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隧道仰拱作業臺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屬于隧道仰拱施工設備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目前,鐵路客運專線隧道仰拱施作要求仰拱整幅施工,仰拱與填充層則分層施作,待混 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填充面上才能通過車輛。中國專利200610020803.9公開了一種隧道仰 拱作業臺車,用于隧道仰拱施工。但本申請的專利與中國專利200610020803. 9在結構及使用 方面存在本質的區別,首先本申請的專利所采用的步履式走行方式適用于隧道的惡劣工作環 境,不受開挖面地面狀況的限制,不需要輔助工作,適應能力強,效率高;其次本申請的專 利中模板與主橋采用柔性聯接,可真正實現模板在混凝土灌筑過程的"浮放",滿足隧道仰 拱施工規范要求,同時采用的模板"浮放"結構不需要添加任何輔助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 ,減輕工人的勞動。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靈活、穩定性好、功能齊全、能適應于隧道惡劣環境 情況下自行的隧道仰拱施工裝備,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主橋4,主橋4由前橋8、后橋3組成,在主橋4上設有仰拱 模板5和走行機構9,仰拱模板5分為兩側的側模板16和中間的模板樣板l5,仰拱模板5通過模 板提升機構18與主橋4連接,模板提升機構18由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滑輪25和模板 提升鋼絲繩21構成,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和滑輪25安裝在主橋4上,模板提升鋼絲繩 21分別連接模板提升油缸23和仰拱模板5。上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兩側的側模板16鉸接在仰拱模板5的鉸接點14上,在側模板 16上設有固定鉤11,用于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側模板收起后的防滑落,分別與主橋4及側模板 16相聯。上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走行機構9由用于支撐的走行支撐油缸2以及設置在走行支撐 油缸2之間的走行軌道27組成,前橋8、后橋3兩側伸出的走行輪1落在走行軌道27上,走行輪 l的聯接軸上安裝有用于推動臺車移動的走行油缸26;在前橋8、后橋3上設有用于為臺車走 行時用的舉升油缸IO。上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仰拱模板5中間部份采用模板樣板15,模板樣板15由鋼板或型鋼29連接而成,模板樣板l5底部形狀與隧道仰拱面的曲面形狀相同,模板樣板l5中間中空 ,在鋼板或型鋼29之間設有縱向拉筋30,在模板樣板15兩側的下面設有面板28,面板28上設 有注漿孔31。本發明的仰拱模板通過模板提升機構與主橋連接,模板提升機構由提升油缸、油缸座、 滑輪和模板提升鋼絲繩構成,結構更加簡單,可完全真正實現模板的"浮放",完全避免了 由于隧道仰拱作業臺車上面在通過車輛期間由于臺車振動對澆筑混凝土的影響。側模板由電 動葫蘆進行提升操作,更方便。采用步履式走行方式,可適用隧道內惡劣的工作環境,減小 仰拱作業臺車走行時對隧道地面的要求及臺車走行過程中的輔助工作。采用的模板樣板可以 直接按照仰拱成形面設計制做,中間中空,可在灌筑的混凝土中插入搗固器以充分保證隧道 仰拱中間部份混凝土的密實,保證了仰拱灌筑的質量。
附圖l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俯視圖附圖3為仰拱模板收起時截面示意圖;附圖4為仰拱模板工作狀態下的截面示意圖;附圖5為模板提升機構放大示意圖;附圖6為附圖6的俯視圖;附圖7為走行機構的放大示意圖;附圖8為模板樣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9為附圖8的俯視圖。附圖標記l-走行輪、2-走行支撐油缸、3-后橋、4-主橋、5-仰拱模板、6-螺旋支撐、 7-支撐油缸、8-前橋、9-走行機構、10-舉升油缸、11-固定鉤、12-電動葫蘆、13-螺桿、 14-鉸接點、15-模板樣板、16-側模板、17-側模板滑輪、18-模板提升機構、19-模板橫向調 整油缸、20-側定位裝置、21-模板提升鋼絲繩、22-模板支撐螺桿、23-模板提升油缸、24-油缸座、25-模板提升滑輪、26-走行油缸、27-走行軌道、28-面板、29-鋼板或型鋼、30-縱 向拉筋、31-注漿孔。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臺車包括主橋4,主橋4由前橋8、后橋3組成,在主橋4上 安裝仰拱模板5和走行機構9等結構。仰拱模板5分為三級,包括兩側的側模板16和中間圓弧 平緩處的模板樣板15,仰拱模板5通過模板提升機構18與主橋4連接。如圖6和圖7所示,模板提升機構18由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滑輪25和模板提升鋼絲繩21構成,模板提升油 缸23、油缸座24和滑輪25安裝在主橋4上,模板提升鋼絲繩21分別連接模板提升油缸23和仰 拱模板5。仰拱模板5的兩側模板16通過銷軸鉸接在仰拱模板5的鉸接點14上,在側模板16上設有固 定鉤ll,用于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側模板收起后的防滑落,主橋4上安裝側模板滑輪17,固定 鉤l 1的拉繩繞過側模板滑輪l7,分別與主橋4及側模板16相聯。