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極銅夾板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采用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陰極銅夾板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受板架和夾持塊,所述受板架與夾持塊之間通過上下兩個連桿相連接,兩個連桿的底部分別設有夾持油缸。該陰極銅夾板裝置,具有夾持和固定功能,陰極銅在自重作用下滑行至受板架上部V型槽底部,將槽底部安裝的彈簧板壓至下位啟動油缸控制閥動作,油缸伸出將夾持塊向上方頂起,兩個夾持塊在連桿的限制下上升的同時向內運動將陰極銅夾緊,可以配合電銅洗滌機組提高機組作業效率,保障陰極銅修復人員的人身安全。
【專利說明】 陰極銅夾板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板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陰極銅夾板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法大板陰極銅的生產中難以避免出現兩極排列不均,造成陰極表面在電解過程中出現表面結粒現象,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對出現的物理外觀不合格的陰極板必須進行挑選并進行修復,目前國內陰極銅物理外觀修復均采用人工作業方式。
[0003]現有的陰極銅物理外觀修復過程是人工將陰極銅表面結粒使用電鏟等工具進行剔除作業的過程,修復過程中陰極銅僅倚靠在指定位置,只能進行單面修復作業,同時修復過程中吊轉次數多,對陰極銅吊耳進行反復折彎,容易造成吊耳斷裂,從而影響修復人員人身安全及電筒洗滌機組的穩定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夾持和固定功能的陰極銅夾板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陰極銅夾板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受板架和夾持塊,所述受板架與夾持塊之間通過上下兩個連桿相連接,兩個連桿的底部分別設有夾持油缸。
[0007]所述受板架的上部中間位置開設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底部設有彈簧裝置。
[0008]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陰極銅夾板裝置,具有夾持和固定功能,陰極銅在自重作用下滑行至受板架上部V型槽底部,將槽底部安裝的彈簧板壓至下位啟動油缸控制閥動作,油缸伸出將夾持塊向上方頂起,兩個夾持塊在連桿的限制下上升的同時向內運動將陰極銅夾緊,可以配合電銅洗滌機組提高機組作業效率,保障陰極銅修復人員的人身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受板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受板架,2-連桿,3-夾持塊,4-陰極銅,5-夾持油缸,6-V型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陰極銅夾板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受板架I和夾持塊3,受板架I與夾持塊3之間通過上下兩個連桿2進行連接,兩個連桿2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夾持油缸5。受板架I的上部中間位置開設有V型槽6,V型槽6的底部安裝有彈
簧裝置。
[0014]受板架I為矩形立柱,其高度與含導電棒陰極銅4的尺寸相適應,受板架I上部中間位置開設有V型槽6,V型槽6的槽底寬度與陰極銅4的導電棒相匹配,從而可以保證陰極銅4落板位置的準確性。受板架I與夾持塊3之間通過上下兩個鉸接連桿2進行鉸接,兩個連桿2的底部分別安裝有夾持油缸5。
[0015]工作時,待修復陰極銅4吊入兩個受板架I之間,陰極銅4在自重作用下滑行到V型槽6的底部,保證其空間位置相對準確,同時將安裝在槽底部的彈簧裝置壓至下位,啟動夾持油缸5的控制閥進行動作,夾持油缸5伸出,將夾持塊3向上方頂起,兩個夾持塊3在連桿2的限制下,上升的同時向內運動,將陰極銅4夾緊,在保證陰極銅4不變形的前提下,確保剔除表面結粒時不發生明顯下滑,而且使得陰極銅4的吊耳處于自由狀態,有效地保證了吊耳多次吊裝的可靠性。當陰極銅4被夾緊后,可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進行陰極銅4雙面同時修復作業。修復作業完成以后,手動操作機房操作按鈕進行陰極銅釋放動作,操作臺按鈕動作后,液壓控制閥動作,使得夾持油缸5的缸桿收回,帶動夾持塊3復位,陰極銅4被釋放,處于自由懸掛狀態。此時,現場員工可將修復后陰極銅4調走,完成一塊陰極銅的修復工作。
[001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局限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啟示下,還可以做出其它等同變型和改進,均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陰極銅夾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的受板架(I)和夾持塊(3),所述受板架(I)與夾持塊(3)之間通過上下兩個連桿(2)相連接,兩個連桿(2)的底部分別設有夾持油缸(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銅夾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板架(I)的上部中間位置開設有V型槽(6 ),所述V型槽(6 )的底部設有彈簧裝置。
【文檔編號】C25C7/06GK203569218SQ20132062574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王艷楨, 李國嶺, 丁豐梅, 潘春玫, 趙文莉 申請人: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