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栽植鋼棒建造的鋼管樁基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樁基礎施工,具體涉及一種水下淺覆蓋層或裸露基巖上的鋼管樁基礎。
背景技術:
在河床中建造鋼管樁基礎,一般采用打入樁,即采用打樁機械將鋼管打入河床一定的深度,此時鋼管樁能依靠樁底及樁身周圍的地基提供承載力、并保持穩定。但在基巖裸露的河床中,由于覆蓋層極淺或無覆蓋層,鋼管樁又很難打入巖層足夠的深度,因此樁身的穩定性很難保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保證鋼管樁在水下淺覆蓋層或裸露基巖上穩定的栽植鋼棒建造的鋼管樁基礎,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它是基巖內與鋼棒部分連接固定,基巖外的鋼棒設在鋼管內,鋼管與至少一根鋼棒連接成整體形成的鋼管樁基礎。
這里一根鋼管樁內的鋼棒數量可以是一根或多根,在鋼管樁內均勻布置,鋼棒直徑根據鋼管樁受力要求選定,鋼棒應選用與混凝土握裹力強的外形。
該結構的鋼管樁基礎新穎,簡單;適用于水下淺覆蓋層或裸露基巖上的鋼管樁基礎。它解決了水下基巖面上鋼管樁基礎很難打入巖層足夠的深度,因此樁身的穩定性很難保障等施工難題;通過相對較小的施工量來解決問題,將復雜的水下基巖面上鋼管樁基礎施工相對簡單化,保證鋼管樁基礎質量。
圖1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結構示意圖。
圖2~圖5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的施工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用于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如圖1所示,基巖5內與鋼棒2部分連接固定,基巖5外的鋼棒2設在鋼管3內,鋼管3與鋼棒2由水下混凝土4連接成整體形成的鋼管樁基礎。在基巖5上開設抽芯孔1,抽芯孔徑大于鋼棒2直徑,將鋼棒2插在孔1中,抽芯孔1徑小于鋼管3內徑。
其施工步驟如下 如圖2,用輕型地質鉆機在基巖上鉆取抽芯小鉆孔1; 如圖3,由潛水員水下向抽芯小鉆孔1中栽插鋼棒2; 為了鋼棒穩定,可在鋼棒2與孔1壁之間設鋼棒固定裝置6。鋼棒固定裝置6可以是固定叉,固定桿等能使鋼棒固定的零件或組件。
如圖4,在潛水員的協助下將鋼管3套接在鋼棒2的外周并立于河床面上; 如圖5,采用垂直導管法向鋼管3底部和抽芯小鉆孔1中灌注水下混凝土4;灌注水下混凝土到鋼管底部和抽芯孔內。鋼管2外澆筑水下混凝土將鋼管2外圍與基巖5連接 待水下混凝土4達到設計強度時,即可將巖石地基通過鋼棒2和鋼管3牢固連接,形成鋼管樁基礎。該樁基礎的豎向承載力由巖石地基提供、水平承載力由鋼棒2和水下混凝土4共同提供。
單根鋼管樁栽植施工在工程實例中的技術參數抽芯小鉆孔直徑為8.0~12.0cm,孔深1.0~2.0m;鋼棒直徑30.0~50.0mm,長3.0~4.0m,每根鋼管中可放置1~3根;鋼管為普通型直縫鋼管或螺旋鋼管,直徑500.0~1000.0mm;水下混凝土用C30及以上的細石混凝土,石子粒徑5.0~20.0mm,也可采用砂漿,可在混凝土或砂漿中摻入適量早強劑。
權利要求1、一種栽植鋼棒建造的鋼管樁基礎,其特征是它是基巖內與鋼棒部分連接固定,基巖外的鋼棒設在鋼管內,鋼管與至少一根鋼棒連接成整體形成的鋼管樁基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樁基礎的鋼管與基巖面由水下混凝土連接成整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其特征在于鋼管內灌注水下混凝土將鋼管與鋼棒連接成整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其特征在于在基巖上開設抽芯孔,抽芯孔徑大于鋼棒直徑,將鋼棒插在孔中,抽芯孔徑小于鋼管內徑。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任一栽植鋼棒建造鋼管樁基礎,其特征在于灌注水下混凝土到鋼管底部和抽芯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栽植鋼棒建造的鋼管樁基礎。它是基巖內與鋼棒部分連接固定,基巖外的鋼棒設在鋼管內,鋼管與至少一根鋼棒連接成整體形成的鋼管樁基礎。該結構的鋼管樁基礎新穎,簡單;適用于水下淺覆蓋層或裸露基巖上的鋼管樁基礎。它解決了水下基巖面上鋼管樁基礎很難打入巖層足夠的深度,因此樁身的穩定性很難保障等施工難題;通過相對較小的施工量來解決問題,將復雜的水下基巖面上鋼管樁基礎施工相對簡單化,保證鋼管樁基礎質量。
文檔編號E02D27/12GK201148615SQ20072008858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9日
發明者楊齊海, 王喜良, 高興澤, 鶴 王, 張國剛, 楊先權 申請人: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