為了臺車走行方便,走行機構9由用于支撐的走行支撐油缸2以及設置在走行支撐油缸2 之間的走行軌道27組成,前橋8、后橋3兩側分別伸出1個走行輪1設在兩邊走行機構9的走行 軌道27上。走行輪1的聯接軸上安裝有用于推動臺車移動的走行油缸26;在前橋8、后橋3上 設有用于為臺車走行時用的換步(兼作主橋舉升用)的舉升油缸IO。如圖8、圖9所示,仰拱模板5中間部份采用模板樣板15,仰拱模板5中間部份采用模板樣 板l5,模板樣板l5由鋼板或型鋼29連接而成,模板樣板l5底部形狀與隧道仰拱面的曲面形狀 相同,模板樣板15中間中空,在鋼板或型鋼29之間設有縱向拉筋30,在模板樣板15兩側的下 面設有面板28,面板28上設有注漿孔31。由于仰拱中間部分的混凝土表面要求不高,所以本 發明在模板樣板中間留出空間,可在灌筑的混凝土中插入搗固器以充分保證隧道仰拱中間部 份混凝土的密實,混凝土表面人工抹平即可。使用時,將本發明移至仰拱施工段,后橋3未端支撐于已襯砌好的仰拱施工面上,使主 橋4的支撐油缸7支撐于隧道開挖面上,放下螺旋支撐6,前橋8支撐于隧道開挖面上。摘去固 定鉤ll,操作模板提升機構18,落下仰拱模板5至所需高度,啟動圖3中所示的電動葫蘆12, 落下兩側模板16;啟動仰模板橫向調整油缸19,調節仰拱模板5,使仰拱模板5的斷面中心線 與隧道中心線保持一致,旋轉仰拱模板5端部的螺桿13,使模板樣板15—端落于已襯砌的仰 拱面上,另一端由螺桿13支撐,兩側模板16—端通過側定位裝置20與隧道錨固,另一端通過 模板支撐螺桿22與模板樣板15固定,仰拱模板5轉入打仰拱工作狀態,模板提升機構18使仰 拱模板5處于浮動狀態,仰拱模板5實現"浮放"工作。作業臺車移動前,如圖4所示,拆去模板支撐螺桿22及側定位裝置20,收起端部的螺桿 13,啟動電動葫蘆12,兩側模板16收起到位,如圖3所示。操縱模板提升機構18,仰拱模板5 向上提升,仰拱模板5完成脫模并收起到位,作業臺車轉入移動狀態。作業臺車移動前,收起螺旋支撐6,在前橋8、后橋3的鉸接處插入一楔板,啟動液壓系 統,收回主橋4的支撐油缸7,主橋4轉入由兩端的前橋8、后橋3支撐。升起作業臺車前橋8、后橋3上的舉升油缸10,啟動臺車走行油缸26,使油缸縮回,前、后走行機構9向作業臺車移動方向到位,然后落下走行支撐油缸2,走行支撐油缸2轉入支撐 作業臺車的工作狀態,走行輪1落至走行支撐油缸2間的走行軌道27上。收回前橋8、后橋3舉 升油缸IO,操縱走行油缸26控制閥,走行油缸26伸出,作業臺車向前移動400mm。重復上述 步驟,直到作業臺車移動到位。
權利要求
1. 一種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它包括主橋(4),主橋(4)由前橋(8)、后橋(3)組成,在主橋(4)上設有仰拱模板(5)和走行機構(9),其特征在于仰拱模板(5)分為兩側的側模板(16)和中間的模板樣板(15),仰拱模板(5)通過模板提升機構(18)與主橋(4)連接,模板提升機構(18)由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滑輪(25)和模板提升鋼絲繩(21)構成,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和滑輪(25)安裝在主橋(4)上,模板提升鋼絲繩(21)分別連接模板提升油缸(23)和仰拱模板(5)。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其特征在于兩側的側 模板(16)鉸接在仰拱模板(5)的鉸接點(14)上,在側模板(16)上設有固定鉤(11) ,固定鉤(11)分別與主橋(4)及側模板(16)相聯。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其特征在于走行機構 (9)由用于支撐的兩走行支撐油缸(2)以及設置在走行支撐油缸(2)之間的走行軌道(27) 及舉升油缸(10)組成,前橋(8)、后橋(3)兩側伸出的走行輪(1)設在走行軌道 (27)上,走行輪(1)連接有推動臺車移動同時兼作走行機構(9)回位的走行油缸(26)
4.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其特征在于仰拱模板 (5)中間部份采用模板樣板(15),模板樣板(15)由鋼板或型鋼(29)連接而成,模板 樣板(15)底部形狀與隧道仰拱面的曲面形狀相同,模板樣板(15)中間中空,在鋼板或型 鋼(29)之間設有縱向拉筋(30),在模板樣板(15)兩側的下面設有面板(28),面板( 28) 上設有注漿孔(3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隧道仰拱作業臺車,它包括主橋(4)、前橋(8)、后橋(3)、仰拱模板(5)和走行機構(9),仰拱模板(5)分為側模板(16)和模板樣板(15),仰拱模板(5)通過模板提升機構(18)與主橋(4)連接,模板提升機構(18)由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滑輪(25)和鋼絲繩(21)構成,模板提升油缸(23)、油缸座(24)和滑輪(25)安裝在主橋(4)上,鋼絲繩(21)分別連接模板提升油缸(23)和仰拱模板(5)。本發明的仰拱模板結構更加簡單,可完全真正實現模板的“浮放”。采用步履式走行方式,可適用隧道內惡劣的工作環境,減小對隧道地面的要求及臺車走行過程中的輔助工作。
文檔編號E21D11/10GK101215970SQ20081030000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日
發明者夏真榮, 李樹德, 仿 江, 王開榮, 王松能, 王永義 申請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