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孔內電鍍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孔內電鍍裝置,主要由壓緊片(1)、工具陽極(2)、直流電機(3)、電源(4)、液面標記線(5)、電鍍液加工槽(6)、工作臺(7)、工件(8)、水管(9)、高壓泵(10)等部分組成,工作臺(7)固定在電鍍液加工槽(6)的底面上,工件(8)被固定在工作臺(7)上,電鍍液加工槽(6)底面上的通液孔與工作臺(7)上的通液孔同軸,其下端通過水管(9)與高壓泵(10)的進水口連接。液面標記線(5)位于工作臺(7)之上,用于確定電鍍液水位。工具陽極(2)與工件(8)上的孔同軸,通過直流電機(3)帶動旋轉,電源(4)的正極與工具陽極(2)連接,負極與工件(8)連接。
【專利說明】
一種孔內電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鍍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孔內電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孔加工在機械加工中非常常見,同時也是一道重要加工工序,其中針對微細小孔內的表面加工,電鍍加工的方法具有不可忽視的優越性。目前的孔內電鍍裝置中存在許多缺點,微細小孔的電鍍加工區域小,電鍍液流速快,電鍍過程中常出現電鍍液的飛濺,往往導致電鍍液濺射到外部裝置腐蝕裝置機械本體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電鍍裝置存在以上問題的現狀,提供一種孔內電鍍裝置,解決電鍍液飛濺導致的電鍍液腐蝕機床本體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孔內電鍍裝置,包括壓緊片1、工具陽極2、直流電機3、電源4、液面標記線5、電鍍液加工槽6、工作臺7、工件8、水管9、高壓栗10。其特征在于:工作臺7固定在電鍍液加工槽6的底面上,工件8通過壓緊片I被固定在工作臺7上,工作臺7上設置有一通液孔,電鍍液加工槽6的底面上也設置有一通液孔,并與工作臺7上的通液孔同軸,其下端通過水管9與高壓栗10的進水口連接。液面標記線5位于工作臺7之上,用于確定電鍍液水位,使工件8被加工區域完全浸泡在電鍍液中。工具陽極2與工件8上的孔同軸,并插入孔內一定深度,使工具陽極2加工部位與工件8需要加工部位重合,工具陽極2通過直流電機3帶動旋轉,電源4的正極與工具陽極2連接,負極與工件8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0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于微小孔內電鍍等加工量較小的裝置,利用孔內電鍍的結構特點,使用高壓栗從孔中吸取電鍍液加工,有效的解決了電鍍液飛濺腐蝕陽極夾持裝置及床身機構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孔內電鍍裝置結構剖面示意圖。
[0008]圖2為孔內電鍍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1中標號名稱:壓緊片1、工具陽極2、直流電機3、電源4、液面標記線5、電鍍液加工槽6、工作臺7、工件8、水管9、潛水栗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1]本實用新型一種孔內電鍍裝置主要由壓緊片1、工具陽極2、直流電機3、電源4、液面標記線5、電鍍液加工槽6、工作臺7、工件8、水管9、高壓栗10等部分組成。
[0012]孔內電鍍裝置結構剖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工件8為圓柱體工件,工件上有機械加工的通孔,工件8通過壓緊片I被固定在工作臺7上,被加工工件8上的通孔和工作臺7上以及電鍍液加工槽6底面上的孔均同軸。電鍍加工時,工具陽極2在直流電機3的帶動下旋轉,通過機床控制工具陽極2插入工件8孔內一定深度,使工具陽極加工部位與工件孔需加工部位重合即可。工具陽極2接正極,工件8接負極,通過高壓栗不斷吸取電鍍液通過小孔的加工區域實現孔內電鍍加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使工件在流動電鍍液環境中進行加工,并且可以防止電鍍液飛濺腐蝕陽極夾持裝置及床身機構。同時該裝置機構簡單,降低了成本。
【主權項】
1.一種孔內電鍍裝置,其特征在于:工作臺(7)固定在電鍍液加工槽(6)的底面上,工件(8)通過壓緊片(I)被固定在工作臺(7)上,工作臺(7)上設置有一通液孔,電鍍液加工槽(6)的底面上也設置有一通液孔,并與工作臺(7)上的通液孔同軸,其下端通過水管(9)與高壓栗(10)的進水口連接,液面標記線(5)位于工作臺(7)之上,用于確定電鍍液水位,使工件(8)被加工區域完全浸泡在電鍍液中,工具陽極(2)與工件(8)上的孔同軸,并插入孔內一定深度,使工具陽極(2)加工部位與工件(8)需要加工部位重合,工具陽極(2)通過直流電機(3)帶動旋轉,電源(4)的正極與工具陽極(2)連接,負極與工件(8)連接。
【文檔編號】C25D7/04GK205635822SQ20162024921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明人】傅秀清, 王常志, 趙明飛, 孫晨鈞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