分離器 罐內液位高低開大或關小排氣閥。以上工作完成之后打開液相進口端4 〃球閥, 確定液位高度,啟動液壓馬達, 一號輸送泵或二號輸送泵(根據需量可同時啟 動一號泵或二號泵)輸送液態二氧化碳至壓裂車注入井內。
權利要求1、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包括運載車(1),其特征是運載車(1)的底盤上設置有輸送泵(2)和氣液分離器(3),運載車(1)的尾部設置有液相進口端(4)和氣相進口端(5),液相出口端(6)和氣相出口端(7)置于運載車(1)的中前部;液相進口端(4)通過不銹鋼球閥及液相管線(8)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液口連接,氣液分離器(3)的出液口經液相管線(8)連接輸送泵(2)的進液口,輸送泵(2)的出液口通過不銹鋼球閥及液相管線(8)與液相出口端(6)連接;氣相進口端(5)通過不銹鋼球閥及氣相管線(9)與氣相出口端(7)連接;回流管(10)的兩端分別與輸送泵(2)的輸出端和氣液分離器(3)的入口端連接,且回流管(10)上串聯有回流閥(11),回流管(10)通過系統置換閥(13)與氣相管線(9)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特征是所述運載車(I) 尾部設置的液相進口端(4)和氣相進口端(5)均為六個,中前部設置 的液相出口端(6)和氣相出口端(7)均為4個,左右兩側各兩只,且氣相 進口端(5)和氣相出口端(7)分別位于液相進口端(4)和液相出口端(6) 的下方。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特征是所述回流閥(II) 為手動回流閥,且其兩端并聯有超壓自動回流閥(1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特征是所述2 〃以 上球閥的球體閥芯(14)上均制有卸壓孔(15)。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特征是 所述輸送泵(2)為兩臺,且并聯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特征是-所述氣液分離器(3)的側壁上安裝有三個不同高度的液位檢査閥(16)。
專利摘要一種二氧化碳增壓泵注車,其運載車(1)的底盤上設置有輸送泵(2)和氣液分離器(3),運載車(1)的尾部設置有液相進口端(4)和氣相進口端(5),液相出口端(6)和氣相出口端(7)置于運載車(1)的中前部;液相進口端(4)與氣液分離器(3)的進液口連接,氣液分離器(3)的出液口連接輸送泵(2)的進液口,輸送泵(2)的出液口與液相出口端(6)連接;氣相進口端(5)與氣相出口端(7)連接;回流管(10)的兩端分別與輸送泵(2)的輸出端和氣液分離器(3)的入口端連接,回流管(10)通過系統置換閥(13)與氣相管線(9)連接。本實用新型管匯系統設計合理,特別是在球閥在關閉狀態時,球體內腔存液氣化后可順利卸壓,整車的可靠性、安全性較高。
文檔編號E21B43/26GK201236688SQ200820029908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8日
發明者信本夏, 張錫魁, 王乾剛 申請人:陜西寶大新技術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