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使用該發明可簡單有效地實現對柱腳底板的 加固。
背景技術:
鋼結構建筑由于其施工快捷、體型輕巧,近年來已日益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結構中,特別 是更多地應用于廠房建筑結構中,而作為鋼結構體系最終傳力的構件,鋼柱柱腳的安全就更 顯得尤為重要,有時由于設計、施工中出現人為偏差,或是施工完成后建筑物又增加了額外 荷載,而發現這些問題時,鋼柱柱腳往往已經施工完畢,此時由于柱腳底板厚度不足,其剛 度不足以抵抗底板上的彎距,底板此時便會發生扭曲變形,甚至發生破壞,威脅整個結構的 安全,這時就必須對柱腳進行加固處理。對于柱腳底板厚度不夠的加固措施,通常都是在原 有底板上增設柱腳加勁肋板,以此來減少底板的跨度,從而減少底板所受彎距,但這種方法 往往由于柱腳本身尺寸較小,或已有加勁肋板已經很密而造成施工中施焊十分困難,給施工 補強帶來很大難度,不便于實施。
圖l、圖2所示為傳統的鋼結構的柱腳大樣,鋼柱(1)由兩個工字型鋼組成,在柱腳底 板(4)上有側邊加勁肋板(2)和中間加勁肋板(3),柱腳底板(4)與側邊加勁肋板(2 )還通過柱腳螺栓(7)連接。當遇到底板厚度不足需要加固時,若采用傳統加固方法,即 增加底板加勁肋板數量。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肋板過密,施工時,施焊這些增加的肋板會 十分困難,此外由于增加焊縫的長度很長,還易產生較大焊接應力而引起底板變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加固措施在解決柱腳底板厚度不夠時存在施工困 難及焊縫長易產生較大焊接變形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新的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可更 加簡單而有效地對鋼柱腳底板予以加固。
本發明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鋼柱(1)、側邊加勁肋板(2)、中間加勁肋板(3)、 柱腳底板(4)、柱腳螺栓(7),錨拉鋼筋(6)與鋼柱(1)及側邊加勁肋板(2)焊接, 在鋼柱(1)的柱間范圍內澆筑混凝土 (5)。
混凝土 (5)的高度應高于最頂部錨筋100mm。
錨拉鋼筋(6)的直徑為16mm 20mm,間距為150mm。混凝土 (5)的等級高于C20。
本結構中,錨拉鋼筋大大增加了新增設的混凝土與柱腳的粘結力,從而使混凝土與柱腳 底板形成一體,共同抵抗柱腳彎距,增大了底板剛度,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從而避免了 傳統加固方式施工中出現的困難,也減少了傳統加固方式給底板造成的焊接應力弓1起的底板 變形,且更為簡便易行,操作性強。
圖l為傳統的鋼柱腳示意圖、俯視圖; 圖2為圖1中的A竭剖視、旋轉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圖4為圖3中的B齣剖視、旋轉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3、圖4所示,采用本發明加固柱腳底板時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第一,將柱腳范圍內鋼材表面的油漆和鐵銹徹底清除干凈,這樣可以加強混凝土與柱腳
的粘結力;
第二,在柱腳范圍內以梅花分布型的方式在柱上加焊錨拉鋼筋6,錨筋的間距為150mm, 直徑d為16 20mm之間;為增加粘結力,錨筋應采用帶花紋的II級鋼筋,錨筋的長度為20d, 若此長度大于柱腳寬度放不下時,可將長出部分予以彎折,做成一端帶有彎鉤的錨筋;
第三,在柱腳空間范圍內澆筑細石混凝土5,混凝土的等級不應低于C20,新澆筑混凝土 的高度為最頂部錨筋所處高度位置增加100mm,此100mm的混凝土既可作為頂部錨筋保護層厚 度,又能進一步增強與柱的粘結力;
第四,通過振搗增加新澆筑混凝土的密實度,以保證錨筋與混凝土握裹緊密,與底板共 同工作。
權利要求
1. 一種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它包括鋼柱(1)、側邊加勁肋板 (2)、中間加勁肋板(3)、柱腳底板(4)、柱腳螺栓(7),其特征在于錨拉鋼筋(6 )與鋼柱(1)及側邊加勁肋板(2)焊接,在鋼柱(1)的柱間范圍內澆筑混凝土 (5)。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混 凝土 (5)的高度高于最頂部錨筋100mm。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錨 拉鋼筋(6)的直徑為16mm 20mm,間距為150m。
4.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混 凝土 (5)的等級高于C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柱腳底板錨筋加固結構,它包括鋼柱(1)、側邊加勁肋板(2)、中間加勁肋板(3)、柱腳底板(4)、柱腳螺栓(7),錨拉鋼筋(6)與鋼柱(1)及側邊加勁肋板(2)焊接,在鋼柱(1)的柱間范圍內澆筑混凝土(5)。混凝土(5)的高度應高于最頂部錨筋100mm。錨拉鋼筋(6)的直徑為16mm~20mm,間距為150mm。混凝土(5)的等級高于C20。本發明中,錨拉鋼筋增加了混凝土與柱腳的粘結力,使混凝土與柱腳底板形成一體共同抵抗柱腳彎距,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從而避免了傳統加固方式施工中出現的困難,也減少了傳統加固方式給底板造成的焊接應力引起的底板變形,且更為簡便易行,操作性強。
文檔編號E02D27/00GK101311480SQ20071020071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5日
發明者常建華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