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降本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20~3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0~3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1~2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7~9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
【專利說明】
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降本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鋁電解焙燒啟動工藝中,國內從近十年內開始由傳統的鋁液焙燒轉向推廣焦粒焙燒技術。國內焦粒焙燒主流方法是在裝爐、焙燒、啟動后期管理等過程采用冰晶石,使冰晶石為主的材料形成電解質。這在幾年前是可行的,但是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嚴格,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要求的加強,人們發現,在大量使用冰晶石的過程中,形成大量多余電解質無法處理。故減小或避免冰晶石的使用,用生產多余電解質取代,是建設循環經濟的必然。
由于國內主流焦粒焙燒啟動技術中主要使用了大量冰晶石,由于在啟動時要求電解質達約5 %的氟化鈣含量、分子比2.9左右、但冰晶石為主的固體料熔化后中難以在熔融體中達到此含量,故往往需在裝爐或焙燒啟動時加入部分氟化鈣和純堿等物。如采用全電解質,由于一般電解質中鈣可達此濃度,故不需額外加入氟化鈣,減小了材料消耗。只需進行純堿的添加即可。此外,傳統冰晶石在焙燒過程中揮發較大,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材料浪費,但采用本技術后,可降低焙燒過程揮發和降低材料消耗。
電解質是電解生產中的一種副產物,在正常生產中由于穩定正常生產中的分子比,需要添加大量的氟化鋁,在電解槽內和氧化鋁以及冰晶石液體發生化合反應,產生大量的過剩電解質,經過一種工具從槽內取出后堆放在電解廠房內,越積越多,利用價值不高,社會中循環利用率不高,產生過剩廢棄物。由于其成分和正常生產中電解質成分相同,通過調整其成分可以滿足電解槽焙燒啟動需求,因此采用電解質焙燒啟動技術有利于利用廢物,節約大量的購買氟化鹽成本,降低生產投入成本,一舉兩得,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利用了廢物,達到了企業降本增盈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技術的方法,充分利用電解生產中的副產物電解質,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利用了廢物,在電解槽焙燒啟動過程中比傳統工藝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20?3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0?3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I?2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7?9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 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
[0005]所述電解質粉的粒度2?0mm。
[000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生產成本,冰晶石的價格按7200元/噸,電解質價格按3700元/噸計算,每臺電解槽節省8.75萬元;2、有利于環境環保,冰晶石揮發損失減少了,既改善了員工的操作環境,也降低環境污染;3、有利于提高原鋁質量,電解質比冰晶石雜質成分少.因此使用電解質有助于提高金屬鋁的質量;4、由于大幅減少了冰晶石的消耗,將會減少對螢石資源的消耗,減少冰晶石生產中的污染和廢物排放;5、改善了新槽電解質成分,有利于保持電解槽穩定,順利渡過非正常期的管理;6、利用了公司積存的電解質,盤活部分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公司資金壓力;7、在裝爐和啟動過程中,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07]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20?3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0?3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_,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I?2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主要目的是減少散熱加強保溫;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7?9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防止電解槽局部過熱或極距拉不開。
[0008]電解質粉的要求是將電解質塊用球磨機粉碎,粒度在2?0mm,目的是盡量減少保溫料中間的縫隙,起到保溫和防止陽極氧化的作用。
[0009]實施例1: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25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5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1.5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主要目的是減少散熱加強保溫;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8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 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
[0010]電解質粉的要求是將電解質塊用球磨機粉碎,粒度在2?0mm,目的是盡量減少保溫料中間的縫隙,起到保溫和防止陽極氧化的作用。
[0011]實施例2: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2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I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主要目的是減少散熱加強保溫;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 °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7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 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
[0012]電解質粉的要求是將電解質塊用球磨機粉碎,粒度在2?0mm,目的是盡量減少保溫料中間的縫隙,起到保溫和防止陽極氧化的作用。
[0013]實施例3: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A,裝爐時,將原有3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3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2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主要目的是減少散熱加強保溫;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 °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9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 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
[0014]電解質粉的要求是將電解質塊用球磨機粉碎,粒度在2?0mm,目的是盡量減少保溫料中間的縫隙,起到保溫和防止陽極氧化的作用。
[0015]用全電解質粉進行焙燒啟動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電解槽的啟動成本,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使電解質的成分更加單一且控制簡單,盡快達到較理想的原鋁品位,為焙燒啟動的物料選擇提供了多樣選擇,為現場人員協調組織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角部極鋪設焦粒時添加一些石墨粉和增強角部陽極的保溫來增加角部極的導電,在啟動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槽電壓,以保證拉開足夠的極距,啟動后定期分析分子比來判斷后期補充純堿的量或是在裝爐時增加純堿的添加量.以保證電解槽內是高分子比的電解質。
【主權項】
1.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裝爐時,將原有20?30噸的冰晶石調整為20?30噸的電解質粉,電解槽的中縫用電解質粉填實;B,在電解槽的邊部人造腿四周均勻添加電解質粉,厚度控制在10?30mm,在電解質粉表面均勻添加I?2噸的純堿;C,在電解槽的上部、中縫及陽極上加電解質粉至與陽極鋼梁相平;D,在電解質粉的表面均勻添加一層冰晶石;E,測量陽極電流分布和焙燒溫度,焙燒過程中用電解質粉封堵中縫和邊部燒空部位,F,當中縫電解質高度達20cm,兩端溫度達到850 °C時,啟動電解槽;G,灌入7?9噸電解質,同時上抬陽極,電壓保持在7.0?8.5V;H,啟動14?16小時后聯機,下料間隔時間為150so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電解槽電解質焙燒啟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粉的粒度2?Ornm。
【文檔編號】C25C3/06GK105908216SQ201610467677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李為民, 劉炎森, 胡冠奇, 畢書軍, 王曉克
【申請人】登封電廠集團鋁合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